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研究工具係「後設認知量表」,其內容包含以下部 分:「學習思考量表」、「學校人際量表」、「學業表現量表」、「個人基 本資料」,茲說明如下:

壹、國中生學習思考量表

一、量表編製依據

本研究參考學者 Paris 的後設認知中的思考自我管理與 Brown

(1987)提及的監控及後設認知相關文獻,以作為問卷編擬題項的依 據。

二、預試量表編製與施測

預試量表編製與施測過程分為初稿擬定、預試問卷之確定、預試 之實施等步驟,分別說明如下:

(一)初稿之擬定

根據理論及問卷建構為基礎,針對後設認知自我計畫、自我監 控、自我調整、自我評鑑四向度,設計題項四十題,並經由專家學者

(如附錄四)針對問卷的構念和題目加以審閱與修改。

(二)預試問卷之確定

綜合專家學者意見,修正初稿缺失及文句潤飾,編製預試問卷,

確定四十題(如附錄四)。其內容及計分如下:

1、 問卷內容

本問卷依據文獻探討提出後設認知的包括自我計畫、自我監控、

自我調整、自我評鑑等四個層面,其內容包括「自我計畫」因素(1-10 題)在於評量學習者在事前對目的、資源、及自身能力作一評估後,

規畫出可行的策略;「自我監控」因素(11-20 題)在於評量學習者隨 時監控認知活動,在過程中找出問題、檢視執行情形;「自我調整」

因素(21-30 題)在於不斷的監控認知的過程,透過評估、計畫以隨 時因應調適作修正,以便在歷程中解決、改變;「自我評鑑」因素(31-40 題)在於對自身能力及眼前情況的衡量能力,能了解自己的學習表現 及所要達成學習目標的學習狀況,確實知道結束後的執行效果。

2、題型與計分方式

預試量表以肯定語句敘述,其中有反向題以偵測反應心向,語句 分別針對自我計畫、自我監控、自我調整、自我評鑑的敘述語句,應 答者根據自我在學習歷程上的經驗,勾選符合的選項,採用 Likert 五點量表,預試量表中由 5 至 1 代表「完全符合」「大多符合」「部份

符合」「大多不符合」「完全不符合」。受試者得分愈高表示其後設認 知能力愈高。

(三)預試的實施

預試量表編製完成後,隨即實施預試。預試對象取自全國北中南 東四區國中一、二、三年級學生,預試問卷回收後有效預試問卷共 210 份,回收率 93.85%。

三、正式問卷編製

預試問卷回收後,以項目分析與因素分析來進行建構效度的考 驗。首先進行項目分析,依項目分析結果,刪除決斷值(critical ratio,

CR 值)和相關值皆未達顯著水準的題目,及以全部題目進行因素分 析,進行最後刪題。結果如下:

(一)項目分析

項目分析的結果(如表 4-1-2、4-1-3、4-1-4、4-1-5):後設認知預試 量表刪除第 3 及 28 題。

(二)因素分析

因素分析採用主軸因素抽取法,再選用相等最大值法(Equamax)

進行直交轉軸。設定四個因素,進行因素分析結果(如表4-1-6),得 到四個因素與原構念一致。為同時考量因素分析結果與原來量表的構 念一致,故刪除1、7、8、15、25、26、28、31、32 共 9 題。

綜合以上項目分析及因素分析的分析結果:依項目分析一題項 與各自分量表總分的相關均達到.30 以上;且在內部一致性上的刪題 標準下,刪除該題項之 α 值會提高。及因素分析之考量分析結果與原 來量表的構念一致,故刪除 1、3、7、8、15、25、26、28、31、32 共10 題。

四、正式量表之信效度考驗

(一)信度考驗

1、內部一致性信度:本研究以正式樣本進行後設認知量表之信度分 析。正式量表經由SPSS for Windows 之因素分析,共得四個因素。

各個分量表之內部一致性α 值分別是:「自我計畫」為 .792「自我監 控」為 .873「自我調整」為 .854「自我評鑑」為 .922總量表「後 設認知」為 .955。

