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工具為功能性體適能測驗及握力、單足站立測驗,用以了解社區高齡者參與不同 型態的多元性運動後之功能性體適能影響、肌少症狀態,並做為快速評估項目成績表現之 建構效標,資料蒐集表詳見附錄四。各項測驗工具分述如下:

一、 功能性體適能測驗

根據 Rikli 與 Jones (2001) 之老年體適能檢測手冊 (Senior fitness test manual),定義 功能性體適能為擁有在安全、獨立且沒有過度疲勞的情形下,執行日常活動的能力。本研 究採用的老年人功能性體適能測驗,該檢測被廣泛運用於評估各類型老年族群,並且被認 為是具有良好信效度 (Rikli & Jones, 2013b),如表 3-1。

表 3-1

功能性體適能測驗再測信度與效度一覽表

測驗項目 信度(R) 效標效度(c)

坐姿起立 .89 .87

手臂彎舉 .81 .83

2 分鐘踏步 .90 .91

抓背 .96 女 .81 男.76

坐姿體前彎 .95 *

8 英呎繞行 .95 .79

資料來源:Rikli, R. E., & Jones, C. J. (2013). Senior fitness test manual.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足以顯示整體肩關節可動範圍,但效標效度仍待建構

本研究所進行之生理條件基本調查及功能性體適能測驗項目包括,基本生理條件調 查:年齡、性別、身高及體重等項目,功能性體適能測驗項目:坐姿起立測驗 (單位:次,

數值越高表示下肢肌力越佳) 、手臂彎舉測驗 (單位:次,數值越高表示上肢肌力越佳) 、 2 分鐘踏步測驗 (單位:次,數值越高表示心肺功能越佳) 、坐姿體前彎測驗 (單位:英 吋,數值越高表示下肢柔軟度越佳) 、抓背測驗 (單位:英吋,數值越高表示上肢柔軟度 越佳) 及 8 英呎繞行測驗 (單位:秒,數值越低表示敏捷性越佳) (Jones & