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肌少症風險、運動介入與功能性體適能表現之關係

本節旨在傳統的社區健康促進課程效益評估外,更深入的探究處於不同肌少症狀態 的高齡者,參與相同的多元性運動介入,其具體的效益為何?是否存在差異及背後可能 的影響因子為何?

為達以上研究目的,本研究招募 70 位高齡者,經 12 週實驗介入後,共 60 位高齡 者完成全數課程,平均年齡 74.62 歲,年年範圍自 65 歲至 83 歲,其中 20 位男性、40 位女性,整體資料流失率為 14.2%,較諸國內相關研究,流失率尚屬合理 (方怡堯,

2015;方怡堯、張少熙、何信弘,2015;李若屏、黃奕仁、蘇福新、方進隆,2008;吳 柏翰、陳柏翰、陳明宗,2013;許毓珈等,2013) 。

資料處理上,先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兩組資料與參數間的同質性檢定與差異性 比較,如表 4-11 所示。

兩組間前測之功能性體適能及快速評估系統表現比較結果發現,僅上肢肌力與上肢 柔軟度有顯著差異,其他項目並無顯著性差異 (p > .05) ,表示兩組參與者在本研究進 行多元運動訓練介入前,各依變項能力均相似,為控制上肢肌力與柔軟度產生之變異,

於後續分析時納入共變數,排除其干擾因素。

前測、後測以及組間表現等差異的部分,採取描述性統計 (平均數與標準差) 及重 複量數二因子變異數分析(two-way ANOVA, repeated measures),進行兩組表現之比較與 考驗,包括:高肌少症風險組與低肌少症風險組以及兩個檢測時間點,具體項目為前 測、後測之功能性體適能、快速評估系統項目比較。前者包括坐姿起立、手臂彎舉、2 分鐘踏步、抓背、坐姿體前彎及 8 英呎繞行等測驗項目;後者包括握力、單足站立。

81

表 4-11

不同肌少症參與者功能性體適能測驗前測表現摘要表

項目 低肌少症風險

(n =40)

高肌少症風險 (n =20)

功能性體適能 F 值 p 值

坐姿起立()

(下肢肌力) 20.45±5.65 19.15±5.08 .754 .389

手臂彎舉()

(上肢肌力) 21.60±4.38# 19.00±4.40# 4.678 .035

2 分鐘踏步()

(心肺耐力) 102.63±18.16 104.50±13.16 .168 .683

坐姿體前彎(英吋)

(下肢柔軟度) 2.91±3.35 3.82±3.89 .888 .350

抓背測驗(英吋)

(上肢柔軟度) -1.66±4.00# 1.07±4.33# 5.918 .018

8 英呎起身繞行()

(動態平衡與敏捷) 5.61±1.15 5.55±1.47 .033 .857

#p < .05 低風險組與高風險組間表現達顯著差異

一、坐姿起立 (下肢肌力)

各組別在兩個檢測時間之坐姿起立測驗資料,如表 4-12 所示。低風險組之前測平均 值為 20.45±5.65 次、後測平均值為 20.35 ± 5.92 次;高風險組之前測平均值為 19.15±5.08 次、後測平均值為 19.70 ± 4.09 次。

經二因子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後,發現組別與測驗別因子間無交互作用 (F = .003,

p > .001)。

在時間因子比較方面,低風險組之前測平均值為 20.45±5.65 次、後測平均值為 20.35

± 5.92 次,未達顯著差異(p > .05);高風險組之前測平均值為 19.15±5.08 次、後測平均值 為 19.70 ± 4.09 次,未達顯著差異 (p > .05)。

在組別因子比較方面,前測兩組測驗成績未達顯著差異 (F =.754, p > .05) ;在後測 中不同組別測驗成績未達到顯著差異 (F =.193, p > .05)。以上結果顯示,低風險組與高風 險組皆接受多元性運動訓練介入後,在坐姿起立的表現上,皆無顯著提升,且兩組間亦無

82

顯著差異。坐姿起立測驗整體結果如圖 4-1 所示。

不論是高風險或低風險高齡者,要透過 12 週多元性運動訓練促進坐姿起立表現,增 加下肢肌力,並無法充分達到此一效益,儘管高風險組,處於肌肉衰弱症狀態的高齡者在 數值上有所提升,但仍未達到顯著的水準。較諸於國內相關研究,如溫蕙甄、陳忠慶 (2012) 等人針對停經後婦女、蘇蕙芬、蔡永川 (2013) 針對退休養護機構高齡者的介入之結果不 一致,但與 Cao 等人 (2007) 針對社區養護機構內高齡者、Foley 等人 (2011) 針對參與 復健的高齡者、Levy 等人 (2012) 針對有關節炎的高齡者則進行運動介入的實證研究結 果相近,以 Levy 等人 (2012) 實施的 FEPA (Fitness and exercise for people with arthritis) 為例,多元性的運動雖能整體性的改善多項體適能表現,但缺乏適度的評估跟分組,造成 可能因時間、強度不足,致令下肢肌力無法有效改善的狀況,這也與 Reid 等人 (2014) 調 查發現若僅僅鼓勵高齡者去參與社區運動,卻不重視參與的強度或適當性,高齡者仍有很 高的風險發生肌力持續衰退、終致失能的狀況。

