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社會資本定義、來源、功能

社會資本之概念起源於社會學,最初是用來描繪人與人間的脈絡關

係,可促使個人在其群體間發展出良好的關係資源。爾後,學者逐漸將社 會資本運用於家庭內外關係、企業內外關係等,最後更將之應用於組織對 於其相關利害關係人的關係中。

不少學者認為社會資本的觀念是一系列鑲嵌於關係上的社會資

源。Burt(1997)認為社會資本是透過人際之間的鑲嵌關係,而有助於個人社 會資本與財富的創造。Bourdieu(1980)認為透過參與各種社會經濟組織,去 拓展人際關係,因而有更多機會接觸到更多的資源。在組織的整合之上,

占有相當的優勢。Lin(2001),一種鑲嵌於社會網絡的資源,行動者透過行 動予以取得或使用。社會資本即透過社會關係所取得的資本,係存在於個 人的社會關係之一種財富或利益,而影響這種關係的因素則有關係結構、

人際互動及關係結構中個體所擁有的共同係絡(context)及語言。

Nahapiet 及 Ghoshal(1998)認為,社會資本是個人或社會單位之間 所建立的網絡關係,為實際看的見及潛在看不見資源的總和。這種透過人 際間相處所累積得資源,應用於網絡組織中可以使各單位之間得到資源與 資訊的分享。即單位間以社會係絡(context)建立彼此的聯結關係,以促進彼 此間資源的交換與整合。

Putnam(1995),定義社會資本為社會組織的一種特徵,如信任、規範與 網絡,是可以藉由促進合作的行為來改善社會的效率。社會資本是群體所 共有,藉由公民參與非正式的社交活動,有利於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協調,

並培養互惠的行為模式,增加彼此的信任感,進而促進社會中各項資源的 流動效率。

Fukuyama(1998)對於社會資本的定義認為能夠促使團體成員在合作之 間的共通、非正式價值或規範;在團體成員預期其夥伴的行為表現都是誠 實可靠的, 自然就彼此信賴,而彼此信賴是使任何團體或組織運作順暢的 潤滑劑。

Flora(1995) 視社會資本為集體道德與彼此信任的規範,它是在社區所 產生的資源。國內學者蔡吉源(1995)在針對社區意識凝聚問題研究中,

認為社會資本是一種無形的社會資產,也是提供社會行動者的特殊資源,

其特殊性可促進社會行動者在這個社會結構裡採取適當的行動。李貞宜 (2002)從社會或集體的角度來看,社會互動中所產生的網絡聯繫、規範和信 任這些關係的特性,則促進人們彼此之間的相互合作,為共同的利益協調 努力。

在社會網絡當中,個體會透過與他人的之間的互動而建立起獨特的社 會關係,例如彼此的友誼、規範、信任等等。這些關係的累積是個體本身 所專享的一種財富(wealth),然此一財富無法由個人獨自擷取,必須經由 動態的,持續性以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社會互動或連結來蓄積,因此學者將 之稱為社會資本(Lesser, 2000)。

Coleman(1988)認為社會資本由信任、規範、互惠所建構,緊密的網絡

(closure of social networks)不僅能讓規範存在,更能增加信任度。

Coleman(1990)對於社會資本形式的探討上,即指出責任與期望普及化 的重要,同時也強調社會規範可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的顧慮。社會資本的 價值隨時間的推移而逐漸降低。社會資本與人力資本、物質資本一樣,需 要不斷更新,否則將喪失價值。無法保證期望與義務關係歷時長久而不衰,

沒有定期的交流,規模無法維持;總而言之,社會關係必須盡力維持。

社會資本之所以重要,就某種角度而言,社會資本可減少人際互動過 程中,因投機行為或機會主義的行徑,而衍生不必要的交易成本,而有助 於提昇集體行動能力。特別在社群的行動目標指向公共財的創造時,其行 動能力的良窳,是政策成敗的關鍵。

由於學者對組織之社會資本的研究乃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切入,因此對 社會資本並未有一致性的定義,茲整理諸位學者對組織間社會資本的定義 如表 2-2。

表2-2 社會資本定義彙整表

學者 社會資本定義

Bourdieu(1980) 透過參與各種社會經濟組織,去 拓展人際關係,因而有更多機會 接觸到更多的資源。

Coleman(1988) 認為社會資本由信任、規範、互 惠所建構,緊密的網絡,能讓規 範存在,更能增加信任度。

表2-2 社會資本定義彙整表(續)

Flora(1995) 為集體道德與彼此信任的規範,

它是在社區所產生的資源。

Putnam(1995) 為社會組織的一種特徵,如信 任、規範與網絡,是可以藉由促 進合作的行為來改善社會的效 率。

蔡吉源(1995) 是一種無形的社會資產,也是提 供社會行動者的特殊資源,其特 殊性可促進社會行動者在這個社 會結構裡採取適當的行動。

Burt(1997) 透過人際之間的鑲嵌關係,而有 助於個人社會資本與財富的創 造。

Nahapiet and Ghoshal (1998) 是個人或社會單位之間所建立的 網絡關係,為實際看的見及潛在 看不見資源的總和。透過人際間 相處所累積得資源,應用於網絡 組織中可以使各單位之間得到資 源與資訊的分享。

Fukuyama(1998) 夠促使團體成員在合作之間的共 通、非正式價值或規範。

表2-2 社會資本定義彙整表(續)

