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青少年肥胖行為與健康認知對身體體位影響之分析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青少年肥胖行為與健康認知對身體體位影響之分析研究"

Copied!
12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教學科技碩士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李偉俊 博士

青少年肥胖行為與健康認知對身體體位 影響之分析研究

研究生:楊景琪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 三 年 七 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教學科技碩士班

碩士論文

青少年肥胖行為與健康認知對身體體位 影響之分析研究

研究生:楊景琪 撰

指導教授: 李偉俊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一 ○ 三 年 七 月

(4)
(5)
(6)

誌謝辭

從小就想讀研究所,然而一直沒有自信去考,報名研究所的契機在 前育宏組長及超朗前輩的鼓勵與支持下展開,感謝學校同意讓我在職 進修,在智彥組長及欣欣同事等的職代下才能前往學習。感謝庭瑜以 非常友情價讓渡蘋果電腦當我的學習工具,資訊科格豪主任幫我安裝 適合我使用的軟體供我使用,唐君宇以友情價讓渡智慧型手機,在一 切具備的情形下展開教學科技碩士班的學習歷程。

求學過程中遇到很多修課的阻礙,幾度想放棄,有賴我最菁英的同 學們協助與一個也不能少的情形下才能撐到現在。感謝責任感的班代 菀真、智多星的子玲、從遙遠成功來的亭瑩、當機救星忠平、以及一 堂課之緣的一勝。也感謝洪煌佳老師及張凱智老師讓我旁修外系的課,

當然更感謝教學科技系老師們的教導。

寫論文計畫那是最痛苦的一學期,感謝春惠、玉蒨護理教師給我意 見,佳玲、淑卿教官幫我執行預試問卷、超級 key in 高手家姊景華在 兩天內幫我打完一千多份 83 題問卷,當然更感謝李偉俊老師很勇敢地 收留我這個笨徒兒,還有我的好學伴韓爺一直的鼓勵。從不成樣的雛 形到完整的一本,真要感謝指導教授李偉俊、洪煌佳教授、江啟銘教 授的指導協助。以及最後一棒豪哥的大力幫忙,到現在還不可置信,

我真的完成了!

景琪謹誌

中華民國一○三年七月

(7)

i

青少年肥胖行為與健康認知對身體體位 影響之分析研究

作 者 : 楊 景 琪

國 立 臺 東 大 學 教 育 學 系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及分析青少年肥胖行為與健康認知對身體體位之 影響情形,引用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九九網站的量表、手冊來 設計問卷,用以調查青少年的肥胖行為問題,設計健康認知問卷,利 用 S-P 表理論分析青少年的健康認知情形。本研究以問卷蒐集研究對 象的肥胖行為與健康認知的情形,進而了解研究對象肥胖行為、健康 認知與肥胖體位間的關係,以及研究對象的肥胖行為與認知是否要以 教育方式提升認知的需要性。

本研究差異性分析結果顯示女生運動行為較男生不健康,專科生 較高中職生有肥胖行為,女生飲食、運動、肥胖及其他認知都比男生 好,年齡大的在飲食、運動及其他認知較佳。卡方檢定發現青少年逾 兩成為肥胖體位,女生身體體位較男生正常。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發 現飲食、運動、生活習慣與肥胖行為間彼此相關飲食、運動、肥胖及 其他認知間彼此相關,肥胖及其他認知較好時有較好的飲食行為卻有 較差的運動行為。性別、年齡、健康認知雖可區別肥胖體位,但仍有 其他因素未被考慮到。此外,認知好壞與身體體位並不相關。

本研究建議加強宣導青少年健康行為、即早提供健康認知(尤其男 生)、定時追蹤青少年身體體位、建立全面性的教育宣導、規劃青少年 活動空間與時間、多元探討青少年肥胖原因。

關 鍵 詞 : 青 少 年 、 肥 胖 行 為 、 健 康 認 知

(8)

ii

Adolescence obesity behaviors and the effects of health awareness on builds

Ching-Chi Yang

Abstract

The study aims to discuss and analyze the behavior of adolescence obesity behaviors and the effects of health awareness on builds. Scales and manuals adopted from ”Health 99 Education Resource website(Health Promotion Administration,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a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behavior of adolescent obesity and compile health awareness questionnaires and to use S-P table theory in analyzing health awareness. Questionnaires are used to collect the subjects’ behavior of obesity and health awareness to interrelate behavior of obesity, health awareness and obesity. Whether obesity behavior and awareness of the study subjects is in need of being taught is concerned.

Difference analysis shows that women tend to choose unhealthful exercise. Obesity behaviors ar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Women have better understanding on diets, exercises, obesity and other awareness. As we grow older, we show good awareness of diets, exercises and other awareness.

Chi-square test has shown that 20 percent are obese, but women have better body shape than men. Pearson correlationanalysis has discovered obesity is related to diets, exercises lifestyles and awareness. People with good understanding on obesity and diets show bad sport behaviors. Although Gender, age and health awareness help to differentiate builds, some factors are not taken into account. Besides, good or bad awareness is not related to builds.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health behaviors and awareness (especially for men) be propagated to adolescence in advance. It is also advised to track builds, creat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plan space and time for adolescence activities, and to discuss causes for adolescence obesity from different angles.

Keywords: adolescence, obesity behaviors, health awareness

(9)

iii

目 次

中文摘要 ... I 

ABSTRACT ... II 

目 次 ... III 

表 次 ... V 

圖 次 ... V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重要性 ...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3 

第一節  肥胖的相關研究 ... 13 

第二節  飲食與肥胖的相關研究 ... 18 

第三節  運動與肥胖的相關研究 ... 21 

第四節  生活習慣與肥胖的相關研究 ... 24 

第五節  青少年肥胖的相關研究 ... 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31 

第二節  研究假設 ... 32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33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34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37 

第六節  研究流程與進度 ... 38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 41 

第一節  青少年背景變項(性別、年齡)在肥胖行為的差異 ... 41 

第二節  青少年背景變項(性別、年齡)在健康認知的差異 ... 45 

第三節  青少年背景變項(性別、年齡)在身體體位的差異 ... 51 

第四節  青少年肥胖行為與健康認知的相關情形 ... 53 

第五節  青少年肥胖行為、健康認知對肥胖體位的預測力 ... 57 

第六節  青少年肥胖認知量表在 S-P 表的分類與肥胖體位的相關情形 ... 61 

(10)

iv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67 

第一節  結論 ... 67 

第二節  建議 ... 68 

參考文獻 ... 71 

附錄 ... 75 

附錄一【飲食行為分量表】 ... 76 

附錄二【不利健康運動行為分量表】 ... 77 

附錄三【生活習慣行為分量表】 ... 78 

附錄四【基本資料調查表】 ... 79 

附錄五【健康認知問卷】-預測問卷 ... 80 

附錄六【健康認知問卷】-預測問卷試題分析 ... 83 

附錄七【健康認知問卷】-正式問卷 ... 111 

(11)

v

表 次

表 1‐ 1:變項說明表 ... 11 

表 2‐ 1:肥胖的相關研究文獻 ... 15 

表 2‐ 2:飲食與肥胖的相關研究文獻 ... 19 

表 2‐ 3:運動與肥胖的相關研究文獻 ... 22 

表 2‐ 4:生活習慣與肥胖的相關研究文獻 ... 25 

表 2‐ 5:青少年肥胖的相關研究文獻 ... 28 

表 3‐ 1:研究母群體人數表 ... 33 

表 3‐ 2:資料處理與分析方法表 ... 38 

表 3‐ 3:研究進度表 ... 40 

表 4‐ 1:背景變項在飲食行為分量表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41 

表 4‐ 2:青少年性別與年齡在不利健康運動行為分量表分數變項之各細格平均數與邊緣平均數 .. 42 

表 4‐ 3:背景變項在不利健康運動行為分量表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43 

表 4‐ 4:背景變項在生活習慣行為分量表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43 

表 4‐ 5:青少年性別與年齡在健康認知量表分數變項之各細格平均數與邊緣平均數 ... 46 

表 4‐ 6:背景變項在健康認知量表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46 

表 4‐ 7:青少年性別與年齡在健康認知之飲食認知分量表分數變項之各細格平均數與邊緣平均數  ... 47 

表 4‐ 8:背景變項在健康認知之飲食認知分量表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47 

表 4‐ 9:青少年性別與年齡在健康認知之運動認知分量表分數變項之各細格平均數與邊緣平均數  ... 48 

表 4‐ 10:背景變項在健康認知之運動認知分量表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49 

表 4‐ 11:青少年性別與年齡在健康認知之肥胖及其他認知分量表分數變項之各細格平均數與邊緣 平均數 ... 49 

表 4‐ 12:背景變項在健康認知之肥胖及其他認知分量表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0 

