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快速評估系統對功能性體適能之預測效力

本研究目的在於分析研究者所挑選的自變項 (握力、單足站立) 對於依變項 (功能性 體適能) 的解釋力,由於自變項數量超過 1 個,採用多元迴歸 (又稱複迴歸) 之方式進 行分析 (邱晧政,2002) 。多元迴歸的統計分析方法對於所分析資料的型態有其假定前 提,所有數值皆為連續之獨立變項,自變項可具體測量,且為連續資料、或人為連續資 料。本研究之數據型態符合該統計分析法之假設。

研究者實驗期間共施測 180 位高齡者,排除部分項目無法施測者,共取得 145 位有 效樣本。整體而言,145 位高齡者平均年齡為 71.35 歲,自 65 歲至 91 歲皆有,平均身 高 156.31 公分、體重 59.01 公斤,其中 38 位男性、107 位女性。

本節針對 145 位有效樣本進行分析,以下分別就整體、不同肌少症風險族群進行說 明。對於迴歸係數的判讀,參考邱皓政 (2006) 主張之標準,在以下多元迴歸的檢定 上,先使用 F 檢定,若達到顯著水準,則表示快速評估系統與功能性體適能表現,存在 明顯迴歸關係。若 F 檢定達顯著水準,才進行後續分析,即常數項的 t 檢定,若達到顯 著則表示該常數不應為 0,此後始針對快速評估系統中的握力、單足站立進行 t 檢定,

了解兩者直線關係存在的情形。以下分別就整體、不同肌少症風險族群進行說明。R2 稱 為多元判定係數 (multiple 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 ,相當於總變異中可被解釋之百分 比;R 則是多元相關係數 (multipl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其判斷標準為:R < .3,表示 相關性不重要;.3 < R <.7,表示相關重要性中低,視個案而定;.7< R <.9,則表示相關 性具重要性;.9 <R,表示相關性具高重要性。

一、全體研究參與者快速評估系統與功能性體適能表現之相關性

全體研究參與者共 145 人,經過多元迴歸分析之結果如下表 4-8,總體而言,

本研究所設定之快速評估系統與功能性體適能表現確實存在顯著的迴歸關係;R2 可 解釋百分比上,以動態平衡能力最高,達.390,以下肢柔軟度最低,為.083;R 部 分,多數處於相關重要性中至低的程度 (.315~.625) ,以下針對功能性體適能 6 項

74

檢測表現,逐項說明快速評估系統與功能性體適能表現之關係。

(一) 下肢肌力:快速評估系統與該項表現存在顯著迴歸關係,R 達到.495,相 關重要性為中低,R2為.245,經 t 檢定,發現其中單足站立達到顯著 (5.400) ,在迴歸預測的效果上,單足站立優於最佳握力、最差握力。

(二) 上肢肌力:快速評估系統與該項表現存在顯著迴歸關係,R 達到.487,相 關重要性為中低,R2為.237,經 t 檢定,發現其中單足站立達到顯著 (3.698) ,在迴歸預測的效果上,單足站立優於最佳握力、最差握力。

(三) 心肺耐力:快速評估系統與該項表現存在顯著迴歸關係,R 達到.390,相 關重要性為中低,R2為.152,經 t 檢定,發現其中單足站立達到顯著 (3.465) ,在迴歸預測的效果上,單足站立優於最佳握力、最差握力。

(四) 下肢柔軟度:快速評估系統與該項表現存在顯著迴歸關係,R 達到.288,

相關重要性為中低,R2為.083,經 t 檢定,發現其中單足站立達到顯著 (3.460) ,在迴歸預測的效果上,單足站立優於最佳握力、最差握力。

(五) 上肢柔軟度:快速評估系統與該項表現存在顯著迴歸關係,R 達到.315,

相關重要性為中低,R2為.099,經 t 檢定,發現其中單足站立達到顯著 (3.609) ,在迴歸預測的效果上,單足站立優於最佳握力、最差握力。

(六) 動態平衡:快速評估系統與該項表現存在顯著迴歸關係,R 達到.625,相 關重要性為中低,R2 為.390,經 t 檢定,發現其中單足站立達到顯著 (-7.651),該項檢測數值為反向計分,成績越低表現動態平衡能力越佳,故 呈現負值應視為正向表現,在迴歸預測的效果上,單足站立優於最佳握 力、最差握力。

75

表 4-8

全體研究參與者快速評估與功能性體適能之迴歸摘要表 (N=145)

