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環境學習中心的發展要素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二節 環境學習中心的發展要素

一、環境學習中心

在世界各國發展環境教育的過程中,環境學習中心(或自然中心、田野學習 中心、保育學校、環境教育中心、戶外學校……等)是指在擁有環境特色的地區,

提供適當的場域、展示、教育、設施及活動,並運用環境教育、環境解說及環境 傳播相關理論,使參與者在環境中學習,在歐美的起源甚早,1892 年於英國設置 了第一個田野學習中心(field study center),是在自然地區或都會區內,提供完 整的環境教育服務給學校師生與社區民眾之環境教育學習機構(謝佳伶,2009)。

王鑫(1995)認為傳統環境學習中心、自然中心,是指一個擁有戶外環境教育教 學資源之場域,再經規劃設置為環境教育學習用地,設有管理中心及人員,並備 有必須之教材、教具及導覽解說設施等。周儒(2001)的研究將自然中心(或是環 境學習中心)定義為在一片具有環境教育資源特色的土地區域上,整合環境教育專 業能力,專業課程方案與適當的環境教育資源,提供環境教育專業服務給學校師 生、一般社會民眾,以達到教育、研究、保育、文化、遊憩之多功能目標的環境 教育專業設施。透過專業人員的解說、 引導及教育,使各年齡的對象,能在環 境中體驗自然的美好,珍視環境與資源的可貴,學習環境的知識,探索人與環境 互動與互賴的關係,並培養對環境負責任的行為。

周儒(2001)表示隨著環境議題備受重視,「環境教育中心」或「環境學習中 心」的名稱逐被推廣,在很多國家地區已有的做法上,將之定位在一個社區自然 中心。Stapp and Tocher(1971)的研究中亦提到社區自然中心(community nature center)最普遍的定義是:一個在城市或鄉村及其附近地區有些未開發之區域,

提供設備、人員及專業服務,去執行在自然科學、自然欣賞和環境教育方面的計 畫,讓民眾及學校師生在此學習與環境相關的知識、享受自然之美、親近自然、

紓解壓力與休閒的地方。綜合上述,我們可歸納出:環境學習中心是一個結合了 環境教育、環境解說、自然資源保育、環境管理、規劃、社區發展等諸多特色的 學習型服務體,能提供一般民眾及學校師生在此學習與環境相關的知識並親近自 然、享受自然之美與休閒活動的地方。

二、環境學習中心的功能

以現今環境教育的世界發展趨勢來看,環境學習中心其實是一個提供社會各 階層滿足其對環境教育學習需求整體解決方案的一個環境學習園區(梁玉燕,

2009)。針對環境學習中心所具備之功能敘述如下 (Shomon , 1962; Milmine, 1971;

Nomura, Hendarti, & Abe, 2003):

(一)提供可呼吸的空間、及未開發土地及都市化地區之間的緩衝帶,亦是社區 的開放空間計畫。

(二)提供附近居民戶外教育與休閒的機會與接近自然世界的經驗,並刺激個人 或團體「創新、自豪、負責、及工作」等價值觀。

(三)提供有效學習的場所,將在地的、區域的、國家的、國際的環境資訊融入 中心內,有助於加強使用者的環境知識及促進環境的實務活動。

(四)提供人們沈浸在「美」之中的喜悅及精神上得到修養的機會。

(五)提供環境教育的機會,達成環境教育的目的。

(六)與其他機構或地方居民共同合作,引導研究或其他工作。

(七)作為不同地理間、部門間、以及領域間的連結,亦即一個轉化的角色。

由上述可知,環境學習中心是一個為社區民眾及學校師生服務的機構,具有 教育、保育、研究、文化等方面的功能,能提供一般民眾及學校師生學習環境相 關的知識及享受自然、從事休閒活動的地方。

三、環境學習中心的發展要素

環境學習中心最少需具備四個要素,分別是方案、設施、人與營運管理(周 儒、林明瑞、蕭瑞棠,2000),本研究所指環境學習中心乃以社區為場域,結合 社區當地的環境資源設施,建構為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因此本研究依據謝佳伶

(2009)的研究簡述「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的四個要素如圖 1:

圖1 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組成要素圖(謝佳伶,2009)

(一)活動方案:

「環境學習中心」的方案主要可區分為環境教育、環境解說及環境傳播三大 類型之活動方案。「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的方案則是建立中心相關事項的規 劃方案,包含:整合各項資源與人力的方案、環境教育方案、規劃旅遊配套行

人員

社區資源 方案 設施

1. 經營管理者 2. 專家協助

1. 經費管理 2. 經費

3. 場域管理與維護 營運管理

1. 資源整合方案 2. 環境教育方案 3. 健康休閒方案 4. 解說及培訓方案 1.營運設施及交通便利性

程之健康休閒方案、解說活動、解說人員及志工培訓方案,及相關活動宣傳與 傳播教育理念等各項方案。

(二)設施:

