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產品生命週期之應用 – 分析旅遊目的地

在文檔中 課題一: 旅遊導論 (頁 87-94)

2.2.「旅客」的定義

3) 產品生命週期之應用 – 分析旅遊目的地

(i)

發掘階段

在發掘階段,前來的旅客不多,主要是漫遊式旅客自行發現旅遊目的地,他們樂 於接受當地環境。當地人與旅客之間的接觸感到滿意,這正是 Doxey 所描述「對 旅客的情緒指標」的興奮愉快階段。在這階段,旅遊業並沒有對當地社會造成滋 擾,同時缺乏旅遊或住宿設施。雖然主客關係比較緊張,但由於前來的旅客不多,

因此對整體的影響較細。亦由於大部份的食物及建築材料等貨品是在當地製造 的,因此從當地經濟系統流失的資金亦較少。

(ii)

投入階段

當東道社群注意到旅遊業會為他們帶來金錢上的益處,便會主動建造設施及住 房,這正是投入階段的開始。但由於受到各種社會或財政因素限制,這個階段的 發展通常較慢,然而當地人仍能緊握他們的旅遊目的地的命運。

這階段的特色是旅客人數大幅上升,漫遊式旅客被探奇型旅客所取代,他們在當 地狂歡作樂。雖然主客關係稍為正式化或表面化,但仍然親切。旅遊業的規模及 增長率仍較易控制,漏損的資金亦較少,因而每位旅客可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

(iii)

發展階段

目的地旅遊業在這階段開始起飛。雖然當地人明白到當地旅遊業有進一步發展的 機會,但他們卻缺乏足夠的知識和資金來把握這些機會,然可行的解決方法仍然 存在。

假如生物的持續性生長要達到理想的話,旅遊業的發展便要受到財資的限制,雖 然這樣做會使旅客人數及其開支減少,但是對當地的影響亦會較細。

另一策略是盡量加速旅遊業的增長,但這要配合專家的協助及外來資金的推動。

興建新設施及住房可以令旅客人數急速上升,旅遊開支亦會增加,而旅客的人數 及類別亦會同時改變。不過這個策略將帶來嚴重後果,例如資金雄厚、競爭力強 的投資者通常會向當地政府討價還價,爭取有利條件如免稅期,或要求當地政府

不少社會文化的轉變亦會出現,由於不少設施的擁有權及管理權已落入外國人手 中,當地人對各種發展的控制能力大為減低。旅遊業急速發展會導致勞工需求大 增,移民湧入,以及其他經濟環節被擾亂。當旅遊業逐漸發達,當地人開始對旅 客的出現感到理所當然,旅客迅速成為他們賺取利益的目標,而當地人與旅客的 交往變得更為形式化。這正是Doxey所描述的理所當然的階段。文化轉變亦變得 明顯。

(iv)

鞏固階段

當旅遊業發展至鞏固階段,目的地所提供的設施及住宿均足夠滿足早期的大量旅 客的需要。旅客流量穩定,他們要求西式設施。在這個鞏固階段,旅遊業變得制 度化,旅遊目的地成為一種產品,由國際的旅行團承辦商負責推廣。而當地人對 各種發展的控制能力進一步減少。

從經濟的角度看,旅客在初期的開支及資金漏損可能會相當巨大。雖然大量的旅 客到訪會使大量資金流入當地經濟;然而,這些旅客選擇的西式設施大都是進口 貨品,因此亦造成大量資金漏損,由外國僱員及公司賺取的大部份工資及利潤,

將會回流至該些發達國家的大都會。

隨著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所造成的社會及環境問題亦變得嚴重,但經濟收益則 強差人意,這時當地人對旅遊業的支持將會減退。以Bjorkland的框架顯示,東道 國對旅遊活動的反應正逐漸遠離積極推廣的位置。

與發展階段不同,鞏固階段中出現問題的主要導因不再是旅遊業發展擴張所致,

而是大量旅客湧入,引致嚴重的擁擠問題,壓倒原來的文化活動,顯示旅遊業發 展已到Doxey「對旅客的情緒指標」的煩厭不快的階段。

大量旅客湧入,對自然環境造成極大損害。雖然在初期自然環境能夠吸收部份污 染物,但隨旅客增多,來自交通運輸、旅客設施及住宿的排放物就越多。

然而,旅客對自然及文化資源的興趣,亦有助保護這些資源,旅遊業界可以透過 收取入場費及旅客購買紀念品的收入資助保護這些資源。

(v)

停滯階段

這個階段的旅客人數最多,但增長率不算高。大批旅客參加旅行團到訪,他們期 望可以享受西式的設施。為了提供這些設施,目的地通常會將旅客度假點與當地

人分隔開。對旅客而言,他們置身於這些「環境泡沫」(environmental bubble)中,

既安全,亦有賓至如歸的感覺。但將旅客及當地人分隔開,則可能會對東道國居 民造成嚴重影響,例如,當地人不能享用旅客區內的沙灘。

這時東道國居民與旅客的接觸已十分制度化,他們只會按照旅行團承辦商所安排 的行程,在預定的時間內接觸。他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彼此可能會互相醜化。