表 4‐ 13:青少年背景變項與身體體位的差異比較(N=1196) ... 52 

表 4‐ 14:肥胖行為與健康認知之描述性統計表 ... 54 

表 4‐ 15:肥胖行為間之皮爾遜積差相關摘要表 ... 54 

表 4‐ 16:健康認知間之皮爾遜積差相關摘要表 ... 55 

表 4‐ 17:肥胖行為與健康認知間之皮爾遜積差相關摘要表 ... 56 

表 4‐ 18:肥胖行為(飲食行為、運動行為、生活習慣行為)在不同體位類別之區別分析摘要表 ... 58 

表 4‐ 19:肥胖行為(飲食行為、運動行為、生活習慣行為)預測分類正確率交叉表 ... 59 

表 4‐ 20:健康認知(飲食認知、運動認知、肥胖及其他認知)在不同體位類別之區別分析摘要表 .. 60 

表 4‐ 21:健康認知(飲食認知、運動認知、肥胖及其他認知) 預測分類正確率交叉表 ... 61 

表 4‐ 22:試題分析表 ... 62 

表 4‐ 23:體位分析表 ... 62 

(12)

vi

表 4‐ 24:學生分析表 ... 63 

表 4‐ 25:學生分類與體位分類描述性統計表 ... 64 

表 4‐ 26:學生分類與體位分類四變項之四向度列聯表 ... 65 

表 4‐ 27:學生分類與體位分類卡方檢定表 ... 65 

表 4‐ 28:學生分類與體位分類對稱性量數表 ... 65 

(13)

vii

圖 次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32 

圖 3-2 問卷製作流程圖 ... 36 

圖 3-3 研究流程圖 ... 39 

(14)

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及分析青少年肥胖行為與相關健康認知,結合衛生福利部國 民健康署健康九九網站的飲食行為測量表、運動─趴趴熊量表、健康生活動起來 手冊(自我評估,那些可能是造成自己過胖的原因)參考編製作為本研究之飲食行為 分量表、不利健康運動行為分量表、生活習慣行為分量表,調查肥胖行為問題;

進行自我設計與肥胖相關的健康認知問卷調查,內容含括飲食認知、運動認知、

肥胖及其他認知,利用試題反應理論分析受試者的肥胖認知情形,探討是否有需 要衛生教育介入。本章共分五節,依次說明「研究背景與重要性」、「研究動機」、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名詞解釋」及「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重要性

肥胖是21 世紀全球最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於 2001 年首度將 globe(全球)加 obesity(肥胖症)合成的一個新 詞─globesity(全球化肥胖),用來描述這種舉世皆肥的健康危機,說明如果肥胖成 為舉世普遍的現象,事態之嚴重性就有如流行病而非僅是個人問題,是公共健康 危機(World Wide Words,2014)。現代人飲食習慣、運動不足及生活作息不良導致身 體肥胖,讓肥胖成為了現代的文明病,在公共衛生及健康經濟領域中,肥胖已成 為全球關注的重要問題。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以 下簡稱 OECD)2012 年的更新資料指出,到 1980 年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肥胖,

之後呈倍數成長,OECD 的 34 個國家中有 19 個國家多數人口現在是超重或肥胖。

OECD 預測到 2020 年會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人超重或肥胖。根據 2009 年的統計資 料顯示,肥胖在持續增加中,世界上成人肥胖最高的國家是美國(33.8%,男生 35.5%,

女生32.2%);5~17 歲青少年肥胖最高的國家分別是希臘(男生 45%,女生 37%)及 美國(男生 35%,女生 35.9%)(OECD,2013)。WHO(2014)表示在 2008 年,35%的

(15)

2

20 歲及以上成年人超重,11%為肥胖。總體而言,世界上超過 10%的成年人口肥 胖,而5 歲以下兒童體重超標在 2011 年已達 40 多萬。

WHO(2014)表示超重和肥胖是導致全球死亡的風險,約 3.4 萬成年人每年死於 超重或肥胖的結果。WHO (2013a)提出超重和肥胖是許多慢性疾病主要危險因素,

構成嚴重飲食有關非傳染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和中風和某 些形式的癌症風險極大。其健康後果範圍從過早死亡的風險增加到減少整體生活 品質的嚴重慢性疾病。WHO(2014)的研究指出 44%的糖尿病、23%的缺血性心臟 疾病和某些癌症均可歸因於肥胖。OECD(2013)表示肥胖的人比正常體位的人每年 高出25%的醫療花費,估計肥胖會佔醫療總支出的 1% to 3%(在美國的 5%至 10

%)。簡義紋等人(2013)也表示肥胖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五大風險因子,並造成個 人代謝相關疾病及國家醫療財政負擔。

而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越高則代謝症候群風險就越高,Yeh 等 人(2011)針對台灣 1993-1996 年及 2005-2008 年的台灣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 (Nutrition and HealthSurvey in Taiwan, NAHSIT),兩次調查之間,代謝症候群盛行 率大幅增加,由 13.6%上升至 25.5%。Pan 等人(2011)分析比較 1993-1996 與 2005-2008 兩次臺灣營養健康調查發現台灣男性代謝症候群由 10.1%增加到 18.9%,

女性由26.4%增加到 31.5%。將台灣數據與國際數據做比較發現低於法國、德國、

英國、加拿大,更與美國相距甚遠,但相較於亞洲國家,台灣則相對偏高。儘管 台灣肥胖盛行率不及美國嚴重,但已居亞洲之前端,且相關研究顯示肥胖兒童導 致成年肥胖機率比體重正常的兒童高。所以如何於防兒童青少年肥胖變成了一個 重要的議題。

台灣近年來食品選擇多樣化而靜態的生活使得熱量需求減少。Pan 等人 (2011) 研究分析比較1993-1996 與 2005-2008 兩次臺灣營養健康調查之 24 小時飲食回憶 以及體檢所得臨床生化、人體測量資料,探討19 歲(含)以上成人飲食型態、心 臟血管代謝疾病與指標之趨勢。發現臺灣人飲食型態正在轉型中,特別是糕餅甜 食、加糖飲料的風行,年輕人卡路里攝取量增加,同時由於生活方式日趨靜態,

(16)

3

使得肥胖及其相關代謝疾病:代謝症候群、糖尿病、高三酸甘油脂症、痛風盛行 率大幅增加。

Lin 等人(2011)研究以「2005-2008 臺灣營養健康家戶調查(NAHSIT)」之 19 至 64 歲成人,共 1,706 人之資料進行分析。結果發現:19-64 歲成人在有關「疾病與 飲食的關係」和「營養素含量比較」面向的知識尚可,但對於「食物份量建議」

與「體重及減重」面向的知識則較欠缺。在飲食營養態度上整體尚稱正向,在飲 食營養相關行為上,「選食與關心飲食營養行為」的表現略差,「外因及情緒性 進食行為」的表現尚佳,女性的知識、態度、行為較男性佳,僅「外因及情緒性 進食行為」是男性較佳。城市地區成人的飲食營養知識與態度優於鄉鎮及較偏遠 地區成人,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成人的飲食營養知識、態度與行為兩兩之間均 有顯著正相關性。

造成肥胖的因素很多,簡義紋等人(2013)將之可分為遺傳及基因因素、環境因 素、生活型態因素、內分泌或藥物因素。連心瑜等人(2012)認為肥胖成因是一個生 態問題,受到個人內在與外在生態環境之複雜交互作用所導致。吳至行(2013) 環 境與生活型態因素已被公認是許多慢性疾病的主要成因,屬於多重因素的肥胖問 題自然也不例外。張耀仁(2008)認為飲食教育與運動訓練的介入可顯著改善肥胖青 少年的身體組成,尤其飲食教育配合運動訓練更有佳的降低體重、BMI、腰圍的效 益。郭家驊等人(2004)與黃依婷等人(2012)均認為規律運動的頻率是防止肥胖的重 要關鍵。陳俐蓉等人(2009)研究發現青少年體位控制最常被使用的方法是運動和飲 食控制,約有90%青少年使用健康的體位控制行為,10%青少年使用不健康或極端 的減重行為,而約有40%的青少年錯估自己體型。

楊秀雲(2009)與 WHO(2011a)均表示超重和肥胖的兒童其成年可能肥胖,更有 可能發展非傳染性疾病,如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即早介入教育是否為預防肥胖 方法,故探討肥胖體位是否與肥胖認知不足或教育欠缺或其他因素有關?不同學 者有不同說法,吳至行等人(2013)表示低社經地位與教育程度導致在不當的行為與 肥胖的發生已經被許多文獻所證實,因此提升健康識能是另一項令許多學者深信 可能的策略。林宗義(2004) 青少年健康知識對其健康的影響並不顯著,這可能是

