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先進國家從 1970 年代開始,將政府有關衛生政策擘劃與推動的排序,由重視疾病治 療或對抗,逐漸轉移到開始倡導健康促進與預防、阻絕疾病發生,這也體現在對於運動促 進健康的推展上 (Khan et al., 2012)。我國都市化速度逐年攀升,而社區是都市的主要組 成單位 (行政院主計處,2006),目前已有 69.4%以上民眾居住在社區型態的環境 (行政院 主計總處,2013),以社區為單位、以運動為主要策略的健康促進模式,已成為全球性的 趨勢 (Hallal et al., 2012b; Heath et al., 2012),不但是在地老化精神的體現,也符合華人社 會的情境需求 (Cao, Guo, Yu, Chen, & McDonald, 2014),

除了全民性運動的推展,目前針對高齡者的個體差異性跟需求,如何快速、有效地找 出目標族群、提供適宜介入方案、建立持續參與行為等,需要運動健康支持系統的建構,

整合相關資源,達到提升參與效益、降低取得門檻、經費運用最大化的多重效益 (Clark, 2013; Horton & Lo, 2013)。根據不同健康狀況設計運動方案進行介入,在生理、心理、社 交等方面效益最大 (Hallal et al., 2012b; Lee et al., 2012)。Clark (2013) 更主張必須在短期 與長期效益兼顧的情況下,重新思考健康促進方案的推動,而這仰賴更便利而可信的評估 方式。

一、高齡者社區運動支持系統的組成

運動是社區環境中健康促進的有力工具,較其他活動更能提供生、心理健康、社交 與生活滿意度。社區為中心的運動支持系統,應該以社區高齡者為服務對象,提供 (一) 多樣化的評估途徑;(二)多元性運動介入策略;(三)追蹤與回饋之整合性服務體系。

(一) 多樣化的評估途徑:

Belsky 等 (2015) 指出高齡者不但個體差異極大,適當的介入效益,才能針對短期、

中期與長期的介入目標發揮效益 (Signorile, 2011)。社區型的運動方案,不但要對高 齡者運動需求的評估,應該要依照社區運動方案的目標、軟硬體資源多寡而具有多 樣化、彈性來進行規劃,才能使課程效益與高齡者的健康需求相符,達到最佳的效

38

益 (張少熙,2015;Belza et al., 2004; Liisamaria & Jyrki, 2011; Lintilä & Pyykkönen, 2008)。一份發表在 Lancet 的比較研究證實,若住院的高齡者能接受周全性老人評 估並住到以老年團隊照顧為主的病房,相較於一般例行的病房照護程序,能有最佳 機會出院後回到返家照顧,同時較少發生認知、功能性的衰退,住院中的死亡率也 較低 (Clegg, Young, Iliffe, Rikkert, & Rockwood, 2013),顯見針對高齡者個別需求提 供健康支持的重要性。

測量高齡者體適能方式眾多,各有其優缺點。為求了解高齡者參與運動方案前、

後之整體體適能狀況 (如上下肢肌力、上下肢柔軟度、心肺功能及敏捷性),國內目 前多數健康促進方案採用由 Rikli 與 Jones (2001) 發展之「功能性體適能檢測」

(Senior Fitness Test),但若要同時有效評估肌少症的風險、跌倒的發生機率、生活自 理能力等,皆會把「柏格平衡能力量表」 (Berg Balance Scale, BBS) 、握力 (HGS)、

睜眼單足站立 (OST) 、起走測驗 (Up and go test, UGT) 等列為運用工具。在功能性 體適能的參考標準上,目前國內尚無本土化且具有全國代表性之參照常模,故在研究 應用上多會採用 Rikli 與 Jones (2001) 之標準,可參考。高齡者體適能檢測也包括參 與運動之相關健康資訊,本研究綜整國內相關評估方式如下表 2-4:

39 standing test,

OST) (Senior Fitness

Test, SFT)

Rilki & Jones., 1999

Podsiadlo &

Richardson.,

(timed chair stand, TCS) (5 秒、30 秒)

自主行動 能力、下 肢肌力

Guralnik et al., 1994

林宜泓等 (2012);侯孟次等 (2011);唐翔威等 (2008)

一般及最快步行 速度 (usual &

fastest gait speed, UGS,

Elftman .,1966

林宜泓等 (2012) ;侯孟次等 (2011)

