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本研究的結果與討論,研究者提出以下建議:

壹、在未來研究上的建議

一、行動載具的穩定攸關教學的流暢度

本次實驗教學的重要學習工具,是 DELL- Latitude 2110,所搭載的系統是微軟 Window 7 starter,此系統是相對於 Window 7 的簡易版,在經由系統安裝後發現,此簡易版僅能 同時運作三個應用程式,無法真正以多工模式來運作,因此常有學生反應當機或者某部 份功能無法使用,再加上記憶體僅有 512mb,在實驗教學初期時常無法順利教學,經與 教學團隊討論後,決定將電子書包的記憶體擴展至 2Gmb 之後,相關的教學方案始能順 利進行,因此針對未來實驗建議,如果要使用電子書包進行教學,相關的硬體設備必須 仔細的檢驗,甚至可以實機操作相關軟體應用程式,才能避免教學現場出現軟硬體設備 無法支持教學的現象發生。

行動裝置徹底改變了我們的溝通,就長遠來看,影響最大的很可能是醫療、銀行和 教育福利, 行動裝置為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教育帶來潛力 AlcatelLucentCorp (2012,Apr.

20)。Dunn (2012)也指出運用科技於教育上的角色應界定在提供學習材料以支持學習,運 用策略並將科技視為輔助工具,才能提升效益並幫助學生們更專注於自己所學。因此若 要實施相關資訊融入教學課程,資訊設備的檢核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二、檢視並檢討國小階段的資訊課程能力

2001 年,MarkPrensky 在「Digital Natives,Digital Immigrants」中首先提出數位原民、

數位移民的概念和名詞。由於 Prensky 長期觀察數位時代學生的學習狀況,發現 1980 年 代之後出生的孩子,一出生即生活在電腦、網路、電玩、電視的環境中,他們生活、學 習、玩樂、乃至思考方式都深受「電腦」的影響,和上一代或年齡較大的尊長有顯著的 不同。因此,數位原民是指 1980 年代以後出生,一出生就生活在數位環境裡,大量接 受數位知識、輸入數位涵養、培植數位態度,在日常生活中自然使用數位語言、運用數 位工具、表現數位行為的 「後生一族」,雖然本實驗教學的樣本皆為所謂的 「數位原民」,

但是仍舊有著相當程度的落差,以提交作業的媒介-E-mail(電子郵件)為例,初期班 上有三分之二的同學並不會使用電子郵件夾帶檔案提交作業,另外還有同學連電子郵件 的帳號密碼都沒有,使得教學者必須先另外找時間來建構學童「數位原民操作數位設備 基本能力」,無形中也延後教學的時程;因此檢視國中小學童「應有」的數位能力,是 可以成為未來研究方向之一。

三、結合社區資源,活化課程

隨著行動科技的進步,近年來行動學習(mobile learning)不再僅侷限於筆記型電腦,

行動科技的產品日新月異,舉凡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都能成為學習的利器,

有別於桌上型和筆記型電腦,科技新產品能為學校教育許下一個能隨時、隨地的學習機

制。如此一來,傳統的行動學習意涵將被改變與展延,身處數位時代的學習者,應該要 開始適應此一新式的行動學習。

根據教育部於民國九十四年十二月編印的藝術教育政策白皮書提及:為使藝術教育 能深化落實發展,學校藝術教育必充份應用社會上的資源,與社會各界有關的企業、基 金會、藝術團體、學會、博物館、美術館,以及各文物館等積極互動,形成夥伴的關係,

以相互提供最新的研究、資訊和技術,以及技術性和非技術性的課程,助改善藝術教育 環境和師生發展的潛能。

因此,研究者於一○○學年度與臺中市神岡區圖書館合作,辦理「米羅藝術創意展 與數位條碼的燦爛」的教學觀摩,藉由在地藝術家舉辦的師生美術聯展,運用現今時下 流行的 QR code 數位條碼,激盪出藝術鑑賞和數位科技的火花,博得與會來賓一致的肯 定,因此教學活動與在地相關文化活動的異質結合,也能成為未來研究方向之一。 (相關 網址 https://sites.google.com/a/thrmail.skaes.tc.edu.tw/artcode/)

圖 5-2-1 米羅藝術創意展與數位條碼的燦爛

貳、在教育應用上的建議

一、與教學目標緊密結合,相輔相成

本行動研究教學一開始不使用實際的美工繪圖工具,是擔心部分學童對美勞(術)

課心存恐懼,以水彩及調色為例,班上七成以上學童表示對於顏色及水量控制無法掌握,

因此教學者便著眼於電子書包的觸控功能,藉由此功能的運作,來降低學童對於美學的 排拒及害怕,進而能有信心提筆完成後測的實際作品,學童對於操作美工繪圖工具的自 信心有顯著提升,這即是教學者設計此實驗教學的初衷。

