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依據「聽」與「說」的邏輯,運動技術在達到穩定之前必然經過「說」的累積與個 別的「聽」這兩個階段;而在穩定之後,雖然每一次的「說」都呈現為一個清晰的結構,

但仍然存在著廣大的模糊地帶未能被呈現。由此出發,本研究分別針對後續研究與運動 技術實踐這兩個方向提出建議:

一、 給後續研究者的建議

運動技術的存在方式,既明晰又模糊、既同一又流變,既「說」又「聽」。面對這 樣一種存在,只呈現清晰與同一的「說」當然是不夠的,但要呈現「聽」畢竟有難度,

因為一旦被「說」出就不再模糊也不再流變了,我們終究只能呈現清晰且同一的「說」。

那麼,如何透過「說」來呈現「聽」的流變與模糊呢?

在本研究中我們發現,透過學習過程的反省,可呈現出技術穩定之前「聽」的範圍 的變化、也能呈現出技術穩定之後每一次「聽」的不同角度。這樣,透過從初學到穩定 的時間縱深,我們得以呈現一連串的「說」的軌跡,此流變之謂也;此外,透過從運動 技術實踐到文獻、書寫、研究者自身的橫向串連,我們得以呈現出不同「說」的相互褶 疊、相互補充,也因此得以把握其中任一個「說」沒能「說」出的廣大基底的其他部分,

此模糊之謂也。

不讓研究範圍只侷限在一個特定的「說」,而是透過一系列的「說」來呈現出運動 技術的模糊與流變,這的確是可行的,不過當然,這是就運動技術實踐與論文書寫已經 累積相當素材的人而言。至於對初學者、初級研究者而言,小範圍的「說」、單一變項 的研究仍是必然、而且必要的。

122

123

的素材必須要能夠相當熟練,要讓運動員能夠在「無心」的狀態中直覺地反應,「聽」

才有可能出現。

所以,最後,用射藝大師一貫的回應來作結:「不要問,繼續練習吧!88

88 赫立格爾(Eugen Herrigel)著,《射藝中的禪(Zen in the Art of Archery)》,117、122。

124

125

參考文獻

一、英文文獻

Deleuze, Gills, The Logic of Sense (translated by Mark Lester).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9.

Deleuze, Gills& Guattari, Felix, A Thousand Plateaus: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translated by Brian Massumi),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7.

Deleuze, Gills, The Fold: Leibniz and the Baroque (translated by Tom Conley). Continuum, 2006.

El Greco,Christ in the Mount Olive 2. http://www.el-greco-foundation.org/Christ-on-the-

Mount-of-Olives-2-large.html, 2016 年 6 月 19 日檢索。

Leibniz, Gottfried Wilhelm, The Monadology(translated by Robert Latta)(台灣師大圖書館館 藏電子書). http://0-site.ebrary.com.opac.lib.ntnu.edu.tw/lib/ntnulib/detail.action?docID

=5000879,2015 年 3 月 16 日檢索。

Merleau-Ponty, Maurice,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translated by Colin smith),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62.

二、中文文獻

Gallwey, Timothy 著,〈網球的心靈遊戲(The Inner Games of Tennis)〉(劉一民譯),《師 大體育》,29(臺北,1990.01):77-82。

王令儀,〈從動態系統之觀點探究跑步動作中的下肢傷害風險〉,《中華體育季刊》26.4

(臺北,2012.12):441-448。

王秋燕,〈人體觸動中「氣」的超越驗與階層之研究──以莊子氣化論思想為主〉(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史帕哥 (Tamsin Spargo) 著,《傅科與酷兒理論(Foucault and Queer Theory)》(林文源 譯),臺北:果實出版社,2002。

126

吉川英治著,《宮本武藏(六)二天之卷》(劉敏譯),臺北:遠流,1998。

沃伏林(Wolfflin, Heinrich)著,《藝術史的結構(The Principle of the History of Art)》(曾 雅雲譯),臺北:雄獅,1987。

林靜兒,〈變異練習對相對時宜工作表現與學習的發展效應〉(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體育學系碩士論文,2001)。

柄谷行人著,《哲學的起源》(林暉鈞譯)(臺北:心靈工坊,2014)。

高橋哲哉著,《犧牲的體系:福島、沖繩》(李依真譯)(臺北:聯經,2014)。

唐娜.哈洛威(Donna J. Haraway)著,《猿猴.賽伯格和女人:重新發明自然(Simians,

Cyborgs, and Women: The Reinvention of Nature)

》(張君玫譯),臺北:國立編譯館,

2010。

程黨根,〈由「是女人」向「生成女人」的跨越──一種女性主體的欲望化和去本質化思 考〉,《南京社會學》,4(南京,2013.12):8-14。

馮小剛,《唐山大地震》,臺北:影傑,2010。

黃嘉笙、楊梓楣,〈以生態觀點探討觸動覺系統對環境訊息的覺知〉,《中華體育季刊》, 24.1(臺北,2010.3):69-80。

凱斯(Daniel Keyes)著,《24 個比利(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趙丕慧譯)(臺北:

皇冠,2014)。

鈴木大拙著,《禪與日本文化(Zen Buddhism and its Influence on Japanese Culture)》(陶 剛譯),臺北:桂冠,1992。

赫立格爾(Eugen Herrigel)著,《射藝中的禪(Zen in the Art of Archery)》(顧法嚴譯),

臺北:慧炬,1999。

劉一民,〈最優運動經驗文本的解讀與重構──一個新詮釋觀點的形成〉,收錄於《運動 哲學新論──實踐知識的想像痕跡》,(臺北:師大書苑,2005): 141-162。

蔡承祐,〈運動技術的理解遊戲──一段標槍學習過程的詮釋學省思〉(臺北: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2008)。

127

蔡承祐,〈論遊戲者的主體性──高達美詮釋學與運動技術學習過程的辯證〉,《運動文化 研究》,13(臺北,2010.6):111-139。

澤庵宗彭,《不動智神妙錄(ふどうちしんみょうろく)》

http://onlypower.pixnet.net/blog/

post/51113708-%e3%80%8a%e4%b8%8d%e5%8b%95%e6%99%ba%e7%a5%9e%e5

%a6%99%e9%8c%84%e3%80%8b%e3%80%81%e3%80%8a%e5%a4%aa%e9%98%

bf%e8%a8%98%e3%80%8b-%e6%97%a5%e6%9c%ac%e6%9d%b1%e6%b5%b 7%e5%af%ba,2016 年 6 月 19 日檢索。

顧兆台,〈運動無我經驗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