(17)

4

因為肥胖對青少年健康的影響並非是顯而立見的,導致青少年忽視了肥胖對健康 所造成的威脅,這也代表健康知識更須加以宣導的重要性,而父母的健康知識與 子女成為過瘦的可能性有顯著的相關,這說明了健康知識與健康之間是有關聯性 的,也同樣呼應健康知識宣導的重要性。簡義紋等人(2013)也表示育程度也可能與 肥胖率呈現負相關。

綜上所述,肥胖已經全球化且邁向年輕化趨勢,台灣也不能倖免,雖比起西 方國家差距甚遠,但相較於亞洲國家,台灣則相對偏高已居亞洲之首,肥胖造成 多種慢性疾病會增加醫療支出,且相關研究顯示肥胖兒童導致成年肥胖機率比體 重正常的兒童高,所以如何預防兒童和青少年肥胖變成了一個重要的議題。除了 生活型態的改變造成肥胖外,相關調查結果肥胖出現城鄉差距、教育水準差距,

因此教育與推廣程度差異可能為肥胖的原因之一。探討肥胖的原因呈現多樣化,

除了致胖環境、疾病、生活型態因素(多吃少動)外,學生肥胖也可能跟課業要求造 成運動時間減少、升學壓力造成睡眠時間減少有關,錯估肥胖體型也跟體位控制 有關,因此本研究希望藉由探討青少年的肥胖行為與健康認知,進一步分析青少 年肥胖行為與健康認知是否會影響到肥胖體位,以作為未來體位控制推廣教育的 參考,此為本研究的背景與重要性。

第二節 研究動機

健康最常被提到的定義是在WHO 於 1948 年憲章中所説的:『健康是身體的、

心理的及社會的達到完全安適狀態,而不僅是沒有疾病或身體虛弱而以已』。肥 胖已是個全球化健康問題,社會結構的改變造成致胖環境的產生,人處在致胖環 境中若沒有正確的認知,很容易因不良習慣的養成而造成肥胖的結果。

研究者目前服務於台東地區的學校從事學生衛生保健相關工作,工作的重點 之一就是健康促進的推動。在每學期例行性的健康檢查資料發現,學生體位有日 益趨向肥胖的現況且血壓正常偏高學生日益增加,青少年就醫問題除了車禍意外,

近年來出現心血管疾病、高血糖、高血壓就醫個案。每學年例行性疾病調查發現 糖尿病、尿酸過高個案也有逐年快速上升趨勢。雖然一直呼籲肥胖對健康的影響,

(18)

5

但發現學生仍有不健康的生活型態,辦理健康體位的健康促進活動時,發現相同 的介入措施卻只有少部分人有成效。1979 年美國衛生、教育與福利部在「公元兩 千年全民健康」的全球策略中,要求各國能修正健康政策及健康服務方向,促使 人們擁有「正向積極的健康」(positive health),而不再只是預防死亡或疾病的發生 而已。在1984 世界衛生組織在 Ottawa 渥太華憲章將健康促進定義為(廣義):「使 人們能夠強化其掌控並增進自身健康的過程」。

本研究係針對肥胖原因探討,因肥胖體位的個案有其個別性,而同儕又有相 互影響的能力,藉由探討結果便能根據普遍原因進行教育推廣,針對個別原因做 重點式的衛生教育諮詢及轉介,希望藉由健康知識的暸解矯正過去錯誤的迷思,

採取健康自主管理行為,包括從診視自身身體體位是否健康,從生活中自主性的 改進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到增進健康的行為與認知,以健康方式漸進式的修正並 達到健康體位。

而在有限的人力及資源下,短時間內做全面性的評估有其困難性,因此研究 者希望參考國民健康局問卷,在辦理健康體位健康促進活動前能先做問卷施測,

根據施測能歸類出該群體主要肥胖的原因及篩選出不同原因造成肥胖體位險群,

藉由實證調查研究的步驟來聚焦研究問題,能重點式的推動健康體位促進活動,

達到有效的健康體位推廣目的。

因此本研究的研究動機之一為探討研究對象的肥胖行為與健康認知的情形,

研究動機之二為探討研究對象的肥胖行為與健康認知與身體體位間的關係,研究 動機之三為探討研究對象的肥胖行為與健康認知是否有教育介入的需要性。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根據調查及實務經驗得知青少年肥胖問題日趨嚴重,而肥胖青少年未來是肥 胖成人的機會相當高。肥胖是代謝症候群的前身,未來罹患心血管疾病、腎臟疾 病及癌症的機率比正常體位者高。除了造成個人健康的耗損外,也增加了社會醫 療成本的負擔。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肥胖原因的分析,根據研究可知造成肥胖 的原因多樣化,主要為飲食及運動方面的不健康行為有關。然而常忽略的是生活

(19)

6

型態的影響也不小,少部分的原因跟心理精神狀態、遺傳、疾病有關,而致胖環 境是一個重要的議題。然而環境、遺傳、疾病為不可自我改變的部分故不進行探 討。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及待答問題如下:

一、研究目的

(一) 探討青少年背景變項(性別、年齡)在肥胖行為的差異情形。

(二)探討青少年背景變項(性別、年齡)在健康認知的差異情形。

(三) 探討青少年背景變項(性別、年齡)與身體體位的差異情形。

(四)探討青少年肥胖行為與健康認知的相關情形。

(五) 探討青少年肥胖行為、健康認知對身體體位的預測力。

(六)探討青少年健康認知量表在 S-P 表的分類與身體體位的相關情形。

二、待答問題

(一)青少年背景變項(性別、年齡)在肥胖行為的差異情形為何?

(二) 青少年背景變項(性別、年齡)在健康認知的差異情形為何?

(三) 青少年背景變項(性別、年齡)與身體體位的差異情形為何?

(四) 青少年肥胖行為與健康認知的相關情形為何?

(五) 青少年肥胖行為、健康認知是否能預測身體體位?

(六)青少年健康認知量表在 S-P 表的分類與身體體位的相關情形為何?

第四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旨在探討肥胖青少年的肥胖認知問題,茲將所涉及的重要名詞有「青 少年肥胖」、「飲食原因與肥胖」、「運動原因與肥胖」、「生活型態原因與肥 胖」、「S-P 表理論」,分別界定如下:

(20)

7

一、青少年肥胖

「青春期」是介於「兒童期」及「成年期」間的一個發展階段。肥胖有多種 同定義,肥胖根據WHO 的定義為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大於 30kg/m2, 但對亞洲族群來說應下修。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九九網站資料,建議 我國成人BMI 應維持在 18.5(kg/m2)及 24(kg/m2)之間,對國人 BMI 大於 24kg/m2 定義為體位異常,而BMI 大於 27kg/m2定義為肥胖。

本研究的青少年界定為高中職以上,大專以下學生。而肥胖界定為腰圍超過 標準值(標準值男生<90cm,女生<80cm)及 BMI 超過 27kg/m2者。

二、飲食原因與肥胖

飲食與肥胖係針對飲食內容、方式不適當為導致肥胖原因。適當飲食內容係 針對「每日飲食指南」所規定六大類食物的均衡攝取。適當飲食方式係選擇少油 炸、少脂肪、少醃製、多喝開水取代含糖飲料,飲食不過量等方式。

本研究使用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九九網站的飲食行為測量表作為本研 究之飲食行為分量表進行探討飲食行為,共14 題,1~7 題為飲食內容測量、8~14 題為飲食方式測量。以健康認知問卷中對飲食認知的題項得分高低來表示其在飲 食認知上的優劣。分數越多代表趨向健康飲食行為,分數越少代表遠離健康飲食 行為。

三、運動原因與肥胖

運動與肥胖係針對運動時間、頻率、種類不足為致肥胖原因。適宜的運動333 原則,為運動頻率每週三次、運動時間每次30 分,運動時每分鐘心跳達到 130 下。

適宜運動種類應包含有氧適能、肌力適能、柔軟度運動。本研究的運動原因係針 對運動頻率、時間、種類進行探討是否適宜。

本研究使用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九九網站的運動─趴趴熊量表作為本 研究之不利健康運動行為分量表進行探討運動行為,共 6 題。以健康認知問卷中

(21)

