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心盛」的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心盛」的相關研究

一、「心盛」的興起

心盛的概念起源於正向心理學。Barbara L.Fredrikson(1998,2001)

提出的擴展和重建正向情緒理論(broaden and 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中,指出目前社會已不再是生命受到威脅的時期,直接快速 的應急反應(action-tendencies)已無法完全詮釋現代人的情緒反應,而 是歸納總結出想法-行動導向(thought-action tendencies,特定情境下的 反應)和想法-行動趨勢(thought-action repertoires,個體可以做到的技 能)的新取向,具體內涵包括快樂、興趣、滿足和愛,並指出正向情 緒對個體而言,除了立即性效果之外,更有長遠的適應效益。基於此 理論之上,心盛開始萌發和興起。

心盛,強調人們美好的面向與如何實現美好的人生,兼具對生活 的正向感受與功能的良好運作,整合了兩個對生活有不同哲學觀點的 快樂主義(Hedonistic)和幸福主義(Eudaimonic)(Keyes, 2002; Huppert, 2009; Seligman, 2011;吳昭儀,2015)。快樂主義強調情緒上的正向感 受,認為人生活的基本目標是追求愉悅、關注樂趣和逃避痛苦,所以 快樂主義會評估個體在工作、人際關係、家庭、健康、生活等領域的 滿意度(吳昭儀,2015);而幸福主義則是重視人的生活功能運作和 德性修養,追求有意義的生活目的,源於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的 著作《尼各馬科倫理學》,他認為人會致力於追求適合自己的事務,

並且行為和熱情一致時會帶來快樂(高斯謙,2005)。

二、「心盛」的發展

學者Keyes、Huppert 和 Seligman 發展了各自的心盛概念,並著 手研發了各自的心盛量表,均仍在不斷的修訂和發展中。

Keyes(2002)是首位提出心盛觀點的學者,對心盛的觀點如下:

「心盛」是正向心理健康狀態,是高度心理健康的表徵,無論在個人 生活或是社會群體中皆充滿了對生命的正向情緒、活力和發揮正向積 極的功能;包括三個特徵:高正向情緒感受,情緒幸福感(快樂、生 活樂趣、生活滿意);高正向心理功能,心理幸福感(自我接納、生 活目的、個人成長、自主、環境掌控、正向人際);高正向社會功能,

社會幸福感(社會融合、社會接納、社會貢獻、社會實現、社會凝聚)

(吳昭儀,2015)。依據其理論發展出的心盛量表,目前最常用的是 簡 式 心 理 健 康 連 續 量 表 (The Short Form of the Mental Health Continum,MHC-SF),共 14 題,以上三個特徵裡的 14 個內涵各一題。

Huppert 等人自 2006 年開始建構個人和社會幸福感模式,試著整 合過去幸福感理論的快樂取向和功能取向,以及個人和人際兩個層 面。2009 年之後的理論發展更為完善(Huppert & Timothy, 2009,2011),

其定義的心盛內涵主要是個人層面,包含個人良好的感覺和個人良好 的功能兩面向。心盛量表共 19 題,包含 10 個要素。Huppert 在 2006-2007 年間的歐洲社會調查(European Social Survey,ESS)第三回,

23 個歐洲國家 43000 位 16 歲以上民眾的研究中,經由因素分析得出 心盛的兩個因素:正向特徵(情緒穩定、活力、復原力、樂觀和自尊)

和正向功能(參與投入、意義、能力和正向人際),其中正向情緒為

獨立的必要條件。

Seligman(2011)的 PERMA 理論強調人類心盛的多面性,為 P=積 極 情 緒(positive emotion)、E=投入(engagement)、R=正向人際 (relationships) 、 M= 意 義 和 目 的 (meaning and purpose) 、 C= 成 就 (accomplishment)五要素。該理論架構下的心盛量表簡版為 24 題,目 前仍在施測中。

在吳昭儀的研究中,根據前人的研究和量表,針對臺灣國中教師 的心理狀況,自編了國中教師心盛量表(吳昭儀,2015)。在其定義 中,心盛指的是高心理健康和高幸福感狀態,對於個人和群體有著高 正向感受及高正向功能,能夠擁有良好的感覺及有效的功能運作,內 含活力、情緒穩定、快樂、滿意、正向關係、社會進步、自我接納、

樂觀、生活目的、個人成長、自主、自我調控、環境掌控、接納人之 複雜性、人際親密同理能力和社會貢獻等16 個因素,共 103 個題項。

從吳昭儀(2015)整理的已有的心盛相關研究中,我們發現:1.

心盛者報告最少的健康限制日常生活活動,最少的錯過工作日,最少 的消減半天工作,和最健康的心理功能(指低無助無奈、明確的人生 目標、高復原力韌性、高親密)(Keyes, 2005a);2. 所有年齡中,心 盛者最少患慢性疾病,顯示心盛可以作為年齡老化的保護因子(Keyes, 2005b);3. 面對社會的不平等和歧視,黑人在心理健康上比白人有優 勢(Keyes, 2009);4. 遺傳對心理幸福感影響較多,環境則對情緒幸福 感和社會幸福感影響較多(Keyes、Myers & Kendler, 2010);5. 年齡非 絕 對影 響幸 福 感, 身 體的 病痛 、 疾病 增 加與 幸福 感 下降 有 相關

(Snowden, 2010)。

心盛對於個人和社會皆有益處(Keyes, 2007)。唯在推廣此概念 時,要注意文化的差異。已經有研究指出,情緒經驗因素是被多位心 盛學者所看中的因素,而其與文化背景又有緊密相關(引自吳昭儀,

2015)。西方文化強調個人主義文化,追求全面和滿意的生活;而東 方文化則是集體主義文化,重視與他人之連結、人際和社會責任。故 在本研究中,擬沿用Seligman 學者的對於心盛的定義和內涵:積極 情緒、投入、正向人際關係、意義和目的、成就五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