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依據本研究之研究結論,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供學校、家長及後續研 究者參考。

壹、學校方面

一、定期舉辦教師輔導知能研習以加強教師對新住民文化之認知

刻板印象的存在經常與個人和特定團體缺乏互動經驗有關,因此增加 與該特定團體的直接互動的經驗會影響刻板印象的形成,亦有機會鬆動已 形成之刻板印象。本研究發現有任教過新住民子女之教師其刻板印象明顯 低於沒有任教過新住民子女之教師,由此可知,透過直接互動的經驗可釐 清教師個人對新住民子女之想像,以及有效降低刻板印象。因此學校方面 可舉辦有關新住民子女、新住民家庭文化等相關教師輔導知能研習,提供 學校教師對新住民的相關先備知識,以儲備未來教育新住民子女之能力。

除了學校內部定期舉辦教師輔導知能研習之外,亦可縣市內鄰近的高 中高職學校共同辦理輔導知能研習,讓高中教師與高職教師能夠互相交流

教育新住民子女之經驗,降低因學制不同而產生對新住民家庭不同的看 法。

二、建立新住民家庭輔導資源網絡

從本研究的問卷與訪問調查可知,高中職教師普遍認為新住民家庭為 弱勢家庭,因此除了協助教師瞭解新住民家庭的文化外,更要在校園中建 立新住民家庭的相關資源網絡,使學校方面能在第一時間提供新住民家庭 資源運用。

三、鼓勵教師發展新住民文化議題融入教學

本研究雖以高中職教師為研究對象,然而新住民子女進入校園中主要 互動對象仍包含學校同儕,因此除了辦理教師輔導知能研習以提升教師對 新住民文化的認知之外,亦需強化學校教師對於多元文化的敏感度,並研 編各類宣導資料與融入新住民文化議題之教案,以利教育實施,奠定尊重 多元文化之基礎。

貳、家長方面

一、關注子女的生活與學習適應

透過訪問調查發現,高中職教師認為新住民子女之父母忙於工作,而 疏於照顧子女的學習適應狀況,但子女的成長只有一次,父母應充分把握 以及參與子女的成長過程,因此父母可依自己的時間、心力主動關心子 女,製造親子互動的時間與機會,瞭解子女在生活、學習等各方面的適應 之情況。

二、多與學校教師聯繫合作以共同教養新住民子女

除了家庭以外,學校是新住民子女主要的生活與學習地點,每間學校 在學期期間都會針對學生、家長辦理許多活動,多瞭解並參與學校活動,

亦有助於瞭解子女在學校的生活與適應情形。因此,多主動與學校教師聯 繫以建立良好的親師溝通管道,共同教養新住民子女。

叁、未來研究方面

一、研究變項之調整與增加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職教師對新住民子女之刻板印象,然而影響刻板 印象的因素與相關變項眾多,尚可能受到教師任教科別、師培過程中主修 科系類別、教師個人特質等因素之影響,故在未來研究中,若能將更多相 關因素納入研究中,應能有更進一步的發現與結果。

二、採用質性研究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並輔以訪問調查蒐集資料,然而在問卷上可能因 為題項本身強制的選擇,以及教師的防衛心態而無法得知真實情形,使研 究結果與真實情況有所誤差,雖輔以訪問調查加以補充,但在資料的整理 上仍缺乏深度,因此,未來之研究上,能以本研究所整理刻板印象之架構,

採質性研究對教師或學生進行深度訪談,能使研究更加深入。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內政部(2010 a)。99 年上半年國人結婚登記之外籍與大陸港澳配偶人數 統計【原始數據】。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week/list.htm 內政部(2010 b)。外籍配偶人數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統計【原始數

據】。取自:http://www.immigration.gov.tw/aspcode/info9910.asp

內政部戶政司(2010)。99 年上半年嬰兒出生狀況統計【原始數據】。取自:

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4424&page=1

朱涵(2007)。臺灣報紙再現"外籍新娘"之研究-以聯合報、自由時報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

李美枝(1982)。社會心理學。臺北:大洋。

李昭安(2008)。外籍配偶新聞報導產製因素之分析:行動者的觀點(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李明堂、黃玉幸(2008 年 4 月)。臺灣十年來東南亞外籍配偶研究趨勢分 析-以碩博士論文為例。「2008 年臺灣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論文研討 會」發表之論文,亞洲大學。

何碩珮(2009)。國小一年級教師對新住民家庭之認知印象、期望與接納 態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

吳巧琳(2006)。新移民子女教育問題-班級輔導。「新移民子女教育學 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吳明坤(2006)。高雄縣市國小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同性戀態度之相 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

吳政弦(2010)。雲林縣國小教師兼組長生涯發展、性別意識、角色衝突 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吳韶雯(2007)。新移民子女學校適應及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林正誼(2006)。國校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同性戀態度相關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

林秀玲(2008)。雲林縣國小教師對新移民女性子女刻板印象及新移民女 性子女知覺教師期望與其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林照真(2003)。我不笨,我只要求公平對待。天下雜誌,304,172-174。

