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蛙類的生態

究。

第一節 蛙類的生態

以下就蛙類的認識、蛙類的價值、蛙類的生活習性、蛙類的生存危機 及台灣的蛙類介紹五部份來說明蛙類的生態。

一、 蛙類的認識

所謂的蛙類一般通稱包括青蛙和蟾蜍,分類屬於兩棲綱無尾目,

兩棲綱除了有四隻腳和沒有尾巴的無尾目(像青蛙、蟾蜍)之外,還包 括有四隻腳有尾巴的有尾目(像蠑螈、山椒魚)以及長得像蚯蚓沒有腳 的無足目(像蚓螈)。這群長相各異其趣的兩棲類,有共同的特徵—濕 潤裸露的皮膚以及水陸兩棲的生活,同時來自相同的祖先(楊懿如,

2002)。而根據世界兩棲類網站 AmphibiaWeb (2007)的統計,截至 2007 年 7 月 29 日,世界上已被紀錄的兩棲類物種已達 6189 種,其中無尾 目就有 5459 種,佔了兩棲綱生物總數的 88%,所以我們可以認定青蛙 與蟾蜍是兩棲類中的多數物種。

蛙類的生活史分兩個時期:一是使用鰓來呼吸的蝌蚪期;另一個 是利用肺和皮膚來呼吸的成體期。蛙類也是卵生的動物,雄蛙利用鳴 叫聲吸引雌蛙,當雄蛙和雌蛙抱接後,一般雌蛙會背著雄蛙到水域中 產卵受精。卵孵化成蝌蚪後,經由完全變態行為,逐漸長出四肢後,

帶有尾巴的幼蛙會離開水中,然後再成為陸地上活動且沒有尾巴的成 蛙,成蛙為肉食性,主要以捕捉小蟲為食(蔡文川、廖一乃,2004)。

二、 蛙類的價值

(一) 在生態上的價值

Reagan & Waide (1996)指出兩棲類是在森林生態系中重要的次 級消費者。汪靜明(1990)指出在台灣河流生態系中常可見到一些兩棲 類,如梭德氏赤蛙、斯文豪氏赤蛙與日本樹蛙是台灣河流生態系中常 見的蛙類。而台灣河流生態系中扮演掠食者的河鳥,攝食許多水生昆 蟲、水生動物及兩生類的蝌蚪等,足可見蛙類在生態系食物鏈中扮演 舉足輕重的角色。

此外兩棲類是脊椎動物門中最弱小的一群,在演化上,因為牠們 介於魚類與爬蟲類之間。但缺乏像魚鱗或角質化皮膚堅硬的保護,極 易受到傷害(陳偉、石濤,2003)。成蛙主要用皮膚和肺呼吸,蝌蚪在 水中生活,都直接與自然環境接觸,也迅速反應各種環境變化,是環 境監測的利器(呂光洋等,1999;杜銘章,1999;楊懿如,2002)。

(二) 人類中心主義下的價值

青蛙與人類的關係由來已久,以中國為例,早在三千多年前的甲 古文中就已經有「蛙」這個象形字。周代的「爾雅」,更是以文字甚 至圖畫記載了蝌蚪、青蛙與蟾蜍。以下針對蛙類在人類藥用、武器製 作、食用、防治蟲害、寵物及文化上運用價值進行說明:

1. 醫學藥用:

李承恩在小蝌蚪的家 (2006) 網站上記載著幾種蛙類的藥用價 值:早在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藥用的兩棲類就已經有 9 種,到現在為止,中國大陸至少有 32 種兩棲類被當作藥材使用。像 是蟾蜍的藥用價值就非常高,蟾酥—取自於蟾蜍之耳後腺分泌物,又 稱解毒藥,含蟾酥配製的中藥製劑,有六神丸、蟾酥丸、金蟾膏、蟾 蜍解毒酒等。另外蟾蜍去內臟後的乾製品及脫皮後脫下的皮在中醫上 均有極高價值。