近年來行動科技普及化,根據統計:目前美國已有 353 單位導入應用 iPad 於學習中。

2014 年美國在行動學習產值將達到 1.4 億元,超過日本、韓國為第一購買行動學習相關 產品服務的國家。其於 2014 年透過手機上網數量將超過桌上型電腦,因此行動科技將取 代桌上型電腦成為獲取資訊主要來源 Stanley (2010)。很多研究針對不同的科學概念探討 學生的另有概念,而指出各種年級的學生皆有無法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習的科學概念 Özmen、 Demircioğlu、Demircioğlu (2009)。所以電子書包即將成為二十一世紀學生學習 的主要工具。它是老師與學生互動的媒介,更是完整化、精進化學生學習的載具,換言 之,電子書包可以以成為學生的學習同伴(Learning Companion),也是學生的小老師

(Private Tutor)。

二、教師資訊能力的提升

近十年來,電腦網路發展迅速,然而大多數老師並非資訊專長人員,在學習、接觸 新事物上勢必有所困擾,也曾聽人反應與質疑:我能使用簡單、迅速的方法達到的教學 效果,為何要花費大量的金錢和物力然後又繞了一大圈來做?美國加州河濱統一校區 (Riverside Unified School District)試用過各式各樣的數位素材與科技產品,更不用提花費數 百萬美元裝設的互動式電子白板了,然而一開始推展的成效並不顯著,一直到啟發教師 自願性參與相關課程,才發揮成效(Ash,2011)。從此次的計畫參與中發現,在學校教師中 並非每個人都是資訊長才,若無法提升教師們的資訊程度到某一程度,推行這樣的活動 想必仍有很大的困難度,Prain(2009)指出老師間接以多樣方式的引導可以達到豐富的

學習,例如能促使學生發生更豐富的概念理解和提高老師對學生想法的見解。教師應善 用最新的資訊科技,獨特的學方法和新穎的教學媒體來激發學生的創意思考,以利教學 順利的進行理念(Howard,2009),第一線教學者(老師)若能加入多樣化的教學模式,

則是學生之福。

而研究者也相信政府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此實驗教學上,最主要的目的仍是希 望能將它落實在教學上並推廣出去,尤其在面對學生,如果能用更有效率的方法解決教 學上的困境,大家何樂而不為呢?只是在現階段而言,主管單位真能重視數位時代的教 育型態,應是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來執行,而非是令人覺得是「玩票性質」,徒增第 一線教學者-教師持觀望猶豫態度,或是排斥忽略,這就並非學生之福了,緣此,如何 提升教師的資訊能力及能應用在教學現場,嘉惠學子,是值得深入探究的議題。

三、親師生良善溝通,可創三贏局面

經過此次的問卷調查發現,電子書包實驗教學仍然受到大部分學生與家長的肯定,

也確實能提供給學生更多元的教學方式,只是日後如何推展至全校甚至為大家所接受的 一種教學型態,卻是一個重大的問題,尤其是本校區域,相關的資訊設備經費來源捉襟 見肘。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現代科技講求社交互動,資訊教育注重資訊溝通科技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學校教室同樣將具備此類互動特質的科 技納入其中,互動式電子白板便是其中顯例(Larson & Vanmetre,2010)。英國政府可說是其 中先驅表率,在 2003-2004 年設至 2007 年其小學互動式電子白板裝設率已達 100%(李娟 瑩, 2010)。世界各國接續英國之後包括歐洲、美國、加拿大、南美,中東以及亞洲地區 包括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大陸北京、上海、澳洲等政府單位莫不投入大量金 額於其中(Thomas & Jones, 2010)。

身在全世界地球村的一員,怎能摒除在資訊教學浪潮之外,如果能由老師提出創新

教案並說服家長,由家長為學生購買數位學習載具,一定能減輕學校的負擔,進而教師 運用資訊科技提升教學效能,學生也能快樂學習。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子華、楊凱悌、王國華、王瑋龍(2006,12)。不同認知風格學習者於不同形成性評量 策略之 e-Learning 環境的學習效益分析。文章發表於中華民國第二十二屆科學教育 學術研討會,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王文科(1990) 。教育研究法(增訂新版) 。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王文科(1994)。教育百科辭典(顏慶祥等編輯) 。臺北市:五南出版公司。

王全世(2001)。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實施與評鑑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 究所。

王全世(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雜誌,80,23-31。

王宜珍(1999)。應用網路資源於國中地理學科教學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秀雄 (1998)。 鑑賞、認知、解釋與評價-美術鑑賞教育的學理與實務。台北:國立 歷史博物館。

王曉璿(1999)。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探究。菁莪季刊,4,7-24。

巴頓、吳芝儀、李奉儒(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毛連塭(2000)。創造力研究的發展。載於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合著),

毛連塭(2000)。創造力研究的發展。載於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