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資料處理

各項資料回收之後先行整理,剔除無效問卷(作答不完全、有 明顯反應心向、沒有作答),受將有效問卷的資料輸入電腦作統計分 析。本研究以SPSS 統計軟體進行統計分析,使用的統計方法如下:

(一)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來探討不同性別的青少年在後設認知上的 差異。

(二)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來探討不同年級的青少年在後設認知上的 差異。

(三)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來探討不同父母婚姻狀況的青少年在後設 認知上的差異。

(四)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來探討不同地區的青少年在後設認知上的 差異。

(五)以積差相關來探討青少年後設認知與學業表現之間的相關情 形。

(六)以積差相關來探討青少年後設認知與學校人際關係之間的相關 情形。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本章分五節,敘述研究之結果:第一節說明青少年後設認知 量表題目發展與試題分析;第二節是信度分析;第三節是效度分 析,包括內容效度、建構效度方面;第四節是不同年級、性別、

婚姻狀況、地區在後設認知上的差異;第五節學校人際、學業表 現與後設認知之相關;第六節後設認知量表全國性常模建立,包 括原始分數、百分等級常模;第七節量表應用與範例。

第一節 量表題目發展與試題分析

壹、量表編製建構

經由文獻的蒐集與分析,Flavell 於 1976 年將後設認知定義為「一 個人對自己認知過程、結果的覺知及自我調整」。於 1987 年又分為「後 設認知知識」與「後設認知經驗」。後設認知知識分為「人的變項」、

「工作變項」、「策略變項」,對於後設認知知識的部分,分類較細微,

在無依附學科的情況下,較為抽象,且後設認知經驗,會因個別差異 有所不同,難以命題,故不採用Flavell 的理論。另外,國外學者 Browen 於1987 年,認為後設認知分為認知的知識及認知的調整,認知的知

識指對自己認知歷程的知識,較屬於傳統的陳述性知識;認知調整是 用來監督、調整學習活動的,分為計畫、監控(監控中含有監控、修 正、重新安排學習策略)、評估。本研究的依據理論為採用 Paris 所提 出的後設認知理論觀點,分為認知的自我評估與思考的自我管理。所 謂認知的自我評估相當Flavell 的認知知識,只是再細分為陳述性知 識、程序性知識、條件性知;所謂思考的自我管理實際上是指Browen 的認知調整部分(溫卓謀,1997),在面臨問題時或是認知活動歷程 時,較符合情境的連結,更具有條列性、邏輯性與實際間的相結合,

故以此來進行理論建構之檢驗。

Cross 與 Paris(1988)將後設認知分為認知的自我評估與思考 的自我管理兩大類。認知的自我評估又可分為陳述性、程序性及條件 性知識三部分,不易在無範圍的測量內容,測驗出真實的後設認知能 力,為先備知識的部分,是後續自我管理思考的基石;後設認知在學 習中扮演極關鍵的角色,往往學習差的學生缺乏某後設認知技能或策 略(鄭麗玉,1994),然而思考的自我管理又可分為計畫、評鑑及調 整三部分,加上Brown 所提及的監控,強調過程中時時監控,此為 一行動智慧,不斷地呈現環狀循環,計畫、監控、評鑑、調整四者,

何者為先?何者在後?無一定規律,重在行動中精益求精,不斷加以 調整修正以追求目標的達成。期望能了解我國青少年的後設認知內

涵,且發展貼近我國青少年的文化用語及生活經驗的後設認知量表

(如第二章圖2-3-2)

貳、發展正式量表

一、量表題目增刪與修飾:內容效度

研究者經由文獻資料所蒐集與修正的題庫,經研究者參考自編而 成,請指導教授連廷嘉、溫雅惠及相關領域專家廖本裕、鄭承昌、李 偉俊、何俊青予以指導,依題目選擇過程及題目的構念、內容、語意,

提出有效建言,再依眾人所給予指導加以修正預試量表(詳見附錄 四)。全量表共 40 題,採 likert 五點計分,分為「完全符合」、「大多 符合」、「部份符合」、「大多不符合」、「完全不符合」,分別計以5、4、

3、2、1 分。受試者得分愈高表示其後設認知能力愈高。為了避免填 答而產生習慣性反應,因此,自我計畫和我自調整有部分反向題,自 我監控和自我評鑑則無反向題。

研究者將設計的初稿題目與指導教授研究討論後,送請領域專家 以及測驗專家,共六位學者專家予以指導,就初稿中的有關構念、題 意的內容、題目遣詞用字的適切性,提供增列、刪改或調整題之看法,

以及題目編選的過程提供建議。

請學者專家針對問卷內容,依「適用」、「修正後適用」及「不適 用」三點量表進行勾選,在問卷回收後,根據其勾選之選項及提供的

修正意見,以次數分配及百分表進行統計分析,建構本問卷之內容效 度。各題項「適用」及「修正後適用」選項累積百分比達 80﹪以上 者予以保留,低於 80﹪者則刪除,最後,綜合專家學者之意見,逐 題對問卷內容進行修飾及調整,再請指導教授審閱問卷內容後,編製 完成預試問卷。

根據專家內容效度之考驗分析,量表第二層面的第 9、10 題及第 四層面的第4 題,雖都各有一位專家認為不適用,但其「適合」及「修 正後適合」選項累積百分比達 80﹪以上,則予以保留,專家效度統 計結果(參見表 4-1-1),其餘各題均予以保留,並針對需要語意修正 之題項作適度調整。

