•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本研究之問卷調查、與學校教師進行訪談並進行現地踏勘的結果,研究 者提出以下之建議:

一、對教育主管機關的建議

(一)多辦理校長或是總務主任的環境教育研習,使他們願意營造良好的校園生物 棲地以推廣學校環境教育,將校園生態化的理念讓學校主管明瞭,並讓他們 知道如何去做,以免申請到了經費,但卻做了錯誤的事。

(二)將校園生物棲地環境指標列入各校環境教育評鑑的項目,用於評鑑各校校園 生物多樣性維護之良窳,也讓學校有一個方向可以依循;有了良好的棲地環 境,小動物、小昆蟲…等自然不請自來,將會使校園更顯生氣,也讓老師在 教學上處處有教材,更有利校園自然生態教學。

二、對學校的建議

(一)本指標意在提供各校營造校園生物棲息環境之參考,具有校園生物棲地環境 營造引導之功能,並有利於校園生物多樣性的維持;但要視當地環境選擇功 能相近、適合種植之物種來營造棲地環境,無須強制選擇指標上所舉例之種 類。

(二)學校對於校園生物感興趣的老師要進行增強的行動,讓他減一堂課請他負責 某個區域,例如:水生池的維護;其實減課只是手段,讓他的興趣有所發揮 才是真正的目的;或者訂定比賽辦法鼓勵師生記錄校園生物棲地環境及物種 之狀況。

(三)校園在社區居民活動空間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因此要多加強對社區居民的 公民教育,就算沒有水泥圍牆,只是一片綠蘺,也是要從大門出入;並加強

社區居民的環境教育,要愛護校園的花草樹木,對於動植物可以用眼欣賞,

但不要動手去玩弄,共同保護學校環境。

三、對學校教師的建議

(一)多利用學校的資源進行教學,例如:以學校的水生池進行水中的動植物教 學,在教學之中,將生命教育的觀念一起帶進去,這種潛移默化的效用是無 庸置疑的。

(二)加強對學生的環境教育,包括不要欺負小動物、不攀折花木,並培養小朋友 的公德心,一起為學校的一草一木一鳥一蟲進行保護,不讓他人隨便欺負。

四、對後續研究者的建議

(一)由於本指標並無針對特殊地理環境,例如:山區與海邊、都市與鄉鎮的校園 作特別之調整,因此應繼續規劃各項指標的適用區域及條件,以方便各種不 同環境的學校均能營造更豐富之生物多樣性校園環境。因此針對特殊條件之 校園宜分別研究,以適合當地之情況。

(二)由研究的結果可看出,國中與國小的校園在生物棲地環境方面的差異頗大,

因此日後的研究宜將國中與國小的校園分開研究之。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丁冰如(1998)國民小學校園內『戶外教學資源區之規劃與使用研究』。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俊秀(2000)通識教育與永續發展教育的連結:議題與展望。環境教育季刊,

43,8-17。

王俊秀(2001)非核家園與永續校園:環境社會學的想像。中華民國九十年環境 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435-439。

王順美(2004)社會變遷下的環境教育-綠色學校計畫。師大學報,49(1),

159-170。

王鑫(1994)發展教師環境教育哲學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 告(NSC 82-0111-S-002-009-Z)。

王鑫(1999)地球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教育。環境教育季刊,37,87-103。

王鑫(2000a)環境教育與永續校園。2000 年環境教育研討會手冊,6。高雄市: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

王鑫(2000b)英國生態學校運作模式之規劃。台北市: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

吳文德(2001)營造校園學習棲地進行校園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以台北市溪山 國小為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文德、周儒(2001)營造有意義的校園學習棲地。綠色學校伙伴研討會手冊,

55-62。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吳宗憲(2002)生態教育園棲地營造理論的實踐--田心生態教育園建造經驗。造 園季刊,43,61-64。

吳勝斌(2005)校園生物棲地(Biotope)環境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 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李隆盛(1988)德爾菲預測術在技職教育上的應用。工業教育雙月刊,7(1), 34-60。

李蕙宇(2001)生態園之水棲生物棲地營造。國立台灣大學植病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台北市。

汪靜明等(1990)學校環境教育的理念與原理。環境教育季刊,43,11-27。

周儒(1992)歐洲國家環境教育合作。環境教育季刊,13,8-9。

周儒(1993)環境教育的規劃與設計。環境教育季刊,16,17-25。

周儒(2000)行動研究與教師環境教育能力之發展。台灣教育,589,22-28。

林明瑞(1996)校園美化綠化之環保觀。環境教育季刊,30,52-61。

林明瑞(1999)永續校園。環境科學技術教育專刊,16,23-42。

林憲德(1999)城鄉生態。台北市:詹氏。

林曉雯(1997)校園即科學教室—淺談校園科學學習活動設計。屏師科學教育,

6,40-47。

林曜松(1999)生物多樣性公約(一)保育國際化。大自然,65, 92-97。

范明鐸(1999)從戶外教學談環境教育。載於台北市國民教育輔導團國小環境教 育輔導小組主編:國民小學環境教育理論與實務(31-36 頁)。台北市:台北 市政府教育局。

高翠霞、高慧芬(2004)台灣地區國小環境教育指標系統探究。環境教育研究,

1(2),71-104。

國家永續發展資訊網(2004.9.16)全球永續發展的源起與發展。

http://sd.erl.itri.org.tw/ncsd/chinese/glbtrend/sd_globe/ch5.htm 張子超(2000)九年一貫課程環境教育融入的內涵與教學。台灣教育,589,12-21。

張子超(2001)綠色學校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綠色學校伙伴研討會手冊,20-23。

