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經過蛙類生態課程之設計與教學實驗研究,研究者提出下列幾點建 議,希望能對生態相關課程設計者、教師與學校及爾後欲從事相關研究之 研究者有所助益:

一、 對課程設計相關建議

(一) 室內講述課程時間不足

室內講述課程施行時,由於學童發問熱烈、多媒體器材準備耗時 等原因,導致一節課時間常無法完成課程。建議使用多媒體教材進行 教學時,應於上課前提早完成準備或可加長教案中課程時間,空餘時 間可對學童進行學習單指導。

(二) 學童對會動的生物產生高度的興趣

室內講述課程中的「青蛙實體展示」及野外夜間觀察的「分組紀 錄觀察」是課程中學童可以看到會動生物的時間。研究者發現,課程 中只要有某種生物被發現,那在學童間可真是驚呼聲四起!而且學童 在找尋生物的過程中,那種專注力是一般課程中很難感受到的。建議 爾後相關生態主題的教學,可在符合保育法規下安排該主題生物的實 體展示、活體飼養或實地蒐查,對學童的學習與專注力更能有所提升。

(三) 教材選用應採用原生蛙種且為非保育類

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在教導生物「變態行為」相關單元上,

多會選用適合物種進行飼養觀察。近年更有教科書選用外來蛙種進行 飼養教學,所幸經專家與其溝通外來蛙種棄養後可能造成的危害後,

才將其修正。研究者建議教科書可選用台灣原生的蛙類進行教學,而 有意以蝌蚪或蛙類進行相關教學的教師,更可採集當地的蝌蚪進行飼 養觀察,在觀察紀錄至成體後再野放至捕捉場域。另在採集蝌蚪上需 要注意是否為台灣十種保育類蛙種,以免觸法。

(四) 將體驗遊戲運用於生態教育的教學

本研究運用流水學習法設計十個蛙類的生態體驗遊戲,除了讓學 童透過遊戲學習蛙類的各種生態行為外,更解決了白天在校園內無法 直接觀察與體驗蛙類生活習性的問題。施行的成果上,學童均反應非 常喜歡,在對蛙類生態的態度及知識上都有許多幫助。建議教學者可 採用本研究設計遊戲之方式或是修改坊間團康遊戲書籍、資料,針對 所欲教導的生態主題進行體驗遊戲之設計,相信在教學成效上必定能 出乎預料。

(五) 課程實施可多善用家長及社區資源

野外夜間觀察課程的施行過程中,家長除提供實質上的物質幫 助,更與參與協助的教師及社區居民在野外安全的維護、秩序的掌控 及分組觀察課程的進行上提供了許多幫助。研究者實在難以想像課程 若僅有教學者獨自維持掌控教學,將出現多少的狀況與問題。建議欲 從事相關課程教學研究的研究者,宜多與家長及可運用的社區資源進 行溝通,相信對該課程的運行更有所助益。

二、 對教師及學校相關建議

(一) 對教師專業素養與投入之建議

研究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造成蛙類生態教學後實驗組學童明顯 比控制組在蛙類生態知識、態度上有顯著進步,主要原因除了蛙類主 題易受學童青睞及蛙類生態課程獲得學童喜愛外,教學者本身對蛙類 生態的熟悉及所付出的教學熱忱更是學童產生進步的原動力。故研究 者建議教師若要進行相關的生態教學,可先選定教師感興趣的主題,

並多利用書籍、網路等多媒體資訊蒐集並加深對該主題的認識,進一 步提升教師該生態主題的專業素養。此外,由於教學者選定自身所熱 愛的生態主題進行教學,更可從對學童的解說講解中感受到其對該主 題生態的熱忱與付出,有助於爾後教學氛圍的建立。

(二) 對學校推行蛙類生態課程之建議

若根據校園週遭生態廊道的蛙類生態觀察難易程度,將校園區分 為「易於觀察型」及「不易觀察型」兩類型學校。研究者建議「易於 觀察型」學校可參考台北縣瑞柑、平等國小或台南市新進國小等,以 蛙類生態為主題設計學校本位課程之學校,瀏覽各校蛙類主題網站或 詢問各校本位課程推動方式,進行以蛙類生態為主題的學校本位課程 設計且施行;而「不易觀察型」的學校,若欲推動蛙類生態教學可採 用本研究中依據流水學習法所設計的「蛙類生態遊戲教學」方式,讓 孩童從體驗遊戲中,藉由模仿及體驗去瞭解與喜愛蛙類生態。

三、 對未來相關研究建議

(一) 進行以其他生物為主題的生態教育課程之研究

國內目前生物相關課程教學的研究,除了蛙類,已有以鳥類、蝴 蝶、螞蟻為主題的研究。建議爾後的研究可以使用不同教學策略或採 用上述主題對不同年級對象進行研究外,另可進行其他生物為主題的 生態教育課程教學研究。在主題的選用上,可選用該物種相關書籍、