這就是Doxey所說的敵對感覺階段,這時當地人煩厭不快的情緒會更為明顯,他 們亦會將旅客視作所有問題的始作俑者(Prosser, 1994)。

這階段旅遊活動所帶來的經濟利益會大大減少。一方面由於旅行團承辦商議價,

預期(至少每個旅客的)初期開支會減少;另一方面,資金漏損則會上升。外國 人已牢固地控制著當地旅遊業的發展,並把大部份利潤及工資匯返他們的國家。

(vi)

衰落/重生階段

停滯階段之後,旅客從漫遊式旅遊發展至參加旅行團的過程已不復見。一般來 說,這表示旅客及旅遊業界對這個目的地已失去興趣。這時增長停止了,投資也 會停止。

這階段,有可能會出現幾種情況,如衰落或重生。在衰落的情況中,目的地不能 成功改變其形象,旅客數目持續下跌,投資者轉移目標,不再進一步投資來提高 景點的吸引力,他們把這個目的地視為現金牛,盡量從當地賺取最多的金錢。

因此,從經濟角度看,旅遊業所帶來的利益逐漸減少,人們最終明白到他們的文 化及環境經已改變,且不能逆轉,現時作出補救亦為時已晚,這正是Doxey所描 述本地人對旅客情緒的最後階段。

另一個可能的情況是重生,旅遊目的地試圖重新定位,例如將原來的焦點,由老 人家偏向靜態活動的休閒之旅,轉為提供更多選擇以滿足較活躍旅客的需要。

(一)市場營銷

例如,在產品生命週期的不同階段,客戶的類型都是不同的,這意味著所用以捕 捉客戶的營銷媒體,以及令營客戶作出反應的營銷訊息在每個階段都有所不同。

(二)發展的決定

例如,企業需要知道何時它們需要重新推出他們的產品,因為這是產品開發的一 項重要工作,並意味著比正常營銷成本高的重大投資。

資料來源 1 : Witt, S.F. & Moutinho, L. (1989). Tourist Product Life Cycle. Tourism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 Handbook.

資料來源 2 : Swarbrooke, J. (2003). Th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Visitor Attractions, 2nd ed. Oxford, UK: Butterworth-Heinemann.

4.2.2. 規劃在目的地發展方面的作用及重要性

有效的目的地規劃可利用經濟機會平衡該地區的文化和自然方面的敏感度。

全面的目的地規劃是達致成功旅遊發展和管理所不可或缺的。 在世界上的許多 旅遊區的經驗已經證明,若以長遠為基礎,有計劃地發展目的地只會帶來好處,

並能保持一個令遊客滿意的旅遊市場而不會構成任何重大問題。 一些已經允許 但沒有規劃地發展旅遊業的地方往往要承受環境和社會問題。 這些都會不利於 居民,亦會令遊客不快,造成營銷上的困難及降低經濟效益。這些不受規管的旅 遊區,不能有效地與有規劃的對手競爭。 雖然它們通常可以有規劃地重新發展,

但卻需要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作為投資。

目的地規劃有幾個特別重要的益處。這些優勢包括:

- 建立旅遊業的整體發展目標和政策 - 旅遊業旨在實現什麼目標,以及如何實 現。

- 發展旅遊業,使其自然和文化資源於將來能夠像現在一樣,得以無限期地保 持及保存,以作使用。

- 將旅遊融入在國家或地區的整體發展政策和模式之中,並建立旅遊業和其他 經濟範疇的聯繫。

- 為公共及私營的旅遊業發展範疇提供決策的合理基礎。

- 將旅遊業界中所有不同元素的協調發展變成有可能。這包括連繫旅遊景點、

活動、設施及服務,以及日益分散的不同類型旅遊業市場。

- 優化和平衡旅遊業經濟、環境及社會效益,並將這些效益公平地分配給社會,

同時盡量減少旅遊業所帶來的問題。

以及旅遊業各範疇的持續管理奠定基礎。

- 為公共和私營部門能有效協調,以及旅遊業發展投資提供框架。

- 為持續監測並保持旅遊業發展建立基礎。

資料來源 1: Inskeep, E. (1994). National and regional tourism planning. London: Routledge

資料來源 2: Community tourism planning guide (2012). 檢索自

http://www.growourregion.ca/images/file/Tourism/Community_Planning_Tourism_Guide.pdf

4.3. 承載力

計劃及發展旅遊業需要付出代價,當某地的旅客已超越其承載力時,便會為不同 方面帶來一連串的負面影響。

在文檔中 課題一: 旅遊導論 (頁 8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