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智能障礙者雙老家庭的「心盛」生活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智能障礙者雙老家庭如何走向心盛

第二節 智能障礙者雙老家庭的「心盛」生活

再回到這三戶智能障礙者雙老家庭,為人父母,養兒育女這件事 本就不簡單,將一個嗷嗷待哺的小嬰兒培養到成為一個有所擔當的成 人,中間會面臨的挑戰不可估量。而養育一個智能障礙的孩子,過程 是否更加艱辛呢?這三戶家庭卻響亮的給出我意料之外的回答:有苦 也有甜,現在的日子很好過!

壹、規律作息實現雙老家庭的自在生活

從訪談資料中,我們看到,三戶家庭作息都非常規律,無論是媽 媽帶孩子,還是阿嬤帶孩子,或是爸媽一起帶孩子的,家庭的生活作 息基本已經定型。已有研究也指出家庭穩定的、結構化的日常作息能 夠 幫 助 家 庭 功 能 平 順 運 轉 , 以 及 提 升 家 庭 生 活 品 質(Schlebusch, Samuels, & Dada, 2016),尤其是父親角色的參與能夠明顯增加母親對 於生活的滿意度和生活品質(Holloway et al., 2014; Weisner, Matheson, Coots, & Bernheimer, 2005)。

孩子們在這幾十年的時間中,有自己喜歡做的事,也有自己的活 動社交圈。小A 一週有很多類型的團體課程,電腦課、合唱團、泰 鼓、健康課程,還有參加各類型機構開展的戶外團體活動,家人一起 出遊等等;小B 的一週除了去機構上課之外,兩天去醫院定期治療,

去鄉村唱歌,家人出遊等;曾經狀況百出的小 C 現在一週大部分是 在機構度過,週末會和家人一起出遊、吃好吃的,被家人帶去景點旅 遊。

家庭的作息在配合孩子的作息之餘,也有自己生活的範式:以孩 子的行動為軸心,再靈活地穿插安排自己的休閒放鬆活動。小A 媽 媽會在早上自己去市場買菜的時候,找個地方看一看、坐一坐;小B 阿嬤自己在家時就聽聽歌帶打發時間,在鄉村卡拉ok 的話,則是非 常輕鬆的、不用費神看顧他;而小C 爸爸會趁著小 C 睡覺,找空檔 去打網球運動,或者依託機構的臨託服務帶媽媽出國去玩。

這些作息安排都顯露出,雙老家庭的照顧者們不約而同的信念:

一定要帶出去,要帶這樣的孩子出來,而不是蜷縮在家庭裡,積極參 與各項活動。同時這樣的作息安排也表明被帶出來的孩子們有地方可 以去,有一個接納的環境提供訓練、照料的課程,減輕家人的照顧負 擔。

由上述可知,與以前的研究不同的是,目前階段,三戶家庭的照 顧者們紛紛表示孩子現在很好帶,照顧者和障礙者都處於健康狀態,

即使老化帶來一些慢性病的影響,但並不會太妨礙目前的生活功能。

更為重要的是,因為幾十年的相處模式,照顧者和障礙者都瞭解了彼 此的喜好和脾性,相處很和諧。但到底是什麼因素影響了照顧者心中 認定自己照顧負擔的輕和重,則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瞭解。

貳、照顧者的人格特質提升幸福值

透過三戶家庭的故事不難看出,照顧者們的人格特質都非常正向 積極,不管是對障礙的觀念,還是因應孩子的情緒行為,照顧者們積 極因應面臨的各種挑戰。心盛理論中的「積極情緒」、「投入」、「正 向關係」、「意義與目的」、「成就感」在三戶家庭的照顧者身上都

得到了印證。

看著這些,誰能想到最初的時候,媽媽們帶著孩子求神拜佛的無 助彷徨?三戶家庭中,媽媽們都有類似的經歷(不過阿嬤是很快地接 受了現實),人們在最無望的時候,都會下意識的寄希望於神明,得 一些寬慰。不過很快地,照顧者們就選擇接受現實(因為神明根本無 法改變孩子的狀況),對障礙的觀點,從宗教神明到醫療協助再到自 我調整,學習科學的教養方式等等,決心「自己帶」,要帶出去,這 一點在John, Bailey & Jones(2017)的研究中也有體現。

養育一個特殊孩子,實際上非常考驗情緒、耗費金錢、挑戰個人,

照顧者需要根據孩子的狀況,做很多個人目標或者職業生涯的調整 (Miller, Buys, & Woodbridge, 2012; Hamedanchi, Khankeh, Fadayevatan, Teymouri, & Sahaf, 2016)。但是因為那份血緣之愛,對孩子的沒來由 的愛與關懷,照顧者們轉換觀念,積極思考,紛紛強調他們從孩子身 上學會了很多,這段經歷是一場自我成長的旅程,這一點也有相關研 究指出(Xue, Ooh, & Magiati, 2014; Manor-Binyamini, 2016)。