林嘉源(2005 年 7 月)。「外籍新娘」媒體形象再現。「多元文化的想像 與再現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凝態館會議中心。

林璣萍(2003)。臺灣新興的弱勢學生-外籍新娘子女學校適應現況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

胡賢仁(2007)。我國女性軍職人員升遷制度之探討:玻璃天花板效應之 實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防大學,臺北。

查玲俐(2007)。警專學生對東南亞外籍配偶刻板印象與社會距離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徐蕙菁(2006)。社會污名與生活策略:臺北地區大陸新娘及其配偶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

夏曉鵑(2002)。流離尋案-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臺北:

臺灣社會研究。

夏曉鵑(2005)。不要叫我外籍新娘。臺北:左岸文化。

許殷誠(2005)。從國小教師觀點探討影響外籍配偶子女學校適應之因素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

許雅蓉(2008)。以金山鄉越南新移民女性觀點論述臺灣社會大眾對新移 民女性的刻板印象之實徵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 大學,基隆。

陳慧屏(2003)。臺灣民眾態度大調查:關起大門還是敞開心胸?大地地

理雜誌,188,72-79。

陳志賢、李翰林、張靜儀(2009)。幼兒園教保人員對外籍配偶子女接納 程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學報,32,211-244。

教育部(2005)。外籍配偶就讀國小子女學習及生活意向調查結果摘要分 析。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9)。新移民子女教育改進方案。取自:

http://www.edu.tw/eje/news.aspx?news_sn=2685&pages=3

教育部統計處(2010)。國中國小大陸及外籍配偶子女就學人數【原始數 據】。取自: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overview44.xls

張芳全、陳冠蓉、那昇華、陳滄鉦、林永盛、洪毓琄、…何佩憶(2007)。

新移民子女教育。臺北:心理。

張春興(1994)。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敏華(2005)。新臺灣之子的媒體形象:外籍配偶子女之新聞框架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黃子誠(2009)。國小低年級男姓教師的境遇-寫我與六位低年級男姓教師 的實踐與省思(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黃安邦譯(1989)。社會心理學。臺北:五南。

黃德祥(2000)。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五南。

楊語芸譯(1997)。社會心理學。臺北:五南。

楊忠儒(2008)。宜蘭縣國小高年級學生對外籍配偶子女刻板印象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

董季樺(2005)。雲林縣跨文化婚姻子女國中階段學習適應策略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潘雅媚(2010)。野百合也有春天-一位國民小學原住民教師之自我敘說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

蔡榮貴、黃月純(2004)。臺灣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與因應策略。臺灣

教育,626,32-37。

蔡昌樺(2005)。國小普通班學生對外籍配偶子女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

以中部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

劉茹敏(2006)。國小教師對外籍配偶子女的刻板印象及接納態度之研究

-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謝寶梅、顏佩如(2008 年 10 月)。新移民子女之國小教師教學知能初探性 研究。「新住民子女教育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魏麗敏(2008)。新住民家庭生活適應及輔導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72,

66-74。

貳、英文部分

Allport, G. W. (1954).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Cambridge. MA:

Addison-Wesley.

Aronson, J. (2004). The threat of stereotyp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 62(3), 14-19.

Aronson, J., & Steele, C. M. (2005). Stereotype and the fragility of human competence, motivation, and self-concept. In C. Dweck & E. Elliot(Eds.),

Handbook of competence and motivation. New York: Guilford.

Baron, R. A., Byrne, D., & Branscombe, N. R.(2006). Mastering social

psychology (11th ed.).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Ben-Zeev, T., Fein, S., & Inzlicht, M. (2005). Arousal and stereotype threa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1(2), 174-181.

Butler, D., & Geis, F. L. (1990). Nonverbal affect responses to male and female leaders: Implications for leadership evalu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58, 48-59.

Cotter, D. A., Hermsen, J. M., Ovadia, J., &Vanneman, R. (2001). The glass ceiling effect. Journal of Social Forces, 80(2), 655-682.

Devine, P. G. (1989). Stereotypes and Prejudice: Their Automatic and

Controlled Compon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6, 5-18.

Fortuny, K., Hernandez, D. J., & Chaudry, A. (2010). Young children of

immigrants: The leading edge of America’s future. Washington, DC: The

Urban Institute.

Greenberg, J., & Pyszczynski, T. (1985). The effect of an overheard ethnic slur on evaluations of the target: How to spread a social disea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1, 61-72.

Hernandez, D. J., Denton, N. A., & Macartney, S. E. (2008). Children in immigrant families: Looking to America’s future. SRCD Social Policy

Report, 22(3), 3-22.

Irvine, J. J. (1985). Teacher communication patterns as related to the race and sex of the studen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8, 338-345.

McConahay, J. B., Hardee, B. B., & Batts, V. (1981). Has racism declined in

McConahay, J. B., Hardee, B. B., & Batts, V. (1981). Has racism declined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