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依據上述的結論,對於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課程優化發展之模式提出以下建 議,期望對於有意發展課程優化之社區能有所裨益並期望對於未來欲進行相關研 究的研究者有所幫助。

一、對社區與學校之建議

(一)社區資源分享:

社區宜針對社區的資源、特色、人力專長、周邊企業、產業等作調查,充 分運用各方人員與資源的配置,建置成社區的資源表,並主動提供學校教師可 長期合作的資源分享,學校教師在對外找尋課程相關的資源上,可能因為時間 不足,或者不知道社區有哪些資源可以作為課程的教材,社區型環境學習中若 能提供豐富的環境教育服務給來自學校的孩子與教師,讓學校師生清楚他們有 一個推動環境學習的好夥伴在那裡,等待他們去利用。透過合作,共創社區與 學校雙贏。

(二)學校善用資源:

學校與社區合作發展社區活動課程同時,可充分利用社區環境資源,根據 學校或社區特色,使學校所在地區的環境議題成為教學內容以建構課程意義,

以啟發學生對其生活周遭環境問題的認知、情意與行動。使課程成為學校本位 課程的一部分,社區成為學校戶外環境教育的延伸場域,學校教師也應善於利 用共同發展的課程及社區環境,並促成學生的優質及社區的永續發展為目標。

二、對未來研究者之建議

本研究發現社區與學校永續媒合是否成功,學校教師長期的參與意願、如 何促成學校與社區長期合作是主要關鍵,因此建議未來的研究者可朝此方向加 強研究。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鑫(1995)。戶外環境教育參考手冊-「自然中心推動計畫」。台北:教育部環境 保護小組。

王鑫、朱慶昇(1995)。戶外教育的範疇。教師天地,75,2-11。

王文科、王智弘(2009)。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永賢(2000)。高中生團體旅遊行為之研究-以台北市立建國高中校外教學為 例。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王俊秀(1994)。公害認知地圖與垃圾考古-社區環境行為之考察。環境教育季刊,

21,36-46。

王靜茹(1991)。高屏地區國小戶外教學現況困難之調查分析。初等教育研究,

3,

363-396。

王佩蓮(1995)。戶外教學教師成長團探索。教師天地,75,12-22。

王佩蓮(2002)。學校結合社區落實學校本位課程。台灣教育,615,15-26。

王書貞(2007)。臺北縣市國小教師運用關渡自然公園進行戶外環境教育之需求 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聖賢(2007)。福寶濕地自然保育課程對國小中、高年級學童的適當性及濕地 自然保育認知、態度之影響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古秋平(2003)。國小二年級應用社區資源的「藝術與人文」課程與教學研究。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

成映鴻(2004)。戶外教學理論與實際。國教輔導,43(5),2-5。

李公哲(1999)。聯合國二十一世紀議程與永續發展。永續發展專刊。46,11。

李永展、何紀芳(1995)。社區環境規劃新典範。建築學報。12 李永展(1995)。社會環境權與社區發展。社區發展季刊,69,53-61。

朱斌妤(1996)。台灣地區環境調處體制評估與推廣策略研究。國科會委託研究 計畫(NSC85-2416-H-110-002)

李晶(2001)。休閒農場提供國小校外教學之研究。教育與社會研究,

2,155-180。

吳俊憲(2006)。社區總體營造融入學校課程發展之研究—以一所國民小學為例,

台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 20(1),39-62。

吳明勳(2006)。自然中心環境教育運作歷程之探討-以梅峰農場自然生態體驗營 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安邦(2005)。社區有教室的批判性實踐。臺北市:遠流。