2、折半信度:經由 SPSS for Windows 進行折半信度考驗,各個分量 表之斯布校正信度分別為「自我計畫」為 .774;「自我監控」為 .844

自我調整為 .813;「自我評鑑」為 .886,如表 4-2-3。

(二)效度考驗

1、內容效度:「後設認知量表」之量表架構係依據 Paris 之思考自我 管理,與 Brown 所提及的監控,並參照其他相關理論研究文獻,評

量工具內容編擬而成,其後並經過六位專家學者評定內容、潤飾詞 句,以作為預試問卷,預試完成之後,並經過項目分析及因素分析,

以確定題項之間適切性。因此,本量很具有頗佳的內容效度。

2、建構效度:以 SPSS 程式進行項目分析,刪除預試題目中與其所 屬層面相關較低的題目,並初步建立量表信度。

3、效標關聯效度:以 SPSS 程式進行效標關聯效度,後設認知量表 和學校人際的相關為 .362 達顯著相關(p<.001);後設認知和學業 表現的相關為 .564 達顯著相關(p<.001)。

五、常模的建立

針對北、中、南、東四地區之國中生,共 1065 人,進行正式量 表施測,所得數據以百分比、百分等級的量化統計來建立本量表之常 模。

貳、學校人際關係量表

本研究學校人際採用連廷嘉(2004)所編製的「學校人際量表作 為研究工具,本量表共有 10 題,內部一致性 α 值 .7822,樣本人數 為 1306 人。其中所得分數越高,表示其學校人際關係越好,反之則 表示學校人際關係不理想。

參、學業表現量表

本研究學業表現採用連廷嘉(2004)所編製的「學業表現量表」

作為研究工具,本量表共有 10 題,內部一致性 α 值 .8365,樣本人 數為 1306 人。其中所得分數越高,表示其學業表現越好,反之則表 示學業表現不理想。

肆、基本資料

個人基本資料調查旨在於蒐集受試者基本資料以了解樣本的特 質分布情形,和不同背景變項的學生在後設認知上的差異情形,其中 個人背景資料包含地區、縣市學校、年級、性別、排行、父母婚姻狀 況、上學期平均學業成績、全家每個月收入、父母親教育程度、父母 的職業,共十個項目(如附錄十)。

地區方面,依國中生在全省的分佈比例取樣,因此,大致上是北 區46 人,佔 43.2 %;中區 269 人,佔 25.3 %;南區 269 人,佔 25.3

%;東區 67 人,佔 6.3 %。年級方面,一、二、三年級各 11 個班,

一年級 360 人,佔 33.8 %;二年級 347 人,佔 32.6 %;三年級 358 人,佔 33.6 %。性別方面,大致上是各一半人數,男生 533 人,佔 50.3 %;女生 527 人,佔 49.7 %。排行方面,以長子/長女人數 436 人,佔41.2 %;其次是老么 299 人,佔 28.3 %;再其次是次子/次女

268 人,佔 25.3 %。父母婚姻狀況方面,主要是結婚並共同居住的一 般家庭,有886 人,佔 83.6 %。上學期平均學業成績方面,成績呈常 態分佈,以甲等,80~89 分人數最多,352 人,佔 33.3 %,其次是乙 等,70~79 分,人數 232 人,佔22.0 %。全家每個月收入方面,以 2~5 萬元最多,人數453 人,佔 43.8 %;其次,是 5~10 萬元,人數 378 人,佔36.5 %。父親與母親的教育程度主要都是高中職,人數分別為 父親451 人,佔 43.2 %;母親 521 人,佔 49.8 %。父親職業人數最 多的是技術工人 229 人,佔 22.1 %;其次是無技術工人 161 人,佔 16.7 %;再其次是半技術工人,人數 151 人,佔 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