網路資料豐富且在週遭生活容易發現的生物為課程主題,對相關課程 的設計與資料蒐集上會很有幫助,如蝸牛或是甲蟲等各式的昆蟲都是 不錯的主題。

(二) 針對生態豐度不同的都市及鄉村學校進行蛙類生態教學實驗 研究者曾於山區蛙類生態豐度高的國小任教,卻在觀察過程中發 現該地區學童蛙類生態知識及蛙類保育行為及態度上並非很好。故建 議爾後研究另可針對蛙類生態豐度不同的學校進行教學實驗研究。比 較蛙類生態教學課程對蛙類生態豐度不同的學校,其蛙類知識及態度 上的成效差異。

(三) 研究方法上的建議

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實驗組施予蛙類生態課程包括「蛙類生態 講述教學」、「蛙類生態遊戲教學」及「蛙類戶外夜間觀察教學」。而 為確定實驗組在蛙類生態知識、態度的成長確實為蛙類生態課程教學 後所造成的進步,於是設立另一組不予教學的控制組做為對照。但不 予教學的控制組雖在本研究中可看出蛙類生態課程確實造成學童的 蛙類生態知識、態度上的進步,卻無法看出「蛙類生態講述教學」、「蛙 類生態遊戲教學」及「蛙類戶外夜間觀察教學」三種教學方式,各別 對學童蛙類生態知識、態度上所造成的進步差異。建議爾後的研究,

可採用三種教學法的比較實驗研究,深入探討各種教學法在學童對蛙 類生態知識或態度面向上是否有不同差異。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小蝌蚪的家 (2006.12.23)。蛙類的價值。http://n.froghome.info/。

方俊明 (1993)。認知心理學與人格教育。臺北市:水牛。

方潔玫譯 (1994)。Joseph Cornell原著。共享自然的喜悅。台北市:張 老師出版社。

王文科 (1999)。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怡今 (2005)。對國小五年級學童實施生物多樣性教學之成效研究。台 南市: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自然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王家祥譯 (1995)。Joseph Cornell原著。與孩子分享自然。台北市:張 老師出版社。

王進龍 (2004)。利用昆蟲進行環境教育教學之研究。臺北市:台灣大學 昆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雅麗 (2003)。國小兒童對「螞蟻社會性行為」的學習歷程。台南市:

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自然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王瑞芬 (2002)。以螞蟻為主題之統整課程設計與實務教學之研究。臺北 市: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懋雯 (1995)。環境教育的定義、目標與內涵。教育資料集刊第二十輯。

台北市:教育資料館。

吳木崑 (2004)。國小二年級綜合活動實施體驗學習之行動研究。臺北市:

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忠宏 (1998)。解說對動物保育的重要性。社教資料雜誌,245,1-4。

吳明隆 (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市:五南。

呂光洋 (1990a)。台灣的兩棲類動物。台中縣: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呂光洋 (1990b)。台灣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手冊(2)-台灣兩棲爬蟲動物。臺 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呂光洋 (1994)。兩棲‧爬蟲類簡介。屏東縣:內政部營建署。

呂光洋、向高世、杜銘章 (1999)。台灣兩棲爬行動物圖鑑。臺北市:大 自然雜誌出版社。

呂光洋、陳世煌 (1982)。台灣實用登山求生自然全集3-台灣的兩棲類。

臺北市:張正雄發行。

李志軒、莊孟憲 (2005)。南瀛賞蛙趣。台南縣:新進國小。

李佳蓮 (2006)。彰化縣國小高年級學童對昆蟲多樣性迷思概念之研究。

台中市: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李明嘉 (2006)。海洋環境教育教學對學童知識、態度與行為影響研究。

台中市:台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淑真 (2002)。野生動物保育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童的知識、態度及行

為意向影響之研究。台中市: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

李詩鎮 (2003)。探索活動團體氣氛與休閒效益關係研究。台中縣:朝陽 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杜銘章 (1999)。台灣兩生及爬行類的生態教育。環境教育季刊,39,

65-69。

汪靜明 (1990)。河流生態。臺北市:台灣省立博物館。

汪靜明 (1999)。河川生物多樣性的內涵與生態保育。環境教育季刊,38,

34-44。

林生傳(1998)。建構主義的教學評析。課程與教學季刊,1(3),1-13。

林春富 (2000)。赤崁晚風-台南兩棲爬蟲動物。南投縣:集集特有生物保 育中心。

林春富、戴孜文 (2002)。夏夜蛙鳴。自然保育季刊,38,34-37。

林春富、戴孜文 (2003)。兩棲類的覓食。自然保育季刊,41,45-48。

林美珍 (1996)。兒童認知發展。臺北市:心理。

林清山譯 (1990)。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Richard E. Mayer著。臺北 市:遠流。

林淑人 (2006)。台中縣市國小中年級學童昆蟲迷思概念之研究。台中市: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淑慧(1999)。台灣自然生態教育的反思-以兒童讀物的題材為例。台灣

林淑慧(1999)。台灣自然生態教育的反思-以兒童讀物的題材為例。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