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重要性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及分析青少年肥胖行為與相關健康認知,結合衛生福利部國 民健康署健康九九網站的飲食行為測量表、運動─趴趴熊量表、健康生活動起來 手冊(自我評估,那些可能是造成自己過胖的原因)參考編製作為本研究之飲食行為 分量表、不利健康運動行為分量表、生活習慣行為分量表,調查肥胖行為問題;

進行自我設計與肥胖相關的健康認知問卷調查,內容含括飲食認知、運動認知、

肥胖及其他認知,利用試題反應理論分析受試者的肥胖認知情形,探討是否有需 要衛生教育介入。本章共分五節,依次說明「研究背景與重要性」、「研究動機」、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名詞解釋」及「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重要性

肥胖是21 世紀全球最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於 2001 年首度將 globe(全球)加 obesity(肥胖症)合成的一個新 詞─globesity(全球化肥胖),用來描述這種舉世皆肥的健康危機,說明如果肥胖成 為舉世普遍的現象,事態之嚴重性就有如流行病而非僅是個人問題,是公共健康 危機(World Wide Words,2014)。現代人飲食習慣、運動不足及生活作息不良導致身 體肥胖,讓肥胖成為了現代的文明病,在公共衛生及健康經濟領域中,肥胖已成 為全球關注的重要問題。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以 下簡稱 OECD)2012 年的更新資料指出,到 1980 年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肥胖,

之後呈倍數成長,OECD 的 34 個國家中有 19 個國家多數人口現在是超重或肥胖。

OECD 預測到 2020 年會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人超重或肥胖。根據 2009 年的統計資 料顯示,肥胖在持續增加中,世界上成人肥胖最高的國家是美國(33.8%,男生 35.5%,

女生32.2%);5~17 歲青少年肥胖最高的國家分別是希臘(男生 45%,女生 37%)及 美國(男生 35%,女生 35.9%)(OECD,2013)。WHO(2014)表示在 2008 年,35%的

2

20 歲及以上成年人超重,11%為肥胖。總體而言,世界上超過 10%的成年人口肥 胖,而5 歲以下兒童體重超標在 2011 年已達 40 多萬。

WHO(2014)表示超重和肥胖是導致全球死亡的風險,約 3.4 萬成年人每年死於 超重或肥胖的結果。WHO (2013a)提出超重和肥胖是許多慢性疾病主要危險因素,

構成嚴重飲食有關非傳染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和中風和某 些形式的癌症風險極大。其健康後果範圍從過早死亡的風險增加到減少整體生活 品質的嚴重慢性疾病。WHO(2014)的研究指出 44%的糖尿病、23%的缺血性心臟 疾病和某些癌症均可歸因於肥胖。OECD(2013)表示肥胖的人比正常體位的人每年 高出25%的醫療花費,估計肥胖會佔醫療總支出的 1% to 3%(在美國的 5%至 10

%)。簡義紋等人(2013)也表示肥胖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五大風險因子,並造成個 人代謝相關疾病及國家醫療財政負擔。

而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越高則代謝症候群風險就越高,Yeh 等 人(2011)針對台灣 1993-1996 年及 2005-2008 年的台灣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 (Nutrition and HealthSurvey in Taiwan, NAHSIT),兩次調查之間,代謝症候群盛行 率大幅增加,由 13.6%上升至 25.5%。Pan 等人(2011)分析比較 1993-1996 與 2005-2008 兩次臺灣營養健康調查發現台灣男性代謝症候群由 10.1%增加到 18.9%,

女性由26.4%增加到 31.5%。將台灣數據與國際數據做比較發現低於法國、德國、

英國、加拿大,更與美國相距甚遠,但相較於亞洲國家,台灣則相對偏高。儘管 台灣肥胖盛行率不及美國嚴重,但已居亞洲之前端,且相關研究顯示肥胖兒童導 致成年肥胖機率比體重正常的兒童高。所以如何於防兒童青少年肥胖變成了一個 重要的議題。

台灣近年來食品選擇多樣化而靜態的生活使得熱量需求減少。Pan 等人 (2011) 研究分析比較1993-1996 與 2005-2008 兩次臺灣營養健康調查之 24 小時飲食回憶 以及體檢所得臨床生化、人體測量資料,探討19 歲(含)以上成人飲食型態、心 臟血管代謝疾病與指標之趨勢。發現臺灣人飲食型態正在轉型中,特別是糕餅甜 食、加糖飲料的風行,年輕人卡路里攝取量增加,同時由於生活方式日趨靜態,