另一種較常運用的蛙類為中國的中國林蛙,又稱蛤士蟆,主要分 佈在中國東北地區的黑龍江、吉林省山區。中國林蛙會在秋末之際下 山冬眠,採集者多於此時圍網捕捉。將捕捉到的中國林蛙用細鐵線或 麻繩從其口部穿過,串起,在通風處乾燥後,即為蛤士蟆乾,亦具有 滋補強壯之用。

此外<本草綱目>另有記載部份蝌蚪可為藥用,甚至當成黑色染 髮劑。而各地區更有許多不同種類蛙類的藥用價值被記載下來,蛙類 的藥用價值是無庸置疑的。

2. 武器製作:

南美洲的箭毒蛙,體色非常鮮豔,但卻具有相當的毒性。印地安 人會將箭毒蛙搗爛或放在火上加熱以取其有毒的分泌物,再進一步塗 在標槍或箭頭上,用以捕捉鳥、猴子等獵物(陳修玲,1994)。

3. 人類食用:

人與蛙在生活型態上,多數與水相鄰而居。在早期農業社會,肉 類取得不易,蛙類在沒有農藥污染的田地裡,數量非常可觀。蛙類自 然成為人類取得高蛋白的重要肉源。林瑞典(2001)記載幾種台灣常被 食用的蛙類:

澤蛙又稱「田蛙」,中部俗稱「田蛤仔」,為台灣鄉間最常見的蛙 類。澤蛙體型不大,農家常抓來餵養家禽,尤其是鴨、鵝最愛吃的食 物。雖然澤蛙肉不多,但在早期農村經濟清苦時期,仍多被拿來補充 肉類來源。

虎皮蛙為台灣原產最大型的蛙種,體長可達 10 公分,俗稱「田 雞」。昔日白露,稻穀秋收前,正是虎皮蛙長得最肥大的時節,肉質 鮮美不輸雞肉,又稱「白露雞仔」。農業社會時期,虎皮蛙非常的普 遍,甚至每個農村村莊裡總有一、二位靠此賺外快或養家活口的抓蛙 人。但現在由於環境惡化或過度捕食,虎皮蛙目前已非常少見,市場

販售的都是人工養殖蛙,野生的虎皮蛙已成為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

金線蛙牠是一種表皮青綠色或黃綠色很機警的大型蛙,又稱「青 約仔」。背側褶明顯隆起,體背由吻端至肛門常有寬大的金褐色縱帶 為主要特徵。在台灣早期文獻<鳳山縣志>指出,金線蛙「臺地最多,

人以為珍饌」。目前族群數量稀少,且呈零星分佈於少數地點,近年 亦躋身於需要保育的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

4. 防治蟲害:

林春富、戴孜文(2003)指出兩棲類的食量並不容易估計,有資料 顯示北方蟋蟀蛙一千隻左右的族群,一年約消耗四到五百萬隻的小型 動物,其食物主要以昆蟲為主。另有文獻指出,一隻澤蛙一天可吃蟲 約 270 隻,由此可見兩棲類對於昆蟲數量的控制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 色。對人類而言,許多傳播疾病的害蟲或寄生蟲,如蚊、蠅等,也因 為兩棲類的捕食使其達到一種動態的平衡,但蛙類在生物防治的應用 上絕對要以本土原生物種作為考量,以免造成外來種侵佔原生種棲地 問題。

5. 人類寵物:

蛙類還被供作觀賞生物,有不少水族業者進口一些國外的種類作 為飼養的寵物,如牛蛙、角蛙、箭毒蛙、紅眼樹蛙等。但是如果管理 不當,或者飼主蓄意野放的話,很有可能造成另一次蛙類的生態浩劫。

6. 教學用途:

呂光洋(1990a)指出,青蛙由於其捕獲容易且個體較小,適合做 為解剖的材料。青蛙解剖能讓學生初步瞭解生物體內的構造;蝌蚪的 觀察可以瞭解動物發生的過程等;由於兩棲類是魚類演化成爬蟲類之 中間歷程生物,所以也可以當做演化上生物如何適應環境的教材;至 於生殖行為除了能解說環境適應外,更可以瞭解許多生態學上的理 論。