在長期照顧中,照顧者們都非常明瞭孩子的喜好和脾性,十分接 納孩子的障礙特性,與之平和相處。雖然中間可能會因為孩子的行為 情緒問題而大受困擾,但是都學著用各種方式來因應,並培養出強勁 的復原力。甚至有照顧者表示,這樣的老小孩可以一直陪在身邊,也 是一種不錯的相伴,好過那些優秀的普通子女,越優秀走的越遠,張 庭瑋(2008)的研究中也有相似的發現。更有研究指出照顧者的積極 情 緒 可 以 有 效 預 測 生 活 滿 意 度(Ekas, Timmons, Pruitt, Ghilain, &

Alessandri, 2015)。

叄、臺灣社福資源助力雙老家庭的社會互動

這三戶智能障礙者雙老家庭見證了臺灣身心障礙服務體系從無 到有、從有到精緻的發展。從法律層面而言,和身心障礙者老化有關 的法律主要有以下三部:「身心障礙權益保障法」、「身心障礙者個 人照顧服務辦法」、「身心障礙家庭照顧者服務辦法」。從民間社會 福利團體而言,民國 69 年,第一社福基金會成立;民國 71 年,劉俠 創辦伊甸基金會;民國76 年,臺灣第一個由智能障礙者家長自發組 成的非營利組織--心路文教基金會成立;民國 89 年,靈糧堂喜樂家族 成立。社福團體成長的這三十年,目前提供身心障礙服務的大大小小 機構不計其數,也一步一步的因應了這三戶智能障礙者雙老家庭的需 求。

以心路基金會為例,「從原本家長為滿足智能障礙孩子的需求為 出發,經歷四分之一世紀之後,這些種種努力,一再與臺灣身障政策 與服務相互影響,回顧心路發展的歷史過程,同時也在描繪臺灣身心 障礙者服務發展的改變。不變的是,讓智能障礙者與其家庭能夠不因 障礙而失去了笑容,失去了希望,始終是心路所追尋的最終目的」(蕭 新煌,2014),除了直接為障礙者提供各類專業服務、疏導家庭照顧 者的心理壓力之外,心路還不遺餘力的進行社會宣導和倡議,改善社 會氛圍,接納包容障礙者及其家庭。

三戶家庭一路走來,離不開這些在旁提供支持的社會資源。本研 究中發現社會資源分為正式和非正式社會資源,正式社會資源指的是

政府福利,比如身心障礙津貼、健康保險;非正式的社會資源指各類 機構提供的專業服務。當照顧者決心帶孩子出門的那刻,因為有正式 社會資源的保障,在經濟上可以得到一定補助;因為有非正式的社會 資源,可以帶著孩子去參加機構開辦的各類型活動,不再覺得孤單或 擔心被拒絕,有一個安全且能獲得成長的避風港。同時也因為孩子在 團體中表現良好,照顧者也因而體會存在感和成就感,帶來心靈上的 慰藉。

在參加各類活動的過程中,照顧者也不斷的與其他人產生社會互 動,有很高的機率認識投緣的朋友,獲得積極正向的人際關係,成為 彼此相互扶持的支持力量。三戶家庭中主要照顧者僅為一方時,比如 小A 媽媽和小 B 阿嬤,她們就往外社交,各自擁有幾個好朋友,這 些好朋友中有障礙孩子的媽媽,也有同理接納並且平等對待自己的一 般朋友,這些朋友是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社會支持力量。而小C 家 庭的資料中雖然沒有出現朋友資源,但因為有爸爸的協力照顧,已然 是媽媽最重要的力量來源,有著良好的互動關係。

在身心障礙家庭不斷走出來的過程中,社會氛圍也在隨之有所改 善。以前走在路上總是會被異樣的眼光和指指點點包圍,隨著這幾十 年的努力,民眾對於身心障礙者的接納度高很多,視角也從排斥遠離 轉換為理解支持,是一大進步。而這也鼓舞和激勵家長們帶身心障礙 孩子進行社會參與和社會互動,有利於整個家庭功能的運轉,走向心 盛。

肆、智能障礙者雙老家庭心盛元素圖

綜上所述,本研究回顧這三戶家庭,發現若要實現智能障礙者雙 老家庭的心盛,則需要有一個前提和三個元素(詳見圖 5-1):前提 是照顧者個人是心盛的,即滿足PERMA 五個因子;三個元素分別是 人格特質、社會資源、社會互動,彼此之間環環相扣。

照顧者若能擁有積極情緒和強勁的復原力,因為血緣之愛而投入 照顧,生活中擁有積極正向的人際關係,有明確的生活意義與目的,

擁有成就感,則具備了照顧者本人是心盛的這個前提。而這個大前提 則激發出照顧者積極正向的人格特質,去主動尋找社會資源,並且透 過社會資源搭建的社會平臺,進行社會互動,從中獲得支持的力量,

同時影響社會氛圍,增進瞭解,變得開放與包容;同樣的,在社會氛 圍的變動下,充分的社會互動,又會將照顧者們團結起來,推動社會 資源的累積,社會資源多了,也會吸引家庭走出來,從而可能會影響 到照顧者的人格特質更加積極正向,從而實現心盛。

5-1

智能障礙者雙老家庭心盛元素

(丁雨婷製,2017)

社 會 互 動

人格特質

照顧者 障礙者

社 會 資 源

照顧者 的心盛 障礙者

照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