除此之外,就高齡者運動介入研究而言,社區高齡者應該從事甚麼樣的運動介入,對 於下肢肌力才能有效的改善, Daniels 等人(2008) 及 De Vries 等人 (2012) 系統性回顧綜 整各國的研究結果仍呈現若干不一致的情形,究其原因包括:介入執行程度存在落差、成 效驗證工具的準確性、是否依照生理條件或規律運動習慣進行分組、個別化的課程,都可 能是重要的關鍵,目前對於多元性運動在下肢肌力的提升效益上,整體而言,同樣的運動 介入策略要提升特定的表現,Toraman (2005) 的縱貫性追蹤研究便已證實個別化分組的 重要影響性,Hooker 等人 (2005) 不約而同地指出,即使居住在同類型的社區、有著相近 的生活形態,個別高齡者體能表現上依然會有明顯的差異。

從本研究結果而論,在課程設計上,高齡者的獨特性、差異性都會成為運動課程設計 應注意的事項 (Chodzko-Zajko, 2013; Elsawy, Bassem, Higgins, & Kim, 2010),社區高齡運 動促進方案,要能獲得有效,必要顧及高齡者之獨特性,透過專業可信的原則來編製課程,

才能兼顧高齡者的需求與效益 (Cacari-Stone, Wallerstein, Garcia, & Minkler, 2014; Foley, Hillier, & Barnard, 2011; Howe, Rochester, Jackson, Banks, & Blair, 2007; Levy et al., 2012)。

83

Gianoudis 等人 (2014) 提出經過評估後,具體針對高齡者目標問題改善為導向的多元性 運動訓練 (Targeted multimodal exercise program) ,可能是未來做為提升本研究所運用之 多元性運動訓練的重要參考方向。

表 4-12

坐姿起立測驗摘要表

組別/測驗別 人數 前測 後測 顯著性

低風險組 40 20.45±5.65 20.35 ± 5.92 .847 高風險組 20 19.15±5.08 19.70 ± 4.09 .663

註:*p < .05 與前測達顯著差異;#p < .05 低風險組與高風險組間表現達顯著差異。 單位:次

圖 4-1 不同組別與時間測驗在坐姿起立比較分析圖

(*p < .05 與前測達顯著差異;bp < .05 低風險組與高風險組間表現達顯著差異。) 0

5 10 15 20 25 30

前測 後測

低風險組 高風險組 次

坐姿起立測驗

84

二、手臂彎舉測驗 (上肢肌力)

各組別在兩個檢測時間之手臂彎舉測驗資料,如表 4-13 所示。低風險組之前測平均 值為 21.60±4.38 次、後測平均值為 24.23±5.04 次;高風險組之前測平均值為 19.00±4.40 次、

後測平均值為 19.65±3.65 次。

經二因子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後,發現組別與測驗別因子間有交互作用 (F =13.120,

p < .05),分別進行兩因子的單純主要效果檢定。

在時間因子比較方面,低風險組之前測平均值為 21.60±4.38 次、後測平均值為 24.23±5.04 次,進步程度達顯著差異 (p < .05);高風險組之前測平均值為 19.00±4.40 次、

後測平均值為 19.65±3.65 次,進步程度則未達顯著差異(p > .05)。

在組別因子比較方面,前測兩組測驗成績達顯著差異 (F=4.678p < .05) ;在後測中不 同組別測驗成績達到顯著差異 (F =13.017, p < .05)。以上結果顯示,低風險組與高風險組 皆接受多元性運動訓練介入後,在手臂彎舉的表現上,皆無顯著提升,且兩組間亦無顯著 差異。手臂彎舉測驗整體結果如圖 4-2 所示。

以上研究結果顯示,高風險組與低風險組的高齡者,經由多元性運動訓練介入,上肢 肌力的表現都有顯著提升,與國、內外相關研究結果一致 (溫蕙甄、陳忠慶,2012;蘇蕙 芬、蔡永川,2013;Levy et al., 2012 ;Hallage et al., 2010; Nakamura et al., 2007; Sousa et al., 2014),亦與相關文獻回顧指出之整體趨勢相近 (Sattelmair et al., 2009; De Vries et al., 2012 )。

