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立宜蘭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National Ila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國立宜蘭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National Ila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Copied!
11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宜蘭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National Ila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從社會資本角度探討社區營造與社區產業發展-以宜蘭白米、尚德 社區為例

A Social Capital Perspective on Community Building and Communit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 Case Study of Bai-mi and Shang-Te

Community in Yi-Lan

研究生:楊鎮毓 Jeng-Yu Yang

指導教授:王俊如博士

Advisor : Chun-Ju Wang Ph. D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六月

June, 2010

(2)
(3)
(4)
(5)

中文摘要

時代進步,資訊、高科技所帶來的衝擊,臺灣經濟與人口結構出現驟 變,農村人口不斷朝都市發展,城鄉發展的不均,導致社區產業發展有限。

行政院文建會1994年的倡議推動下的「社區總體營造」概念,不僅成為臺 灣近年來最具突破性的文化政策,也為傳統鄉村注入新的活力與契機。

社區營造是持續性的工作,並不是一蹴可成,在發展過程當中,必須 要依靠ㄧ些關鍵因素—次級組織、資源投入、人員參與、人才培育。近年,

社會資本的概念被廣泛地應用到各種學科理論,從相關研究中得知,社會 資本無論是對於個人、組織、社群或國家而言,皆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本研究以社會資本三大重要構面—結構面、關係面、認知面的角度去探討 社區營造的關聯性與影響性,以提供相關單位或其他社區作為參考。

本研究為質性研究,以宜蘭縣尚德、白米地區作為個案,再以深度訪 談等方式進行探究。根據研究,本文提出研究結果如下:1.社區推動社區營 造宜多結合政府單位之多元就業方案進行營造人才的培訓,以防未來社區 產業傳承上的問題。2.社區居民與組織間的互動與信任程度愈高,對社區營 造推動上有相當大的助力。社區居民的認同程度也關係著組織間合作的強 度。3.社區有良好的運作機制是社區產業發展所應具備條件。

關鍵字: 社會資本、社區營造、社區產業、認同感、信任

(6)

ABSTRACT

The time is progressive,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and high technology. It sudden changes in Taiwan's economy and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the growing rural populations towards urban development, urban and rural develop unequally. These led to the community's economic development limitedly. Traditional communities where culture industry is facing rigorous test. Council for Cultural Affairs promoted the "community building" concept in 1994, it not only became the most breakthrough in Taiwan's cultural policy, but also injected new vitality and an opportunity into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Community building is continuing work, it has to rely on some key factors sub-organizations, resources input, staff involvement, personnel training. In recent years, the concept of social capital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to various disciplines the theory of learned from the research, social capital, whether for individuals, organizations, groups or countries, are playing a very important role. This research via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dimensions of social capital – structural 、 relative and cognitive dimension to explore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and the influence to provide the relevant unit or other community as a reference.

This study is qualitative research, Case study of Yilan Bai-mi、Shang-Te Community, then it exploded by depth interview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this issue proposed that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 1. Community promote community building should be mor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multiple government agencies to create employment program personnel to conduct training to prevent future problems on the community's industrial heritage. 2.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interaction and trust between community residents and organizations, it help promote community building so much . The recognition of community residents with the level is related to the intensity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operation. 3. The community has a good operation of the mechanism is the community'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hould have the condition.

Keywords: Social Capital, Community Building, Community Industry, Identification, Trust

(7)

誌謝

終於到了寫誌謝的時刻了,回憶研究所兩年生活時光,心中充滿許多 回憶,有開心的;有辛苦的、難過的,不過如果我相信這些回憶會伴隨我 走向人生下一個階段。

回顧這段漫長的研究所生涯,能夠順利完成這篇論文,首先誠摯的感 謝我的指導老師王俊如教授,嚴謹與細心的指導,適時的引導研究方向,

才能使得我能夠突破瓶頸,隨著論文的完成,研究所生涯也將告一段落,

此刻心裡所想的除了感謝,還是感謝,謝謝老師您一年多來的指導,學生 將永遠謹記在心。

其次要感謝口試委員官志亮教授及任慶宗教授,百忙之中審閱論文,

對本論文精闢的指導與建議,使得我的論文更臻於完善。在此,對各位致 上最深的謝意。

在宜蘭大學經管所求學期間,感謝郭佶俐助教平時對於所上事務幫 忙,因為她的幫忙,讓我們很多事都方便了許多。也感謝同窗兩年的同學 漢敦、宗昇、明吉、翠雯、玄份、昂諺、志元、珮如、秋雪大姐、文雄大 哥、明奇、品叡一路上陪伴、課業的切磋、生活上的照顧;還要感謝雅婷、

曉琳、宏儒、皓遠、勇慶這群可愛的學弟妹,因為你們的搞笑與熱情也讓 我研究所過得非常開心,由衷的感謝以上各位。

最後,僅將這份完成碩士學業的榮耀獻給我最敬愛的爸爸、媽媽及兩 位哥哥,沒有你們付出及鼓勵,也沒現在的我,真的很謝謝您們。

以上謹將這本論文獻給我感謝的人以表達我最深的謝意。謝謝!

楊鎮毓 謹誌 于國立宜蘭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九十九年六月

(8)

目 錄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誌謝…… ... III 目 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 VII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 5

第四節 研究流程...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社區與社區營造... 9

第二節 社會資本... 28

第参章 研究方法... 39

第一節 質性研究... 39

第二節 研究設計... 43

第三節 資料蒐集... 49

第肆章 個案分析... 51

第一節 蘇澳鎮白米社區... 51

第二節 員山鄉尚德社區... 69

(9)

第三節 綜合比較分析... 83

第四節 命題發展... 87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9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9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94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96

參考文獻… ... 97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 103

附錄二: 訪談大綱... 104

(10)

表目錄

表 2-1 社區定義彙整表 ... 11

表 2-2 社會資本定義彙整表 ... 30

表 2-3 社會資本應用於組織管理的相關研究 ... 36

表 3-1 量化研究與質性研究比較 ... 42

表 3-2 受訪者基本資料 ... 50

表 4-1 白米社區與尚德社區綜合概念分析比較 ... 86

(11)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流程圖 ... 8

圖 4-1 白米社區交通路線圖 ... 53

圖 4-2 共同故事與凝聚共識關係 ... 57

圖 4-3 次級組織、共同故事與凝聚共識關係 ... 59

圖 4-4 凝聚共識、成果與外部組織關係 ... 61

圖 4-5 次級組織、意見整合與凝聚共識關係 ... 62

圖 4-6 環境改造、具體成果與認同感關係 ... 63

圖 4-7 次級組織、人員參與、互動與凝聚共識關係 ... 64

圖 4-8 具體成果、認同感與產銷事權統一與效率提升關係 ... 65

圖 4-9 具體成果、外部組織與人才培育關係 ... 66

圖 4-10 白米社區概念關係圖 ... 69

圖 4-11 尚德社區交通路線圖 ... 71

圖 4-12 具體成果與資源投入關係 ... 75

圖 4-13 次級組織、凝聚共識與認同感關係 ... 75

圖 4-14 資源投入、具體成果與信任關係 ... 77

圖 4-15 凝聚共識、具體成果與認同感關係 ... 78

圖 4-16 具體成果與外部組織關係 ... 80

圖 4-17 認同感與人才培育關係 ... 82

圖 4-18 尚德社區概念關係圖 ... 83

(12)

第壹章 緒論

社區營造在政府積極推動社區工作的過程當中,政府透過各種管道投 入了不少資源,為社區發展帶來不少優勢與成果。這些優勢與成果,又如 何去推動社區產業經營之發展,達到永續經營、發展的目的。本研究在了 解社會資本在社區營造中推動社區產業發展的箝制力。並探討社區居民意 識在社區營造後,社區產業發展過程、參與意向與發展關係。透過質性研 究的訪談方式,以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剖析,發掘白米與尚德社區產業發 展與經營模式之脈絡關係。

第一節 研究背景

時代進步,資訊、高科技所帶來的衝擊,再伴隨著工業化,臺灣經濟 結構出現了莫大的變化,導致都市化的現象不斷地產生,面臨都市不斷發 展擴張,農、鄉村居民也因就業、就學人口不斷外移,地區人口的驟減與 結構老化,城鄉發展的不均,導致社區產業發展有限,傳統的社區部落正 面臨地方文化產業能否保存的嚴峻考驗。

