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我在此」( je-suis-là)開始的Instagram攝影影像

因此攝影與回憶有了新的關係。⽽回憶的片段就像幻燈機上的幻燈片,當⼀張 接著⼀張呈現出動態時,其實就是「運動―影像」。對薩頓來說,數位攝影影 像也沒什麼不同,照片在許多過去的片段之間轉換,形成了對數位攝影影像的 動態詮釋。⽽從網路的觀點,這種跟個⼈回憶有關的、獨特的時刻所連結的,

是關於⼀個整體(Whole)的影像時延。從這個⾓度看,數位攝影影像提供了

⼀個比德勒茲提到攝影時還要複雜的時間關係。進⽽,從這樣的觀點來理解,

若攝影影像本⾝就是動態的,並且攝影現在正位於⼀個更關注影像問題的當代 視覺⽂化中,所以受到科技深刻模塑的這個當代⽂化主體也是動態的。總⽽⾔

之,薩頓以⼀種質問德勒茲再藉助德勒茲的概念論證⽅式,指出由網路與科技 所型塑的當代攝影影像視覺⽂化,就體現為停駐在「內在平⾯」的視覺殘留。

從「我在此」( je-suis-là)開始的Instagram攝影影像

巴特談攝影的「此曾在」(Ça-à-été),不只是照片主體存在的歷史,也是其 死亡。⽽今,在Instagram⽂化中,攝影影像成為「我在此」( je-suis-là),

不再指向過去,⽽是對當下的強調。[10]前述薩頓所處理的關於當代影像⽂化

的「移動性」與「即時性」特質,便在「我在此」的聲明中突顯其影像的核⼼

精神。雖然現在類單眼等級以上的相機都內建上網功能,但同樣具備上網功 能、也都有螢幕的相機和⼿機,對於「我在此」這件事其實還是有本質上的差 異,⽽這正是密寇.維⾥(Mikko Villi)想強調的,不同於相機螢幕的操作性

⽤途,⼿機螢幕本質上就是個「遠距溝通的螢幕」(telecommunicative screen),它能即時展現遠⽅正在發⽣事件的照片。[11]這樣的情況,以巴欽

(Geoffrey Batchen)的說法,攝影就不再是「時間機器」(time machine),⽽是「遠距的機器」(tele machine)。[12]

今⽇我們已經很熟悉的Instagram平台發展歷史並不長,開始於2010年,最早 是透過在iPhone 4上運⾏的APP拍照與分享。在數位影像發展的意義上,這不 同於更早的flickr、無名⼩站等主要須透過電腦操作的影像平台,可謂開啟了移 動攝影與數位攝影的新紀元。且Instagram也持續在轉變中,無論是⾃⾝新推 出的濾鏡與新功能如Insights、Stories、Archive等,同時也持續提供廣告商使

⽤平台的新⽅式、以及調整對⼿機拍照功能持續進展的接納能⼒。

在發表於2016年的《Instagram與當代影像》⼀書中,新媒體理論學者列夫.

曼諾維奇(Lev Manovich)將Instagram網路平台上的影像置於攝影史、電 影、平⾯設計、當代社群媒體的設計趨勢、⾳樂錄像、K-Pop韓流等脈絡中考 察,主要是將Instagram視為⼀個窗⼝,藉以觀察全球年輕世代在這個平台的 連結下形塑的⽂化感知、視覺美學的主體特質等現象。曼諾維奇試著將藝術史 與媒介研究較常使⽤的質性研究⽅法,加入了⽂化⼤數據的量化研究,時間跨 距從2012年到2015年,針對全球16個城市地點,超過⼀千五百萬張Instagram 攝影影像。全書聚焦Instagram平台做為媒介、涉及了社群媒體、視覺⽂化、

攝影史、電腦運算與視覺化⼯具等。[13]

曼諾維奇認為攝影發展歷史上許多不同的媒介元素現在都整合到Instagram上 了。這是由於傳統攝影從材料技術⾯的相機、相片、暗房,到發表的畫廊(展 覽空間)、雜誌刊物畫冊等,現在都能在⼿上的智慧型⼿機這台⼩裝置中完 成。透過⼿機可以直接拍攝、編輯、發表,同時也能欣賞朋友的照片、建構⾃

