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結論

本研究依據文獻探討、問卷調查及針對上述的主要研究發現,可 以綜合歸納成下列結論,以作為提出建議的依據。

一、量表適用於台灣地區青少年後設認知能力之評量與輔導

語言對某些知覺歷程和記憶歷程會產生影響,不同的語言有不同 的思考的方式(李素卿譯,2003)。因此,量表發展之初,透過以青 少年學習歷程作為蒐集量表的重要考量,希望能在既有的論架構下,

再佐以本土性的資料,並於預試時,請學生將語句修改為認為通順,

並符合其思考模式,以使量表中的語句,更能貼近受測者的文化及生

活經驗。心理測量工具本土化是國內部分學者們在推動本土心理學過 程中所致力的一環(連廷嘉,2004)。故研究者希冀以本土語句,在 量表編製上不以翻譯國外量表的方式進行,故本量表應適用於台灣地 區青少年後設認知能力之評估。

二、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證據,多向角度構念獲得支持

青少年後設認知量表的的編製過程,經過實徵資料的蒐集與分 析 , 預 試 的 量 表 為 四 十 題 , 四 個 分 測 驗 , 其 內 部 一 致 信 度 介 於 .774~ .926 之間。以正式施測樣本所進行的內部一致信度分析結 果,可以發現:樣本量增加使得部分預試時內部一致性偏低的分量表 有明顯的提昇,而獲得比較高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在內在建構效度 上,透過項目分析與因素分析來考驗其構念效度。研究者先以預試有 效樣本作因素分析,設定四個因素,並進行相等最大值法(Equamax 轉軸法)的正交轉軸,選取負荷值.3 以上的題目為正式問卷,針對正 式樣本有效問卷再做一次因素分析,結果發現大部分的題目仍維持在 原先所設定的因素層面中,顯示問卷在效度上具有良好的建構效度。

三、青少年後設認知量表具備評估功能

首先,在青少年後設認知量表工具的效度證據部分,使用項目 分析及因素分析,以預試有效樣本作因素分析,設定四個因素,並進 行相等最大值法(Equamax 轉軸法)的正交轉軸,選取負荷值.3 以

上的題目為正式問卷,針對正式樣本有效問卷再做一次因素分析,結 果發現大部分的題目仍維持在原先所設定的因素層面中,結果獲得令 人可接受的效度證據。其次,為了符合青少年後設認知架構特徵,並 兼顧臨床工作者對工具能反映出不同系統的考量,在量表的形式上則 考量到多重資料的取得,而在量表中也包含了反向特質的題目,希望 藉由反向題目確認作答者想法。本研究編製之青少年後設認知量表具 備診斷功能,可以評估學生事前、進行中、事後之自我計畫、自我監 控與自我調整、自我評鑑之能力。總之,本研究所編製的青少年後設 認知量表,其向度構念也獲得支持,頗佳的內部一致性信度,故將其 作為本研究的主要工具應該適當。

四、青少年學業表現、學校人際與後設認知能力具關聯性

以「自我計畫」、「自我監控」、「自我調整」、「自我評鑑」與學業 表現、學校人際之相關顯著,可藉由青少年後設認知能力之高低來瞭 解學生在學的學業表現及學校人際情形,也經由提高其自我覺察、調 整的能力,助其學習遷移至學業表現、學校人際。因此,在學校雖然 有些學科容易引起學生焦慮,甚至是感到無聊,應設法讓學生在必須 從事的學習活動,發生在浮流的情形下(邱連煌,2005)。

五、建立後設認知工具之常模,使分數解釋具有客觀依據

雖然本後設認知量表已經具備一定的信度與效度,本研究為增加

量表的可靠性及解釋上的客觀程度,以全國 1065 位青少年在各分量 表得分與量表總分之原始分數與百分等級為根基的量表常模之建立 與量表之標準化,建立台灣地區青少年在本量表上所適用之百分等級 常模,以便能正確解釋「後設認知量表」分數所代表的涵義,以使其 在青少年後設認知能力的早期評估與瞭解之教育及輔導工作上能發 揮其功能。

六、不同年級之青少年,其後設認知能力不同

由本研究發現,一年級較三年級之青少年在後設認知量表上分 數偏高,而三年級較二年級之青少年在後設認知量表分數偏高。導致 此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一年級之青少年剛到國中就讀,懷抱期望,對 於事情會去計畫、監控、調整與評鑑;而三年級之青少年即將踏出校 園,對於未來有不同的展望,加上家庭、學校、文化刺激,促使其進 一步規劃未來;二年級之青少年則處在一、三年級中間,居於疲乏狀 態,故對於事情較不作計畫、監控、調整與評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