功能性體適能檢測系統

起立坐下 手臂彎舉 原地踏步 坐姿前彎 抓背 八英呎繞行

下肢肌力 上肢肌力 心肺耐力 下肢柔軟度 上肢柔軟度 動態平衡

快 速 評 估 系 統

F 檢定 15.266** 14.591** 8.456** 4.237* 5.167* 30.069**

R .495 .487 .390 .288 .315 .625

R2 .245 .237 .152 .083 .099 .390

t 檢定(常數) 10.738* 13.837** 20.282** .655 -.991 23.215**

t 檢定(最佳握力) 1.877 1.755 -.568 .292 -1.868 .029

t 檢定(最差握力) -1.183 -.369 1.145 -.372 1.375 -1.174

t 檢定(單足站立) 5.400** 3.698** 3.465* 3.460* 3.609** -7.651**

**. 在顯著水準為 0.01 時 ,相關顯著。

*. 在顯著水準為 0.05 時 ,相關顯著。

綜上所述,在社區對於未具規律運動習慣 (每週 150 分鐘中高身體活動量) 之高齡 者而言,快速評估系統中,單足站立檢測,對於功能性體適能表現的預測效果最為顯 著,判定係數 (R 平方) 介於.099~.390,以對於動態平衡 (.390) 、下肢肌力 (.245) 、 上肢肌力 (.237) 的解釋效益最佳。

二、低肌少症風險者快速評估系統與功能性體適能表現之預測效益

研究者透過 Chen 等人 2014 年提出之臺灣地區肌少症切點 (男性<26kg、女性

<18kg) 進行分析後,共有 94 位 (65%) 參與者處於無肌少症 (肌少症風險較低) 的 狀態,經過多元迴歸分析之結果如下表 4-9,對於低肌少症風險者而言,本研究所設 定之快速評估系統與功能性體適能表現確實存在顯著的迴歸關係;R2 可解釋百分比 上,以動態平衡能力最高,達.419,以上肢柔軟度最低,為.124;R 部分,多數處於 相關重要性中至低的程度 (.352~.647) ,以下針對功能性體適能的 6 項檢測結果,

逐項說明與快速評估系統與功能性體適能表現之關係。

76

(一) 下肢肌力:快速評估系統與該項表現存在顯著迴歸關係,R 達到.609,相 關重要性為中低,R2為.371,經 t 檢定,發現其中單足站立達到顯著 (6.615) ,在迴歸預測的效果上,單足站立優於最佳握力、最差握力。

(二) 上肢肌力:快速評估系統與該項表現存在顯著迴歸關係,R 達到.479,相 關重要性為中低,R2為.230,經 t 檢定,發現其中單足站立達到顯著 (3.051) ,在迴歸預測的效果上,單足站立優於最佳握力、最差握力。

(三) 心肺耐力:快速評估系統與該項表現存在顯著迴歸關係,R 達到.417,相 關重要性為中低,R2為.222,經 t 檢定,發現最佳握力、最差握力、單足 站立皆達到顯著水準 (4.412),但最佳握力呈現負值,因此,在迴歸預測 的效果上,單足站立與最差握力優於最佳握力。

(四) 下肢柔軟度:快速評估系統與該項表現存在顯著迴歸關係,R 達到.409,

相關重要性為中低,R2為.168,經 t 檢定,發現其中單足站立達到顯著 (3.728) ,在迴歸預測的效果上,單足站立優於最佳握力、最差握力。

(五) 上肢柔軟度:快速評估系統與該項表現存在顯著迴歸關係,R 達到.352,

相關重要性為中低,R2為.124,經 t 檢定,發現其中單足站立達到顯著 (2.468) ,在迴歸預測的效果上,單足站立優於最佳握力、最差握力。

(六) 動態平衡:快速評估系統與該項表現存在顯著迴歸關係,R 達到.647,相 關重要性為中低,R2 為.419,經 t 檢定,發現其中單足站立達到顯著 (-7.713),該項檢測數值為反向計分,成績越低表現動態平衡能力越佳,故 呈現負值應視為正向表現,在迴歸預測的效果上,單足站立優於最佳握 力、最差握力。

77

表 4-9

低肌少症風險研究參與者快速評估與功能性體適能之迴歸摘要表 (N=94)

功能性體適能檢測系統

起立坐下 手臂彎舉 原地踏步 坐姿前彎 抓背 八英呎繞行

下肢肌力 上肢肌力 心肺耐力 下肢柔軟度 上肢柔軟度 動態平衡

快 速 評 估 系 統

F 檢定 17.724** 8.936** 8.752** 6.039** 4.245** 21.653**

R .609 .479 .471 .409 .352 .647

R2 .371 .230 .222 .168 .124 .419

t 檢定(常數) 6.352* 8.897** 15.145** .482 .743 18.577**

t 檢定(最佳握力) 0.719 1.352 -2.315* 1.433 -1.373 .148

t 檢定(最差握力) -0.096 -.334 2.678** -1.511 .661 -.631

t 檢定(單足站立) 6.615** 3.051** 4.412** 3.728** 2.468* -7.713**

**. 在顯著水準為 0.01 時 ,相關顯著。

*. 在顯著水準為 0.05 時 ,相關顯著。

綜上所述,在社區對於未具規律運動習慣 (每週 150 分鐘中高身體活動量) 、且尚未 有肌少症 (或肌少症風險較低) 的高齡者而言,快速評估系統對於功能性體適能表現的 預測效果最為顯著,判定係數 (R2) 介於.124~.419,以對於動態平衡 (.419)、下肢肌力 (.371)、上肢肌力 (.230) 的解釋效益最佳。

三、高肌少症風險者快速評估系統與功能性體適能表現之預測效益

研究者透過 Chen 等人 2014 年提出之臺灣地區肌少症切點 (男性<26kg、女性

<18kg) 進行分析後,共有 51 位 (35%) 參與者處於肌少症 (肌少症風險較高) 的狀 態,經過多元迴歸分析之結果如下表 4-10,對於高肌少症風險者而言,本研究所設 定之快速評估系統與功能性體適能表現確實存在顯著的迴歸關係;R2 可解釋百分比 上,以動態平衡能力最高,達.395,以下肢柔軟度最低,為.039;R 部分,多數處於 相關重要性中至低的程度 (.399~.629) ,以下針對功能性體適能 6 項檢測表現,逐 項說明快速評估系統與功能性體適能表現之關係。

(一) 下肢肌力:快速評估系統與該項表現存在顯著迴歸關係,R 達到.409,相

78

關重要性為中低,R2為.168,經 t 檢定,發現下肢肌力與握力達到顯著 (2.027) ,在迴歸預測的效果上,最佳握力優於單足站立、最差握力。

(二) 上肢肌力:快快速評估系統與該項表現存在顯著迴歸關係,R 達到.498,

相關重要性為中低,R2為.248,經 t 檢定,發現僅與單足站立皆達到顯著 水準 (2.203),因此,在迴歸預測的效果上,單足站立優於最佳握力、最 差握力。

(三) 心肺耐力:快速評估系統與該項表現存在顯著迴歸關係,R 達到.438,相 關重要性為中低,R2為.192,經 t 檢定,發現心肺耐力與快速評估系統各 項表現皆未達顯著水準,亦即對於高肌少症風險者而言,快速評估系統 雖與心肺耐力存在線性關係,但個別檢測項目皆無法單獨預測該項能 力,未來在運用時應該同時進行最佳握力、最差握力及單足站立的檢測 較為適宜。

(四) 下肢柔軟度:快速評估系統與該項表現並不存在顯著迴歸關係。

(五) 上肢柔軟度:快速評估系統與該項表現存在顯著迴歸關係,R 達到.399,

相關重要性為中低,R2為.159,經 t 檢定,發現上肢柔軟度與快速評估系 統各項表現皆未達顯著水準,亦即對於高肌少症風險者而言,快速評估 系統雖與心肺耐力存在線性關係,但個別檢測項目皆無法單獨預測該項 能力,未來在運用時應該同時進行最佳握力、最差握力及單足站立的檢 測較為適宜。

(六) 動態平衡:快速評估系統與該項表現存在顯著迴歸關係,R 達到.629,相 關重要性為中低,R2為.395,經 t 檢定,發現其中單足站立達到顯著 (-3.053),該項檢測數值為反向計分,成績越低表現動態平衡能力越佳,故 呈現負值應視為正向表現,在迴歸預測的效果上,單足站立優於最佳握 力、最差握力。

79

表 4-10

高肌少症風險研究參與者快速評估與功能性體適能之迴歸摘要表 (N=51)

高肌少症風險研究參與者快速評估與功能性體適能之迴歸摘要表 (N=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