⼰的相簿與收藏、或者搜尋找到其他照片並與之互動等。如果說,柯達和徠卡 發明了⼩型相機並形成了普及化和⼤眾化的移動⽅便與「捕捉每⼀刻」的攝影

⽂化,那麼iPhone結合Instagram就是創造了以照片為中⼼的新網絡,即「網 絡化的相機」(networked camera),更是開啟了攝影⼤眾化的新階段。

Instagram⼀開始的精神是透過限定由⼿機拍攝並發表的特定規格的影像,並 且強調Instagram攝影的移動性、即時性、與世界真實接觸的精神(on-the-go),這些限定條件讓Instagram在廣⼤且無限增殖的數位影像⽂化中,成為 很好的研究對象。(雖然Instagram創始精神如此,在曼諾維奇的觀察研究期 間,其實許多使⽤專業攝影器材的公司或攝影師、還有知名企業與傳統媒體也 紛紛加入了Instagram的世界,把那些經過專業處理的影像透過網路硬碟上傳

⾄Instagram,儘管相對全球使⽤者來說來說這只算是少數。)

因此,對全世界⼤多數使⽤者⽽⾔,接觸Instagram的⽅式主要會是單⼀裝 置、單⼀APP、單⼀介⾯的使⽤,⽽這些標準化規格的攝影影像同時也會記錄 照片⽇期與地理資訊。對此,曼諾維奇回顧攝影發展史,找到幾個可以類比 Instagram平台概念的案例。這些案例簡⾔之都是透過特定的影像捕捉⽅式、

獨特的步驟與輸出科技、商業模式、視覺美學,以及擁有⾃⼰的使⽤⽂化和粉 絲群。最好的例⼦就是1972年⾄1981年的寶麗來相機(Polaroid SX-40),以 特定尺⼨且快速顯影的即時輸出照片,且像Instagram⼀樣產⽣⾃⼰的影像分 享⽂化。⼜或者像是⽣產於1936⾄1962年間的柯達35mm幻燈片

(Kodachrome 35mm slides),售價包含沖洗,寄回柯達公司實驗室沖洗完 畢後會返回⼀盒2x2英吋的可播放幻燈片,這種家庭朋友間的幻燈秀與照片欣 賞會也成為獨特的影像分享⽂化。關於這種「技術―⽂化景觀」,我曾在⼀篇 談⾼美館林柏樑個展的⽂章中提及,展覽呈現幻燈分享會場景做為⼀種空間敘 事所欲傳達的影像⽂化情境,⼀種與席德進相關的特定年代的幻燈影像分享⽂

化。[14]

現在,透過Instagram的APP可以分享照片到臉書、推特、微博、Tumbler等平 台,⽽這樣的分享⾏為在媒介發展史上似乎看不到前例。儘管前述的寶麗來和 柯達幻燈片都曾經形成影像的分享⽂化,且具有可收藏的物質性,但做為平 台,從未像Instagram這樣能把所有從拍攝到編輯到發表可以想像到的功能都 整合在⼀起,Instagram是我們時代獨特的關於影像、設計、⽂字、故事、網 絡、軟體與社群媒介的平台。如果⾕歌是資訊服務、推特是新聞交流、臉書是 社群溝通、flickr是影像存檔,那麼Instagram就是視覺溝通美學。除了

Instagram設定的遊戲規則創造了獨特的影像⽂化,從20世紀的攝影分類觀 點,我們雖然仍可以把Instagram影像內容分類,並理解為像是業餘攝影、快 拍、專業攝影、廣告、肖像、流⾏、產品等類別,不過曼諾維奇認為應該為

