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由於受到人力、時間及資源不足之影響,此研究過程中難免有 所缺失與不足,在建構策略發展的模式中,發現仍有許多面向值得深入研 究與探討。因此,針對本研究提出若干後續研究之建議,以供後續研究者 作為參考:

一、 鑑於本研究之研究個案僅以縣內兩個社區為主,而導致代表性恐有所 不足;於此建議後續研究者在時間及人力物力許可的條件之下,可擴增研 究的個案數目,使相關研究更趨於完備。

二、 本研究僅以質性研究法針對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部份進行訪談,恐有 代表性不足之疑慮;因此,建議後續研究者可增加社區居民、政府單位、

教育單位之研究樣本,並利用量化研究來輔助蒐集更多客觀資料,使研究 結果更具有信度。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本壯(2000)。「從社區營造推動社區推動地方特色產業振興的策略-以三 義木雕產業為例」,《聯合學報》,17,125-134。

文建會(1999)。「落實社區總營造 建構鄉鎮文化特色」。《中國國民黨中央常 務委員會專題報告》。

文建會(1995)。《社區總體營造簡報資料》。台北:文建會。

仰山文教金基金會(1997)。《全國社區總體營造博覽會紀事》。宜蘭:宜蘭縣 立文化中心。

宋念謙(1997)。都市居民社區意識與景觀管理維護態度關係之研究-以台中 市黎明住宅社區為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景觀學系。

李永展(2002)。「全球化與社區產業經營-以南投水里上安社區為例」,《建 築與規劃學報》,3(1),1-14。

李貞宜(2002) 。從社會資本觀點探討非營利組織資源連結過程之研究-以 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中區服務中心為例。碩士論文,東 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李宛蓉(譯) (2004)。誠信,台北:立緒。(Fukuyama., 1998)

邵秀玲(2005)。以社會資本觀點探討中階主管之事業生涯成功與工作績效。 碩士論文。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吳芝儀(2000)。《建構論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高雄市:麗文。

吳芝儀、李奉儒(譯) (1999)。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

(M. Q. Patton., 1995)。

尚榮安(譯) (2001)。個案研究,台北: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Robert K. Yin., 1994)

林清文(2006)。《認識社區營造》。台北:內政部。

林振春(1995)。「凝聚社區意、建構社區文化」。《社區發展季刊》,(69),29。

林鎮洋(1998)。「推動民眾參與水庫集水區管理實施計劃」。經濟部水資源局 研究計畫。

林瑞欽(1994)。《社區意識的概念,測量與提振策略,新台灣社區發展學術 叢書社區篇》。台北:中華民國公益活動促進會。

林億明(2002)。團隊導向的人力資源管理實務對團隊知識分享與創新之影響

-社會資本的中介效果。碩士論文,東吳大學企業管理系。

徐震(2001)。《社區與社區發展》。臺北市:正中書局。

徐震(1995)。「論社區意識與社區發展」。《社會建設》,第 90 期。

徐宗國(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出版社。

涂志明(2004)。民眾參與農村社區實質環境營造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東 海大學建築學系。

翁徐得(2005)。「社區產業與就業」。《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連戰(1994)。《為建設現代化的國家而努力,立法院施政報告》。台北:立法 院。

陳佳容(2005)。合作社參與社區營造之可行性研究-社會經濟取向。碩士論 文,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系。

陳其南(1995)。「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產業發展」。《台灣手工業》,(55),4-9。

陳其南(1996)。「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研討會論 文集》。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

陳思琦(2008)。地方文化產業與社區營造之研究-以關西玉山地區為個案。 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社會學習領域碩士班。

陳文德(2002)。「導論-社群研究的回顧:理論與實踐」。《社群研究的省思》, 1-11。

許雅雯(2001)。打造綠色家園:以環境教育推動生態策略的社區重建。碩士 論文,中原大學建築學系。

馮天蔚(1999)。融入社區的實踐。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建築學系。

曾梓峰(1997)。《社區總體營造政策暨社會效益研究》。台北:空間、文化與 社會發展研究室。

黃世輝(1996)。「從產品設計到社區設計-談臺灣社區總體營造的發展與方 法」。《臺灣手工業》,60,頁 4-20。

黃煌雄、郭石吉、林時機(2001)。《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查報告書》。台北 市:遠流出版社。

黃世輝(2001)。《社區自主營造的理念與機制》。台北市:建築情報。

黃世輝(2004)。「重建社區產業的發展與困境」。《921 重建社區總體營造學 術研討會論文集》。

詹秀員(2002)。《社區權力結構與社區發展功能》。台北市:洪葉文化事業。

劉惠琪(2005)。家的營造到社區營造-中寮鄉八仙村馬鞍崙仙樂社區921社 區重建經驗研究。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建築學系。

鄭和(2008)。鄉村型社區營造之網絡治理策略-南投縣國姓鄉梅林社區個案 研究。碩士論文,暨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

蔡吉源(1995)。「論台灣地區社會資本、社區意識與社區社會之重建」。《台 灣經濟》,228,1-12。

蔡宏昭(1995)。「社區經濟的幾個理念」。《社區發展季刊》,69,48-52。

蔡文輝(1985)。《社會學》。台北市:三民書局。

蔡漢賢(2000)。《社會工作辭典》。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賴兩陽(2002)。《社區工作與社會福利社區化》。台北市:洪葉文化事業有限 公司。

謝宜倫(2002)。國小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個案研究-以高雄市太平國小為

Adler, P.S. & Kwon, S. (2002). Social capital: 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7(1), 17-40

Baker, W. E. (2000). Achieving Success Through Social Capital: Tapping The Hidden Resources In Your Personal And Business Networks, C.A.: Jossey-Bass Inc.