上肢肌力經由組間比較,可發現多元運動訓練對於低風險組的參與者效益顯著高於 高風險組,意味著對社區內有肌肉衰弱或肌少症的高齡者而言,應該接受強度、頻率不同 的課程,肌少症研究早期由於對於這樣的人群的界定標準尚未成熟,對於運動訓練的強 度、頻率、類型是否應該有獨特性,已有根據研究提出的質疑 (Borst, 2004),近年已在 Goisser 等人 (2015) 針對近年社區肌少症高齡者的一系列運動介入、營養增補、降低肥胖 性肌少症研究所做的文獻回顧及 Maltais 等人 (2016) 針對肌少症男性高齡者的實證研究 中都討論,並主張相較於一般相對健康的高齡者,肌力衰弱的高齡者可能更傾向於接受較 高強度與頻率、以阻力訓練為主的運動訓練方案,甚至還需要同時搭配適當而非過度的營

85

養增加,效果反而比提供高度營養補給的介入效果更好。

表 4-13

手臂彎舉測驗摘要表 組別/測驗

人數 前測 後測 顯著性

低風險組 40 21.60±4.38 24.23±5.04*# .000 高風險組 20 19.00±4.40 19.65±3.65*# .001

註:*p < .05 與前測達顯著差異;#p < .05 低風險組與高風險組間表現達顯著差異。 單位:次

圖 4-2 不同組別與時間測驗在手臂彎舉比較分析圖

(*p < .05 與前測達顯著差異;#p < .05 低風險組與高風險組間表現達顯著差異。) 0

5 10 15 20 25 30 35

前測 後測

低風險組 高風險組

手臂彎舉測驗

# #

*

*

86

三、2 分鐘踏步測驗 (心肺功能)

各組別在兩個檢測時間之 2 分鐘踏步測驗資料,如表 4-14 所示。低風險組之前測平 均值為 102.63±18.16 下、後測平均值為 108.28±18.18 下;高風險組之前測平均值為 104.50±13.16 下、後測平均值為 110.40±14.02 下。

經二因子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後,發現組別與測驗別因子間無交互作用 (F =3.540,

p> .05),故以下針對時間因子進行組內的討論分析。

在時間因子比較方面,低風險組之前測平均值為 102.63±18.16 下、後測平均值為

108.28±18.18下,進步程度達顯著差異 (p < .05);高風險組之前測平均值為 104.50±13.16 下、

後測平均值為 110.40±14.02 下,進步程度則未達顯著差異 (p > .05)。

在組別因子比較方面,前測兩組測驗成績無顯著差異 (F=.168,p > .05) ;在後測中 不同組別測驗成績無顯著差異 (F =.210, p > .05)。以上結果顯示,低風險組與高風險組接 受多元性運動訓練介入後,在 2 分鐘踏步測驗的表現上,低風險組顯著提升,而高風險組 則無,兩組間不論前、後測,心肺耐力無顯著差異。2 分鐘踏步測驗整體結果如圖 4-3 所 示。

以上研究結果顯示,過去研究皆主張,社區高齡者參與透過多元性運動訓練,在功能 性體適能的表現可印證心肺功能的改善,與國、內外相關研究結果一致 (方怡堯等,2015;

溫蕙甄、陳忠慶,2012;Levy et al., 2012; Martinez-Gomez et al., 2015; Nakamura et al., 2007;

Sousa et al., 2014) 。

然而,高齡者健康促進的相關研究已逐漸走向 Spirduso、Francis 與 MacRae (2005) 、 Whaley (2014) 等人的主張,即研究應從更細緻、從學理根據來做細分 (年齡、BMI、肌 力狀態等) 的角度來看,在此前提下,本研究同樣進一步發現,針對肌少症高風險的族群 而言,其實僅僅參與多元性運動訓練無法有效提升心肺功能的表現,但這樣的訊息,在過 去的研究中,往往由於肌少症群體本身數量較少、快速判定的切點尚未明確、與一般高齡

然而,高齡者健康促進的相關研究已逐漸走向 Spirduso、Francis 與 MacRae (2005) 、 Whaley (2014) 等人的主張,即研究應從更細緻、從學理根據來做細分 (年齡、BMI、肌 力狀態等) 的角度來看,在此前提下,本研究同樣進一步發現,針對肌少症高風險的族群 而言,其實僅僅參與多元性運動訓練無法有效提升心肺功能的表現,但這樣的訊息,在過 去的研究中,往往由於肌少症群體本身數量較少、快速判定的切點尚未明確、與一般高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