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高齡者功能性表現研究趨勢

功能性能力 (functional capacity) 的表現,是從事日常生活正常活動的能力,對於高 齡者能否維持獨立生活狀態和高品質的生活是重要的指標 (Aniansson, Rundgren, &

Sperling,1979; Danneskiold-Samsøe et al., 1984),維持功能性能力使高齡者在社區中不僅獨 立生活、照料或撫養親族,甚至能保有其生產力,將高齡者從社會成本的受益對象,變成 人力資源的另一來源 (Beaudart, Rizzoli, Bruyère, Reginster, & Biver, 2014; Carr & Springer, 2010; Kohl 3rd et al., 2012) 。功能性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IADL) 的維持,決定社區高齡者生活品質、醫療支出 (Cecchini et al., 2010; Roux et al., 2008; Wen et al., 2011) 。直到今天,持續探究甚麼是最佳的高齡者功能性能力評估 方式,都還是受到研究者的關注 (Martien et al., 2015) 。

高齡者功能性表現受到關注,最早起源自 1979 年瑞典針對 70 歲以上高齡者所進行的 系統性研究,當時研究重點著重於基礎研究的範疇,從生理表現上建構與定義高齡者如果 要具備獨立自主生活的能力,應該有哪些具體的表現能力,包括廚房器具使用、樓梯攀登、

行走距離等,主要透過專家法、實驗法等方式來建構,當時主要關注的範圍與成果都圍繞 在 IADL 已及相關評估工具或量表,並構思相對應的介入策略、重複性地驗證基礎檢測方 法的信度與效度,這個時期的研究場域仍以實驗室為主 (Aniansson, Rundgren, & Sperling, 1979; Danneskiold-Samsøe et al., 1984; Young, 1986) ,且 IADL 或 ADL 等工具,主要是用

19

來推估或安排長期照護服務在人力、資源的配置,適用於已經處於衰弱狀態的高齡者,故 較缺乏能普遍、大規模運用的發展。

1989 年起,研究逐漸從基礎研究轉向應用研究,尤其是以活動 (mobility) 做為指標 的功能性表現,因為運用前一個時期發展的工具,進行縱貫性的研究結果陸續出現,發現 活動能力失能 (mobility disability) 比發生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 (IADL)、日常生活活動能 力 (ADL) 等更早能預測死亡率、入住安養機構比率、住院及就診的次數等,開始關心工 具的應用特性、不同國家、文化之下,功能性表現評估工具的相同、相異或趨勢,以效益 評估與建構、追蹤調查、文化差異比較為研究目的 (Guralnik et al., 1994; Harris, Kovar, Suzman, Kleinman, & Feldman, 1989),在這個時期的主要成果有短版評估量表的建構,例 如目前常用,操作相對簡便的病人健康問卷、反映整體功能的杜克活動狀態指數 (Duke Activity Status Index, DASI) (Hlatky et al., 1989) 、各類功能性體適能測驗的發展,以及隨 之而來,將運動是為主要策略的介入模式 (Belardinelli, Georgiou, Cianci, & Purcaro, 1999;

Jones & Rikli, 2002; Solway, Brooks, Lacasse, & Thomas, 2001),然而實施、發展與應用的 場域逐漸從實驗室走向田野測試 (field test) 的形式。

田野測試性質的功能性表現評估,近年來更開始受到臨床醫學領域的重視,而有跨 領域的應用,邁入高齡化除了身體失能,認知能力的衰退或喪失也被納入評估的重點。功 能性表現的評估,尤其是能同時評估認知能力,例如失智症、阿茲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 AD) 、帕金森氏症 (Parkinson disease, PD) 的表現跟風險者,往往會獲得更廣泛的 運用 (Beaudart et al., 2015a; Duncan et al., 2015)。例如步行測驗這樣簡便、無須在實驗室 即可進行的檢測,測得高齡者的行走速度,即使計入疾病、體能差異等影響因素,仍能有 效預測其存活時間,平常行走速度越快,預期存活時間越長 (Studenski et al., 2011),Duncan 等(2015) 更將這樣的測驗方法運用在失智症的評估,並驗證指出,即使僅僅是進行步行 速度的測試,能否達到每秒 1.1 公尺的表現標準就足以有效初步辨識出帕金森氏 症 (Parkinson disease, PD) 患者未來 1 個月到 6 個月間跌倒以及帕金森氏症惡化的風險性 (Beaudart et al., 2015b; Duncan et al., 2015),隨著穿戴式裝置的普及化,尋求更加簡便、快