高度工業化,社會、經濟結構快速變遷,亦產生不少問題,治安惡化,

引發婦女、兒童安全問題,高齡化社會產生老人照護問題,以及人際關係 的疏離,社會價值觀地改變等等(詹秀員,2002)。為解決這些問題,因此,

政府部門、非營利組織,或是企業團體,以社區為出發點,利用社區營造 方式,動員社區居民,整合社區資源,以便社區化服務業務發展,社區產 業經營,改善居民生活。也因而形成台灣 90 年代之後的社區發展熱潮(賴

(13)

兩陽,2002)。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於民國 83 年,提出強調以草根色彩、重視居民 與結合社區資源的「社區總體營造之施政計劃」,使社區居民價值觀能趨於 一致,建立起共同願景,凝聚共同意識的社會認同力量,期望透過社區居 民自動自發共同參與社區事務,使社區居民能更關心社區生活環境,營造 社區文化特色,進而讓居民建立互助互信的精神,便也成為當前社會文化 相當重要的課題。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提出的社區總體營造政策,該政策認為,可以 透過重建一種現代社區意識(社區自主、民眾參與、由下而上)來解決社 會脫序、失衡的現象。另外,社區營造政策也注入一種新的文化形式—具 現代化的進步觀念,由政府各部門如文建會、學界、企業團體、非營利組 織等對地方社區的重建提出相關營造之規劃。一種對傳統社區的懷念與現 代社區理想意識,這種共同努力的思維,便是社區營造一大推力。

社會資本最初是用來描繪人與人間的脈絡關係,可促使個人在其群體 間發展出良好的關係資源。後來,學者逐漸將社會資本運用於家庭內外關 係、企業內外關係等,最後更將之應用於組織對於其相關利害關係人的關 係中。也有學者曾指出社會資本是群體所共有,藉由公民參與非正式的社 交活動,有利於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協調,並培養互惠的行為模式,增加 彼此的信任感,進而促進社會中各項資源的流動效率。Nahapiet 及 Ghoshal

(1998)認為,這種透過人際間相處所累積得資源,應用於網絡組織中可 以使各單位之間得到資源與資訊的分享。即單位間以社會係絡(context)

建立彼此的聯結關係,以促進彼此間資源的交換與整合。社區營造的精神 強調社區事務應由社區的民眾結合社區資源,藉由社區居民討論,形成共

(14)

識,共同決定社區發展。而社區在發展社區營造的同時,共同的信念、共 同意識、信任是不可或缺的。此外,社區居民與社區內外部組織的互動、

投入程度,更是決定社區營造關鍵成功因素之一。社會資本鑲嵌於社會關 係中,社區中本身蘊含著許多社會資本,而社會資本構面的內涵中,具有 聯繫整體關係網絡的型態、密度,促進組織成員間認同或凝聚意識,藉由 建立長期互動情誼及信任可累積社會資本,因此社會資本的存在對於社區 營造有相當的重要性。

社區產業是一種透過共同討論、共同生產、共同行銷,透過這種共同 的行為,使社區產業成為一種形成社區共識的另外一種媒介。然而,社區 居民常常無法體認到社區利益共享的真諦,因而缺乏對社區共同參與的共 識與實際行動,社區裡從事社區產業的業者常是自顧不暇,缺少了社區的 互動,使得社區產業難以持續性地長久維持。在社區營造的精神下,共同 推動社區產業,必須是經過多方面的考量,再透過各種資訊與資源的配合,

才能使社區產業永續發展。

為了解決當前的社區產業的問題與困境,以及使當地居民發揮社區共 同體的精神,當務之急的工作應考慮社區中裡有哪些資源可善加利用,如:

人力資本、自然資本、物質資本、財力資本、社會資本等等。而隨著時間 與環境的改變,僅有社會資本最能屹立不搖於社區當中。而社會資本理論 不僅可了解社區的社會資本網絡與社區總體營造之間影響,更可以去帶動 社區產業發展。

(15)

第二節 研究動機

地方文化產業是一項急需開發的寶藏,也是地方發展無可取代的文化 資產,是人類生活共同記憶,也是歷史傳承之所在,不僅能延續地方傳統 文化,更有凝聚社區共識、向心力、認同感等功能。

都市化對於台灣鄉村、都市造成的問題慢慢浮現,再加上過去戒嚴的 鉗制思想,斷絕了社區的自主力量,使社區居民鮮少參與社區事務,社區 共同體的感覺逐漸淡薄(黃世輝,1996)。台灣自解除戒嚴體制後,民間活 力愈來愈旺盛,有愈來愈多的人關心他們自己所居住的社區。有的人從事 地方文史的整理,有的人從事地方古蹟、聚落建築的維護,有的人從事社 區生態保育、環境綠化與景觀改造,有的則是從事健康與福利的服務。為 找回社區的生命力,政府修正了治理社區的方向,1994 年文建會提出了「社 區總體營造計畫」,以社區共同體存在為前提,藉著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地方 公共事務,凝聚社區意識,培養社區自主能力與配合社區總體營造的推動,

各地社區找回屬於自己的文化特色(黃世輝,1996)。

為挽救傳統文化流逝以及均衡城鄉的發展,政府、學界與民間各單位 均積極投入推動地方文化產業,鼓勵社區居民發掘社區的資源文化,與地 方文化做結合,以提昇其競爭力。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於民國 83 年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政策,強調 居民可以透過重建一種現代社區意識(社區自主、民眾參與、由下而上)

來解決社會脫序、失衡的現象。社區在改造推動的道路上,並未如預期中 想像的那樣美好,在改造的初始,總有著許多艱難的問題及嚴峻的考驗,

社區發展協會該怎麼去動員社區居民去凝聚社區共識,當國家的政策與社

(16)

區居民有所分岐,位為居中協調者又如何去協調進行整合;需投入何種資 源,才能對社區發展有所助益;而社區發展協會及社區里民又該與公部門、

非營利組織、企業組織或是學界如何交流互動;才能讓資源能有效率的分 配。在推動社區營造,如何協助社區去維持傳統文化,與地方文化做結合,

這些都是在推動社區營造中,可能會面臨的課題。

過去研究中,大多都是從社區營造的因果角度,去分析造成之永續性。

很少從社區內部組織與外部組織網絡連結的關係、與強弱的程度或互動去 探討對社區營造之影響。在過去的文獻中又可發現,社區營造的關鍵主要 是凝聚共識、居民參與及創造共同生活有機體。社會資本架構中,本身也 具有此概念,社會資本的概念鑲嵌於社區之中,對社區營造有極大的影響。

社區營造的過程中,藉由社區文化的推展與固有產業相互結合,也產生社 區產業的概念,社區產業的發展,以社區營造的概念作為基礎,而社區產 業的發展成功便可讓社區營造成果推進一大步。

這些課題,值得我們去深思,更值得我們去探究。社區產業經營的關 鍵成功因素,絕非是偶然,必須是社區居民及外在各界組織每一份子,共 同去配合、去創造的。藉由這些課題探討、深究,進而讓我們去發掘社區 產業發展永續經營的可能性。

第三節 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目的是以白米、尚德社區為例,探 討社區社會資本之網絡密度與投入在社區營造中之影響性,社會資本如何 在其中發酵。

(17)

社區居民在社區營造前後的社區意識,社區文化產業發展過程、社區 產業如何去達到永續之探討,透過質性研究途徑,深入各相關層面,透過 不同角度去觀察、剖析,進而去發掘白米、尚德社區,社區產業發展模式 或脈絡,並從兩社區中,找出發展過程同異,進行比較分析,期望能給予 未來欲從事社區營造工作者,能有所建議。

綜合以上分析,本研究主要研究目的如下:

一、 探討社會資本的投入對社區營造所產生之影響。

二、 探討地方認同、信任與互動、參與行動經驗以及社區產業發展 認知等因素對社區產業發展的影響。

三、 探討「白米、尚德」社區產業經營模式及發展。

(18)

第四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之步驟主要係依下列程序進行,其程序共分為九個研究步驟(如圖 1-1 所示),說明如下:

(一) 確定主題及產生其研究動機

進行初步文獻的蒐集整理確立研究主題與其動機。

(二) 確立本研究的問目的

藉由初步文獻整理及相關探討與分析確立研究目的。

(三) 進行相關文獻回顧

廣泛蒐集及整理國內外相關書籍、期刊等資訊,了解現今與過去社區

營造與社會資本相關理論之應用,以利進行探討與分析。

(四) 進行研究個案描述。

針對所研究的個案進行資料的蒐集與整理分析。

(五) 進行深度的訪談與參與觀察

針對研究個案之社區進行深度訪談,以彌補相關文獻之不足。

(六) 實證分析與研究探討

整理研究訪談之內容,利用紮根理論進行分析探討,得到概念,以發 展相關之命題。

(七)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

依據分析結果歸納結論,提出研究建議,供未來相關研究者能做更深

入、更廣泛之研究。

(19)

圖 1-1 研究流程圖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與設計

資料搜尋 文獻回顧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個案的描述

深度訪談與觀察法

實證分析與研究探討

結論與建議 初步文獻蒐集

(20)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文研究以社區營造推動社區產業在進行研究之前,在文獻回顧的部

分先將「社區營造」、「社區產業」、「社區居民與社區意識」、「社區總體營 造」、「社會資本」等之意涵與關係做文獻探討,期望能以社區營造的理念、

草根文化的視野帶動白米、尚德社區文化產業的發展。

第一節 社區與社區營造

一、社區的定義

「社區」一詞是由英文的 community 的中文翻譯而來。事實上,對於 community 的研究,無論國內外,向來都是以社會學的關注為主(陳文德,

2002)。

盧思岳(2006) 將社區定義在消極與積極上下了註解,在消極的定義,

一群人居住/生活在同一區域範圍內,彼此間有共同的利害關係。在積極上 的定義是消極的定義加上「有共同的意願和行動去改變某些不滿意的現 況」;即凝聚社區共識,參與社區改造。

徐震(2001)歸納社區之定義為:「社區是居住於某一地理區域,具有共 同關係,社會互動及服務體系的一個人群。」是一種社會性的共同體。這 個人群具有共同關係及需要,有這些共同的問題、利益及需要因而產生共 同的社區意識。而社區包括了五項要素:分別為居民、地區、共同的關係、

社區的組織、社區的意識。

(21)

陳其南(1995、1996)認為社區可以是一個村莊、一棟公寓、一條街道、

一個街區、一個小鎮、一個城市等,其條件是居住在這個有限範圍內的民 眾必須具備共同體社會的認同意識,如果沒有共識,那也不能算是一個社 區。

林鎮洋(1998)認為「社區」指的是一個社會單元,不僅是地理上的意義,

而由一群人、一個工作組織、一個有特定目標的團體結合而成;並在成員 的動態互動中,建立新的社會關係、產生新的文化與塑造適宜當地的環境 空間。

蔡文輝(1985)認為,社區是指一個人們能常互動,並能參與活動,有認 同感,有附屬感的一個社會組織的空間地域單位,一個社區並不僅只有一 群有類似興趣的人聚集一處而已,在一個社區裡的人們彼此依賴,擔負一 些生活上必須的功能,並且有心認同是該社區的一份子。

文建會(1999)對「社區」的定義:「社區是一個定住空間,他的範圍可 能是村落、公寓、聚落、鄉鎮、城市、區域、縣市甚至到國家。而其社群 的對象有,居民主體(包括兒童、青少年、女性、主婦與老人)、認同、共 識,而社區之生命要素,則包含了自然、產業、設施、空間、活動與居民」,。

因此,舉凡一定區域內的人民,在心理層面和行為態度上具有認同感、願 意共同努力實現共同願景的一群人。

各學者所持不同觀點,對於「社區」之界定也就會有所異同,綜合上 述對社區所下定義之論述,社區不僅是存在於一個特定的地域範圍,更是 具有共同的生活利益、彼此依賴、集體意識、文化歷史以及社會體系的一 個人口組織。

(22)

綜觀以上學者所述,對於社區定義,社區是居住在一個地理區域中,

具有共同關係、社會互動的人群。然則這群人,有著共識,且有著特定的 目標所結合而成的,社區每一份子都擔負起一些生活必須的功能,並有心 認同自我是社區的一份子。針對社區的定義,本研究將整理如表 2-1

表 2-1 社區定義彙整表

學者 社區的定義

盧思岳(2006) 一群人居住/生活在同一區域範 圍內,彼此間有共同的利害關 係。和「有共同的意願和行動去 改變某些不滿意的現況」;即凝聚 社區共識,參與社區改造。

蔡文輝(1985) 社區是指一個人們能常互動,並 能參與活動,有認同感,有附屬 感的一個社會組織的空間地域單 位。

陳其南(1996) 認為社區可以是一個村莊、一棟 公寓、一條街道、一個街區、一 個小鎮、一個城市等,其條件是 居住在這個有限範圍內的民眾必 須具備共同體社會的認同意識,

如果沒有共識,那也不能算是一 個社區。

(23)

表 2-1 社區定義彙整表(續)

林鎮洋(1998) 指的是一個社會單元,不僅是地 理上的意義,而由一群人、一個 工作組織、一個有特定目標的團 體結合而成。

文建會(1999) 一定區域內的人民,在心理層面 和行為態度上具有認同感、願意 共同努力實現共同願景的一群 人。

徐震(2001) 住於某一地理區域,具有共同關 係,社會互動及服務體系的一個 人群。是一種社會性的共同體。

這個人群具有共同關係及需要,

有這些共同的問題、利益及需要 因而產生共同的社區意識。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然而,有若干相同的特性,也就是所謂「社區」,就應符合一些條件,

如下所述:

(一) 每一社區是一些人組成的群體,這些人都應該認同這一群體,認為 他們是屬於這一群體的人,是這一社區的一份子。

(二) 每一社區的人,相互作用,彼此影響,應有或多或少的共通性,例 如相同語言、文化、習慣,共同的願望,相同的問題等…,並且越多越 容易溝通與認同。

(三) 每一社區都有特定的空間,係以居民相互作用的活動範圍來界定,

(24)

藉以判明與其他社區的區分。

(四) 每一社區均有或多或少的共同問題,這些共同問題促使這一群體的 人,增進連帶依存關係。

(五) 社區從事下列活動之全部或一部分,以服務社區的人。諸如:安全 保護、教育文化、經濟產業、社會福利、醫療保健、休閒娛樂、宗教藝 術及公共事務的管理等等,這些活動關係群體本身及其份子的生活與發 展。

二、社區產業的內涵

社區產業隨著時間的演進,發展出許多不同的名詞,有「地方產業」、

「文化產業」、「地方文化產業」、「地方特色產業」、等等。但其實都是地方 上的產業,經由地方居民共同開發與維護,是主要維持地方經濟的命脈。

只是隨著時間的演化,因而賦予地方產業更多新名詞,使其可以加以區別。

但還是通稱為「社區產業」。以下針對各學者對社區產業不同名詞下的定 義,整理並說明社區產業的特色與內涵。

社區產業並沒有明確的定義「社區經濟係以企業或商店為主體,而以 社區為客體的互動關係」、「社區經濟除了企業的努力外,尚須有心人士的 推動,由創始團體的帶動與主導,以推動社區經濟工作」(蔡宏昭,1995)。

「社區產業」指的不是財團、資本家在社區投資,大量生產的工廠,

或是位於農村、山林地區的大飯店、度假村等大資本觀光休閒業者;而是指 在同一社區或共同生活圈中的小規模生產者,因有著相同的生產條件、生 活型態、自然/人文環境等,經由社區居民參與去塑造屬於在地的特色,形 成社區型/地方型產業,它必需具備濃厚的在地文化特質,也有人將此稱為

「地場化文化產業」(盧思岳,2006)。

(25)

台灣發生九二一大地震後,造成社區生活形態的驟變,社區經濟遭到 空前的打擊,使得社區居民逐漸意識到社區團結對產業發展的重要性,而 不單舊只是以經濟為導向的努力目標而已。在社區總體營造的政策推動 下,逐漸重視社區生活共同體為基礎發展社區產業,在地公共集體創造具 有社區特色及精神的獨特文化活動、創意商品或服務(中華民國社區營造 學會,2005)。

