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復原力研究的發展回顧

第二章 文獻分析

第一節 復原力研究的發展回顧

一、 復原力的發展

復原力(resilience)通常指個體克服困境而能持續正常發展的能力。古典的 復原力研究有三種分類:1.從曾創傷復原的患者中研究個別差異,說明某些來自 父母精神異常家庭的兒童長期處在嚴重困境和心理壓力下,卻能發展出健康的情 緒和高度的能力,而稱之為適應良好的兒童(invulnerable child),而有些仍成為 易受傷害的人 (vulnerability)。如 Rutter(1979)研究父母有心理疾病的 125 位 兒童十年,比較復原與未復原者的差異。2.從高危險群中探討比預期更好的研究。

如Wener & Smith(1977)長期研究高危機小孩,比較擁有抗壓能力或保護因子 對適應行為的影響。3.從壓力情境中有正向適應的個體研究。如勝任方案(the project competence)追蹤生活壓力源對能力水準的影響 ( Masten, Best, &

Garmezy, 1990),這些研究將焦點注意到那些能抵抗壓力或具有復原力的個體,

究竟有什麼保護因子或機制使其能克服困境,這些保護因子或機制就是復原力的 概念。

因此從發展年代可區分成三個階段:

(一)1970 年代前後探討單一壓力源與單一壓力結果的線性相關研究危機因子。

15

Selye(1950)提出壓力症候群(stress syndrome)觀點後,一九六○年代研究 的重心放在生活壓力事件與疾病的關聯,強調壓力經驗與結果的關係,在一九七

○年代後期對於壓力的緩解效果的研究,促進了對因應資源、因應策略、社會支 持力的探索。這些影響個體心理健康的壓力情境就被稱為危機狀態(risk status),

其影響因素稱為危機因子(risk factor)。研究重點朝向個別差異的探討,關注何 以同樣處在危機中的個體有些能抗拒危機因子,最後復原而發展適應良好,但有 些人卻仍適應不良,因之被稱為易受傷害性(vulnerability)的因素加以探討。

(二)1980 年代的重視保護因子研究。

自從 Anthony(1974)介紹心理適應良好兒童(psychologically invulnerable child)的概念後,引發抗壓能力(stress resistant)或保護因子(protective factor)

的概念研究。研究焦點在那些能抵抗壓力或具有復原力的個體,究竟有什麼保護 因子或機制使其能克服困境,開始探討這些保護因子或機制就是復原力的概念。

(三)1990 年代以後重視家庭與教育復原力交流互動的動態過程研究。

在1990 年代後研究重點轉向交流互動的動態過程的觀點(transactional process)(Kaplan, 1995),認為復原力作用的改變與增加取決於個人與環境互動的 結果。因此復原力被視為流動狀態,並非固定不變或絕對的能力,是隨著時間和 生活情境變化,個人與環境互動的結果而改變復原力的作用,而單一的線性關係 無法解釋復原力的複雜性和變異性。因此研究重點主要在探討個體與情境脈絡的 關聯時,對於處在危機環境中能否有保護因子(protective factors)的存在,或保 護過程的發生,因為擁有越多保護因子與越少的危機因子則復原機率越高。因此 復原力研究有兩種類型,一是變項為焦點導向(variable-focused approach)與個 人為焦點導向(personal-focused approach)。變項焦點導向運用多變項統計測量樣 本的危機程度、適應結果、潛在的個人或環境特質的關聯。個人焦點導向以一些

16

評判標準來比較不同概況的群體,確定復原組與非復原組有何顯著不同的個人與 環境資源 ( Masten, 2004;曾文志,2006)。

二、復原力的內涵與本質

(一)復原力的內涵:關注個體問題的病源論轉為關注個體優勢觀點的健康促進 論

由於復原力是一種複雜的現象,無法以單一的指標來表示,因此常用操作性 定義來描述復原力,但適用於學業復原力的個人特質與環境因子就不一定適用於 情緒復原力,所以在定義上常形成混淆。但許多研究對復原力的定義仍有一致的 觀點,認為是抗拒困境而能恢復正常適應的能力,這是一種在每一發展階段能以 不同的行為表現出促進或修補健康的能力,這說明復原力是指處在困境或危機壓 力的個體能表現出超乎預料的功能或行為結果。因此復原力可視為個人與環境互 動中的動態結構,在顯著的威脅脈絡情境中成功適應而發展的現象。個人和環境 的不同影響會共同促成產生可欲或不可欲的結果來,這是因為個體的屬性在某些 環境情境組合中會產生復原力,而在另外的情境組合可能不會產生復原力(Fraser

& Richman, 1999)。所以有越多的特定的術語來描述,如教育復原力、情緒復原 力、行為復原力,使定義更精確。

因此傳統研究注重在危機因子的確認,以便防止或消除的病源論,逐漸轉換 成重視個人的優勢如何發展,促使個人健康發展。這種復原力研究取向從特異觀 點轉向通用觀點後,也從病源論 ( pathogenesis ) 轉向健康促進論

(salutogenesis ) 的探討 ( Pietrantoni & Prati, 2008)。

Brown(2004)將復原力概念區分為特異趨向 (specifist approach)與通用 趨向 (generalist approach) 兩類,二者的區別在於將年青人視為缺點與優點對 立,以及在實務上專注在問題矯正與建立潛能的對立觀點。特異趨向指當能確認