8

對運動認知的題項得分高低來表示其在運動認知上的優劣。分數越多代表遠離健 康運動行為,分數越少代表趨向健康運動行為。

四、生活型態原因與肥胖

生活型態係針對不健康的生活型態為致肥胖原因。當面臨生活型態的選擇,

能選擇動或少動時會如何做?是否有正常作息?是否有適當的活動選擇等探討生活 型態導致肥胖的原因。本研究的生活型態原因係針對日常生活活動的選擇進行探 討是否適宜。

本研究使用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九九網站的健康生活動起來手冊(自我 評估,那些可能是造成自己過胖的原因)作為本研究之生活習慣行為分量表進行討 生活型態,共 5 題。以健康認知問卷中對肥胖及其他認知的題項得分高低來表示 其在肥胖及其他原因認知上的優劣。分數越多代表趨向健康生活習慣行為,分數 越少代表遠離健康生活習慣行為。

五、S-P 表分析

所謂S-P 表,係指英文 Student(即學生)的 S,以及 Problem(即問題)的 P 兩個 字母的簡稱,全稱「S-P 表」乃指英文 student-problem score table 或 student-problem chart(及學生問題表)之意。S-P 表分析技術為日本學者佐藤隆博(Takahiro Sato)於 1970 年代所創,利用「圖形化」的方法分析學生在試題上的作答反應。分析方法 有「試題分析」及「學生分析」,試題分析可由兩方面著手,包括品質分析及量 化分析,品質分析可由邏輯的審查審查題目是否有一致性及適當性,量化方析主 要在分析每道題目的難度(difficulty)、鑑別度(discrimination)。而學生分析方法針對 學生的作答反應資料再予以細部分析,每位學生及每個試題的作答反應組型,嘗 試以幾個指標化數據作為診斷或判讀該反應組型是否為不尋常或異常的一種測驗 分析方法。其目的在獲得每位學生的學習診斷資料,以提供教師實施有效的教學 回饋參考。

本研究設計健康認知問卷,預測問卷合計50 題,利用 S-P 表分析法進行試題 分析篩選出有效題目33 題,再利用 S-P 表分析法進行學生診斷分析,分成六個組

(22)

9

型,分別為學習穩定型(A 組型)、粗心大意型(A’組型)、努力不足型(B 組型)、欠 缺充分型(B’組型)、學習不足型(C 組型)、學習異常型(C’組型),探討健康認知不足 的學生(C 和 C’組型)與其體位是否有相關性,藉以探討肥胖體位在教育介入的效 益。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 研究範圍

針對臺東地區青少年為研究對象,依腰圍及BMI 將體位區非為四個族群。分 別為腰圍及BMI 正常組、腰圍正常 BMI 超標組、腰圍超標 BMI 正常組、腰圍及 BMI 超標組。探討背景變項、認知、行為與體位的相關性。

(一)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對象為青少年,為臺東某專科學校的青少年學生。BMI 定義為 BMI≧

27 kg/m2為超標,腰圍定義未達標準值(標準值:男生<90 公分,女生<80 公分)為 超標,將青少年以BMI 及腰圍分成四個群組。

(二)研究變項方面

研究變項方面僅探討背景變項、肥胖行為變項、健康認知變項及身體體位變 項,探討其相互間的關係及是否會互相影響。在背景變項方面探討不同年齡的成 熟度、不同性別間對肥胖行為、健康認知、身體體位是否有差異?肥胖行為變項含 括飲食行為、不利健康運動運動行為、生活習慣行為,認知變項含括飲食認知、

運動認知、肥胖及其他認知,探討肥胖行為間與健康認知間是否有相關?更進一 步探討肥胖行為與健康認知是否能預測肥胖體位?健康認知問卷利用 S-P 表分類 與身體體位是否相關?研究者自行彙整各變項如變項說明表。

(23)

10

二、 研究限制

先針對在學學生為研究對象,範圍未擴大到其他社會環境,時間畢業後無法 持續追蹤,研究者僅一人,在人力財力不足下無法進行進一步的專業性介入措施 等都影響到研究結果的進一步分析。但可做初步探討。

(一)研究對象的限制

只針對臺東地區某專科學校青少年學生,未擴及其他學校或縣市青少年學生,

故研究數據只能針對該校學生作分析。而定義肥胖並非僅BMI 及腰圍,抽血檢查 體脂肪等也是測量肥胖的方法,但礙於施作困難,故本研究僅以BMI 及腰圍作為 體位分類標準,未加入其他測量方法精確化分類為本研究的限制。

(二)研究變項的限制

肥胖行為有很多還包括遺傳因素、心理因素、致胖環境等因素,本研究僅探 討背景、行為及認知變項與身體體位的關係。遺傳因素包含肥胖基因檢測,本研 究無相關實驗室合作,故不針對遺傳因素作探討。心理因素導致肥胖行為第一線 發現者為導師及輔導室,本問卷設計無探討質性相關問題。而致胖環境及家庭成 員相關因素非本問卷探討的對象。故遺傳因素、心理層面的探討及致胖環境及家 庭成員因素探討為本研究的限制。

(三)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執行方法為直接體位測量及問卷調查方法,經由體位測量將青少年分 組,利用問卷調查方法只能針對現況進行調查,無法深入訪談進一步分析了解其 他原因,此為本研究的限制。本研究只探討肥胖原因,礙於經費有限,無法邀請 更專門的師資進行單項教學及諮詢。也礙於學生課業繁重,無法抽出有效時間參 與研習活動。只能針對少部分學生做重點衛生教育,無法進行實驗性研究,探討 肥胖個案介入措施前後的差異為本研究方法上的限制。

(24)

11

表1- 1 變項說明表

名稱 細項 內容

背景變項 年齡 16、17、18、19 歲、20 歲以上

性別 男生、女生

肥胖行為變項 飲食行為 連續變項

不利健康運動行為 連續變項

生活習慣行為 連續變項

健康認知變項 飲食認知 連續變項

運動認知 連續變項

肥胖及其他認知 連續變項

身體體位變項 身體體位 腰圍及 BMI 正常組

腰圍正常 BMI 超標組 腰圍超標 BMI 正常組 腰圍及 BMI 超標組

(25)

12

(26)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文獻共分五節探討,第一節探討肥胖的相關研究。第二節探討飲食與肥 胖的相關研究。第三節探討運動與肥胖的相關研究。第四節探討生活習慣與肥胖 的相關研究。第五節探討青少年與肥胖的相關研究。藉由上述的探討了解造成肥 胖的原因。

第一節 肥胖的相關研究

WHO(2014)指出目前全球超重和肥胖的不斷升級,已經是全球性的流行病 -

“globesity (全球化肥胖) ” - 走在世界的許多地方。如果不立即採取行動,數以百萬 計會患上嚴重的健康障礙。肥胖症造成嚴重飲食相關的非傳染性疾病,包括糖尿 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和中風和某些癌症的主要危險。Canoy 等人(2013)在身體 質量指數和冠狀動脈心臟疾病(以下簡稱冠心病)的婦女的研究顯示,高 BMI 會有 高的冠心病的風險,不抽菸、有體力活動、有適量飲酒、高社經地位及正常 BMI 者相對的其心血管疾病意外的風險比較低。而黃俊祺等人(2012)更指出肥胖病人除 了較易發生糖尿病之外,肥胖亦是引起高血壓、高血脂與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 因子,這些疾病皆進一步會造成腎臟的傷害。

然而什麼可定義為肥胖?WHO(2013b、2004)將超重和肥胖界定為異常或過量 脂肪積累,呈現給健康造成危害。肥胖的粗人口指標是 BMI,一個人的體重(公 斤)除以他或她的身高的平方(以米為單位)計算。一個人BMI 30 或更多通常被 認為是肥胖。一個人BMI 等於或大於 25 為超重。但黃俊祺等人(2012)認為雖 WHO 對肥胖的定義為 BMI 大於 30kg/m2,但對亞洲族群來說切點應做下修。行政院衛 生署對國人肥胖的定義如下:正常(18.5 ≤BMI < 24 kg/m2),過重(24 ≤ BMI < 27 kg/m2),肥胖(BMI ≥ 27 kg/m2)。

BMI 常被使用來定義肥胖,然而這並不是一個準確的肥胖分類方法。BMI 容 易低估了肥胖的患病率。目前還沒有其他血液測試或生物標記來確定肥胖。同時

(27)

14

使用 DXA(雙能 X 光檢測技巧)和測量瘦素提供了更精確的測量肥胖(Shah &

Braverman, 2012)。BMI 並非評估肥胖最好的方法,他無法區分體內的脂肪和肌肉,

但 BMI 常被用來判定體位。洪彰鴻、陳敦禮、蘇榮基(2010)以身體質量指數與腰 圍來建構肥胖矩陣;肥胖矩陣分別以身體質量指數與腰圍的肥胖切點畫分成四個 象限,結果有正常、過重、中央型肥胖、肥胖四類。總結而言,以肥胖矩陣的思 維,將不同肥胖分級的方法進行整合,提供一種精準且方便的肥胖評量工具。王 秀伯(2013)認為不過胖與不胖的評斷工具除了 BMI 之外,還要配合其他指數,例 如腰圍或是體重,甚至是身體脂肪和肌肉量的比例等等數值,才是比較客觀且準 確的。

張金堅與黃麟傑(2012)指出肥胖問題已經是二十一世紀文明世界的公敵。而肥 胖與多種癌症(尤其是乳癌)的發生與預後的關係,也早已被證實。所幸,這並 不是一條不歸路,藉由減重、飲食控制、運動及生活型態的改善,還是有機會可 以“逆轉勝”,重新預防並打敗乳癌的。

郭家驊等人(2004)的文獻回顧提到肥胖問題有遺傳傾向假說,不同遺傳的人在 面對使人肥胖的環境,其肥胖速度可產生不同差異。但遺傳傾向與環境因素有交 互影響,當前肥胖問題在環境因素中一般是認為「缺乏規律運動」或「飲食過量」

為造成肥胖的兩個主要原因。黃元玉(2009)指出台灣地區青少年肥胖日趨嚴重,其 身體活動量低及坐式生活型態有關,如看電視等。現今青少年肥胖主要原因是環 境因素限制了身體活動。些對抗兒童青少年肥胖的介入策略,建議增加身體活動 量。許秀卿等人(2011)的研究發現近 1/4 青少年過重或肥胖,父親教育在國中小以 下時,青少年肥胖的比例最高、憂鬱篩檢量表得分高於切點者,也有較高的過重 與肥胖比例。

吳至行(2013)指出許多數據顯示不當的環境與生活型態可能與肥胖的盛行率 密切相關。低社經地位與教育程度導致在不當的行為與肥胖的發生已經被許多文 獻所證實。麥克.羅意夫、梅曼.歐茲(2007)的書中更提出了肥胖除了吃得太多、動 得太少外,其實還有其他奇怪的原因,包括使用體香劑的化學成分會干擾代謝機 能,使你容易變胖、夏天的空調或冬天的暖氣可能降低新陳代謝也容易變胖、戒

(28)

15

菸時尼古丁對抗脂肪也可能肥胖、也有研究顯示母親生育年齡越晚,小孩將來肥 胖機會也比較大,而週期性的壓力會使人體賀爾蒙增加,導致飢餓與脂肪的累積,

引發炎症反應,進而造成惡性循環造成更多壓力。

而多篇文獻說明了肥胖的原因、現況及影響,並說明了肥胖並不是全世界同 一標準,本研究將國內外文獻整理如表2-1:肥胖的相關研究文獻。

表2- 1

肥胖的相關研究文獻 作者

(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結果與發現

郭家驊等人 (2004)

運動抑制肥 胖的機轉

肥胖問題有遺傳傾向假說。但遺傳傾 向與環境因素有交互影響。

麥克.羅意夫 與梅曼.歐茲

(2007)

YOU/你的腰 圍管理手冊。

肥胖除了吃得太多、動得太少外,其 實還有其他奇怪的原因。週期性的壓 力會使人體賀爾蒙增加,導致飢餓與 脂肪的累積。

黃元玉 (2009)

身體活動與 兒童青少年 肥胖專論

台灣地區青少年肥胖日趨嚴重,其身 體活動量低及坐式生活型態有關,如 看電視等。現今青少年肥胖主要原因 是環境因素限制了身體活動。

洪彰鴻、陳 敦禮、蘇榮 基(2010)

肥胖矩陣-

肥胖分級新 概念

以身體質量指數與腰圍來建構肥胖矩 陣。肥胖矩陣分別以身體質量指數與 腰圍的肥胖切點畫分成四個象限,結 果有正常、過重、中央型肥胖、肥胖 四類。總結而言,以肥胖矩陣的思維,

將不同肥胖分級的方法進行整合,提 供一種精準且方便的肥胖評量工具。

許秀卿等人 (2011)

青少年肥胖 及其相關行 為之探討

研究發現近 1/4 青少年過重或肥胖,父 親教育在國中小以下時,青少年肥胖 的比例最高、憂鬱篩檢量表得分高於 切點者,也有較高的過重與肥胖比例。

張金堅與黃 麟傑(2012)

肥胖真是一 種原罪嗎?

肥胖與多種癌症(尤其是乳癌)的發 生與預後的關係。藉由減重、飲食控

(29)

16

作者 (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結果與發現

-論乳癌、飲 食和運動

制、運動及生活型態的改善,還是有 機會可以“逆轉勝”,重新預防並打 敗乳癌的。

黃俊祺等人 (2012)

肥胖與腎臟 病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肥胖的定義對 亞洲族群來說切點應做下修。肥胖是 引起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與心血 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皆進一步會 造成腎臟的傷害。

Shah et al.

(2012)

患者測量肥 胖:體重指 數,體脂肪百 分比,及瘦素 的效用

BMI 常被使用來定義肥胖,然而這並 不是一個準確的肥胖分類方法。BMI 容易低估了肥胖的患病率。目前還沒 有其他血液測試或生物標記來確定肥 胖。同時使用 DXA(雙能 X 光檢測技巧) 和測量瘦素提供了更精確的測量肥 胖。

王秀伯 (2013)

BMI 算法改 變胖瘦重新 定義

胖與不胖的評斷工具除了身體質量指 數(BMI)之外,還要配合其他指數才 是比較客觀且準確的。

吳至行 (2013)

評論:肥胖的 環境與生活 型態因素

許多數據顯示不當的環境與生活型態 可能與肥胖的盛行率密切相關。低社 經地位與教育程度導致在不當的行為 與肥胖的發生已經被許多文獻所證 實。

Canoy et al (2013)

身體質量指 數和事件冠 狀動脈心臟 疾病的婦 女:以人群為 基礎的前瞻 性研究。

身體質量指數和冠狀動脈心臟疾病(以 下簡稱冠心病)的婦女的研究顯示,高 BMI 會有高的冠心病的風險,不抽菸、

有體力活動、有適量飲酒、高社經地 位及正常 BMI 者相對的其心血管疾病 意外的風險比較低。

WHO (2013b)

肥胖 超重和肥胖界定為異常或過量脂肪積

累,呈現給健康造成危害。肥胖的粗 人口指標是身體質量指數(BMI),一

(30)

17

作者 (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結果與發現

個人的體重(公斤)除以他或她的身 高的平方(以米為單位)計算。一個 人用 30 個或更多的體重指數通常被認 為是肥胖。一個人與體重指數等於或 大於 25 為超重。

WHO (2013a)

控制全球肥 胖流行

超重和肥胖的不斷升級的全球性的流 行病 - “globesity”肥胖症造成嚴重 飲食相關的非傳染性疾病,包括糖尿 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和中風和某 些癌症的主要危險。

資料來源:由研究者自行彙整

綜上所述,可發現肥胖已經不是個人的問題,民眾應重視肥胖症造成嚴重飲 食相關的非傳染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和中風、腎臟疾病和 某些癌症。這些慢性疾病除了造成個人健康問題的損害外,也容易拖垮醫療財政,

並減少社會產能。不抽菸、有體力活動、有適量飲酒、高社經地位及正常BMI 者 相對的其心血管疾病意外的風險比較低。

而造成肥胖的原因有飲食、運動、生活習慣、遺傳、致胖環境、憂鬱等,但 除了不可控制的遺傳因素外,維持正常的運動習慣、飲食習慣、生活習慣及政府 營造一個非致胖環境是個關鍵。況且與其花費時間及金錢在疾病的治療上,研究 者認為事前的預防更是重要。修正問題前要先了解問題成因,因此首先希望藉由 本研究去探討青少年肥胖的現況,了解青少年背景變項(性別、年齡)對肥胖行為及 健康認知是否有差異,用多元的方式去評估身體體位,並探討肥胖行為與健康認 知對身體體位的關係,各變項是否能預測身體體位?以作為預防肥胖行為的參考 依據。

(31)

18

第二節 飲食與肥胖的相關研究

均衡飲食,就是攝取到符合身體所需的熱量和各種營養飲食。然而由於社會 型態的轉變,飲食習慣發生了改變。Pan et al. (2011)發現在台灣的飲食習慣正在發 生變化,特別是在蛋糕和甜食和含糖飲料的攝入量,以及在年輕人能量攝入增加。

劉玉來(2012)發現外食者以 13-44 歲最高,約在 68% ,顯示青中壯年外食比例偏 高。外食最怕的是高油、高鹽,另又在成本考量下,所選食材可能為不合格的食 物。