同期也推廣了「產業文化化,文化產業化」的口號,從「地方文化產 業」觀點來看,社區產業由社區居民共同承擔、經營、利益共享,將社區 內的文史、傳統技藝、自然資源為基礎」,經過居民對資源的發現、開發、

活化的過程,轉為能提供社區居民生活、生產、生態的學習產業。(黃世輝,

2001)。社區產業的內涵不再侷限於生產上的自我滿足的實現,也要兼顧生 活、生態等多方面,使其成為提升社區居民學習,在社區產業發展過程中,

可發現居民探索開發資源的過程,共同承擔且共同分享利益,仍不失為生 命共同體的概念。

「地方文化產業」則為「社區總體營造」政策下的社區產業發展策略,

它是完全依賴創意、個別性,商品特性上具地方傳統性、地方特殊性,也 可以是藝術家的獨創作品,強調產品的精神內涵與生活價值(陳其南,

1998)。

九二一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前主委陳錦煌於 2005 年指出「社區產業」: 以社區生活共同體為基礎所發展出來的產業。換句話說,生活、居民為主 體,連結到產業,每個產業背後有故事,人、社區、生活是重點。這跟社 區總體營造多年來一直提倡的社區意識、社區共同體感有關,但直接與產 業連結,讓社區更有永續經營的本錢。

(26)

綜觀文獻以上所述,社區產業是居民為維持地方經濟命脈,經由地方 產業共同開發及維護。以企業或商店為主體,社區為客體的互動關係,並 在社區營造的背景之下,所重視社區生活共同體為基礎發產的產業,共同 創造具有社區特色及精神的獨特性、故事性、創意性、體驗性、生命性。

並能使居民對社區資源的發現、開發、活化的過程,轉為提供居民生活、

生產的學習產業。

近年,政府積極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社區產業化被視為重點的發展項 目,在全球化的挑戰下,「面對全球」已經使得原本在地的、相對封閉的 組織面臨了市場的嚴重衝擊。因此,「重新」走入社區,與社區資源相結 合,以服務社區為對象,將資本留下來,將會是非政府組織全球在地化的 經營策略選項。但這一過程必然會牽連到一些發展的問題,如社區資金的 供給、社區人力資源的管理與分配、行銷通路的建立;面對這些問題,我 們是否應有一個思考的方向,即:為因應全球化的衝擊,應如何利用本身 已有的社區網絡,結合社區資源,配合社區發展社區產業。

三、社區產業的特色

盧思岳(2006)將社區產業特色歸納為主要七項:

(一) 小規模生產,無大量資金

社區產業缺乏資金投入是普遍現象,因而沒有太流暢的生產線,也 造成沒辦法大量生產,無法達到規模經濟,成本甚高。

(二) 無法在一般性通路上市、上架

因為沒有足夠產量去大量鋪貨,不堪囤積成本,付不起通路所需的 行銷及上架等費用,因此別說是在上千家規模的連鎖超商上架,即 便是在家數較少的連鎖賣場也難以上市。

(三) 高人力成本,無法大量複製生產

(27)

多屬勞力密集、純手工的產業,難以用生產線去大量複製產品,每 一件產品都有本身的獨特性,有些東西並沒辦法生產出第二件一樣 的東西,此一「缺點」同時也是創意和行銷「契機」之所在。

(四) 處於手工(藝)的階段,也賦予「文化創值」的空間和機會

廿一世紀是高科技、E 化時代,也是工商社會中人們面目模糊、生 活乏味的時代,因此被突顯以「人」做生產主體的手工(藝)價值將 勢必成為趨勢。關鍵即在「藝」字,若能將社區產業的「手工」提 升到「藝」的層次,配合適當的包裝與行銷策略,便可開拓其「文 化創值」的空間與機會。

(五) 普遍具有的在地特色正是創造附加價值的空間

各個社區的人、文、地、產、景莫非創意取材之所在,也是提高產 品附加價值必須挖掘的資料庫。善用在地人文景觀作為素材,可以 創造許多附加價值,吸引更多消費者,甚至轉化為宣傳/推銷者,這 類在地特色不勝枚舉,正等待著開發運用。

(六) 面臨市場上同質性或替代性產品的強立競爭,價格策略難以訂 定由於沒有穩定的生產線,不能進行大量生產,無法達到規模經 濟,因此成本始終居高不下,在一般市場上大多不具價格競爭力。

價格訂太高賣不出去,訂太低又怕不敷成本。這一類的現象,最常 在手工藝品上見到,往往不敵中國大陸、東南亞等地區進口的低勞 力成本,休閒旅遊也將面臨國內旅遊業者以量制價、壓低文化品質 的競爭。

(七) 未做好社區整備,急於商品化銷售

不少社區在嘗試產業轉型或創新的初期,就急於在市場販售,快速 的商品化,反而帶來負面的衝擊。品質低劣或包裝粗糙是常見的表 層,更裡層的是對於社區的人文、自然資源與特色未做好發掘、重

(28)

整、準備和再造、創新的基本工作,特別是在社區參與、共識凝聚 等「人」的工作尚有大落差時,欲以普通或劣質的社區產品匆促行 銷,反而傷了賴以發展的根基。至於觀光休閒產業的投資者大賺其 錢,社區卻承受例假日塞車、垃圾量暴增、環境髒亂或生活干擾等 苦境。

四、社區產業的類型

盧思岳(2005) 社區產業應加入文化創意、生態、生產、生命、生活 等元素,以從傳統的、初級產業轉型為二級或三級產業,或發展為多樣的 複合式經營。故社區產業的形式可分為農特產品、手工藝品及休閒旅遊三 大類:

1.農特產品類: 農業生產的生鮮蔬果及其加工品、再製品,如壯圍新南社 區哈蜜瓜、礁溪林美社區金棗等。

2.手工藝品類: 運用在地原料或社區勞動力,以手工的方式做出深具社區、

文化等在地特色的工藝品,如員山尚德社區竹編工藝、品、

蘇澳白米社區木屐工藝、冬山珍珠社區稻草編等。

3.休閒產業類: 運用在地的自然、人文資源開發與社區旅遊、休閒文化相 關的遊程或服務,包括民宿、餐飲、導覽解說、農事體驗、

手工藝 DIY、腳踏車租賃、民俗技藝展演等,如員山內城 社區、冬山中山休閒農業區等。

五、社區產業的發展策略 (一) 發展體驗型消費

邁入 21 世紀,「體驗型消費」儼然成為新的趨勢。具特色、文 化價質逐漸被人們所重視,消費模式不再只是單純購買與使用 一種結果,更是趨向共同參與和分享經驗的過程。消費者購買

(29)

到不單只是有形「商品」,更是能獲得產品背後文化、知識,這 一類對在地文化認同,是機械化商品無可取代的。

(二) 建構地場化行銷模式

社區產業的發展不能只著眼於生產,更應該奠基在社區營造推 動上,透過社區居民的共識凝聚和集體參與,才能創造社區產 業的競爭條件等優勢。對社區而言,產業成為「整合性的社區 行銷」,行銷產品與行銷社區融為一體,才能把顧客拉近來。

(三) 以合作取代競爭

就社區總體的整備與行銷而言,社區參與、共識凝聚與居民教 育,是第一層次的必要合作。同社區內的同業串連、跨業整合,

則是第二層次合作需求。對社區產業而言,互相競爭反而會造 成價格的削減、品質降低,整體市場也將會萎縮,透過合作開 發多元的選擇,去提升附加價值,市場才能日漸擴大,對於產 業邊際效益也會增加。

(四) 以價值取代價格,以意義取代商品

社區產業的產品價格由於缺乏市場競爭力,因此便要另創產品 的附加價值,社區產業所生產的產品,不只是單純的商品,也 賦予文化認同等意義,因此產品的故事性便也成為重要的行銷 技巧。

(五) 建立社區自信與環境尊嚴,才能對外行銷

社區產業的發展以社區為本,以人為主體,必須從社區居民的 教育與成長著手,優先建立社區自信與環境尊嚴。生活即文化,

先建立居民對社區的文化認同,才能對外行銷與產品,進而吸 引他者的文化認同。

(30)

六、社區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根據以上對社區、社區產業文獻的介紹,本段針對社區產業發展的案

例,以過去的相關文獻研究,分析其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影響因素,作為本 研究後續以社會資本理論架構所演發的因素探討。

