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三節 生物棲地

一 、生物棲地的定義

棲地是指一個讓動植物生存、生長的地方,而校園棲地不但可以成為動植物 生存生長的地方,並且可以提供學校師生教學及學習成長的場域,成為進行戶外 環境教育的最佳場所(吳文德、周儒,2001)。

為了使校園能夠成為生物棲地,以提供學生最佳學習機會與成效,便須透過 生物多樣性指標加以檢視校園是否合乎生物多樣性,是否適合成為進行環境教育 的場域,生物多樣性指標可概分為物種多樣性指標與棲地多樣性指標,物種多樣 性指的是:除了校園內美化綠化的植栽及生物教材園已有的生物外,主要指在自 然校園環境下,可以有的物種,包括:昆蟲、小鳥、節肢動物、魚、螢火蟲,及 引來這些生物的植栽、花草…等;棲地環境多樣性指的是:除了校園內可用於環 境教學之人為設施及環境資源外,便於不同生物棲息之不同高度的樹叢、花叢、

草叢,便於生物進出之透空樹籬,便於穴居生物生存的透水草皮及土壤,未使用 農藥便於螢火蟲生長之水陸環境、誘蝶、誘蜂、誘鳥的環境,及便於這些學校師 生觀察這些生物的活動,而不會干擾這些生物生活的環境…等(吳勝斌,2005)。

二、生物棲地營造的原則

「民以食為天」,動物當然也是如此,因此設計生物的棲地最重要的應該就 是能提供多樣化生物充足的覓食環境,以維持生物的種類數量。所謂良好的覓食 環境除了食物鏈之間的相生相剋之外,也應該有多樣化的植物食物來源引誘更多 樣的生物棲息(林憲德,1999)。

而為了達到生物多樣化的程度,棲地設計時,應該依據生態設計的原則,盡 可能製造複雜多樣的環境,包括多種不同特性空間的塑造、地形地貌的起伏變 化、水文環境的溼度、深淺、池岸坡度和流速的變化、植栽配置時不同植物群落

的組合、土壤鬆實與質地的改變以及生物微棲息地的創造(吳宗憲,2002)。

為了促進植物族群的穩定性,綠化一定要力求「物種多樣性綠化」,也就是 要求植栽的高岐異度(High diversity)才行。更清楚的說,「物種多樣性綠化」

不單指品種的多樣性而已,也包括樹齡的多樣性。一個健康的綠化政策應有老 年、中年、幼年的植物組成,以便持續的提供穩定化管理與維護的效益(林憲德,

1999)。

當棲地設計完成之後,雖然校園主要的功能為教育,但仍不應忽略校園在生 態上的意義,也就是在生態與人類休閒的觀點上,人類的活動範圍必須與生物的 棲息空間有所區隔。理想的水岸生態設計,亦需保有植生豐富的水陸交接環境。

人類於水岸溼地的活動常以最小的棧道或小徑來通過,其實人類的活動應以謙虛 的方式來觀察、感受自然(林憲德,1999)。

為了創造濃縮自然,營造小生物棲息的空間,並為台灣保留一線生機,劉炯 錫(1996)在東師校園自然化的歷程中,提出校園自然化之指導原則如下:

(一)適合生物生存的土面或底質比水泥、柏油路面等底質為自然。

(二)有生物生活的的地方比裸露地等缺乏生命跡象的地方為自然。

(三)當地原生的種類比外來種為自然。

(四)自然來的生物比被栽植或引進者為自然。

(五)該地區的生態愈接近原來狀態者為愈自然。

綜合上述棲地營造與設計的原則,我們可以發現為了營造生物棲息的空間,

最好的方式就是讓校園回歸自然的狀態,並且在觀察生態現象時觀察者應該以不 干擾生物為原則。

三、校園生物棲地的發展及其重要性

學習,對學習者知識的增進與態度的改變有極大的助益。校園環境處處充滿了變 化與生機,本身就是一座學習的寶庫,它不但提供了生物的棲息地,更成為環境 教育的最好場所,透過在校園棲地所進行的體驗式戶外教育,能提供學生更多的 學習動機,讓學生在校園學習棲地中產生有意義的學習,建構新的知識和技能,

拓展更大的視野(吳文德,2001)。

生物棲地豐富的校園也會是一個生物多樣性的校園,也是一個最能發揮環境 教育中情境教育的地方。多孔隙的綠籬、多層次的植栽、大片的綠地容易引來豐 富的生物物種,經營棲地有成的校園,由於生態自然豐富,在校園的各個角落自 然而然上演著一齣齣的生態大戲,值得學生與教師共同觀察學習,並配合教學需 要,如此,則校園內自然處處是生態教室,在觀察生態現象的同時,也就完成了 在環境中教育與為環境而教育等環境教育的目標,所以說生物棲地的校園就是進 行自然保育教育的最佳場所。老師們隨時隨地可利用周邊環境當作教學教材進行 教學,讓教學更彈性、更開放、更生活化、環境化。愈是自然的校園愈是良好的 自然保育教育場所,在這樣自然的環境中,學生能培養對環境的興趣,學習欣賞 環境,理解周邊的環境,關愛校園內的生物及其棲息環境。也藉由觀察動物的生 活、植物的成長學會了愛惜動、植物,尊重生命,更體驗如何與自然和平共處。