40

理想的社區評估工具需考量準確性、安全性,但同樣也要注意可近性、實施的各方 面成本以及是否有符合本土需求的評估標準等 (林嘉志,2012;Chen et al., 2014; Leong &

Teo, 2015),由上表可掌握到國內目前的研究也多逐漸偏向針對特定症狀進行評估,來做 為後續研究介入設計的發展趨勢。

肌少症對於社區運動健康促進在評估上雖然尚屬於起步,但其評估標準,由 Chen 等 人 (2014) 組成之臺灣本土肌少症研究團隊參考歐洲的發展系統,透過本土性的調查與分 析後,提出本土化之完整實施架構如下圖 2-7。

圖 2-7 亞洲肌少症工作小組建議之高齡者肌少症診斷流程

資料來源:Chen, L.-K., Liu, L.-K., Woo, J., Assantachai, P., Auyeung, T.-W., Bahyah, K. S., . . . Arai, H. (2014).

Sarcopenia in asia: Consensus report of the 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Directors Association, 15(2), 95-101. doi:http://dx.doi.org/10.1016/j.jamda.2013.11.025

65 歲以上老年族群

測量手握力與步行速度

手握力和步行速度正常 手握力或步行速度偏低

無肌少症

正常

測量肌肉量

無肌少症 肌少症

偏低

41

(二) 多元性運動介入策略:

我國社區高齡者運動促進方案,較多偏好進行單一 (項) 項目的運動,目前較少呼應國 際上重視多元、均衡參與運動種類的重要性,也難以配合評估所得到的結果,例如該群 高齡者屬於肌少症高危險群,但若整個運動方案以有氧運動做為主要的介入策略,而忽 略了應優先提升肌力並輔以充足的營養補給,將無法即時阻止他們落入肌少症的各種威 脅,如心血管疾病、跌倒、全因死亡率等的風險增加,對於主辦單位與參與的高齡者而 言,在在是經費與人力資源的虛擲與誤用。多元性運動介入策略,係指所從事運動訓練 時中,應包含不同「種類」的運動型態,例如:對高齡者而言,無論從事哪些運動項 目,完整的運動訓練中應包含:伸展、阻力、有氧及平衡等運動種類。此概念在運動訓 練的原則中由來已久,然而,在一般高齡者運動方案容易被忽略。美國運動醫學會 (ACSM) 在 2013 年所出版「ACSM’s exercise for older adults」(Chodzko-Zajko, 2013) 均 強調多元性運動對高齡者的重要性。而美國國家老化研究院 (NIA) 亦在「Go 4 Life」計 畫中強調高齡者應從事伸展、阻力、有氧及平衡等運動種類訓練,並推廣以此概念進行 高齡者運動計畫設計與訓練 (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 2013)。

ACSM 指出為提升高齡者體適能,除建議高齡者每週至少從事 150 分鐘中等強度 以上身體活動之外,參與運動的種類應更多元,包含:有氧訓練、阻力運動訓練、柔軟 度運動及平衡訓練 (Chodzko-Zajko, 2013; Thompson et al., 2009)。多元性運動訓練能促 進高齡者在肌力、肌耐力、關節活動度、平衡感、敏捷性等方面的提升,是良好的高齡 者運動訓練方式之一 (Aragao et al., 2014; Bird et al., 2011; Karinkanta et al., 2007; Kukuljan et al., 2009; Kwon, Park, Kim, & Park, 2008),其促進效益較單一類型運動更佳 (Sousa, Mendes, Abrantes, Sampaio, & Oliveira 2014)。

不論是對健康或衰弱的高齡者而言,多元性運動訓練的效益已經獲得廣泛的研究證 實 (Baker et al., 2007; Bird et al., 2011; Gothe et al., 2015; Kovács et al., 2013; Levy et al., 2012; Sousa et al., 2014)。多元性運動訓練能有效增加肌肉力量 (陳孟鈺等,2014; 蘇蕙 芬和蔡永川,2013;Sattelmair, Pertman, & Forman, 2009) 、改善高齡者的骨質密度,進

42

而降低跌倒風險及失能機率 (Karinkanta et al., 2007; Kukuljan et al., 2009)。除此之外,它 可改善高齡者的高血壓症狀 (Kolbe-Alexander, Lambert, & Charlton, 2006) 、增加髖關節 與踝關節的活動範圍 (Cao, Maeda, Shima, Kurata, & Nishizono, 2007) 、緩解疼痛症狀、