時代的轉變,以及台灣歷經九二一大地震摧殘,激發了台灣社會開始 重視全球化與本土化的問題,也使許多地區發起地方產業振興的力量。水 里上安社區的重建經驗中得知,除了公私單位的協助外,更需配合社區既 有的資源,與當地生產者的參與與回饋,回應整個大環境的需求與變化,

才能形成長期經營的機制,當地居民的生活才有實質的助益(李永展,

2002)。

三義木雕產業的社區總體營造推動地方產業振興的策略中也強調社區 居民自動自發的親自參與社區工作,逐漸凝聚共識,產生對地方的認同,

在地方認同的過程中,也更有助於地方產業的發展(王本壯,2000)。故居 民參與、地方認同為地方產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力量。

由以上的案例研究,不難發現居民在社區產業發展的過程中扮演極重 要的角色,而社區總體營造中所強調的居民自主性的精神,表現在社區產 業的發展上,則為地方認同、社區參與、團結合作、社區凝聚力等。社區 中的社區組織,如:社區發展協會等,更為社區發展中的核心。此外,社 區的發展也需要政府等外界的支援,這些社會關係網絡的維持促進社區產 業的發展。

七、地方產業交流中心與社區產業振興

為了協助社區產業發展、創造地方產業被理解與被銷售的機會,全台

(31)

各縣市都正在規劃地方產業交流中心,其中宜蘭、新竹、彰化、屏東同為 第一梯次進入籌畫階段的縣市。

地方產業交流中心一方面如同文化館一般提供產業文化展覽的展場,

另一方面又如同百貨公司一般,提供地方產業銷售的賣場。整體而言其功 能則設定為以下五項:

(一) 地方文化展示的窗口:

宜蘭縣地方文化、產業、旅遊的窗口。

(二) 地方文化產業的展售點:

文化商品的展售、文化服務的仲介與創意行銷。

(三) 地方文化產業的育成中心:

不斷協助有潛力的社區產業與個人工坊成長。

(四) 地方社區營造的推手:

以地方產業交流中心預定地蘇澳白米的社區改造為主,成為社區營 造對話的場域。

(五) 地方新文化運動的基地:

成為宜蘭新價值的發訊地。

但是各縣市的地方產業振興工作絕對不是設立一個機關就可以達成。

地方產業交流中心是產業振興工作的開端,開啟更多產、官、學之間的合 作與投入。

八、社區意識內涵

所謂社區意識(sense of community)是指住於某一社區的居民對於這個 社區有心理上認同,即所謂的歸屬感。而社區的歸屬感來自社區居民有共 同的利益、服務、問題及居住環境,而產生共同意識。林振春(1995)認為社 區意識乃居民對社區具有認同及貢獻心,也就是社區居民有社區意識即願

(32)

意為社區事務和活動盡心盡力。

Doolittle and MacDonald(1978)及 McMillan and Chavis(1986)認為 同一組織環境中成員間的歸屬情誼,是存在於個人與個人或個人與團體之 間相互依戀共存的情感表徵,彼此享有共同的信念及需求,並能一起達成 相互之承諾與義務。

McMillan(1996)則又重新定義社區意識,視其為一個歸屬在一起的精 神、一種權力結構能被信賴的感覺、一種互相獲利的社交經濟,以及如藝 術般維持在一起因而獲得共同利益的經驗分享。

林瑞欽(1994)依認知觀點而言,社區意識是指個人對於所處的社區,經 由感覺、知覺而建構的一套涵攝情意因子的認知結構系統。因此認知結構 所具的正負價,而對該社區顯示親近或逃離的態度或行為。或謂此為社區 認知表徵,它是深具個人主觀性的。社區意識的高低,將是社區凝聚、發 展的指標。

徐震(1995:6)將「社區意識」定義為居住於某一地區的人對這個地區及 鄰人有一種心理上的認同與融合。即所謂歸屬感(Sense of Belongingness)。

亦即他認為這個地處是屬於他的,而他也是屬於這個社區的。又稱為「社 區情誼」(Community Feeling)。

宋念謙(1997)認為社區意識為社區居民對於社區一種整體心理的歸屬 情誼,而此歸屬情誼包括個人對於社區事物及活動的參與感、對社區環境 的認同感和熟悉程度及對於社區生活的滿意程度和鄰里之間的互助關等。

(33)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得知社區意識是社區居民先對社區產生認同及歸 屬感,進而須透過社區參與、社區互動等方式,以形成對社區關懷、社區 認同感以及社區凝聚力量。居民對社區具有認同及貢獻心,對社區的事務 肯盡心盡力。而對於彼此所獲得共同利益的經驗,也能不吝嗇的分享。在 此過程中,居民會達成相同的共識,並創造社區美好的環境。

九、社區營造的內涵

「社區總體營造」是台灣近年來最重要的文化政策之一,結合理念、概

念、實務,也是一項政策、全面性的社會改革運動和「社會與文化」的改 造工程。在社會的改造過程中,不僅緊扣台灣社會當前的現實,也充滿了 對問題的反省與民眾的參與學習。

「社區總體營造」由文建會先帶動,其主要精神包括三大要素:一是由 下而上,二是民眾參與,三是地方自主,其精神強調社區事務應由社區的 民眾結合社區資源,藉由社區居民討論,形成共識,共同決定社區發展。

行政院文建會於民國 83 年提出「社區總體營造」一詞,以社區文化推展,

凝聚社區意識,重建社區倫理,推動地方產業轉型,改善社區環境及生活 品質,而達成以社區為生命共同體之目標。

陳其南(1995)在文建會1995年的社區總體營造簡報資料中提出:「社區 總體營造」就是以社區共同體的存在和意識作為前提和目標,藉著社區居 民積極參與地方公共事務,凝聚社區共識,經由社區的自主能力,配合社 區總體營造理念的推動,促使各地方社區建立屬於自己的文化特色,也讓 社區居民共同經營及參與社區其他相關的文化活動等。如此因社區民眾的 自主與參與,使生活空間獲得美化,生活品質獲得提昇,文化、產業、經 濟更益復甦,原有的地景、地貌煥然一新,促使社區活力的再現。如此全

(34)

面性、通盤性的規劃與參社區經營創造的過程,稱之為「社區總體營造」。

黃世輝(2001)社區總體營造是在一個自成小社會的地理區裡,由在地居 民針對社區文化的傳承、環境再造、產業振興、終身學習、健康促進、生 態保育等等公共事務與生活的總體,以居民參與、由下而上、培力社造的 方式與理念,共同經營與創造的實踐。

劉惠琪(2005)將社區營造意涵歸類為主要二項:

(一) 提升社區整體生活能力

社區營造其最終目的為提升社區整體的生活品質,藉由社區居民自 主及,共同營造生活空間的美化,使生活品質獲得提升,重現活化 社區的生命力。

(二) 凝聚社區共同體意識

社區營造的關鍵在於凝聚社區共識,主要是期望藉由外部政策 的帶 領刺激,引發居民對於自我權利與地方事務的關心,進而 由社區居民進行主導社區營造的工作,使地方恢復舊有的活 力,在社區營造在推動工作上,透過地方事務的民眾參與,以 及社區空間的營造過程,來凝聚社區意識與建立地方認同。

總而言之,社區營造是透過文化的活動,由社區自發性的做起,進而 建立社區共同體成員參與的意識,和提昇社區居民在生活情境的美學層 次,其目的不止在營造一個社區,更是在營造一個新社會,一個新文化,

一個新的「人類」。而社區總體營造是要由社區本身做起,必須是自動自發 的,且應具有「民主參與」、「由下由上」的決策模式,政府的角色和資源 僅能在初期提供各種鼓勵、誘因和示範計畫,以及部分經費的支援。長期 的重點放在理念的推廣、經驗的交流及技術提供。

(35)

依照這些對於社區總體營造的定義,其所強調的概念包括以下項目(黃 煌雄,郭石吉,林時機,2001):