Instagram的獨特影像⽂化提出⼀種新的美學觀點。他想要研究的,是⼈們如 何理解並使⽤這個新的媒介,以及當⾯對悠久的攝影⽂化的各種慣例時,

Instagram使⽤者是如何接受與反抗、如何以各種影像組合構思⾃我再現⽅

式;⽽這也就是最重要的,如何透過美學、主題與技術的操作,在照片作者與 追隨者之間溝通意義與創造情感效果。

於是,⾯對實驗室夥伴⼤量收集來的Instagram「影像材料」,曼諾維奇試著 以「⾃然隨興」(casual)、「專業」(professional)和「經過設計」

(designed)三種熱⾨的影像風格來分析Instagram影像形態。⾸先,是「⾃

然隨興」。曼諾維奇從收集來的上千萬張照片中獲得⼀個Instagram影像的⼤

致印象,即Instagram使⽤者所分享的照片以「平凡/⽇常」(ordinary)的⽣

活與時刻為主(當然,以全球眼光和不同族群的觀點來理解「平凡/⽇常」會有 很不同的理解⽅式)。另⼀個伴隨著這種⽇常性的趨勢則是「家庭模式」

(home mode),這是來⾃理查.查爾分(Richard Chalfen)的概念,主要 指照片或錄像影帶中諸如慶⽣、與節慶等家庭式的傳統拍攝主題。曼諾維奇指 出,其實在Instagram影像⽂化中關於「家庭模式」的本質還是沒什麼改變,

影像訴求對象通常以家庭的、熟識的朋友圈為主。[15]

「⾃然隨興」與「家庭模式」的主要現象當然無法涵蓋整個Instagram的影像

⽂化,除了前述的「⾃然隨興」風格涉及了攝影發展傳統類別中的快拍

(snapshot)、家庭攝影(domestic photography)等⾯向,Instagram上的

「專業」和「經過設計」兩種影像風格同樣也在和之前的攝影發展對話。如果 將20世紀的攝影⼤致分為個⼈攝影、業餘攝影、專業攝影與藝術攝影,那麼相 對來說個⼈攝影針對的是家庭與朋友,算是「家庭模式」影像;業餘攝影和專 業攝影則⼤致是關於知識技術學習的不同階段,以及是否以攝影謀⽣的差異;

⽽藝術攝影則相對比較清楚:那些跟在藝術家⾝分的「⼈名」之後的攝影影 像。不過這樣的區分⽅式有其問題,尤其是⾯對Instagram影像⽂化時;於 是,曼諾維奇提出「⾃然隨興」、「專業」和「經過設計」的新的理解框架,

同時從對Instagram影像風格有重⼤影響的《Kinfolk》雜誌為案例,分析其影 像風格對視覺⽂化的形塑,進⽽提出Instagramism的概念。

在開始進入Instagramism的概念之前,我想要先簡要地談傳統分類中的「專業 攝影」與「業餘攝影」。20世紀發展起來的主流專業攝影在網路時代仍然活 躍,當然,相較於數位影像的普及化發展,專業攝影社群已算是⼩眾了。這裡

的專業攝影社群指的是由攝影師、攝影⼯作室以及印刷發⾏所組成的產業,透 過昂貴的儀器、⼯作室、助⼿、客⼾、競賽、獎項、攝影藝廊、精美的作品畫 冊等,並且在如雜誌刊物、傳單DM、網站等各種商業管道具有的經濟⾏為 中,所形成的⼀個「專業攝影圈」。我們在Instagram影像脈絡中所理解的

「專業攝影」,也就是那些具有專業影像風格的照片,主要都是熟習專業攝影 規則者的作品,在這裡,「專業攝影」指的是遵循某種特定美學規則的攝影影 像,相對較為關⼼拍攝題材、影像品質、光圈快⾨等技術數值、器材品牌型 號、輸出⽅式與畫⾯構成的各種攝影黃⾦法則,比較不具有20世紀專業攝影師 以攝影維⽣的意義⾯向。

⽽「業餘攝影」的概念在攝影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意義不應被低估,畢竟 Instagram的原初精神即是創立⼀個以影像為溝通基礎的平台,在數位科技的 快速發展中攝影得以快速普及化的當代影像意識。關於業餘攝影,我試著提出 三個業餘攝影的案例,涵括攝影發展的19世紀到21世紀,其性質分別是比賽、

計畫與科學/社會調查。這些案例展⽰了業餘攝影如何從比賽或計畫等號召策

計畫與科學/社會調查。這些案例展⽰了業餘攝影如何從比賽或計畫等號召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