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攝影的「真理」女神(Aletheia)

德希達在關於篠⼭紀信的這篇評論⽂章中的攝影觀點,比較特別的是Aletheia 概念帶入攝影影像之思考。正因為「孤獨⼀⼈」(All alone / toute seule),

再加上對Aletheia之思索,所以《闇之光》裡的她,體現了德希達透過⽂字反 覆試圖逼近的,關於攝影的「真理」。

⾸先,德希達稱攝影為⼀種現代裝置(apparatus),是無須⽬擊者的⾒證⾓

⾊、延伸之眼、是⽣產者也是保存者的現代技術。⽽篠⼭紀信的《闇之光》,

⼀如其名稱已顯⽰的,那是攝影對於來⾃光的中⼼之陰影的起源和存檔。「無 須碰觸就能穿透,無聲無息,像個擁有慾望的⼒量卻難以察覺的⼩偷。這些作 品即使不多說些什麼,便展現了攝影對於慾望的懸置,以及慾望對於攝影的懸 置。」如前所述,在將女⼦的⾝體、光、陰影、並且賦予Aletheia之名之後,

女⼦的形象做為光之寓⾔,此時,她已成為攝影的真理女神。⽽Aletheia正是 關於遮蔽(concealment)與去蔽(或解蔽[unconcealment])。德希達以裸體 做為去蔽的換喻,也在對裸體的凝視中指出懸置慾望乃是種遮蔽;⽽更進⼀步 地,攝影負片中呈現的⾝體影像更是關於⿊暗與光亮之翻轉,關於遮蔽與去蔽 的思索實例。「沒有比光的可⾒性更⿊的,沒有比無陽光的⿊夜更清澈的了:

攝影的負片,總是能翻轉投射的影像,對裸體的去除遮蔽,是由尋求慾望、同 時懸置慾望的遮蔽⾃⾝進⾏的――這些都是眾多的索引(indices)或象徵

(emblems)。」

關於真理做為「去蔽」,我們知道這是來⾃於海德格的思想脈絡。在《繪畫中 的真理》的第四章〈指⽰中的真理的復歸〉(Restitutions of the truth in pointing [pointure]),德希達以多邊對話的寫作形式將海德格和邁耶.夏⽪羅

(Meyer Schapiro)對梵⾕畫作的思考,結合成對於物、⼯具、藝術作品與 Aletheia的交相詰問。(註6)這樣的⾏⽂體裁設計帶有某種思想激盪的⽣動 性,亦不禁令⼈想起海德格在〈關於技術的問題〉(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末所說的――「追問乃思考之虔誠。」(For questioning is the piety of thought.)我們知道,德希達以對話體裁處理的主要對象正是海德 格1935年〈藝術作品的本源〉⼀⽂,該⽂核⼼論點為:「ἀλήθεια(Aletheia)

即存有者之無蔽狀態」,主要思考梵⾕的繪畫做為藝術作品的存在者之真理已

⾃⾏設置在作品之中,並且這種「做為無蔽的真理之本質在希臘思想中未曾得 到思考。」(註7)進⼀步來看,海德格在1950年〈關於技術的問題〉⼀⽂中 同樣指出,現代技術也是⼀種「顯露/解蔽」(revealing),⽽解蔽貫通並且統 治著現代技術。

是以,根據海德格,「每⼀種產出(bringing-forth)都植基於去解蔽…如果我 們質問被看作『⼿段』(Instrumentality)的『技術』根本上是什麼,我們就 會達到解蔽。所有⽣產製作過程的可能性都基於解蔽之中。」由此看來,技術 不是⼀種⼿段,⽽是⼀種解蔽⽅式,技術是在解蔽和無蔽狀態的發⽣領域中,

在Aletheia的發⽣領域中成為其本質的。既然解蔽貫通並統治著現代技術,海 德格進⼀步解釋,「在現代技術中起⽀配作⽤的解蔽乃是⼀種『激發』

(challenging [Herausfordern] ),此種『激發』要求⾃然提供⾃⾝能夠被開 採和貯藏的能量。」也就是說,將⾃然中被遮蔽的能量被開發出來,⽽開發之 後的改變、貯藏、分配、轉變都是解蔽的⽅式。(註8)

這個歷史悠久的Aletheia在近幾年的理論延伸,葛拉漢.哈曼(Graham

Harman)是個值得關注的對象之⼀。(註9)海德格是哈曼發展「OOO物導向 本體論」(Object-oriented Ontology, OOO)理論的主要對話對象,例如較早 在2002年的《⼯具―存有》(Tool-Being)中,以及2007年出版的導讀性著作

《解釋海德格:從現象到物》(Heidegger Explained: From Phenomenon to Thing),甚⾄在2016年的《但丁的斷槌》(Dante's Broken Hammer)。哈 曼的寫作、其理論體系之發展持續對話海德格,且在上述著作中也反覆提及了 Aletheia與「物」的關係。另⼀⽅⾯,海德格對「能運作的⼯具」(object),

和「不再運作的⼯具」(things)之區分,就是直截地指出其社會編碼的價值

和形構我們共同⽣存的關係網絡。此即槌⼦做為⼯具的總體關係,以及其潛能 之⽰例;這種海德格脈絡下的「⼯具―物」思考,物(objects)無法彼此直接 遭遇(encounter),尤其是⼲擾著我們預期其功能連貫性的那些「不再運作 的⼯具」,正是構成哈曼「OOO理論」的重要基礎。

對本⽂⽽⾔,提及哈曼的有益之處在於他對Aletheia的解釋突顯了屬於影像的 觀看問題,也就是在隱藏與呈現中,那可⾒與不可⾒的物之存有狀態。「世界 同時是可⾒(清澈)與隱藏的,⽽這是古希臘⽂Aletheia關於真理的意義。然

⽽Aletheia並不是某種⼈可以控制的東⻄,因為『解蔽』(unconcealment)

總是同樣需要著『遮蔽』(concealment)。存有與真理同樣都是遺忘,因為 兩者都是從⼈們的靠近中撤離,只留給我們呈現出來的東⻄。」(註10)以 及,哈曼也指出這個詞彙具有光與陰影的意義,「希臘⼈理解,所有的光都是 來⾃於陰影,並且從來沒有完全地驅逐陰影。物並不是在意識下的清楚呈現,

⽽只是部分地來⾃存有的揭露(the unveiling of being)。」(註11)也就是 說,物並不只是可⾒的現象,⽽是部分地在觀看(view)中隱藏起來。我們從 未獲得對物的詳盡理解,只能某種程度將之⾃「遮蔽」中逐漸地展露(draw)

出來,⽽這個過程是無⽌盡的。⽽希臘⽂的ἀλήθεια(Aletheia)即意謂著從遺 忘中「拖拉」出某些東⻄。

因此,我認為德希達將篠⼭紀信《闇之光》裡的女⼦命名為Aletheia,正如是 地體現出這個詞⾃古希臘以來屬於光與陰影存有的深層意涵。同時,也是我已 數度提及的,篠⼭紀信鏡頭下的女⼦也在光與陰影的關係中與攝影成為共同的

⽣命,化⾝攝影的真理女神。可以說,德希達賦予照片中女⼦新的⽣命的同 時,也將攝影展⽰為⽣命的狀態。當所謂的攝影的「可⾒性」必須經由她來顯 現時,她是陰暗中的「光亮」(lightness)。照片中的她總是獨⾃伴隨著這種 不可⾒的可⾒性,無論在家的⾓落、在屋外的轉⾓、在屋簷、在窗邊、在各種 光與影的邊緣,在陰影中側臉、或直⾯地凝視鏡頭;這些均伴隨著對光的慾 望,伴隨著攝影之愛。於是,我似乎看到了這樣的畫⾯:德希達看著⼀幅幅不 同表情與姿態、在不同空間與光線中的攝影肖像,那被⾃⼰命名為Aletheia女

⼦,他突然感到了⼀種迫近的慾望。所以他寫著:「她等待著攝影,那讓其他

⼈都要等待的攝影,我們從Aletheia⾝體上讀到的所有『迫近』的符號、我們 試圖從她臉上辨認的每樣東⻄,時⽽擔憂的、疑問的、羞怯的、含蓄的、專注 的、歡迎的,這是沒有範圍(界線)(horizon)的等待,這個等待並不知道接

下來將為她帶來什麼驚喜,但她準備好⾃⼰去迎接這個等待,這是攝影的迫近

⾏動。」

德希達在此提到的「迫近」(imminence),不應理解為對照片中女⼦的「逼 迫」或「猛襲」,⽽應看作是關於「克制」(reserve)與並未「取代」

(displacement)的動作;或者,更具體⽽⾔,是即將按下快⾨時呼吸的凝

⽌,或事情將要發⽣但還沒有發⽣,尚未開始的故事,像是破曉與黃昏的魔幻 時刻。所以,攝影突襲迫近的剎那、⽬擊並顯露,是為了讓迫近的時刻成為無 可拒絕的過去;因此,所謂的⾒證與證據,往往變成相同的⼀件事。這是關於 攝影形構的關係網絡,攝影的⾔說機制:拍攝者(鏡頭)、觀者、被攝者、影 像做為物(照片),⽽其中纏繞著屬於光與時間、痕跡與死亡、顯現與遮蔽,

是由⼤⽵忍的少女⾝體所代⾔的影像⽣命――攝影的真理。

其實,當我寫到這裡,不得不援引傑哈.李希特(Gerhard Richter),他⼀句 話便已精準地摘要德希達這篇精湛但不易捕捉的⽂章,「對篠⼭紀信攝影中的 模特兒⼤⽵忍的影像思索,德希達透過Aletheia之名,尤其是關於誕⽣與死 亡、賦予光線和⽣命,以及死亡與離開等,與攝影的思考連結。」(註12)那 麼,最後我想再問⼀次,攝影的真理究竟是什麼?我試著召喚攝影的Aletheia 女神:她是光的寓⾔,她為光帶來⽣命,所以攝影就像是她⽣出來的嬰兒;真 理女神與攝影之間,是不斷在應允與滋養的攝影同時,曝光它⼜廢置它。正如 德希達寫道:「將它帶來這個世界卻⼜將之處死(…)這是Aletheia,被珍愛 地拍下的對象,Aletheia準備以眼淚隱藏或遮掩她的視線。」

註釋

1 Jaques Derrida, 2010, Aletheia, The Oxford Literary Review. 32. 2: 169–

188.

2 篠⼭紀信、中平卓⾺,2017,黃亞紀譯,《決⾾寫真論:篠⼭紀信、中平卓

⾺》,台北:臉譜出 版,⾴311-330。

3 飯澤耕太郎,2016,黃⼤旺譯,《私寫真論》,台北:⽥園城市⽂化,⾴

62-66。


4 Jaques Derrida, 2005, Paper Machine.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58.


5 ⾕崎潤⼀郎,2018,劉⼦倩譯,《陰翳礼讃》,台北:⼤牌出版。


6 Jaques Derrida, 1987, The truth in painting.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55-382. 7 ⾺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1994,孫周興 譯,《林中路》,台北:時報⽂化,⾴31。

8 Martin Heidegger, 1977,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Essays. Trans. William Lovitt. New York: Harper & Row, pp. 3-35.

9 哈曼是2007年⾃倫敦⼤學⾦匠學院的⼀場研討會興起的歐陸「思辨實在論」

(Speculative realism)哲學風潮要⾓之⼀,並持續發展「OOO物導向本體論」

(Object-oriented Ontology, OOO)理論。

10 Graham Harman, 2007, Heidegger explained: From phenomenon to thing.

Illinois: Carus Publishing Company, 138.

11 Ibid., 154.

12 Gerhard Richter, 2010, Between translation and invention: the

photography in Deconstruction, in Copy, archive, signature: A conversation on photography.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