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研究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背景變項在青少年性別在肥胖行為之運動 行為有顯著差異,在青少年年齡在肥胖行為之生活習慣行為有顯著差異,女生運 動行(M=2.2)為顯著比男生(M=1.95)不健康,17 歲青少年(高職生或五專前三年學生) 的生活習慣行為(M=10.53)顯著優於 20 歲以上(大多為專科生二年級或五專五學生) 青少年(M=9.17)。因為女生及年齡大的青少年有肥胖行為因素存在,因此建議針對 這些族群加強宣導健康行為的重要性,全面性的宣導應有其必要性,此有賴政策 的推動更有其效益。

二、即早加強教育男性青少年健康認知

本研究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背景變項在健康認知有顯著差異,青少年 性別、年齡在健康認知有顯著差異,包含在健康認知之飲食認知、在健康認知之 運動認知、在肥胖及其他認知均有顯著差異,女生的健康認知(M=27.53)顯著比男 生(M=26.12)認知高、20 歲以上(大多為專科生二年級或五專五學生)青少年年 (M=27.34)比 17 歲(高職生或五專前三年學生)青少年(M=26.03)健康認知佳,在健康 認知之飲食認知女生的飲食認知(M=9.17)顯著比男生(M=8.63)認知高、19 歲 (M=9.29)比 17 歲(M=8.66)、18 歲(M=8.52)青少年健康認知之飲食認知佳。在健康 認知之運動認知女生的運動認知(M=7.8)顯著比男生(M=7.35)認知高,年齡在健康 認知之運動認知則無顯著差異。在健康認知之肥胖及其他認知女生的肥胖及其他 認知(M=10.57)顯著比男生(M=10.15)認知高、20 歲以上青少年(M=10.63)的肥胖及 其他認知顯著優於 17 歲青少年(M=10.01)。因為女生的健康認知(M=27.53)顯著比 男生(M=26.12)認知高。但若再分成飲食認知、運動認知、肥胖及其他認知分別加

69

以探討,性別依舊是女生優於男生,年齡除了運動認知沒有不同外,女生在飲食 認知、肥胖及其他認知相對男生認知較好。可推論除了健康認知男生會跟女生一 樣程度去了解,但男生的在飲食認知、肥胖及其他認知相對於女生不了解,這是 針對性別方面可加強衛生教育的建議。背景變項年齡方面的差異為20 歲以上青少 年(M=27.34)的健康認知顯著優於 17 歲青少年(M=26.03)。經由學習,年紀越長的 相對的認知累積較多,因此建議衛生教育仍應從年紀小就開始介入。

三、定時追蹤青少年身體體位

本研究卡方檢定分析結果顯示青少年背景變項與身體體位的差異比較分析發 現青少年腰圍及BMI 正常組有 942 人(79.3%)、腰圍正常 BMI 超標組有 83 人(7%)、

腰圍超標BMI 正常組有 23 人(1.9%)、腰圍及 BMI 超標組有 141 人(11.8%),可見 逾兩成青少年有肥胖問題,因為肥胖會導致代謝症候群所引發之慢性疾病、且青 少年肥胖容易在成人期也肥胖,所以建議定時測量追蹤身體體位以及早發現肥胖 問題。

四、全面性推廣青少年健康行為及認知

本研究皮爾遜機差相關分析結果顯示青少年肥胖行為與健康認知有顯著相關,

青少年肥胖行為之飲食行為及運動行為與健康認知之肥胖及其他認知有顯著相關,

認知之肥胖及其他認知越好,其在飲食行為較健康、運動行為較不健康。青少年 肥胖行為(飲食行為、運動行為、生活習慣行為)間有顯著相關,青少年肥胖行為(飲 食行為、運動行為、生活習慣行為)間互相有顯著相關,一項行為健康,另兩項行 為趨向健康,反之亦然。青少年健康認知(飲食認知、運動認知、肥胖及其他認知) 間有顯著相關,青少年健康認知(飲食認知、運動認知、肥胖及其他認知)間互相有 顯著相關,一項認知良好,另兩項行為趨向良好,反之亦然。因為飲食行為、運 動行為、生活習慣行為會互相影響,一個好相對的其他兩個好的機會相對的高,

而一個行為不健康相對的其他行為不健康機會較高,因此推廣建議不要只針對一 項作推廣,要全面性的推廣,或是推廣一項時可提供其他推廣的資訊方向。而健 康認知也是一樣,飲食認知、運動認知、肥胖及其他認知也會互相影響,了解飲