提高自我效能 (Levy et al., 2012),以及提高日常身體活動量 (Toto et al., 2012),在改善 生理健康的同時,也能促進血漿中腦源神經滋養因子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的分泌,提升認知能力,以及許多與 BDNF 相關的運動表現能力 (Vaughan et al., 2012)。

高齡者從事運動的專業建議,以 ACSM 所提出者最廣泛受到重視,從 2009 年或 2013 年所發布的建議,呈現越趨具體且重視運動的強度的趨勢。其所主張多元運動應該 包含之運動類型有:有氧運動訓練,即是透過身體的大肌肉群進行持續長時間、具節奏 感的運動訓練,建議每週累積至少達到 150 分鐘,達到提升心肺功能的效益;阻力運動 訓練,即是肌肉對抗阻力的運動模式,建議每週累積達到 2-3 次,每次進行 8~10 個主要 肌群阻力訓練,每個動作反覆 8~12 次,並盡可能達到中、高強度,達到提升肌力的效 益;伸展運動,即是能用以維持或增進關節活動範圍 (range of motion) 的運動,每週累 積達到 2 次,達到中等強度,達到提升柔軟度的效益,進行過程中應該盡量避免動態性 彈振與伸展動作;平衡訓練,即是結合增強下肢肌力與降低跌倒可能性的運動,每週至 少需進行 2~3 次,達到增強平衡能力,減少跌倒發生機率的效益 (Chodzko-Zajko, 2013;

Thompson et al., 2009)。ACSM 目前最新提出,呼籲高齡者參與運動之建議準則,包括:

類型、頻率、強度、時間及操作方式 (Chodzko-Zajko, 2013),如表 2-5:

43

(weight bearing calisthenics)。

2.爬樓梯及其他重量訓練。

資料來源:Chodzko-Zajko, W. (2013). Acsm's exercise for older adults. MD: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44

(三) 追蹤與回饋之整合性服務體系

近年來高齡者多元性運動研究偏向實務介入,在一般社區、退休社區或者養護機構 均有多元性運動訓練介入後,健康、體適能效益評估的研究 (Aragao et al., 2014; Levy et al., 2012; Zhuang, Huang, Wu, & Zhang, 2014) 。國內也有越來越多研究者投入多元性運 動訓練對社區高齡者的體適能促進效果之探討 (方進隆、李若屏、高鈺彥、張致瑋、卓 俊辰,2008;李若屏等,2008;羅玉岱、劉淑玲、潘輝民,2009;蘇蕙芬和蔡永川,2013)。

高齡者的運動應有持續性,即使高齡者曾參與運動但中斷許久,其實仍能相當快地 重新回復肌力,甚至是已經罹患肌少症,都仍應該持續性地參與運動。Correa 等人 (2015) 驗證高齡者參與每周兩次,每次 60 分鐘的運動,經過 12 週後,即使中斷運動達到一年,

只要願意重新參與運動,僅需 12 週即能重新恢復原先經訓練後改善的肌力狀態、肌肉 肥大效果及功能性體適能的表現;Liu 等人 (2014) 透過 DXA 診斷分組後,針對肌少症 及非肌少症的高齡者提供運動訓練及單純運動認知的介入,不論哪一組或哪一種介入方 式,都發現兩組之間同時獲得改善,並且沒有差異,可見得罹患肌少症並不成為參與運 動的阻礙,但何者從事哪種運動更佳仍缺乏實證討論。

所以,不論對於哪一種高齡族群都應該然而對於社區運動辦理後,針對社區高齡 者設計多元性運動訓練課程,探究功能性體適能在前測、後測變化為何?其實研究相當 缺乏,實施成效的保留效果是否良好?則較缺乏實證性的追蹤研究,國內針對高齡者此 類的研究,尚處於起步的階段,仍需更多的關注,才能更有助於課程辦理者、籌畫者等 進行成效的評估或實施過程的修正 (方怡堯、張少熙、何信弘,2015)。在此一基礎上,

方怡堯 (2015) 根據準實驗設計法結合生態學介入的研究結果證實,社區高齡者的運動

方怡堯 (2015) 根據準實驗設計法結合生態學介入的研究結果證實,社區高齡者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