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旅客」的定義
4) 影響旅遊動機及行為的因素
根據圖3.2, 影響個人旅遊動機及行為的因素可分為兩個範疇:內在因素及外在因素。
(i)
內在因素
(個人因素
) y經濟能力
經濟能力是一切需要所產生的基礎。因為旅遊是一種消費行為,當然需要有支 付各種費用的能力。當一個人的經濟收入僅能夠維持其基本生活需要時,那麼 他就不會產生外出旅遊的動機。經濟越發達,國民收人越高的國家和地區,旅 遊業就越發達,外出旅遊的人數也就越多,反之則越少。
y
餘暇時間
餘暇時間是指人們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及其他必需時間之外,可以自由支 配從事消遣娛樂或自己樂於從事任何其他事情的時間。旅遊需要佔用一定的時 間,如果一個人不能擺脫公務和家庭事務,沒有可自由支配的餘暇時間和屬於 自己的消遣時間,就不能外出旅遊。所以餘暇時間是實現旅遊活動的重要條件。
於發達國家,勞工保障法例較健全,工人有指定的勞工假期,這都使人們有條 件產生旅遊動機。
y
性別、年齡及身體狀況
男性較女性主動、冒險、獵奇心較強等心理,促使他們較女性容易萌生外出旅 遊的願望。年輕人較成年人及老年人對自然及社會的探索要求強,好奇心和好 勝心重,加上又易於接受新事物,所以年輕人較其他人的旅遊動機之實現受到 較少的限制及影響。身體狀況是影響旅遊心理的一個重要因素。例如,長者由 於健康及體力不足等因素的限制,他們一般會對旅遊地、旅遊資源的性質及旅 遊環境有較多要求。
y
心理因素
旅遊動機是個人心理活動的一種形式,必然受到個人的興趣、愛好、專業、對 生活的態度、對周圍環境的知覺、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等各種方面的影響。
(ii)
外在因素
(外在環境條件
) y旅遊業的整體發展水平
當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達時,才有足夠的資源改善和建設旅遊設施、開發 旅遊景點、促進交通運輸的發展,而目的地的道路交通設施、住宿餐飲、服務
水準則是旅客選擇到那裡旅遊的重要因素,這亦是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旅客旅 遊動機的產生,尤其是對接待要求較高的旅客。
y
團體、家庭、及社會風氣
團體或社會壓力也能影響人們的旅遊動機。例如,企業組織的旅遊活動,或是 奬勵旅遊等,使人們不自覺地產生旅遊願望,進而產生旅遊行為。
社會風氣也能影響人們的旅遊動機。同事、朋友、親人的旅遊行為及其旅遊經 歷往往能夠相互感染,或是形成相互比較心理,使人們產生同樣的外出旅遊的 動機,形成一種仿效的旅遊行為。
表3.1 總括了並解釋 7 種常見的旅遊動機。
常見的旅遊動機
1. 休閒、健康
y 人們在緊張、平淡的日常工作,生活之餘,為了休閒放鬆、
康體娛樂而進行的旅遊休閒、度假療養等旅遊活動。例 如,自然風光、歷史古蹟、公園、海濱、溫泉療養區等,
都是該類旅遊動機的旅客之選舉對象。
2. 探索、冒險 1. 旅遊者具有好奇性、知識性、探險性,如珠穆朗瑪峰登山 探險隊、北極探險。
3. 精神審美
• 具有這種動機的旅遊者,其旅遊活動多指向奇異美麗的自 然界的事物、現象,以及參觀博物館、展覽館、名勝古蹟 和參加各種專題旅遊活動等。
4. 社會交往
• 人們都是為了探親訪友、尋根問祖、結識新朋友等動機進 行旅遊的。這類旅遊者要求旅遊過程中的人際關係友好、
親切、熱情和得到關心。
5. 宗教信仰
• 人們為了宗教信仰,參加宗教活動,從事宗教考察等外出 旅遊,出自宗教信仰的動機主要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精神需 要。宗教旅遊分為朝聖及傳教兩種。
6. 商務及公務
• 人們為了各種商務、公務活動而外出旅遊,例如,為了購 買商品專程或繞道到某地旅遊;參加學術考察、交流等到 某地出差;團體、政府代表團以及交易會等到某地洽談等 參與的旅遊活動。
7. 家庭責任
• 人們由於忙於工作,平日會疏忽對家人以及朋友的關心和 照顧,外出旅遊對他們來說是為了對父母、妻子、子女盡 一份責任和義務,或與朋友及友好得到放鬆、快樂。因此,
每到暑期,以家庭為單位的旅行團會大量增加。
表3.1 - 常見的旅遊動機種類
除了以上常見的旅遊動機,不同學者對旅遊動機的概念也有不同的看法。以下是一 些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