三、 蛙類的生活習性

由於蛙類屬於夜行性的生物,且體型普遍不大,平時也會以身體 的保護色來模仿環境顏色,故在尋找上不是非常容易。若我們不能先 瞭解其生活習性,要在現在的工業社會中找尋到其蹤跡是不易的。以 下依蛙類的食、衣、住、行、繁殖行為及天敵來說明蛙類的生活習性:

(一) 食

兩棲類的生活史中有陸棲性的成體和水中生活的幼體兩個時 期,成體和幼體吃的食物和面臨的天敵壓力也不盡相同。楊懿如(1993) 指出成體的蛙和蟾蜍以舌頭捕捉昆蟲為食,平時舌頭是向內縮,捕捉 昆蟲時會瞬間開口,伸出舌頭,用舌尖黏住昆蟲,再縮回口腔,整個 過程不超過 0.15 秒。

(二) 衣

在演進上,兩棲類是由魚類所演化,所以身體結構上有很大的改 變,像魚鰭變成四肢,魚鰓變成肺,甚至體表鱗片消失裸露出光滑的 皮膚。現行蛙類所必須適應的陸地環境變動實在太大,有許多艱钜任 務必須克服。譬如肺功能不甚發達,皮膚很薄但富含腺體,可分泌黏 液保持體表濕潤,有助於空氣中的氧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在皮膚的微 血管進行滲透交換,以輔助肺的呼吸作用;然而蛙類的幼生期仍必須 生活在水中並以鰓呼吸,生活史仍無法脫離水(黃淑芳,2004)。

(三) 住

由於皮膚的特性,為了保持濕潤,蛙類多半棲息在陰暗潮濕的地 方,像樹林底層、山澗溪流等地方;而為了減少水份散失,牠們白天 常躲在樹上、草叢或土洞裡,屈著身體,安安靜靜地睡覺(楊懿如,

2003)。

(四) 行

蛙在陸地上的運動方式主要還是靠跳躍,牠們修長的後肢是跳躍

推進的動力,而前肢主掌緩衝避震的功能。但在近距離移動時,也會 使用爬行方式。到了水裡,蛙類更是如魚得水,從蛙式、蛙鏡、蛙鞋 都與蛙的兩棲構造有關,說明人類從蛙身上學到不少游泳的本事。此 外,蛙類趾端膨大的吸盤,能牢牢吸住棲息地的滑溜表面(潘智敏,

2000)。

(五) 繁殖行為

蛙類多採體外受精產卵方式生殖,但蛙類生殖方式相當多,有體 內受精,也有胎生種類。體外受精時,雄蛙會跳到雌蛙背上,用前肢 緊緊夾住雌蛙的腹部,促使雌蛙排卵,然後雄蛙再排出精子,使精子 與卵結合,這樣的生殖方式稱為「假交配」(關永才等,1998)。

而青蛙挑選交配對象就需要靠「鳴叫」。蛙類的鳴叫行為主要功 能為求偶,當然還可以用來宣示領域、挑釁或要求釋放及痛苦叫聲 等。其中求偶叫聲通常發生在遇見異性時,目的是希望進行配對。一 般而言,雌蛙在聽到雄蛙持續地鳴叫聲後才準備排卵,不過雌蛙會考 量到雄蛙們的體型大小、年紀、叫聲強度和持久性以及雄蛙所擁有生 殖領域大小與優劣,經過篩選之後才趨前與之配對(林春富、戴姿文,

2002)。

(六) 天敵

章加寶(2003)指出蛙類在自然界中扮演天敵捕食昆蟲,亦扮演被 其他天敵捕食之角色。以扮演捕食昆蟲的角色來說,在動物界中,消 滅害蟲作用較大的是某些鳥類,其次就是兩棲類,再依序為魚類、爬

章加寶(2003)指出蛙類在自然界中扮演天敵捕食昆蟲,亦扮演被 其他天敵捕食之角色。以扮演捕食昆蟲的角色來說,在動物界中,消 滅害蟲作用較大的是某些鳥類,其次就是兩棲類,再依序為魚類、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