1. 強調社區共同體的存在與生命共同體的意識。

2. 共同意識的形成來自居民對社區事務的共同參與。

3. 不同的社區應該開創屬於自己的生活文化運動。

4. 居民的主動參與是改造社區、活化社區的最重要力量。

5. 社區總體營造重視步步為營的企畫與經營,是創造性的過程。

6. 關心的是社區裡包括文化、產業、環境、教育、公共行政等的整體。

7. 自己的地區、社區要由自己來創造,且採用由下(社區)而上(政 府)的方法。

十、社區總體營造的實踐

文建會近年來積極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工作,為喚起民眾對周遭公 共事務的關心,從經營自己社區生活做起,在積極參與社區重建的過程中,

並落實地方自治的理念。整合社區組織、文史工作室、文教基金會等非營 利組織全力投入社區文化經營,其理念與執行策略,可算是近年來相當具 創意與突破性的文化政策。

在社區營造觀念逐步萌芽,並且逐漸成為文化行政施政的共識,進而 形成政策目標後,如何落實社區文化建設的課題與任務便是政策執行與設 計的問題了。民國八十三年一月,時任文建會副主委陳其南先生,在極力 的監督鞭策與推動文建會同仁,終於擬定了計畫,「為建設現代化的國家 而努力」的專題報告中,國家建設以「十二項建設計畫」作為綱領,十二 項建設計畫之三「充實省(市)、縣(市)、鄉鎮及社區文化軟硬體設施」,

確定了在這些與文化藝術相關的軟硬體強化計畫為社區總體營造的政策內 容。內容包括三個分項計畫,分別為加強縣市文化活動與設施、加強鄉鎮

(36)

及社區文化發展及傳統與現代化文化藝術資源之保存與發展。這三個分項 計畫共有十二項子計畫分別為:

(一) 加強縣市文化活動與設施 1.縣市文化中心擴展計畫【硬體】。

2.輔導縣市主題展示館之設立及文物館藏充實計畫【軟、硬體】。 3.加強縣市文化藝術發展計畫【軟體】。

4.全國文藝季之策劃與推動【軟體】。

5.輔導縣市辦理小型國際文化藝術活動計畫【軟體】。 (二) 加強鄉鎮及社區文化發展

6.社區文化活動發展計畫【軟體】。

7.輔導美化地方傳統文化建築空間計畫【軟、硬體】。 8.充實鄉鎮展演設施計畫【硬體】。

(三) 傳統與現代化文化藝術資源之保存與發展 9.民間藝術保存傳習計畫【軟體】。

10.籌設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軟、硬體】。 11.籌設傳統藝術中心【軟、硬體】。

12.籌設民族音樂中心【軟、硬體】。

十一、社區營造關鍵因素

行政院文建會於 1994 年提出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後,許多的鄉鎮市區 朝此方向推動地方的發展,不管是主題展示館的設立、社區文化活動的推 展、傳統建築聚落的保存或是地方文化產業的振興,都有顯著改變,而在 過去的文獻不難發現,社區營造的成功,絕非偶然。

陳思琦(2008)研究提出,社區組織結合政府單位之多元就業計畫方案進 行營造人才的培訓,可以改善人力資源不足困境,提升社區組織運作機制;

(37)

其次,社區發展工作的關鍵人力,來自社區居民投入家園營造的認同意識,

及對於在地組織運作與人際網絡的認識,是否深入且具備洞見。

鄭和(2008)研究發現,在驅動社區凝聚力的價值、實踐社區照顧制度的 內涵及如何實踐社區產業多面向的發展,與政府與社區之間的夥伴關係是 否深化、社區組織間的正式與非正式的整合程度、社區資訊學習與運用的 能力強化程度、社區與輔導團隊之間長期培力的關係養成有一定的影響。

陳佳容(2005)研究發現,合作社在經營管理的整合能力及參與社區營造 的有效性,使合作社在社區中,得以發揮經濟、社會、文化、教育功能,

促使社區向上提升,朝安居樂業方向邁進。

蘇育南(2004)提出在推動社區事務的角色而言,如何在社區現有條件中 產生促使居民參與的動力,為社區工作者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而社區內 部良好互動關係的建立、社區覺醒與社區認同之思考、與土地環境結合的 共識訴求、角色緊張與衝突的化解是有助於社區營造的推動。

綜觀以上,社區營造發展因素不外乎對於社區營造人才的培訓,提升 社區組織的運作,社區組織的運作結合社區居民的力量,讓社區發展得以 更順利。再者政府與社區之間的關係是否深化,正式與非正式整合程度是 否足夠,也將會影響政策的執行。社區工作者角色扮演,如何在有限的資 源及條件下,整合社區居民的意見,讓居民產生共同的社區意識,皆都屬 於推動社區營造的一大推力。

十二、社區營造普遍現象

根據涂志明(2004)之研究整理,台灣的社區發展始於民國 50 年代,當

(38)

時主要關注的重點為生活環境的改善,主要為民生建設之工作,其政策的 執行是以由上而下執行。後來依序實施了「社區發展十年計畫」、「社區理 事會」、「社區發展協會」政策,主要藉由政府公權力介入社區運作的過程,

多是強調政策之配合,直接委外設計與發包,社區居民無法表達自己的意 見,因此,很難聽到社區居民真實的聲音。在 80 年代提出「社區總體營造」

政策下,開始注重民眾參與、地方自主的觀念,社區居民的意識逐漸抬頭,

社區居民與相關專業組織的互動也就隨之增加。

然而,政策與計畫的確有其理想性,但認真檢視台灣現實的社區環境,

可察覺其執行狀況與達成的效果卻有著相當大的落差,在許雅雯(2001)及馮 天蔚(1999)之研究整理出,台灣社區營造經驗普遍存在的現象:

(一) 行政區劃取代社區生活圈

行政區劃常以「村」、「里」來劃分的社區範圍,卻忽略了社區的本質 與社區生活圈之關係,致使社區區域不具實質之意義,公部門的公務 系統也取代了傳統社區的自理機制,兩者並行,削弱社區的活動力。

(二) 社區營造偏重於物質環境建設

台灣大多社區營造經驗較偏於物質建設,只停留在相關的基礎建設 上,對培養社區居民意識或行為改變並不積極,物質環境建設可見速 效,但民眾無法自立,居民過度依賴外援,在永續經營產生了阻力,

對政府製造莫大的負擔。

(三) 實踐未能融入社區真實生活

由於過度依賴外來協助團隊,而外來團隊,多傾向滿足公部門政策訴 求,同時又對社區抱持階段性任務心態,刻意避免碰觸生活層面的問 題,自然地,在營造過程中便無法與居民共同對地方生活進行深耕工

(39)

作,而當外來團隊離開後,社區改造行動便也隨之停擺,社區居民並 不能將社區營造本質精神確實實踐在生活中。

第二節 社會資本

一、社會資本定義、來源、功能

社會資本之概念起源於社會學,最初是用來描繪人與人間的脈絡關

係,可促使個人在其群體間發展出良好的關係資源。爾後,學者逐漸將社 會資本運用於家庭內外關係、企業內外關係等,最後更將之應用於組織對 於其相關利害關係人的關係中。

不少學者認為社會資本的觀念是一系列鑲嵌於關係上的社會資

源。Burt(1997)認為社會資本是透過人際之間的鑲嵌關係,而有助於個人社 會資本與財富的創造。Bourdieu(1980)認為透過參與各種社會經濟組織,去 拓展人際關係,因而有更多機會接觸到更多的資源。在組織的整合之上,

占有相當的優勢。Lin(2001),一種鑲嵌於社會網絡的資源,行動者透過行 動予以取得或使用。社會資本即透過社會關係所取得的資本,係存在於個 人的社會關係之一種財富或利益,而影響這種關係的因素則有關係結構、

人際互動及關係結構中個體所擁有的共同係絡(context)及語言。

Nahapiet 及 Ghoshal(1998)認為,社會資本是個人或社會單位之間 所建立的網絡關係,為實際看的見及潛在看不見資源的總和。這種透過人 際間相處所累積得資源,應用於網絡組織中可以使各單位之間得到資源與 資訊的分享。即單位間以社會係絡(context)建立彼此的聯結關係,以促進彼 此間資源的交換與整合。

(40)

Putnam(1995),定義社會資本為社會組織的一種特徵,如信任、規範與 網絡,是可以藉由促進合作的行為來改善社會的效率。社會資本是群體所 共有,藉由公民參與非正式的社交活動,有利於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協調,