20

速的切點來有效尋找出迫切需要改善認知表現的研究取向更是方興未艾 (Nero, Wallén, Franzén, Ståhle, & Hagströmer, 2015)。

總結而言,目前對於高齡者的功能性表現,已有相當多的評估方法,然而能否被社 區或第一線的健康促進工作者所採用,應該注重其有效性、簡便性,若能同時評估多樣的 表現能力,做為初步判斷其各種風險、提供課程規劃之用更佳。

二、肌少症-逐步受到重視的高齡者威脅

肌少症 (Sarcopenia) 一詞出自希臘文的 Sarx 與 Penia 兩字之組合,sarx 的英文為 flesh,指肌肉, penia 英文為 loss,即是損失、損耗,原意為肌肉流失的意思 (Roubenoff, 2004) 一般常人的肌肉量從開始在 30 歲開始每年以 1-2%的速率減少,80 歲之後,肌肉 量已損失達到 30% (Frontera et al., 2000),Sayer 等人 (2008) 提出生涯中正常與異常的 肌肉量、肌力減少模型 (A life course model of sarcopenia),如下圖 2-2,也成為肌少症研 究上的重要典範。

圖 2-2 生涯中正常與異常的肌肉量、肌力減少模型

資料來源:Sayer, A. A., Syddall, H., Martin, H., Patel, H., Baylis, D., & Cooper, C. (2008). The 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sarcopenia.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Health and Aging, 12(7), 427-432.

肌少症是一個以肌肉量與肌肉功能低下為表現的症候群 (Doherty, 2003) ,它盛行於

21

高齡者族群,在 65~70 歲高齡者的盛行率為 13~24%,80 歲以後的盛行率超過 50%以上 (Baumgartner et al., 1998) ,另有研究發現 80 歲以後盛行率,男性會從 10%增加到 40%、

女性則從 8%增加到 18% (Melton et al., 2000) ,也是導致高齡者有失能、跌倒、高死亡率 與其他許多高齡者不良健康狀態的主要危險因子 (吳易謙等,2014;Baumgartner et al., 1998) 。

肌少症的發生後的生理機轉如同 Schwartz 及 Evans (1995) 指出,健康成人有 30%體 重是肌肉,20%是脂肪組織,10%是骨頭。隨著年齡增加,75 歲的高齡者體重中將僅有 15%是肌肉、而脂肪增加兩倍,達到體重的 40%,骨頭的比例下降到 8%。肌肉質量減少 的直接原因為:(1)type1 (肌耐力、慢性收縮) 及 type 2 (快速收縮,與速度、力量相關) 肌 肉纖維的數量與直徑減少;(2) ά-動作神經元變小,肌肉纖維與結締組織之間有額外的脂 肪沉積,直接造成肌力降低。以上兩種症狀的發生,會導致肌肉的耐力、爆發力以及反應 速度都隨著降低,倘受到肌少症的侵襲,不論是病理性或者因缺乏身體活動、正確運動方 式所致,跌倒、失能、罹癌甚至死亡風險都將大幅度提升 (吳易謙等,2014; 吳慧君、陳 亮恭,2013; Landi et al., 2012; Morley et al., 2011; Tanimoto et al., 2013)。

肌肉量的減少不是高齡者獨有的現象,除了生理老化、遺傳外,環境及身體活動量 等因素都仍有一定的影響性 (Sayer et al., 2008),不過對於高齡者而言,80歲之後,健康 者肌肉量已損失達到30% (Frontera et al., 2000),卻容易因為被視為是年長造成的自然衰 弱,而成為肌少症患者中極易被忽略的對象,這也是為什麼老化伴隨的失能危機發生因 素,排除病理性的因素後,就以肌少症造成的威脅最大的主要原因 (Landi et al., 2012;

Morley et al., 2011),美國65歲以上高齡病患,每5位就有一個飽受肌肉減少症所苦 (Cawthon et al., 2009),近年調查發現,我國高齡者的肌少症的盛行率為5%~11%,女性 盛行率顯著較男性為高 (Chen, Wu, Chen, & Lue, 2010)。諸如種族、性別的差異,背後可 能涉及的生理機轉與對認知能力的影響性,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Lord, Duggal, Pollock, Lazarus, & Harridge., 2015 ),況且目前國內對於肌少症的研究基礎資料仍相當缺乏,除