4-1-1 後設認知量表之專家效度統計表

4-1-1 後設認知量表之專家效度統計表(續)

的題目後,作為青少年後設認知量表之初稿,針對國中一至三年級的 學生進行量表預試。預試問卷回收後,根據以項目分析與因素分析來 進行建構效度的考驗。首先進行項目分析,依項目分析結果,預試的 結果來對題目作更進一步的篩選與修改,以得到更精準的量表題目。

以各分層面題目與總量表的項目分析及以全部題目進行因素分析,進 行最後刪題。結果如下:

(一)項目分析 1.分量表

將有效問卷的原始資料輸入電腦之後,採下列標準來篩選題 項:1.計算各分層面總分高分組與低分組兩組間的差異,以分析題項 鑑別度,刪除鑑別t 值小於 3 者。2.該題與所屬分層面總分之相關值 小於 .2 者,即刪除之。3.若刪除該題後,內部一致性的α信度提高 者,即刪之。各分量表項目分析的結果(如表4-1-2、4-1-3、4-1-4、

4-1-5)發現:後設認知預試量表之各題項的決斷值(CR 值)均大於 3 且達.001 顯著水準;每一題項與各自分量表總分的相關均達到 .30 以上;且在內部一致性上的刪題標準下,刪除該題項之α 值會提高。

因此,本量表可刪除第3 及 28 題。

(一)自我計畫分量表

(三)自我調整分量表

(二)因素分析

因素分析採用主軸因素抽取法,再選用相等最大值法(Equamax)

進行直交轉軸。設定四個因素,進行因素分析結果(如表3-3-5),得 到四個因素與原構念一致。為同時考量因素分析結果與原來量表的構 念一致,故刪除 1、7、8、15、25、26、28、31、32 共 9 題。四個因 素依原有分量表名稱命名,因素一命名為「自我計畫」,因素二命名 為「自我監控」,因素三命名為「自我調整」,因素四命名為「自我評 鑑」。

綜合以上項目分析及因素分析的分析結果:依項目分析之後設 認知預試量表各題項的決斷值(CR 值)均大於 3 且達 .001 顯著水準;

每一題項與各自分量表總分的相關均達到.30 以上;且在內部一致性 上的刪題標準下,刪除該題項之α 值會提高。及因素分析之考量分析 結果與原來量表的構念一致,第 1、3、7、8 原屬於自我計畫因素;

15 原屬於自我監控因素;25、26、28 原屬於自我調整因素;31、32 原屬於自我評鑑因素,對總量表進行因素分析後,與原來的構念不一 致,故刪除1、3、7、8、15、25、26、28、31、32 共 10 題。

4-1-6 後設認知因素分析表

(five-point Likert scale)編制。量表的評量方面,「5」代表完全符合、

「4」代表大多符合、「3」代表部分符合、「2」代表大多不符合、「1」

代表完全不符合。同時為了避免受試者產生習慣性反應作答,量表試 題有反向題,「自我計畫」、「自我調整」有反向題;「自我調整」、「自 我評鑑」皆為正向題,計分時,依分數高者表示後設能力較高,反之,

分數低者表示後設認知能力較低。

第二節 量表信度分析

一、內部一致性

本研究在以預試樣本進行題目分析,並計算分量表的內部一致 性;於正式施測後,研究者乃進一步進行一次內部一致性 α 係數的分 析,目的在比較樣本增加,內部一致性α 係數是否會提高。由表 4-2-1 的比較結果,可以發現正式施測的內部一致性 α 係數相較於預試階段 的確有提昇,表示本量表具有可接受的內部一致性信度,且所有 α 係 數在 .7 以上,符合量表的信度標準。

4-2-1 後設認知量表各分量表內部一致性交互驗證摘要表

各向度內容 題數 預試結果之α 係數 正式施測樣本之α 係數

自我計畫 10 .774 .792

自我監控 10 .876 .873

自我調整 10 .862 .854

自我評鑑 10 .926 .922

二、重測信度

本量表以台北縣中和國中、台中縣東勢國中、台東縣新生國中共 計 95 名國中學生,間隔二週進行後設認知量表的重測,前後測之平 均數、標準差比較如表4-2-2,由表 4-2-2 中可以看出各分量表中,前 後測的平均數差異的絕對值小於1;再者,前後測的標準差差異的絕 對值亦小於1,表示兩次施測的結果不管在集中情形或是變異情形,

都尚稱穩定(連廷嘉,2004)。在本量表中,只有自我監控前後測的 平均數與標準差差異的絕對值大於 1,其他皆小於 1;表示兩次施測 結果不管在集中或是變異情形,都尚稱穩定。

4-2-2 後設認知量表各分量表之前-後測平均數及標準差

第一次施測 第二次施測

分量表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自我計畫 19.616 4.423 20.677 4.129

自我監控 30.934 7.127 33.316 8.191

自我調整 24.371 5.504 23.862 5.361

自我評鑑 26.285 7.106 25.872 7.055

三、折半信度

折半信度即單獨利用一次測驗結果,以隨機方式將分量表或測驗

折半信度即單獨利用一次測驗結果,以隨機方式將分量表或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