並培養互惠的行為模式,增加彼此的信任感,進而促進社會中各項資源的 流動效率。

Fukuyama(1998)對於社會資本的定義認為能夠促使團體成員在合作之 間的共通、非正式價值或規範;在團體成員預期其夥伴的行為表現都是誠 實可靠的, 自然就彼此信賴,而彼此信賴是使任何團體或組織運作順暢的 潤滑劑。

Flora(1995) 視社會資本為集體道德與彼此信任的規範,它是在社區所 產生的資源。國內學者蔡吉源(1995)在針對社區意識凝聚問題研究中,

認為社會資本是一種無形的社會資產,也是提供社會行動者的特殊資源,

其特殊性可促進社會行動者在這個社會結構裡採取適當的行動。李貞宜 (2002)從社會或集體的角度來看,社會互動中所產生的網絡聯繫、規範和信 任這些關係的特性,則促進人們彼此之間的相互合作,為共同的利益協調 努力。

在社會網絡當中,個體會透過與他人的之間的互動而建立起獨特的社 會關係,例如彼此的友誼、規範、信任等等。這些關係的累積是個體本身 所專享的一種財富(wealth),然此一財富無法由個人獨自擷取,必須經由 動態的,持續性以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社會互動或連結來蓄積,因此學者將 之稱為社會資本(Lesser, 2000)。

Coleman(1988)認為社會資本由信任、規範、互惠所建構,緊密的網絡

(41)

(closure of social networks)不僅能讓規範存在,更能增加信任度。

Coleman(1990)對於社會資本形式的探討上,即指出責任與期望普及化 的重要,同時也強調社會規範可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的顧慮。社會資本的 價值隨時間的推移而逐漸降低。社會資本與人力資本、物質資本一樣,需 要不斷更新,否則將喪失價值。無法保證期望與義務關係歷時長久而不衰,

沒有定期的交流,規模無法維持;總而言之,社會關係必須盡力維持。

社會資本之所以重要,就某種角度而言,社會資本可減少人際互動過 程中,因投機行為或機會主義的行徑,而衍生不必要的交易成本,而有助 於提昇集體行動能力。特別在社群的行動目標指向公共財的創造時,其行 動能力的良窳,是政策成敗的關鍵。

由於學者對組織之社會資本的研究乃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切入,因此對 社會資本並未有一致性的定義,茲整理諸位學者對組織間社會資本的定義 如表 2-2。

表2-2 社會資本定義彙整表

學者 社會資本定義

Bourdieu(1980) 透過參與各種社會經濟組織,去 拓展人際關係,因而有更多機會 接觸到更多的資源。

Coleman(1988) 認為社會資本由信任、規範、互 惠所建構,緊密的網絡,能讓規 範存在,更能增加信任度。

(42)

表2-2 社會資本定義彙整表(續)

Flora(1995) 為集體道德與彼此信任的規範,

它是在社區所產生的資源。

Putnam(1995) 為社會組織的一種特徵,如信 任、規範與網絡,是可以藉由促 進合作的行為來改善社會的效 率。

蔡吉源(1995) 是一種無形的社會資產,也是提 供社會行動者的特殊資源,其特 殊性可促進社會行動者在這個社 會結構裡採取適當的行動。

Burt(1997) 透過人際之間的鑲嵌關係,而有 助於個人社會資本與財富的創 造。

Nahapiet and Ghoshal (1998) 是個人或社會單位之間所建立的 網絡關係,為實際看的見及潛在 看不見資源的總和。透過人際間 相處所累積得資源,應用於網絡 組織中可以使各單位之間得到資 源與資訊的分享。

Fukuyama(1998) 夠促使團體成員在合作之間的共 通、非正式價值或規範。

(43)

表2-2 社會資本定義彙整表(續)

Lesser(2000) 社會網絡中,個體會透過與他人 的之間的互動而建立起獨特的社 會關係,這些關係的累積是個體 本身所專享的一種財富,此一財 富必須經由動態、持續性以的正 式或非正式的社會互動或連結來 蓄積。

Lin, N.(2001) 一種鑲嵌於社會網絡的資源,行 動者透過行動予以取得或使用。

李貞宜(2002) 社會互動中所產生的網絡聯繫、

規範和信任這些關係的特性,則 促進人們彼此之間的相互合作,

為共同的利益協調努力。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二、社會資本之特性

依據Adler and Kwon(2002)對於社會資本之特性中可知,社會資本具有 以下幾點特性,茲說明如下:

1. 和其他資本一般,社會資本同時兼具「專屬性(Appropriable) (Coleman,1988)及「可轉換性(Convertible)」(Bourdieu, 1985)。

2. 社會資本是一種「共有財(Collective goods)」,無法成為個別成員的 私有財產。即指沒有任何一個成員可以獨自擁有社會資本。

3. 社會資本乃根植(Located)於成員間的關係中,而非根植於成員本身。

4. 社會資本並不像其他經濟學家所稱之資本一般能夠被量化並加以衡量。

(44)

Nahapiet and Ghoshal(1998)整合了不少學者之說法,將社會資本歸納成 三個主要構面,其分別為(1)結構構面(Structural Dimension)、(2)關係構面 (Relational Dimension)、與(3)認知構面(Cognitive Dimension),以下茲分別對 此三構面進行說明:

(一) 結構構面

結構構面強調社會系統及整體關係網絡中之連結型態、密度與運作情 況,即組織所屬的網絡密度越高,運作越頻繁、順暢,且組織所在位置越 靠近網絡的中心位置,則代表組織的社會資本越高。可細分為下列三項:

1. 網絡結(network ties):個體或組織在網絡中所建立,能表現其對資 訊涉入程度的各種關係式。

2. 網絡構態(network configuration):網絡體為緊密或鬆散的程度,即 指連結的密度、個數與層級,依強度之分,有強弱連結之分。

3. 專享組織(appropriable organization):網絡體具有專享的特性,可快 速移轉知識卻不易被非網絡成員所盜取。

其中,網絡結係指組織對外連結的數量(Alder, 2000),連結的數量越 多,代表組織在社會資本結構面上愈富有;此外,由於網絡結掌握資訊取 得的優勢(Nahapiet & Ghoshal, 1998),因此在知識移轉過程中也就顯得相當 重要。

(二) 關係構面

社會資本中關係構面指的是網絡內各夥伴成員間社會性互動的品質,

Gulati(1998)稱之為關係鑲嵌,亦即人們經由一段時間的互動,而相互發展 出來的一種人際關係(Granovetter, 1992)。

Nahapiet and Ghoshal(1998)將關係構面區分為四個主要要素,其分別為:

1. 信任(Trust):彼此相信有能力及意願交換或結合知識,可降低交換

(45)

知識與資源的風險。當關係中存有高度的信任時,成員們會更願意 進行交換,且更能促進互動。

2. 規範(Norm):為一種控制的力量,在此約束下,期望相互連結進而 創造更多知識,而規範能夠作為有力的基礎以創造更多的資本。

3. 義務(Obligation)與期望(Expectations):指對未來的承諾可促使交換 或結合知識的動機。

4. 認同(Identification):將其他個體視為同一群組,目標一致下,全心 全力投入高價值的知識創造。

(三) 認知構面(Cognitive Dimension)

在共享的網絡上所達成的共識,利用共享語言、規則及陳述的方式來 降低知覺障礙,凡能夠促進組織成員認同感或凝聚意識的資源皆屬於此認 知構面之範圍。

Nahapiet and Ghoshal(1998)特將此構面獨立出來,是因其代表了一組重 要的資產,而這些資產是過去社會資本中未提及,但卻是策略領域中引起 相當多注意的(Grant, 1996 ; Kogut & Zander, 1992、1996)。其將認知構面區 分為以下兩個主要要素,其分別為:

1. 共享的語言與符號(Shared language and odes)

共享語言影響著資訊的結合與交換,運用直接或重要功能性的社會關 係,也就是進行討論與交換資訊、詢問問題等。其次,共享語言會影響 個人的認知(Berger & Luckman 1966; Pondy & Mitroff, 1979),其提供一 共同性概念以有利於資訊的交換與結合。

2. 共享的故事(Shared narratives)

當存在共享的故事時,如神話、故事、寓言等亦能提供強力的意涵以使

(46)