22

了臨床醫療的領域較有關注,並已有較全面性的檢視跟回顧外 (陳慶餘,2015),運動相 關領域有關高齡者的討論多以文獻回顧的形式為主 (何應志、李淑玲、傅正思,2012;

徐錦興、曹德弘,2009; 張淑芳,2014;張智惠,2004),宣導與重視程度仍處於剛起 步的階段,而缺乏警覺性 (陳亮恭,2012),對於一般民眾而言,肌少症仍然可說是最容 易被忽略的威脅 (吳易謙等,2014;嚴嘉楓等,2015)。

肌少症背後的影響因素相當複雜,但身體不活動 (Inactivity) 是最為直接能同時造成 肌少症、併同衰弱症發生的關鍵因子,其他因素如生長激素、雌激素、雄性激素分泌的下 降、中樞神經系統輸入的改變等病理性因素,則是透過間接造成肌肉質量或品質的衰退 (Roubenoff, 2000)。

有關身體活動量在肌少症預防上的重要性,在 Roubenoff 及 Harris (1997) 所提出的

「肌少症與衰弱、病理結果關係圖」(Relationship between sarcopenia, frailty, and medical outcomes) 對於身體活動、肌少症、衰弱的做了清楚的說明,如下圖 2-3 所揭示清楚說明 了肌少症的來源是相當多的,除了老化直接造成的肌少症,老化、疾病等也會透過影響身 體活動量的型態,間接地促使肌少症的發生,也可能會造成既有的身體發展與新陳代謝產 生停滯,這兩者都會導致衰弱症的發生,由此更進一步揭示了一個重要的健康促進方向,

在對抗老化與減少疾病發生的同時,我們立即就能進行的,就是致力於提升高齡者的身體 活動量。

目前國際上的共識,若高齡者同時有肌肉量低下與身體功能或肌力低下,即可診斷 為肌少症。高齡者若受到肌少症的侵襲,不論是病理性或者因缺乏身體活動、正確運動方 式所致,跌倒、失能、罹癌甚至死亡風險都將大幅度提升 (吳易謙,2014;吳慧君、陳亮 恭,2013; Landi et al., 2012; Morley et al., 2011; Tanimoto et al., 2013; Sayer, 2014)。肌少症 已被證實是影響功能性表現的關鍵因素,且與部分癌症 (腸胃道、呼吸道) 、慢性病、入 院率 (長期臥床失能) 等高度相關 (Leong et al., 2015; Cawthon et al., 2009; Metter, Talbot, Schrager, & Conwit, 2002),且良好的肌力對於部分癌症、心血管相關病症的預防有保護作

23

用,對抗肌少症能同時做到前段預防失能、中段維持健康與後段治療減緩的效益 (Gielen, Schuler, Adams, 2010; Roubenoff, 2008; Roux et al., 2008)。

圖 2-3 肌少症與失能、病理結果關係圖

資料來源:Roubenoff, R., & Harris, T. B. (1997). Failure to thrive, sacropenia and functional decline in the elderly.

Clinics in Geriatric Medicine, 13(4), 613-622.

即使僅是維持良好肌力表現,本身就有重要的健康效益。美國德州一項長期追蹤研 究發現,1980 年至 1989 年招募到的 10,265 人接受了全面體檢和肌肉力量測試,進行平 均 18.9 年的追蹤研究,發現考量年齡、體力活動、吸煙、飲酒、BMI、基本醫療條件和心 血管疾病的家族史的影響因子後,依然能確認肌力對於男性的心肺功能及死亡率有保護 作用 (Ruiz et al., 2008),甚至對於部分與肌肉力量相關的癌症有保護作用 (Roubenoff, 2008; Roux et al., 2008)。若是罹患肌少症,除了生理表現的損害,也會直接造成高齡者生 活品質與認知能力同時下降 (Beaudart et al., 2015a),近年來國內外部份研究,也從肌肉力 (Failure to thrive)

24

Weinheimer, Sands,

& Campbell., 2010

Cawthon et al., 2009 (IF:4.572) 2011 (IF:3.410)

15 篇相關

25

肌少症可透過多種策略改善 (何應志、李淑玲、傅正思,2012;Faulkner, Larkin, Claflin,

肌少症可透過多種策略改善 (何應志、李淑玲、傅正思,2012;Faulkner, Larkin, Claf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