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時代進步,資訊、高科技所帶來的衝擊,再伴隨著工業化,臺灣經濟 結構出現了莫大的變化,導致都市化的現象不斷地產生,面臨都市不斷發 展擴張,農、鄉村居民也因就業、就學人口不斷外移,地區人口的驟減與 結構老化,城鄉發展的不均,導致社區產業發展有限,傳統的社區部落正 面臨地方文化產業能否保存的嚴峻考驗。

高度工業化,社會、經濟結構快速變遷,亦產生不少問題,治安惡化,

引發婦女、兒童安全問題,高齡化社會產生老人照護問題,以及人際關係 的疏離,社會價值觀地改變等等(詹秀員,2002)。為解決這些問題,因此,

政府部門、非營利組織,或是企業團體,以社區為出發點,利用社區營造 方式,動員社區居民,整合社區資源,以便社區化服務業務發展,社區產 業經營,改善居民生活。也因而形成台灣 90 年代之後的社區發展熱潮(賴

兩陽,2002)。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於民國 83 年,提出強調以草根色彩、重視居民 與結合社區資源的「社區總體營造之施政計劃」,使社區居民價值觀能趨於 一致,建立起共同願景,凝聚共同意識的社會認同力量,期望透過社區居 民自動自發共同參與社區事務,使社區居民能更關心社區生活環境,營造 社區文化特色,進而讓居民建立互助互信的精神,便也成為當前社會文化 相當重要的課題。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提出的社區總體營造政策,該政策認為,可以 透過重建一種現代社區意識(社區自主、民眾參與、由下而上)來解決社 會脫序、失衡的現象。另外,社區營造政策也注入一種新的文化形式—具 現代化的進步觀念,由政府各部門如文建會、學界、企業團體、非營利組 織等對地方社區的重建提出相關營造之規劃。一種對傳統社區的懷念與現 代社區理想意識,這種共同努力的思維,便是社區營造一大推力。

社會資本最初是用來描繪人與人間的脈絡關係,可促使個人在其群體 間發展出良好的關係資源。後來,學者逐漸將社會資本運用於家庭內外關 係、企業內外關係等,最後更將之應用於組織對於其相關利害關係人的關 係中。也有學者曾指出社會資本是群體所共有,藉由公民參與非正式的社 交活動,有利於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協調,並培養互惠的行為模式,增加 彼此的信任感,進而促進社會中各項資源的流動效率。Nahapiet 及 Ghoshal

(1998)認為,這種透過人際間相處所累積得資源,應用於網絡組織中可 以使各單位之間得到資源與資訊的分享。即單位間以社會係絡(context)

建立彼此的聯結關係,以促進彼此間資源的交換與整合。社區營造的精神 強調社區事務應由社區的民眾結合社區資源,藉由社區居民討論,形成共

識,共同決定社區發展。而社區在發展社區營造的同時,共同的信念、共 同意識、信任是不可或缺的。此外,社區居民與社區內外部組織的互動、

投入程度,更是決定社區營造關鍵成功因素之一。社會資本鑲嵌於社會關 係中,社區中本身蘊含著許多社會資本,而社會資本構面的內涵中,具有 聯繫整體關係網絡的型態、密度,促進組織成員間認同或凝聚意識,藉由 建立長期互動情誼及信任可累積社會資本,因此社會資本的存在對於社區 營造有相當的重要性。

社區產業是一種透過共同討論、共同生產、共同行銷,透過這種共同 的行為,使社區產業成為一種形成社區共識的另外一種媒介。然而,社區 居民常常無法體認到社區利益共享的真諦,因而缺乏對社區共同參與的共 識與實際行動,社區裡從事社區產業的業者常是自顧不暇,缺少了社區的 互動,使得社區產業難以持續性地長久維持。在社區營造的精神下,共同 推動社區產業,必須是經過多方面的考量,再透過各種資訊與資源的配合,

才能使社區產業永續發展。

為了解決當前的社區產業的問題與困境,以及使當地居民發揮社區共 同體的精神,當務之急的工作應考慮社區中裡有哪些資源可善加利用,如:

人力資本、自然資本、物質資本、財力資本、社會資本等等。而隨著時間 與環境的改變,僅有社會資本最能屹立不搖於社區當中。而社會資本理論 不僅可了解社區的社會資本網絡與社區總體營造之間影響,更可以去帶動 社區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