社群能夠創造、交換資訊。

三、社會資本實務應用

社會資本是社會學家在1980年代後期提出的概念,希望將社會文化的 因素納入經濟成長的理論當中,這樣的概念在最近的二十年以來,已經深 受學界的普遍討論;舉例而言,自然和人力資本只能解釋部分經濟發展的 因素,但卻鮮少探討經濟行動者與組織間如何互動和聯繫來創造成長和發 展的過程,也就是忽略了社會資本的重要性。

過去數十年來,社會學、教育學、政治學、經濟學及管理學等領域,

在社會資本的實務應用雖相當普遍,但始終只集中在幾個主要的議題上,

例如;Cavaye(1997)則針對社區意識探究發現,藉由民眾對社區意識的凝 聚,可以累積社區所屬之社會資本,進而降低社區犯罪率;孫清山、黃毅 志(1994)探究社會階層流動的議題中,證實個人利用存在於人脈關係中 的社會資本,對於獲得職業升遷以及社會階層的流動有其助益。

Granovetter(1985)所做的研究中,他指出,社會新鮮人剛踏出社會在找 尋工作時,社會資本較豐富的人比社會資本較薄弱的人,相對上比較容易 找到工作。

社會資本中的「外部社會資本」為亦稱為「橋樑 bridging」型式的社會 資本,為一種從企業外獲得利益的能耐,可獲得企業週遭環境中的市場資 訊、顧客資訊或資源(Burt, 1992),亦可進一步提供給具有創業導向的企業 一個分析及行動的準則,使其可以針對環境不確定去規避、反擊(Chong &

Gibbons, 1997)。

(47)

在社會科學研究的文獻裡,對社會資本的定義和研究已經有相當多元 的運用與詮釋。最近幾十年,社會資本理論也廣泛用在管理科學之上,探 討社會資本對於組織績效(Uzzi, 1996)、資源結合與交換(Nahapiet & Ghoshal, 1998)、智慧資本(Nahapiet & Ghoshal, 1998)、創新(Tsai & Ghoshal, 1998)、

職涯成功(Seibert, Kraimer, & Liden, 2001)、工作滿意度(方鈺如,民 91)的影 響。近來許多針對組織理論與策略管理的探討,將社會資本的概念運用在 建立組織的管理應用上,這些學者大都能同意社會資本的累積可以使組織 產生正向的效益。社會資本也可幫人找到工作;亦可為企業創造一個有利 的雇用環境(Lin & Dumin, 1996);社會資本利於內部單位間資源的交換及產 品創新(Tsai & Ghoshal, 1998)、智慧資本的創造(Nahapiet & Ghoshal, 1998);

社會資本可減少員工離職率及組織的解散率,有助於企業家精神(Chong &

Giboon, 1997)及新成立的公司;社會資本可增強與供應商之關係、區域生 產網路及內部學習(Kraatz, 1998)。

在不同研究學門方面的分類,Adler and Kwon(2002)曾經將社會資本應 用組織管理的相關研究進行初步整理。本研究擷取重要的研究主軸由下表 2-3 呈現。

表 2-3 社會資本應用於組織管理的相關研究

學者 相關理論應用

Burt(1992)Gabbay and Zuckerman(1998)

社會資本對職涯成功(career success)

的影響。

Belliveau, O’Reilly and Wade (1996)

社會資本對主管薪資的影響。

(48)

表 2-3 社會資本應用於組織管理的相關研究(續) Fernandez, Castilla and

Moore(2000)

社會資本對於建立豐富人才庫,以供組 織招聘使用的研究。

Gabbay and Zuckerman

(1998)

Tsai and Ghoshal(1998)

社會資本促進內部單位資源交換與產品 創新的影響。

Krackhardt and Hanson

(1993)

社會資本降低離職率與組織分化、促進 創業家精神。

Baker(2000) 社會資本強化與個體與企業網絡關係。

Kraatz(1998) 社會資本強化組織內部學習。

資料來源:Adler, P.S. & Kwon, S. (2002). Social capital: 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7(1), 17-40.

國內學者在針對社會資本的研究,邵秀玲(2005)研究發現,人際信任、

溝通、資訊與資源取得、獲得助力等社會資本的變項與工作績效(目標達成 率、品質、同事滿意度)有顯著正相關。林億明(2002)研究發現整體信任感、

共享價值觀及非正式互動程度等社會資本變項分別對知識分享行為或創新 績效有所助益。邱柏松、余溪水(2006)研究發現成員間互動緊密、互信、對 組織部門的認同程度,會正向影響成員技能與士氣的提升(工作投入、團體 凝聚力)。

從以上研究敘述當中,雖然以個人、家庭、社區或是企業等不同主體 來檢視社會資本,但透過關係網絡所凝聚社會資本進而達成特定目的,的 確也在其他文獻中得到佐證,換句話說,就是說組織藉由透過資源連結過 程累積存在於組織間的社會資本並且加以善用。

(49)

本文所談的「社會資本」則較屬於個人社區組織層次微觀的探討,乃 是一個存在於社會支持網絡中,每個聯結點上個體與組織之間的互動間之 關係結構所能動用的資源,更易取得資訊,是獲取其他資源的基礎。社會 資本的概念,乃泛指建立在信賴與互惠交易等規範基礎上的社會合作關 係,並有助於提昇該社群集體行動能力的一種資產。社區居民與組織之間 互動的關係,其與組織之間的認知與否,也將影響社區營造所帶來的成效,

進而帶動社區產業之發展之未來性。

數據

表 2-1  社區定義彙整表(續)  林鎮洋(1998)  指的是一個社會單元,不僅是地 理上的意義,而由一群人、一個 工作組織、一個有特定目標的團 體結合而成。  文建會(1999)  一定區域內的人民,在心理層面 和行為態度上具有認同感、願意 共同努力實現共同願景的一群 人。  徐震(2001)  住於某一地理區域,具有共同關 係,社會互動及服務體系的一個 人群。是一種社會性的共同體。 這個人群具有共同關係及需要, 有這些共同的問題、利益及需要 因而產生共同的社區意識。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然而,
表 2-3  社會資本應用於組織管理的相關研究(續)  Fernandez, Castilla and
表 3-1  陳向明量化研究與質性研究比較  量化研究      質性研究  研究目的  證實普遍狀況、預 測、尋求共識  解釋性理解、尋求複雜性  對知識的定義  與情境無關  由社會文化所建構  價值與事實  分離  密不可分  研究的內容  事實、原因、影響、 變量  故事、事件、過程、整體探究  研究層面  宏觀  微觀  研究問題  事先確定  過程中產生  研究設計  結構性的、具體的、 事先確定的  靈活的、演進的  研究手段  數字、統計分析  語言、圖像、描述分 析  研究工具  量表、統
表 3-2  受訪者基本資料  姓名  稱謂  訪談地點  訪談時間  鄭春美  社區發展協會理 事長  尚德社區活動中心  2010.03.26  10:00~11:10AM  林瑞木  社區發展協會理 事長  白米社區活動中心  2010.04.09  10:00~11:30AM   二、訪談題綱      本研究另一項蒐集資料的方式是透過深度訪談,為使蒐集資料能更加 完備,過程能更加順利,以訪談題綱作為工具,採用半結構式的訪談題綱。      由於訪談的引導方式,將影響整個資料的蒐集及研究的可信程度,
+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隨著科技的進步,展覽場的導覽系統已從過去導遊、磁帶機或 CD 播放 器講解的時代轉換成行動導覽的時代。目前行動導覽方式大都以 RFID 或 QR

Topic 4 - Promotion and Maintenance of Health and Social Care in the Community 4CAspects of risk assessment and

community, including the students, teachers, support staff (counsellors, social workers);.. parents and board of governors, are involved in confronting the issue

 Examples of relevant concepts: equality, discrimination, cultural differences, community resources, self-concept, vulnerable groups, community work, community support

Apart from actively taking forward the "Walk in HK" programme announced by the Transport and Housing Bureau in January this year to encourage people to walk more, we

 Examples of relevant concepts: equality, discrimination, cultural differences, community resources, self-concept, vulnerable groups, community work, community support

We hope to engage and collaborate with stakeholders in the community to explore the many possibilities of aging through creative workshops and community engagement3. We hope

Th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community commitment, dependence, and reputation positively influence sense of virtual community.. The findings also reveal that recipro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