「環境學習中心」所指的設施是中心內所具備的設施、解說設施、教育設施、

生活設施、環境設施。而「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則是指社區資源設施,包含 原本即存在於社區內的環境設施、自然資源、文化資源、具當地特色的產業資 源,及可供整體營運之設施。

(三)人員:

「傳統環境學習中心」的人員是指中心所配置之專業人員,包含中心的經營 管理者及教育人員,另外還有夥伴與環境學習中心的服務使用者。「社區型環 境學習中心」的人員則是指具有服務熱忱,投入整合社區資源與經營的人員、

協助社區進行規劃或設計課程的專家、進行課程設計、導覽解說的人員、志工 及其他支持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的地方熱心人士。

(四)經營管理:

「傳統環境學習中心」是由配置制中心的人員進行管理與維護,「社區型 環境學習中心」的經營管理,負責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整體的運作、發展,在 結合承接活動的收入或計畫補助等經費,管理場域,進行設施維護維修,並將 中心的理念、活動對外宣傳,以引來人潮,以利中心之永續發展。

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場域設施是現存的,不需再投入大量的人力、經費,然 而由於資源是散落各處,不是集中於一個固定的場域,因此透過活動方案將各項 資源與解說連結更形重要。周儒(2003)指出一個好的環境學習中心,必須具備:

(1)優良的環境教育活動方案;(2)專業的師資與活動引導人員;(3)整體環境、

資源與設施適合;(4)經營管理的企圖與經驗適合;(5)活動安排符合學校教學需 求;(6)安全與環保的設施與操作。其中方案扮演著首要角色,好的活動方案能 結合社區志工及社區各項環境資源,讓社區環境解說的工作,能針對不同年齡、

對象與不同需求而有不同的課程設計,同時課程發展若能融入學校既有之課程,

經由善用社區內軟硬體資源,使課程能自由運用於學校課程的章節裡,讓學生認 識所生長的社區,並提供社區居民與學校師生有意義的環境學習經驗與休閒遊憩 體驗的專業場域,對於提升國民的環境素養、終身學習、環境行動的機會與經驗 有所助益,更可提供在地社區相關經濟與產業的提升,促成文化傳承、環境保護 等功用,達成社區永續中「生態環境」、「經濟產業」、「社會文化」的三大要求。

第三節 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

一、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

周儒(2001)表示自然中心是最早且較久的名稱,隨著環境議題備受重視,「環 境教育中心」或「環境學習中心」的名稱逐被推廣。在歐美環境學習中心在運作 規模或功能上已頗具規模,能輔助學校正規教育之不足,同時又能兼顧社區居民 休閒娛樂的需求。而國內環境學習中心的發展,早期源於國家公園、森林區、風 景區等單位,由教育局與各資源管理單位合作設立了一些自然教育中心,周儒、

林明瑞、蕭瑞棠(2000)提出以國內發展自然中心類似設施機構來說,環境教育中 心、自然教育中心、環境保護教育展示中心、水土保持戶外教室等都曾擔負起階 段性任務與成果,甚至發展出特色,但是可以很明顯的發現距離理想與功能完整 的自然中心模式尚有一段距離,且主要經費來自公部門,服務對象及功能均受到 侷限。

不論是自然中心或環境學習中心,都應能夠在都市裡立刻提供有效、完整的 環境教育服務與終身學習,才能完整的發揮其功效,尤其是在一些擁有豐富環境 教育資源的都市中,利用周邊自然資源規劃出一個完善的自然中心或環境學習中 心,才是推行環境教育與環境學習中心的重點工作。因此若能充分利用社區豐富

的資源及在地的便利性,將環境學習中心的發展以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呈現,提 供在地居民一種環境學習與休閒遊憩的體驗場域;提供在地學校教學上的體驗與 探訪,對於發展環境教育有其優勢及可行性。

「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是指由社區熱心人士整合社區附近的資源設施(包 括:自然資源、產業資源、文化資源、環境設施、營運設施)成為一環境學習帶,

透過資源整合、營運方案及妥適的課程安排、活動規劃、人員解說等服務,提供 社區附近學校師生進行戶外教學及民眾進行親子活動、休閒旅遊的場域(林明瑞、

曾家鈺,2007) 。也就是說學校可以將教學場域延伸至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只 是從學校的課程延伸至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的活動規劃,這兩著之間的橋樑是如 何建構,亦即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的社區資源、解說員與學校教師如何相互支援 與互動將是一個重要性的課題。

以國內目前的環境學習中心來說,多半是利用戶外的自然環境進行營隊、研

以國內目前的環境學習中心來說,多半是利用戶外的自然環境進行營隊、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