Lesser(2000) 社會網絡中,個體會透過與他人 的之間的互動而建立起獨特的社 會關係,這些關係的累積是個體 本身所專享的一種財富,此一財 富必須經由動態、持續性以的正 式或非正式的社會互動或連結來 蓄積。

Lin, N.(2001) 一種鑲嵌於社會網絡的資源,行 動者透過行動予以取得或使用。

李貞宜(2002) 社會互動中所產生的網絡聯繫、

規範和信任這些關係的特性,則 促進人們彼此之間的相互合作,

為共同的利益協調努力。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二、社會資本之特性

依據Adler and Kwon(2002)對於社會資本之特性中可知,社會資本具有 以下幾點特性,茲說明如下:

1. 和其他資本一般,社會資本同時兼具「專屬性(Appropriable) (Coleman,1988)及「可轉換性(Convertible)」(Bourdieu, 1985)。

2. 社會資本是一種「共有財(Collective goods)」,無法成為個別成員的 私有財產。即指沒有任何一個成員可以獨自擁有社會資本。

3. 社會資本乃根植(Located)於成員間的關係中,而非根植於成員本身。

4. 社會資本並不像其他經濟學家所稱之資本一般能夠被量化並加以衡量。

Nahapiet and Ghoshal(1998)整合了不少學者之說法,將社會資本歸納成 三個主要構面,其分別為(1)結構構面(Structural Dimension)、(2)關係構面 (Relational Dimension)、與(3)認知構面(Cognitive Dimension),以下茲分別對 此三構面進行說明:

(一) 結構構面

結構構面強調社會系統及整體關係網絡中之連結型態、密度與運作情 況,即組織所屬的網絡密度越高,運作越頻繁、順暢,且組織所在位置越 靠近網絡的中心位置,則代表組織的社會資本越高。可細分為下列三項:

1. 網絡結(network ties):個體或組織在網絡中所建立,能表現其對資 訊涉入程度的各種關係式。

2. 網絡構態(network configuration):網絡體為緊密或鬆散的程度,即 指連結的密度、個數與層級,依強度之分,有強弱連結之分。

3. 專享組織(appropriable organization):網絡體具有專享的特性,可快 速移轉知識卻不易被非網絡成員所盜取。

其中,網絡結係指組織對外連結的數量(Alder, 2000),連結的數量越 多,代表組織在社會資本結構面上愈富有;此外,由於網絡結掌握資訊取 得的優勢(Nahapiet & Ghoshal, 1998),因此在知識移轉過程中也就顯得相當 重要。

(二) 關係構面

社會資本中關係構面指的是網絡內各夥伴成員間社會性互動的品質,

Gulati(1998)稱之為關係鑲嵌,亦即人們經由一段時間的互動,而相互發展 出來的一種人際關係(Granovetter, 1992)。

Nahapiet and Ghoshal(1998)將關係構面區分為四個主要要素,其分別為:

1. 信任(Trust):彼此相信有能力及意願交換或結合知識,可降低交換

知識與資源的風險。當關係中存有高度的信任時,成員們會更願意 進行交換,且更能促進互動。

2. 規範(Norm):為一種控制的力量,在此約束下,期望相互連結進而 創造更多知識,而規範能夠作為有力的基礎以創造更多的資本。

3. 義務(Obligation)與期望(Expectations):指對未來的承諾可促使交換 或結合知識的動機。

4. 認同(Identification):將其他個體視為同一群組,目標一致下,全心 全力投入高價值的知識創造。

(三) 認知構面(Cognitive Dimension)

在共享的網絡上所達成的共識,利用共享語言、規則及陳述的方式來 降低知覺障礙,凡能夠促進組織成員認同感或凝聚意識的資源皆屬於此認 知構面之範圍。

Nahapiet and Ghoshal(1998)特將此構面獨立出來,是因其代表了一組重 要的資產,而這些資產是過去社會資本中未提及,但卻是策略領域中引起 相當多注意的(Grant, 1996 ; Kogut & Zander, 1992、1996)。其將認知構面區 分為以下兩個主要要素,其分別為:

1. 共享的語言與符號(Shared language and odes)

共享語言影響著資訊的結合與交換,運用直接或重要功能性的社會關 係,也就是進行討論與交換資訊、詢問問題等。其次,共享語言會影響 個人的認知(Berger & Luckman 1966; Pondy & Mitroff, 1979),其提供一 共同性概念以有利於資訊的交換與結合。

2. 共享的故事(Shared narratives)

當存在共享的故事時,如神話、故事、寓言等亦能提供強力的意涵以使

社群能夠創造、交換資訊。

三、社會資本實務應用

社會資本是社會學家在1980年代後期提出的概念,希望將社會文化的 因素納入經濟成長的理論當中,這樣的概念在最近的二十年以來,已經深 受學界的普遍討論;舉例而言,自然和人力資本只能解釋部分經濟發展的 因素,但卻鮮少探討經濟行動者與組織間如何互動和聯繫來創造成長和發 展的過程,也就是忽略了社會資本的重要性。

過去數十年來,社會學、教育學、政治學、經濟學及管理學等領域,

在社會資本的實務應用雖相當普遍,但始終只集中在幾個主要的議題上,

在社會資本的實務應用雖相當普遍,但始終只集中在幾個主要的議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