台北市:教育部。

張文賢(2002)與中研生態池的交心之旅。造園季刊,45,69-80。

張俊彥、張蓉真(1999)校園綠美化對學理之學習效益。科學農業,47,25-32。

張美蓮(1996)我國大學教育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曹風中、金鑒明、周國梅(1999)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北京。

梁明煌、王順美(2001)綠色學校伙伴網路計畫的介紹。綠色學校伙伴研討會手 冊,7-19。台北市:教育部。

郭金水(1992)國民小學環境教育概念研究:環境責任。台北師院學報,10,

177-214。

陳文尚(1999)校園「永續發展」概念的意義。環境科學技術,16,7-18。

彭國棟(2003)營造水生生態池。南投縣:集集特有生物保育中心。

黃文煜(1997)學校建築環境化。竹縣文教,16,36-41。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黃書禮(1999)生態土地使用規劃。台北市:詹氏書局。

黃朝恩(1993)永續發展概念的教材設計。環境教育季刊,18,21-32。

楊平世、李蕙宇(1998)悠遊自然校園生態園操作手冊。台北市: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

楊冠政(1997)環境教育。臺北市:明文。

楊冠政(1999)永續發展的倫理。環境教育季刊,37,82-86。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葉茂森(2003)中部地區國小永續校園內涵之研究-以自然環境的觀點進行探討。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劉炯錫(1996)東師校園自然化的理念與做法。環境教育季刊,26,17-20。

劉潔心(1998)輕鬆做好環境教育-運用親師互動與社區資源作橋樑。環境教育 在國小階段之角色探討。2005.09.30 取自

歐陽嶠暉(1999)永續生態校園之理念。環境科學技術,16,19-24。

賴明洲(2003)綠色生態工法:生態造林法於平地造林及植被復育之應用。載於 東海大學主辦之 2003 植物生物多樣性與植物資源永續利用研討會論文集(頁 107-121),台中市。

蘇宏仁(2000)從永續發展談永續校園。國教世紀,189,65-69。

蘇育任(2000)綠色化學與新世紀的環境教育。2000 年環境教育研討會手冊,

192-193。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

二、英文文獻

Carol,R.K. & Boulton,P.(1995)Campus Children’s Center:Support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Children Today,23(4),18-21.

Chovanec,A. & Waringer.J.(2001)Ecological integrity of river/floodplain system-

assessment by dragonfly surveys(Insecta:Odonata)Regulateal Rivers:Resource and Management 17,493-507.

Common,M.(2000) Environmental cost-benefit analysis and sustainablility.In N.Lee

& C.Kirkpatrick(ed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ed Appraisal in a Developing World.(pp. 46-64).Northampton,MA,USA:Edward Elgar.

Gay,L.R.(1992) Educational research: 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4th ed.) New York: Merrill.

Gibbons,L.K.,Reed,J.M.& Chew F.S.(2002)Habitat requirements and local persis- tence of three damselfly species(Odonata:coenagrionidae).Journal of Insect Conservation 6,47-55.

Nebel,B.J. & Wright,R.T.(2000) Environmental Science:The Way the World Works

(7th ed).New Jersey:Prentice-Hall.

Schiemer F.,Spindler T.,Wintersberger H.,Schneider A.,& Chovance A.(1991) Fish fry associations:Important indicators for the ecological status of large rivers.Verh.

Internat. Verein.Limnol,24,2497-2500.

Sebba,R.(1986)Architecture as Determining the Child’s Place in its School, Jerusa- lem,Israel:the Edusystems 2000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Educational Facilities, Values &Content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284367)

The World Banks.(1995)Monitoring environment progress, a report on work in progress, Washington D. C.

Wilson,R.A.(1993)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t the early child- hood level.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12(1),15-24.

校園生物棲地環境指標

一 指標面向:永續綠校園政策與實施

1 行政規劃時,應留意讓校園環境維持適度的整潔,但能留下一些不刻意管理(整理)之區域讓生 物自然發展。

2

行政規劃時,應注意校園內盡量少使用農藥(包括除草劑、殺蟲劑等),並適度採用非農藥方式,

包括黃色粘紙、pheromone(費洛蒙)等,以減少學童身心及校園生物受到毒害,維護生物物種 的多樣性。

3 行政規劃時,應就校園某處進行落葉堆肥處理,以利有機質循環及提供昆蟲越冬的場所。

4 貴校的校園空地綠覆率為(90%以上、89-70%、69-50%、49%-30% 29%以下)。

5 行政規劃時,能在校園綠地規劃適當比例之草地、灌木叢及喬木群,並能以多層次植栽來栽植校 園植物。

6 貴校的透水率為(90%以上、89-70%、69-50%、49%-30%、29%以下)。 7 學校能在校園內適當地點放置石堆、土堆,以提供小生物隱蔽的空間。

8 校內有專人負責營造及維護生物物種的棲息環境。

9 校內有人(師、生)記錄校園生物棲地環境及物種狀況,以提供自然保育及環境教育教學時使用。

10 貴校校園內的本土植栽(包含特有種、原生種)比例為(90%以上、89-70%、69-50%、49%

-30%、29%以下)。

11 行政規劃時,能以特有種與原生種為主來選擇校園裡的植物。

12 學校與旁邊的鄰接物間的圍牆多孔,高度夠低,以方便昆蟲、蜥蜴、蛙類等小動物穿越。

13 學校的圍牆上有蔓藤或綠籬等植栽,具有引來昆蟲及造成綠帶等功能。

14 學校教師會運用本校的生物棲地資源來搭配課程進行環境教育之教學。

15 學校每年能進行永續校園的自我檢核,以了解校園生物棲地的狀況。

15 學校每年能進行永續校園的自我檢核,以了解校園生物棲地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