70

食認知者也會趨向想了解運動認知、肥胖及其他認知,反之亦然。因此建議提供 健康認知講座時也要全面性,或是針對一項教育時,提及其他方向的知識建議。

五、規劃青少年活動的空間與時間

經上述資料進一步分析肥胖行為與健康認知間的相關係數發現肥胖及其他認 知分別與飲食行為、運動行為呈現正相關,表示肥胖及其他認知越好者其在飲食 行為較健康、在運動行為較不健康,其他變項間則無顯著相關。可推論社會型態 的改變,尤其坐式生活型的增加,有更多時間去了解相關資訊,但是相對了少了 活動時間,或是可推論可供活動的場地時間限制,造成也許青少年相對有較多時 間去了解健康知識,但無時間或無場地活動造成運動行為較不健康。因此,首先 建議給予青少年適當的活動空間及時間,探討一週兩堂的體育課運動時間是否足 夠?可否用運動性社團或其他方式來填補運動時間不足的問題。而肥胖及其他認 知與其他行為變項間無顯著相關,可推論根深蒂固的行為與信念有關,知道不一 定會去做,青少年除了認知了解外,該如何誘發其情意繼而引發健康自主行為才 是最終的目的,但應先規劃青少年活動的空間與時間。

六、多元探討青少年肥胖原因

本研究區別分析結果顯示青少年背景變項(性別、年齡)能區別身體體位,性別 較年齡區別力好,但身體體位預測力不高(15.3%)。青少年肥胖行為(飲食行為、運 動行為、生活習慣行為)不能區別身體體位,對身體體位的預測力也不高(16.5%)。

健 康 認 知 之 肥 胖 及 其 他 認 知 能 區 別 身 體 體 位 , 但 對 身 體 體 位 的 預 測 力 不 高 (26.4%)。

本研究青少年健康認知量表在 S-P 表的分類與身體體位分類探討及列聯分析 結果顯示青少年健康認知量表在S-P 表的認知分類與身體體位無顯著相關,將 S-P 表的認知分類與身體體位利用SPSS 的列聯相關分析,結果亦無關聯。

因為由本研究結果發現不同身體體位的健康認知並無顯著差異,因此肥胖並 不是單靠提高認知就可避免。預防肥胖可能需要進一步考慮到是不是個人內在壓 力、生活型態改變造成,甚至處在一個致胖環境下均是可能造成青少年肥胖的原 因。預防肥胖可單一介入,也可結合每個單一介入策略以多元介入的方式著手。

71

參考文獻

一、中文期刊

王人生、何國龍、林勁宏、陳九州、羅仁駿、余思賢(2010)。大專運動員之體型與 胰島素敏感度特性。大專體育學刊,12(3),106-112。

王文科、王智弘(2011)。教育研究法(十四版二刷)。台北市:五南。

王秀伯(2013)。BMI 算法改變胖瘦重新定義。健康世界,447,10。

王國慧、陳淑枝、呂景義、陳志榮、陳天文、許政成、林勁帆、詹貴惠、許美智(2010)。

不同運動項目運動員身體組成分析之探討。2010 年台灣體育發展學術研討會 張貼之論文,輔仁大學積健樓。

何盈秋(2011)。居住環境與青少年肥胖之相關性探討(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 論文知識加值系統。(099NTU05743030)

余民寧(2011)。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台北市:心理。

吳元暉(2013)。軟性飲料可能增加罹患糖尿病風險。健康世界,330,10。

吳至行(2013)。評論:肥胖的環境與生活型態因素。臺灣公共衛生雜誌,32(2),

114-115。

吳和堂(2011)。教育論文寫作與實用技巧(第四版)。台北市:高等教育。

吳明隆、涂金堂(2012)。SPSS 與統計應用分析(第二版十六刷)。台北市:五南。

吳映蓉(2013)。做仰臥起坐可以消腹部脂肪?。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會訊,41,

7。

李蕙蓉(2013)。低升糖指數之食物,對減重是否真的有幫助?。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 會會訊,41,4-5。

林宗義(2004)。青少年健康知識對其健康的影響(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 知識加值系統。(092NCU05334037)

洪彰鴻、陳敦禮、蘇榮基(2010)。肥胖矩陣-肥胖分級新概念。弘光人文社會學報,

12,131-146。

72

美國運動醫學會(2011)。ACSM 體適能手冊(第三版)。台北市:九州。

張宏亮(2002)。運動與健康。臺北市:健康文化。

張金堅、黃麟傑(2012)。肥胖真是一種原罪嗎?-論乳癌、飲食和運動。當代醫學,

467,654-659。

張耀仁(2008)。飲食教育與運動介入對肥胖青少年身體組成的影響(碩士論文)。取 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097NTNU5567014)

許秀卿、陳志道、蔡美華、蕭芝殷(2011)。青少年肥胖及其相關行為之探討。臺灣 家庭醫學雜誌,21(2),57-66。

連心瑜、高碧霞、羅美芳(2012)。生態系統理論於兒童肥胖防治之應用。長庚護理,

23(3),313-322。

郭家驊、蘇福新、李毓國、陳美枝(2004)。運動抑制肥胖的機轉。運動生理暨體能 學報,1,33-42。

陳俐蓉、古博文、王宗進(2009)。青少年肥胖、體型認知與體重控制行為之研究。

彰化師大體育學報,8,14-24。

麥克.羅意夫、梅曼.歐茲(2007)。YOU/你的腰圍管理手冊。台北市:天下遠見。

曾漢棋(2013)。碳水化合物或脂肪,哪一種食物比較容易導致肥胖?。中華民國肥 胖研究學會會訊,41,3-4。

黃元玉(2009)。身體活動與兒童青少年肥胖專論。高師大體育,8, 2-15。

黃依婷、吳柏翰、林正常(2012)。運動訓練特質對身體組成及心血管風險因子之影 響。文化體育學刊,15,47-59。

黃俊祺、洪啟智、黃尚志、陳鴻鈞(2012)。肥胖與腎臟病。內科醫誌,23(2),98-105。

黃獻樑(2010)。青少年期身體質量指數對成年期肥胖的相關性研究(碩士論文)。取 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097NTU05722016)

楊秀雲(2009)。青少年肥胖問題不容忽視。長庚醫訊,30(12),14-15。

楊佳益(2012)。身體活動或運動與健康促進。屏東教大體育,15,25-33。

楊榮森(2013)。油炸食品致癌研究新知。健康世界,327,8。

73

鄒孟婷(2007)。臺灣成人與青少年肥胖決定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 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095CGU00528022)

廖鳳青(2012)。如何聰明吃與健康動。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雲林分院院訊,

46, 17-20。

劉玉來(2012)。外食族如何吃得健康。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雲林分院院訊,

46, 13-15。

蕭偉成、張瑞泰(2013)。高中生身體質量指數與身體活動量之探討─以計步器為研 究工具。高師大體育,11,2-16。

謝藍琪(2013)。香蕉減重法好嗎?。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會訊,41,5-6。

簡義紋、吳岱穎、林光洋、吳逸帆、郭冠良、季瑋珠(2013)。肥胖的環境與生活型 態因素。臺灣公共衛生雜誌,32(2),101-113。

二、西文期刊

Canoy, D., Cairns, B. J.,Balkwill, A., Wright, F. L., Green, J., Reeves, G.,& Beral, V. (2013).

Body mass index and incident coronary heartdisease in women:

apopulation-basedprospective study. BMC Medicine , 11,87.

Jarrin, D. C., McGrath, J. J., &Drake, C. L. (2013). Beyond sleep duration: sleep dimens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obesi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37(4),552-558.

Lin, W.,Hang, C. M., Yang, H. C., &Hung, M. H. (2011). 2005-2008 Nutrition and Health Survey in Taiwan: thenutrition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of 19-64years old adults.Asia Pac J Clin Nutr,20(2),309-318.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Obesityupdate2012. Retrievedfromhttp://www.oecd.org/health/49716427.pdf. Accessed July21, 2013.

Pan,W. H., Wu,H. J., Yeh,C. J.,Chuang,S. Y., Chang,H. Y., Yeh,N. H., &Hsieh,Y. T. (2011).

Diet and health trends in Taiwan: comparison of twonutrition and health surveys from1993-1996 and 2005-2008. Asia Pac J Clin Nutr, 20(2),238-250.

Patel, S. R., &Hu, F. B. (2008). Short Sleep Duration and Weight Gain: A Systematic Review. Obesity, 16(3), 643-653.

74

Shah, N. R.,& Braverman, E. R. (2012). Measuring Adiposity in Patients: The Utility of Body MassIndex (BMI), Percent Body Fat, andLeptin. PLoS One, 7(4),1-8.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1).Childhoodoverweight and obesity on the rise. Retrievedfrom http://www.who.int/dietphysicalactivity/childhood/e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3a). Controlling the global obesity

epidemic.Retrievedfromhttp://www.who.int/nutrition/topics/obesity/e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3b). Obesity.

Retrievedfromhttp://www.who.int/topics/obesity/e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4).Obesity and overweight. Retrieved from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311/en/index.html.

World Wide Words. (2014). nvestigating the English language across the globe. Retrievedfrom http://www.worldwidewords.org/turnsofphrase/tp-glo2.htm Yeh, C. J., Chang, H. Y., &Pan, W. H. (2012). Time trend of obesity,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ndrelated dietary pattern in Taiwan: from NAHSIT 1993-1996 to NAHSIT 2005-2008.Asia Pac J Clin Nutr 2011;20 (2):292-300.

75

附錄

76

附錄一【飲食行為分量表】

以下問卷是想了解您最近一週的飲食狀態,選擇適當答案勾選。

以下問卷是想了解您最近一週的飲食狀態,選擇適當答案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