楊榮森(2013)提出油炸食品可能與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風、肥胖、

甚至癌症等關係密切。曾漢棋(2013)以能量密度、飽足感、就細胞對營養素利用的 優先順序、產熱效應,就以上四個論點均顯示脂肪比碳水化合物容易導致肥胖。

吳元暉(2013)指出軟性飲料一般指的是非酒精的含糖飲料,像是碳酸飲料、含糖的 紅茶、果汁等,喝含糖飲料,短時間內會快速升高血糖和血中胰島素濃度,如果 能量沒有被消耗,長期下來會增加體重,造成肥胖。李蕙蓉(2013)說明食物的升糖 指數(Glycemic Index),是指各種食物攝取等量的醣類時,使血糖升高速度的相對 能力,血糖上升的高低代表該食物升糖指數的高低。攝取低升糖指數飲食,會降 低身體胰島素之分泌量,當身體處於低胰島素狀態下,脂肪合成率隨之降低,使 體重下降。反之,造成肥胖。除了受食物種類影響外,也會受到食物製作及烹調 的影響。

廖鳳青(2012)依據衛生署制定新版的每日飲食指南,建議培養正確的均衡飲食 形態,確保身體健康,規律的運動習慣,遠離疾病之風險。烹調方式宜多採用蒸、

煮、燉、滷,避免油炸、油煎:不是不能吃油,而是要吃對油。相同的食材,不 同的烹調方式,熱量可以減少約1/3。

飲食造成肥胖問題已經逐漸受到重視,Pan et al. (2011)觀察到一些積極的飲食 和行為的變化,包括增加避免從動物油脂製成的產品“,並在使用植物油的隨之增 加。水果和蔬菜,豆製品,魚,全穀類,堅果和種子攝入量也增加;和紅肉,碳水

(32)

19

化合物和含食物鈉攝入量減少。奶製品攝入量仍然很低,並繼續是台灣的一個重 要的飲食問題。

所以體位控制在飲食控制上成了一個重要議題。雖然攝取低升糖指數飲食,

會降低身體胰島素之分泌量,當身體處於低胰島素狀態下,脂肪合成率隨之降低,

使體重下降。李蕙蓉(2013)表示要依賴低升糖指數飲食減重,仍需在合理的總熱量 範圍內。並要配合運動及生活習慣的改善,才可能長期控制體重。現在很多減種 偏方,常聽到吃水果減重,常聽到的有吃蘋果或是香蕉等水果減重。謝藍琪(2013) 表示即使吃香蕉還是得控制份量並非吃到飽,在其他飲食生活上的控制還是一樣 得遵守。

多篇文獻說明了飲食與肥胖的現況及影響,並說明了哪些種類的食物應該避 免,多篇文獻建議了如何避免飲食造成肥胖以及如何適度的運用飲食來控制身體 體位,將國內外文獻整理如表2-2:飲食與肥胖的相關研究文獻。

表2- 2

飲食與肥胖的相關研究文獻 作者

(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結果與發現

Pan et al.

(2011)

飲食和健康的 趨勢在台灣:從 1993-1996 年和 2005-2008 年營 養和健康調查 的比較。

在台灣的飲食習慣正在發生變化,特別 是在蛋糕和甜食和含糖飲料的攝入量。

在年輕人能量攝入增加。一些積極的飲 食和行為的變化也已觀察到。但奶製品 攝入量仍然很低,持續是台灣的一個重 要的飲食問題。

廖鳳青 (2012)

如何聰明吃與 健康動

烹調方式宜多採用蒸、煮、燉、滷,避 免油炸、油煎:不是不能吃油,而是要 吃對油。相同的食材,不同的烹調方式,

熱量可以減少約1/3。

劉玉來 (2012)

外食族如何吃 得健康

則外食者以13-44 歲最高,約在 68% , 顯示青中壯年外食比例偏高。外食最怕 的是高油、高鹽,另又在成本考量下,

所選食材可能為不合格的食物。

(33)

20

作者 (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結果與發現

吳元暉 (2013)

軟性飲料可能 增加罹患糖尿 病風險

軟性飲料一般指的是非酒精的含糖飲 料,像是碳酸飲料、含糖的紅茶、果汁 等,喝含糖飲料,短時間內會快速升高 血糖和血中胰島素濃度,如果能量沒有 被消耗,長期下來會增加體重,造成肥 胖。

李蕙蓉 (2013)

低升糖指數之 食物,對減重是 否真的有幫助?

攝取低升糖指數飲食,會降低身體胰島 素之分泌量,使體重下降。受食物種類 影響外,也會受到食物製作及烹調的影 響。要依賴低升糖指數飲食減重,仍需 在合理的總熱量範圍內。並要配合運動 及生活習慣的改善,才可能長期控制體 重。

曾漢棋 (2013)

碳水化合物或 脂肪,哪一種食 物比較容易導 致肥胖?

能量密度、飽足感、就細胞對營養素利 用的優先順序、產熱效應,就以上四個 論點均顯示脂肪比碳水化合物容易導致 肥胖。

楊榮森 (2013)

油炸食品致癌 研究新知

油炸食品可能與高血壓、糖尿病、心血 管疾病、中風、肥胖、甚至癌症等關係 密切。

謝藍琪 (2013)

香蕉減重法好 嗎?

即使吃香蕉還是得控制份量並非吃到 飽,在其他飲食生活上的控制還是一樣 得遵守。

資料來源:由研究者自行彙整

綜上所述,得知飲食與肥胖有密切的關係,包括飲食攝取過量與不均。而社 會型態的改變更增加了外食的機會。研究者認為若外食是無法避免的選擇,那選 擇外時上應以低油、低鹽、低脂、高纖為主。選擇烹調方式為蒸、煮、燉、滷類 的食物,避免油炸、油煎。水果和蔬菜、豆製品、魚、全穀類、堅果和種子攝入 量要增加。規律吃正餐,避免因肚子餓而增加攝取點心零食的機會。減重要均衡,

即使吃水果還是得控制份量並非吃到飽,在其他飲食生活上的控制還是一樣得遵

(34)

21

守。以均衡飲食為目標,是否就不容易偏離正常體位?因此探討飲食行為、飲食 認知間的相互關係,以及是否可以預測肥胖體位?

第三節 運動與肥胖的相關研究

規律的身體活動是體位控制、預防肥胖、減少復胖的重要因素。楊佳益(2012) 表示身體活動量不足有肥胖的風險,從事身體活動能有效預防肥胖。許秀卿等人 (2011)、黃元玉(2009)在對抗青少年肥胖的介入策略,建議增加身體活動量。黃依 婷、吳柏翰與林正常(2012)表示坐式生活者平均體脂肪較高,且心血管風險因子顯 著較長跑、游泳選手差,故建議坐式生活者應建立規律運動習慣,以維持身體組 成及心血管健康。

吳映蓉(2013)表示要減掉脂肪要靠全身有氧運動來啟動身體燃燒脂肪的開關。

郭家驊,等人(2004)發現早期認為運動能消耗能量,推測運動抑制肥胖的機轉可能 與燃燒脂肪組織三酸甘油脂有關,然而運動過程中身體燃燒的主要能源是醣類而 非脂肪,事實上脂肪細胞對能源的吸收能力(包含醣類與脂肪)對防胖具有決定性的 影響,發現運動能明顯抑制脂肪細胞能源吸收,造成此效果主要的因素有(一)運動 的肌肉組織對於能源的競爭力提高、(二)運動使脂肪組織對能源的吸收能力暫時下 降。因此「規律」運動頻率,能抑制脂肪的吸收而預防肥胖。

吳映蓉(2013)認為累積在局部的脂肪,不能靠局部運動減去,仰臥起坐只是一 種肌力訓練,因為強度高、時間短無法燃燒脂肪,只能雕塑曲線,要靠全身的有 氧運動,例如進行中低強度的心肺訓練,如期腳踏車、快走等,也不是隨便做一 做,運動強度一定要夠,運動當時的心跳可以達到自己的最大心跳數(最大心跳數

=220─年齡)的 60~85%最好,而且時間一定要持續 20~30 分。楊佳益(2012)建議青 少年活動每天至少 60 分鐘中等強度以上的身體活動,每週至少三天,包括有氧、

肌肉強化、骨骼強化之身體活動。

廖鳳青(2012)指出 70Kcal 的熱量相當於 1/4 碗白飯的熱量,一個 50 公斤的人 相當於走路(4 公里/小時)或騎腳踏車(8.8 公里/小時)才能消耗掉,要減去 1 公斤體

(35)