Bogdan, R. & Biklen, S. (1982).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Bourdieu, P. (1986).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London : Routledge & Kegan Paul.

Burt, R. S. (1997).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Social Capital .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2), 345-423.

Cavaye, J. M. (1997). The role of public agencies in helping rural communities build social capitalcase studies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Wisconsin Department of Natural Researchs and local communities. MI: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Chong, L. & Gibbons, P. (1997).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The role of ideology and social capital. Group and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22,10-30.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95-120.

Doolittle, R. and D. MacDonald. (1978). Communication and A sence of Community in A Metropolitan Neighborhood: A factor Analytic Examination.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26), 2-7.

Fernandez, R. M., Castilla, E. J. and Moore, P. (2000). Social Capital at Work: Networks and Employment at a Phone Center.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5(5): 1288-1356.

Granovetter, M. S. (1992). Problems of Explanation in Economic Sociology:, In N. Nohria &

R. Eccles (Eds.),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 Structure, Form, and Action, pp.25-26.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Grant, R. M. (1996). Toward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7), 109-122.

Hammersley M . (1989). The Dilemma of Qualitative Method: Herbert Blumer and the Chicago Tradi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Kogut, B. & Zander, U.(1992). Knowledge of the Firm, Combinative Capabilities,and the Replication of Technology. Organization Science, (3), 383-397.

Kraatz, M. S. (1998). Learning by Association? 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s and Adaptation to Environmental Chan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1(6), 621-643.

Krackhardt, D. & Hanson J. R. (1993). Informal networks: The company behind the char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04-111.

Lane, P. J. and Lubatkin, M. (1998). Relative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 461-477.

Lesser, E. L. (2000). Leveraging Social Capital in Organizations. Knowledge and Social Capital: Foundations and Applications, 3-16.

Lin, Nan (2001). Social Capita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n, N., & Dumin, M. (1996). Access to occupations through social ties. Social Networks, 8:

365-385.

McMillan, D.W., & Chavis , D.M. (1986). A Definition and Theory.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14),6-23.

McMillan, D.& Chavis, D.(1996).Sense of community.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4(4), 315-325.

Strauss, A. & J. Corbin .(1990).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 Sage Publications.

Pondy, L.R., & Mitroff, I. I.(1979). Beyond Open Systems Models of Organizations. In B. M.

Staw (Ed.),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 Behavior,1, 3-39. Greenwich, CT: JAI Press.

Putnam, R.D.(1995).Bowling alone: America'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 Journal of Democracy, 6(1), 65-78.

Seibert ,S E ,Kraimer ,M L, Linden, R C.(2001) .A Social capital theory of career success[J ]1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 44 (2), 219 – 2371.

Tsai, W & Ghoshal, S. (1998). Social Capital and Value Creation: The Role of Intrafirm Network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1(4),464-476.

Uzzi, B.(1996).The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of Embeddedness for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Organization: The Network Effec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1, 674-698.

Yin, R. K. (1987).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Sage Publication.

三、網路部分:

白米響屐村網站 (2009)。線上檢索日期: 2009 年 11 月 28 日 網址: http://bami.tacocity.com.tw/white.htm。

尚德社區發展協會網站 (2009)。線上檢索日期: 2009 年 12 月 13 日 網址: http://www.lanyangnet.com.tw/shandecommunity/。

白米社區交通圖 (2009)。線上檢索日期: 2009 年 12 月 16 日 網址:http://www.newspace.com.tw/Art/B1.asp。

仰山文教基金會網站 (2009)。線上檢索日期: 2009 年 12 月 20 日

網址:http://www.youngsun.org.tw/xoops/ccgpconten/imgz/sdintro0001.jpg

附件一 訪談同意書 E-mail: richyang0217@yahoo.com.tw

同意受訪參與本研究,並使用訪談過程的內容

簽名 日期: 年 月 日 恭祝

身體健康 事事順心 研究生 楊鎮毓 敬上

附錄二 訪談大綱

訪談目的

1. 瞭解「白米、尚德」在社區營造下的產業發展特質。

2. 瞭解社會資本的投入對社區營造所產生之影響。

3. 瞭解地方認同、信任與互動、參與行動經驗以及社區產業發展認知等因素對社區產

業發展的影響。

4. 瞭解社區居民參與社區營造之分析。

5. 瞭解「白米、尚德」社區產業經營模式及發展。

訪談問題:

1. 請問貴社區就目前發展的產業中,過去與現今之差異?

2. 請問貴社區與社區內外部組織(社區發展協會、公部門、非營利組織、企業團體)合作 管道多嗎?合作頻率又為何?這些合作關係對於從事社區營造前後有什麼影響?

3. 如果外部組織有輔導從事社區營造的計畫,貴社區認為哪些是最迫切需要的?

4. 請問貴社區如何去促進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激發社區居民的共同意識?

5. 請問貴社區當初為何推動社區營造? 當中又遭遇到何種困境? 貴社區在社區營造上 作了何種實踐?(軟、硬體) 社區居民參與程度又為何?

6. 請問貴社區對於社區產業如何去經營? 是否有訂立機制去維繫?

7. 請問貴社區在社區營造或是社區產業有進行人才培育? 如果有,又是以何種具體的 方式去培育?

社會資本對社區營造與社區產業發展訪談大綱 編號:99xxxx 訪:

日期 地點

受訪者 訪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