余安邦、林民程、張經昆、陳烘玉、陳浙雲、郭昭燕、劉台光、周遠祁、趙家誌 (2002)。社區有教室:學校課程與社區總體營造的遭逢與對話。臺北市:遠 流。

林振春(2000)。學校與社區結合的模式與可行的作法。教師天地,108,8-14。

林振春(1995)。凝聚社區意識,建構社區文化。社區發展季刊,69,25-39。

林明瑞、梁玉燕(2009)。支持社區永續發展之周圍自然及環境教育資源設施的發 展研究整合型計畫(二)-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之發展模式建立及成效影響因 素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NSC96-2511-S-142 -006 –MY3)。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林明瑞、曾家鈺(2007)。支持社區永續發展之周圍自然及環境教育資源設施的發 展研究整合型計畫-閒置農漁業資於轉型規劃為環境學習中心之研究—以花 壇鄉魚苗寮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NSC95-2511-S142-003)。臺中,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林明瑞、謝佳伶(2008)。支持社區永續發展之周圍自然及環境教育資源設施的發 展研究整合型計畫(二)-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之發展模式建立及成效影響因 素之探討(含總計畫)(1/3)。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NSC 96-2511-S-142 -006 –MY3)。臺中,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林澔真、張岱、周儒、郭育任、許世璋、梁明煌、吳忠宏、蔡慧敏、陳維立、劉 思岑、葉欣誠、許毅璿(2008)。創造優質的環境學習服務-林務局自然教育中 心系統建構與發展。論文發表於2008 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發展國際研討 會。台北市: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林錫詮、洪志嘉(2009)。地方文化產業在社區永續實踐中的綜效作用-永續社區 的靈與氣。公共事務評論,10,1,45-61。

林靜麗(2002)台南市國小師生利用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進行環境教育教學活動 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林明地(2002)。學校社區化的理念與實踐上的發展趨勢。教育資料集刊,27,

259-280。

江增雄(2005)。苗栗縣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利用鄉土教學資源實施戶 外教學之調查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碩士論文。

江凱寧(2005)。台北植物園推動環境教育現況及使用者需求之探討。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美麗 、邱雅莉、馬淑貞、連麗玲,(2009)。環保模範社區環境教育需求及 自然資源現況暨其成功要素之探討。環境教育研究,6,1,41-83。

周 儒(2000)。設置臺北市新店溪畔河濱公園都市環境學習中心之規劃研究。市府 建設專題研究報告,第298 輯。臺北:臺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周 儒(2001)。環境教育理想的實踐場所-環境學習中心。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 第四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暨校園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17-42。台北:中華民國 環境學會。

周 儒(2002)。環境教育的最佳服務資源─自然中心。臺灣教育,615,2-14。

周 儒(2003)。我們需要有意義的戶外學習機制。大自然季刊,79,96-101

周 儒、林明瑞、蕭瑞棠(2000)。地方環境學習中心之規劃研究─以臺中都會區為 例。臺北: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

周儒、張子超、黃淑芬(譯)(2003)。David, C. E., & Dennis H. Y.著,環境教育課程 規劃(初版三刷), 五南書局。

周儒、呂建政翻譯(1999)/Donald R.Hammerman, William M. Hammerman,Elizabeth L. Hammerman 原著。戶外教學(頁 169-220)。台北:五南。

姜永浚(2006)。探討優質環境學習中心之特質-德懷數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倪進誠、林冠慧、張長義(2004)。生態社區之理念探究與城鄉新風貌的架構初 擬。環境與世界,10,1-22。

徐薇(1999)。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運用社區教學資源之調查研究。國立花蓮師 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幸愉(1994)。國民小學運用社區資源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張 珩、詹世州(2003)。探討『台灣二十一世紀議程』生態理念於社區環境落實 之研究─以台南縣生態社區之發展為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毓秀(1984)。如何發掘與運用社區資源。台北市政府社會局。

曾家鈺(2007)。社區資源整合發展為環境學習中心可行性之研究—以花壇鄕魚苗 寮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政傑(1999)。課程改革, 台北市:漢文書店。

黃政傑(1993)。課程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黃義良(2003)。學校與社區資源的合作教學模式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21,

64-77。

黃琇玫(2003)。地方文化活動與地方認同。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 碩士論 文。

楊冠政(1998)。環境教育, 台北市:明文書局。

楊冠政﹙1993﹚。環境素養。環境教育季刊,19,2-14。

劉文勝(2005)。環境教育融入戶外教學之協同行動研究-以羅東運動公園為例。

花蓮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冠妙(2004)。關渡自然中心國小戶外教學課程方案發展及推動歷程之行動研 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國兆(2003)。地方教師會影響教育政策合法化過程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事 務學系碩士論文。

劉世和(2005)。利用社區環境資源進行學校環境教育之行動。臺北市立教育大 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鄧天德(2004)。學校本位課程運作實務,市師社教學報,3,17-38

鄧好周(2002)。台北縣國小教師戶外環境教學現況與障礙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 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有誌(2004)。中部地區環保模範社區發展因素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環境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佳伶(2009)。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之組成要素及發展模式之探討。國立臺中教 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鴻儒(2000)。國小教師戶外教學現況與障礙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 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文慶(2005)。學校與社區關係之公共策略研究。私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研究 所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臺中市。

朱敬先(1995)。教育心理學(頁 33-50)。台北:五南。

沈六(1997)。台灣省各級學校校外教學參考手冊(頁 1-46)。台中:台灣省政府 教育廳。

楊志誠(1993)。國中教師戶外環境教學現況與障礙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地理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魏明通(1995)。科學教育。台北:五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