22

重需要消耗 7700 卡熱量。張宏亮(2002)表示減肥重要觀念是身體要平衡,關於運 動減肥的觀念許多人仍有迷思,如「運動量越大吃的說多」、「可以局部減肥」、

「可以快速減肥」、「瘦子不可以運動」。並說明了運動方法為主動運動、全身 綜合性運動,低強度長時間的運動,如登山、慢跑、游泳、踩腳踏車等運動。美 國運動醫學會(2011)要使運動成為日常生活之一是很重要的抉擇,而適當的計畫可 以幫你做得正確,不一定要強度大的運動才可獲得健康效益,只要運動的次數多、

時間夠長,許多中低強度的運動也能有運動效益。本研究將國內外文獻整理如表 2-3:運動與肥胖的相關研究文獻。

表2- 3

運動與肥胖的相關研究文獻 作者

(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結果與發現

張宏亮 (2002)

運動與健康 減肥重要觀念是身體要平衡,關於運動減 肥的觀念許多人仍有迷思。運動方法為主 動運動、全身綜合性運動,低強度長時間 的運動。

郭家驊 等人 (2004)

運動抑制肥胖 的機轉

運動過程中燃燒的是醣類而非脂肪。但運 動能明顯抑制脂肪的吸收。因此規律運動 頻率對於防治肥胖為運動處方內容的一 個關鍵因素。

黃元玉 (2009)

身體活動與兒 童青少年肥胖 專論

些對抗兒童青少年肥胖的介入策略,建議 增加身體活動量。

美國運 動醫學

會 (2011)

ACSM 體適能 手冊

適當的計畫可使運動成為日常生活之 一,不一定要強度大的運動才可獲得健康 效益,只要運動的次數多、時間夠長,許 多中低強度的運動也能有運動效益。

許秀卿 等人 (2011)

青少年肥胖及 其相關行為之 探討

青少年肥胖防治可以增加身體活動等行 為進行介入與防治。

黃依婷 運動訓練特質 坐式生活者平均體脂肪較高。建議坐式生

(36)

23

作者 (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結果與發現

、吳柏翰 與林正

常 (2012)

對身體組成及 心血管風險因 子之影響。

活者應建立功率運動習慣,以維持身體組 成及心血管健康。

楊佳益 (2012)

身體活動或運 動與健康促進

從事身體活動能有效預防肥胖以及降低 疾病罹患率。

廖鳳青 (2012)

如何聰明吃與 健康動

要減去 1 公斤體重需要消耗 7700 卡熱量。

吳映蓉 (2013)

做仰臥起坐可 以消腹部脂 肪?

累積在局部的脂肪,不能靠局部運動減 去。要靠全身的有氧運動,而且強度一定 要夠,而且時間一定要持續 20~30 分。

資料來源:由研究者自行彙整

綜上所述,得知運動與肥胖的關係密切,運動能控制體位、預防肥胖、減少 復胖,目前青少年肥胖體位是身體活動量減少,坐式生活型態增加,運動的介入 策略能有效預防肥胖。雖然運動控制體位機轉說法各異,有燃燒脂肪一說,也有 預防脂肪吸收一說,然都建議要「規律」的運動,運動計畫能讓運動持久進而變 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運動減重計畫要了解減去1 公斤體重需要消耗 7700 卡熱量,

並須配合飲食控制。

減肥重要觀念是身體要平衡,關於運動減肥的觀念許多人仍有迷思,如「運 動量越大吃的說多」、「可以局部減肥」、「可以快速減肥」、「瘦子不可以運 動」需要矯正。運動方法以主動運動、全身綜合性運動,低強度長時間的運動為 宜。然而運動不是隨便動一動,運動強度一定要夠,運動當時的心跳可以達到自 己的最大心跳數(最大心跳數=220─年齡)的 60~85%最好,而且時間一定要持續 20~30 分,青少年活動每天至少 60 分鐘中等強度以上的身體活動,每週至少三天,

包括有氧、肌肉強化、骨骼強化之身體活動。要使運動成為日常生活之一是很重 要的抉擇,而適當的計畫可以幫你做得正確,不一定要強度大的運動才可獲得健 康效益,只要運動的次數多、時間夠長,許多中低強度的運動也能有運動效益。

(37)

24

因此本研究希望藉由探討運動行為與運動認知是否與身體體位有相關。

第四節 生活習慣與肥胖的相關研究

吳至行(2013)表示許多數據顯示不當的環境與生活型態可能與肥胖的盛行率 密切相關。簡義紋等人(2013)回顧環境及生活型態因素對體型可能的影響,以家庭 層面而言,家庭社經地位、家庭生活品質、父母體型、飲食習慣變遷及靜態活動 時間增長都可能導致子女肥胖。以學校層面而言,升學壓力造成運動及睡眠時間 減少都可能導致肥胖。以社會層面而言,西式速食、含糖飲料加上媒體廣告,這 三個因素互相加乘已成為改變各國飲食習慣導致肥胖人口遽增的重要推手。

連心瑜、高碧霞與羅美芳(2012)認為肥胖的成因是一種生態環境問題,受到個 人內在及外在生態環境複雜交互影響所致。兒童容易受到家人、同儕、生活環境、

不良飲食習慣等因素影響導致肥胖,因此應該定時篩檢並提早介入。針對過重或 肥胖者應提早追蹤,針對他們的生態環境、飲食、運動習慣,生活型態加以了解 及管理。

Pan et al. (2011)表示在年輕人能量攝入增加,並結合一個越來越久坐的生活方 式,這可能導致增加的肥胖及相關的代謝性疾病。簡義紋,等(2013)表示我國小學 學童年紀越大靜態活動越長,在假日靜態活動甚至延長,其文獻探討發現台灣青 少年發現肥胖與看電視及網路使用等靜態活動上的時間長短與肥胖呈高度正相關,

且大多數學生尚未養成每週至少三天的運動習慣。

吳至行(2013)睡眠不足或看電視時間太長都與肥胖有關,所以充足的睡眠、減 少看電視時間或增加活動的空間也被認為應該能有效減少肥胖。Jarrin et al. (2013).

身體成分測量顯示出肥胖青少年的睡眠質量較差(β 平均= -0.14,P<0.01),更多 的睡眠障礙(β 平均= 0.13,P<0.05),且呈睡眠時相延遲模式(β 平均= 0.15,P<0.05), 較短的睡眠時間顯著與肥胖相關。Patel and Hu (2008).近期肥胖的流行一直伴隨著 慢性睡眠剝奪的平行增長。生理研究表明,睡眠剝奪可通過對食慾,體力活動,

(38)

25

和/或體溫調節效應會影響體重。睡眠時間短會出現體重增加,尤其是在年輕群體 中獨立相關。

本研究將國內外文獻整理如表2-4:生活習慣與肥胖的相關研究文獻。

表2- 4

生活習慣與肥胖的相關研究文獻 作者

(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結果與發現

Patel and Hu (2008)

睡眠時間短和體重 增加的系統評價。

近期肥胖的流行一直伴隨著慢性睡 眠剝奪的平行增長。生理研究表 明,睡眠剝奪可通過對食慾,體力 活動,和/或體溫調節效應會影響體 重。睡眠時間短會出現體重增加,

尤其是在年輕群體中獨立相關。

Pan et al.

(2011)

飲食和健康的趨勢 在台灣:從

1993-1996 年和 2005-2008 年營養和 健康調查的比較。

在年輕人能量攝入增加,並結合一 個越來越久坐的生活方式,這可能 導致增加的肥胖及相關的代謝性疾 病。

連心瑜

、高碧霞 與羅美 芳(2012)

生態系統理論於兒 童肥胖防治之應用

肥胖的成因是一種生態環境問題,

受到個人內在及外在生態環境複雜 交互影響所致。兒童容易受到家 人、同儕、生活環境、不良飲食習 慣等因素影響導致肥胖,因此應該 定時篩檢並提早介入。

吳至行 (2013)

評論:肥胖的環境與 生活型態因素

許多數據顯示不當的環境與生活型 態可能與肥胖的盛行率密切相關。

睡眠不足或看電視時間太長都與肥 胖有關,所以充足的睡眠、減少看 電視時間或增加活動的空間也被認 為應該能有效減少肥胖。

簡義紋 等人 (2013)

肥胖的環境與生活 型態因素

回顧環境及生活型態因素對體型可 能的影響,以家庭層面而言,家庭 社經地位、家庭生活品質、父母體

(39)

26

作者 (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結果與發現

型、飲食習慣變遷及靜態活動時間 增長都可能導致子女肥胖。

Jarrin et al. (2013)

除了睡眠時間:睡眠 明顯的尺寸與肥胖 的兒童和青少年有 關。.