3

使得肥胖及其相關代謝疾病:代謝症候群、糖尿病、高三酸甘油脂症、痛風盛行 率大幅增加。

Lin 等人(2011)研究以「2005-2008 臺灣營養健康家戶調查(NAHSIT)」之 19 至 64 歲成人,共 1,706 人之資料進行分析。結果發現:19-64 歲成人在有關「疾病與 飲食的關係」和「營養素含量比較」面向的知識尚可,但對於「食物份量建議」

與「體重及減重」面向的知識則較欠缺。在飲食營養態度上整體尚稱正向,在飲 食營養相關行為上,「選食與關心飲食營養行為」的表現略差,「外因及情緒性 進食行為」的表現尚佳,女性的知識、態度、行為較男性佳,僅「外因及情緒性 進食行為」是男性較佳。城市地區成人的飲食營養知識與態度優於鄉鎮及較偏遠 地區成人,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成人的飲食營養知識、態度與行為兩兩之間均 有顯著正相關性。

造成肥胖的因素很多,簡義紋等人(2013)將之可分為遺傳及基因因素、環境因 素、生活型態因素、內分泌或藥物因素。連心瑜等人(2012)認為肥胖成因是一個生 態問題,受到個人內在與外在生態環境之複雜交互作用所導致。吳至行(2013) 環 境與生活型態因素已被公認是許多慢性疾病的主要成因,屬於多重因素的肥胖問 題自然也不例外。張耀仁(2008)認為飲食教育與運動訓練的介入可顯著改善肥胖青 少年的身體組成,尤其飲食教育配合運動訓練更有佳的降低體重、BMI、腰圍的效 益。郭家驊等人(2004)與黃依婷等人(2012)均認為規律運動的頻率是防止肥胖的重 要關鍵。陳俐蓉等人(2009)研究發現青少年體位控制最常被使用的方法是運動和飲 食控制,約有90%青少年使用健康的體位控制行為,10%青少年使用不健康或極端 的減重行為,而約有40%的青少年錯估自己體型。

楊秀雲(2009)與 WHO(2011a)均表示超重和肥胖的兒童其成年可能肥胖,更有 可能發展非傳染性疾病,如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即早介入教育是否為預防肥胖 方法,故探討肥胖體位是否與肥胖認知不足或教育欠缺或其他因素有關?不同學 者有不同說法,吳至行等人(2013)表示低社經地位與教育程度導致在不當的行為與 肥胖的發生已經被許多文獻所證實,因此提升健康識能是另一項令許多學者深信 可能的策略。林宗義(2004) 青少年健康知識對其健康的影響並不顯著,這可能是

4

因為肥胖對青少年健康的影響並非是顯而立見的,導致青少年忽視了肥胖對健康 所造成的威脅,這也代表健康知識更須加以宣導的重要性,而父母的健康知識與 子女成為過瘦的可能性有顯著的相關,這說明了健康知識與健康之間是有關聯性 的,也同樣呼應健康知識宣導的重要性。簡義紋等人(2013)也表示育程度也可能與 肥胖率呈現負相關。

綜上所述,肥胖已經全球化且邁向年輕化趨勢,台灣也不能倖免,雖比起西 方國家差距甚遠,但相較於亞洲國家,台灣則相對偏高已居亞洲之首,肥胖造成 多種慢性疾病會增加醫療支出,且相關研究顯示肥胖兒童導致成年肥胖機率比體 重正常的兒童高,所以如何預防兒童和青少年肥胖變成了一個重要的議題。除了 生活型態的改變造成肥胖外,相關調查結果肥胖出現城鄉差距、教育水準差距,

因此教育與推廣程度差異可能為肥胖的原因之一。探討肥胖的原因呈現多樣化,

除了致胖環境、疾病、生活型態因素(多吃少動)外,學生肥胖也可能跟課業要求造 成運動時間減少、升學壓力造成睡眠時間減少有關,錯估肥胖體型也跟體位控制 有關,因此本研究希望藉由探討青少年的肥胖行為與健康認知,進一步分析青少 年肥胖行為與健康認知是否會影響到肥胖體位,以作為未來體位控制推廣教育的 參考,此為本研究的背景與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