在校園裡推動,不僅自然保育教育可以達成,環境教育、尊重生命教育也可以達 成。

四、校園生物棲地的營造

為能有效實施自然保育教學、推動自然保育教育,在校園內營造生物棲地環 境,讓生物物種在最接近自然狀況下生活,全校師生所觀察到的生態知識、自然 保育狀況才是最接近真實的狀況,師生才能充分了解自然保育的真諦。1986 年 英國就開始推動「從地景中學習」(Learning through Landscape)計畫,將學

校看成是一個大教室來規畫學習場地,在校園內進行各種不同科目之融入式自然 保育教學。

校園生物棲地的營造,首重生物棲地環境的營造與維持,例如:不常除草的 大片草地、具有穿透性的綠籬、透水性高的土壤鋪面、多樣化地形、多樣化的環 境、多層次植栽、盡量不噴灑農藥、連續性的生物棲地、落葉堆肥等做法,目的 就是為達到生物不受干擾、有足夠隱蔽的空間、提供食物營養來源、植被物種避 免趨向單純化及物種可以自由進出各種棲地環境不受阻隔,可以達到自然繁殖、

基因互相交流、物種豐富、生態平衡,達到生物物種多樣性的目的。

校園生物棲地若經營得當其中的物種相當豐富,以下就樹林生態環境(喬灌 木樹叢指標面向)、草地生態環境(草地與花圃指標面向)、水生生態環境(水 池或溪流、溝渠指標面向)等三部分,分別說明其物種與棲地的環境條件。

(一)樹林生態環境

可種植各種不同樹種,以營造一個小小的森林生態系,關於樹林區的設計 原則如下(楊平世、李蕙宇,1998):

1.種植多種原生樹木,需有落葉堆、碎石堆、枯木堆,以提供小動物藏匿、

居住。

2.步道以碎石步道為宜,但為殘障人士設計,可在適當路段設置柏油路。

3.枯死的樹木或風倒木,可略加修剪,放置在圍牆邊或步道內側,讓其自 然腐化。

4.可在樹林間選擇適合場所挖掘洞穴掩埋過多的落葉、雜草,製作有機堆 肥。

樹林生態環境生物物種中動物物種有:馬陸、蟬、鍬形蟲、椿象、金龜子、

天牛、大捲尾、白頭翁、綠繡眼、斑鳩。植物物種有:榕樹、果樹、台灣欒樹、

樹林生態環境的生物棲地設計原則以「多層次雜生混種」仿自最合乎生態 原則的天然林為主。最生態的天然林通常是多層次、多樣化物種所構成,常綠 林中混有落葉林,落葉林中混有常綠林。由高喬木、亞喬木、灌木、草叢、落 葉層等組合構成的多層次、多樣化的環境,如此才是適於多樣性生物棲息的林 相。有些鳥類生活於樹冠層,有些則喜歡築巢於枝幹部,有些則游走於灌木間。

對生物而言,樹林區與林緣部的林相都是重要的,林緣部的樹林提供鳥類、昆 蟲多樣的花蜜、果實,因而容易聚集大量樹林性的鳥類與蝶類(林憲德,1999)。

(二)草地生態環境

理想的草原區原則是能栽植多樣化的草種,可棲息各種不同小生物,是一 塊活潑充滿生機的地方。校園內則可在不同區塊栽植不同種類耐旱、耐踐踏之 草種(楊平世、李蕙宇,1998)。

關於草原區的設計原則如下(楊平世、李蕙宇,1998):

1.分為高草區與低草區,近步道處為低草區,遠處為高草區及易割傷、刺 傷人的植物。

2.草原中之草種應多樣化,且要適時加以修剪。

3.高草區可種植林投、芒草等高莖植物。

4.低草區種植禾本科、莎草科及菊科等低矮草本植物。

草地生態環境生物物種中動物物種有:蚯蚓、蟻類、螳螂、蚱蜢、竹節蟲、

蝗蟲、蝴蝶、蜜蜂、螽斯、蟋蟀、蜻蜓、瓢蟲、螻蛄、糞金龜等。植物物種有:

兩耳草、大花咸豐草、昭和草、含羞草、飛揚草、台北草、豆科植物、金午時 花、倒地鈴、車前草、蛇苺、黃鹌菜、倒地蜈蚣等。

草地生態環境除了要有大片不常除草噴藥的綠地之外,要考慮到地面排水 及透水功能,並視學校所在區域的氣候設計,以免造成積水或缺水現象。種植 植物時也要考慮到光照時間長短問題,選擇適當的植物。

(三)水生生態環境

楊平世、李蕙宇(1998)的研究中指出水生生物棲地的設計原則如下:

1.水岸邊需種植遮蔭植物、苔蘚、草本植物,用以保持濕度,並防止水溫 變化過大。

2.為安全計,水池水深以不超過 50 公分為宜,種植水邊植物,並放置枯 木、石塊,水質需保持清潔。

3.燈光高度以 50 公分為上限,且需對夜行性動物干擾度低之紅色燈。

3.燈光高度以 50 公分為上限,且需對夜行性動物干擾度低之紅色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