身體成分測量顯示出肥胖青少年的 睡眠質量較差,更多的睡眠障礙,

且呈睡眠時相延遲模式。較短的睡 眠時間顯著與肥胖相關。

資料來源:由研究者自行彙整

綜上所述,不當環境與生活型態與肥胖的關係密切,肥胖的成因受到個人內 在及外在生態環境複雜交互影響所致,年輕人能量攝入增加,並結合一個越來越 久坐的生活方式,未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以及睡眠不足等,都可能導致肥胖的增加 及相關的代謝性疾病。

目前台灣青少年肥胖與飲食攝取過多、看電視及網路使用等靜態活動時間增 加、大多數學生尚未養成每週至少三天的運動習慣以及熬夜等不良的生活習慣有 關。規律生活型態包含適當飲食涉入、減少靜態生活習慣、增加動態活動以及規 律作息被認為應該能有效減少肥胖。針對過重或肥胖者應提早追蹤,針對他們的 生態環境、飲食、運動習慣,生活型態加以了解及管理。

針對以上論點,研究者認為在學生時期即早介入預防肥胖的健康生活型態教 育是否有其必要性的,讓青少年知道不良的飲食習慣及靜態生活增加,動態活動 減少,甚至睡眠的剝奪都與肥胖有關,藉由早期篩檢並提供教育,由同儕間互相 影響健康行為是否可行。

因此本研究希望藉由探討生活習慣、肥胖及其他認知是否與身體體位有相關。

第五節 青少年肥胖的相關研究

許秀卿等人(2011)研究發現近 1/4 青少年過重或肥胖,且男女性有不同的肥胖 危險行為,比較性別、家庭背景與肥胖相關行為是否與肥胖狀態相關,結果發現

(40)

27

男性過重與肥胖的比例都高於女性,父親教育在國中小以下時,青少年肥胖的比 例最高、憂鬱篩檢量表得分高於切點者,也有較高的過重與肥胖比例,前述變項 都達到統計上的差異。

許秀卿等人(2011)研究發現肥胖相關行為部分,每天喝含糖飲料 2 罐以上、每 天媒體時間超過兩小時、一周運動3 天以下者肥胖比例都較高。Jarrin et al. (2013).

身體成分測量顯示出肥胖青少年的睡眠質量較差,更多的睡眠障礙,且呈睡眠時 相延遲模式,較短的睡眠時間顯著與肥胖相關。Pan et al. (2011).在年輕人能量攝入 增加,並結合一個越來越久坐的生活方式,這可能導致增加的肥胖及相關的代謝 性疾病。簡義紋,等(2013)文獻探討發現台灣青少年肥胖與看電視及網路使用等靜 態活動上的時間長短與肥胖呈高度相關,且學生大多數未養成每少至少三天的運 動習慣。青少年肥胖的主因在於遺傳及環境因素,其中又以環境因素中的「飲食 習慣不良」與「身體活動量不足」最值得重視。

青春期的肥胖較也容易發展為成人肥胖,進而引發重大慢性病,如第二型糖 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中風及癌症等(楊秀雲,2009)。林宗義(2004)也表示 青少年肥胖是成人肥胖的危險因子之一,青少年肥胖比非肥胖者更容易發展為成 人肥胖,所以最好避免青少年肥胖的發生,針對青少年的肥胖問題來說,預防比 治療更重要。

陳俐蓉、古博文與王宗進(2009)運動和飲食控制是最常被使用的體重控制方法。

楊秀雲(2009)也提出了青少年減重策略除增進身體活動外,同時應顧及青春發育期 的營養需求,應時時評估青少年體位變化、身體活動量、健康相關體適能、飲食 行為等,以獲得最大整體效益。許秀卿等人(2011)青少年肥胖防治可以分性別透過 降低含糖飲料攝取、媒體使用時間以及增加身體活動等行為進行介入與防治。陳 俐蓉、古博文與王宗進(2009)的研究表示飲食控制是最常被使用的方法,有 10%青 少年使用不健康的節食行為來控制體重,大約有 40%的青少年錯估自己的體型,

年齡與實際體型為青少年族群是否採取體重控制行為的重要預測因子。將國內外 文獻整理如表2-5:青少年與肥胖的相關研究文獻。

(41)

28

表2- 5

青少年肥胖的相關研究文獻 作者

(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結果與發現

林宗義 (2004)

青少年健康 知識對其健 康的影響

青少年肥胖比非肥胖者更容易發展為成人 肥胖,針對青少年的肥胖問題來說,預防 比治療更重要。

陳俐蓉

、古博文 與王宗 進(2009)

青少年肥 胖、體型認知 與體重控制 行為之研究

運動和飲食控制是最常被使用的體重控制 方法。大約有 40%的青少年錯估自己的體 型,將近 10%的青少年採用不健康或極端 減重的行為,年齡與實際體型為青少年族 群是否採取體重控制行為的重要預測因 子。

楊秀雲 (2009)

青少年肥胖 問題不容忽 視

青春期的肥胖較也容易發展為成人肥胖,

進而引發重大慢性病,如第二型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高血壓、中風及癌症等。青 少年肥胖的主因在於遺傳及環境因素,其 中又以環境因素中的「飲食習慣不良」與

「身體活動量不足」最值得重視。

許秀卿 等人 (2011)

青少年肥胖 及其相關行 為之探討

近 1/4 青少年過重或肥胖,且男女性有不同 的肥胖危險行為。青少年肥胖防治可以分 別透過降低含糖飲料攝取、媒體使用時間 以及增加身體活動等行為進行介入與防 治。

Pan et al.

(2011)

飲食和健康 的趨勢在台 灣:從 1993-1996 年 和 2005-2008 年營養和健 康調查的比 較。

在年輕人能量攝入增加,並結合一個越來 越久坐的生活方式,這可能導致增加的肥 胖及相關的代謝性疾病。

簡義紋 等人

肥胖的環境 與生活型態

台灣青少年肥胖與看電視及網路使用等靜 態活動上的時間長短與肥胖呈高度相關,

且學生大多數未養成每少至少三天的運動

(42)

29

作者 (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結果與發現

(2013) 因素 習慣。

Jarrin et al. (2013)

除了睡眠時 間:睡眠明顯 的尺寸與肥 胖的兒童和 青少年有 關。.

身體成分測量顯示出肥胖青少年的睡眠質 量較差,更多的睡眠障礙,且呈睡眠時相 延遲模式。較短的睡眠時間顯著與肥胖相 關。

資料來源:由研究者自行彙整

綜上所述,得知青少年體位過重或肥胖,男女性有不同的肥胖危險行為,包 含飲食量過多、非正餐類點心飲料攝取過多、運動及身體活動量減少、再加上未 規則作息,熬夜等,甚至憂鬱狀態都可能會造成肥胖論點。而這些肥胖行為可能 導致增加的肥胖及相關的代謝性疾病,進而引發重大慢性病,如第二型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高血壓、中風及癌症等。而青少年肥胖比非肥胖者更容易發展為成 人肥胖,所以最好避免青少年肥胖的發生,針對青少年的肥胖問題來說,預防比 治療更重要。青少年肥胖的主因在於遺傳及環境因素,其中又以環境因素中的「飲 食習慣不良」與「身體活動量不足」最值得重視。研究者認為若能提供一個健康 的社會環境,將健康生活行為融入日常生活中,對體位控制及健康管理預期將有 的助益。青少年減重策略應先協助青少年認識自己的正確體型,避免錯估體型,

其次除增進身體活動外,同時應顧及青春發育期的營養需求,應時時評估青少年 體位變化、身體活動量、健康相關體適能、飲食行為等,並配合生活作息保持心 裡健康狀態,以獲得最大整體效益。因此希望了解與青少年肥胖有關的因素及是 否能預測青少年肥胖體位?

(43)

30

數據

圖    次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tudents are asked to collect information (including materials from books, pamphlet fro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etc.) of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pollution on our

Stage 6 Special Program of Study – Personal Development,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 Life

The elderly health centres provide people aged 65 or above with comprehensive primary healthcare services which include health assessments, physical check-ups, counselling,

Topic 4 - Promotion and Maintenance of Health and Social Care in the Community 4CAspects of risk assessment and

They are: Booklet (6) – Healthy Community, exploring the communicable and non- communicable diseases and how they affect community health so that students are able to

• Centre for Food Safety, Food and Environmental Hygiene Department – Report of study on sodium content in local foods. • Centre for Food Safety, Food and Environment

• The 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 (UL) is the highest nutrient intake value that is likely to pose no risk of adverse health effects for individuals in a given age and gender

 Examples of relevant concepts: equality, discrimination, cultural differences, community resources, self-concept, vulnerable groups, community work, community sup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