17

危機環境或危機因素,就能減低危機或預防失敗。如加州教育部門指出失敗的青 少年有 36 個危機因子,因此要減低或矯正危機因子( Waxman, Padron, &

Gray,2004)。主要在確認個體的危機脈絡中有什麼優勢 ( strength ) 可讓個體 復原,特異觀點視復原力是一種與危機相連結的社會建構,危機是線性連續譜一 端的一項,中間則是易受傷害性,另一端才是復原力。所以在特定領域中的成功 因應才能復原,強調問題矯正實務,因此認為復原力只能在特殊性的軌跡上發展。

另一研究向度則為通用觀點,指採優勢本位趨向的整體觀點,在長期生活中 如何發展一般的優勢力量,重視發展導向,焦點在促進與成人社會的關連。通用 觀點認為復原力的孩子朝向未來導向,往前看有希望,復原力就像因應結果的能 力和適應,是一種評鑑的概念而非單一特質。生活中的關懷、與成人的關連;參 與和貢獻的機會;和高自我期望等三個保護因子會促進復原力,強調知覺在社會 脈絡的互動中的感受層面是復原力發展和學習的心理上所必須(Brown, 2004)。

而 Antonovsky(1996)則提出健康促進論的觀點,認為能克服逆境維持健康 的因素在於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和存在的本質,受到三個因素影響:了解自己周 圍發生事件的能力,透過重要他人或自己管理情境能力,和發現情境中的意義的 能力。這分別為認知上的理解力 ( comprehensibility ),行為上的管理力

(manageability),動機上的意義性(meaningfulness),三因素形成自我統合的概 念(sense of coherence, SOC)。而另外有一般性抗拒資源(general resistance resources, GRR)的力量,諸如自我認同、因應策略、社會支持、承諾等由生活經 驗所塑造成的因素會強化自我統合。所以認為自我統合反映出個體對壓力情境的 回應潛能,也反映出個體對環境的互動關係。健康促進論強調促進健康的因素是 什麼而不是造成疾病的原因,因此聚焦在解決問題,確認朝向正向健康導向的一 般抗拒資源的優勢力量,和確認個體、團體、群體、系統的整體觀點等三個部份。

18

Almedom 和 Glandon (2007)認為復原力不只是沒有症狀且要有自我統合的建 構概念,才能了解復原力的複雜性,是一種動態的穩定狀態,無法從整體脈絡來 單獨測量。

這種以優勢為本位 ( strength-based) 或以解決問題為本位趨向

(solution-based approach ) 用來改進教育和社會結果,影響了正向心理學的發 展。這種趨勢導致研究幸福感、樂觀的正向結果大量風行。因此從預防的觀點,

這種趨勢有助於學校教育發展預防性輔導工作,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二)復原力的本質

復原力複雜現象和使用操作型的定義,無法用單一指標表示,然而在眾多分 歧的看法中(Bernard , 2004;Grotberg , 1999; Luthar, Ciccheti, & Becker , 2000;

Rutter, 1999;朱森楠,2001;胡淑惠,1997;蕭文,2000;顏郁心,2002),學者 對復原力有一致的看法,即在顯著的逆境脈絡中,完成正向適應的動態過程

(Luthar, Ciccheti, & Becker, 2000),也就是處在顯著威脅或嚴重逆境侵犯中而在 發展過程上達成正向適應 (Garmezy, 1985 ; Luthar & Zigler, 1991; Masten, Best, &

Garmezy, 1990; Rutter, 1990; Werner & Smith, 1982,1992)。

綜合以上論點,可知復原力是一種個體的能力、潛能或特質,透過個體與環 境的交互作用之因應過程,產生良好的適應結果(朱森楠,2001)。亦即復原力 具有三種特性,一是個體所具有的一種能力、潛能或特質。其次強調復原力是一 種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因應的過程。第三強調復原的結果是克服困境恢復良好適 應的功能或行為結果,這些結果是比預期還好的行為結果。所以從因應的認知觀 點來看,復原力是個體的一種能力顯現,當個體的身心特質與環境互動時所表現 的內外運作,就是一種過程或機轉。從個體適應良好與否的行為來看,復原力是 一種結果表現,但擁有復原力並非代表個人就能抗拒壓力,也無法適用在所有的

19

壓力情境,復原力的改變或增加與否,需視個人與環境的互動結果而定。因此復 原力表現的結果是一種動態的行為結果,而個人的特質與環境的因子能否適當的 交互作用,才是復原力能否產生的關鍵因素。

三、復原力的結構

復原力的結構指影響復原力結果的保護因子,一般分成內在保護因子和外在 保護因子。內在保護因子是指個體本身具有的能力或特質的資源;外在保護因子 則是個體在家庭或社會環境中所擁有的資源(Garmezy,1985; Werner & Smith, 1982)。保護因子的操作性定義則是在統計結果上與復原力的正向適應指標(例

復原力的結構指影響復原力結果的保護因子,一般分成內在保護因子和外在 保護因子。內在保護因子是指個體本身具有的能力或特質的資源;外在保護因子 則是個體在家庭或社會環境中所擁有的資源(Garmezy,1985; Werner & Smith, 1982)。保護因子的操作性定義則是在統計結果上與復原力的正向適應指標(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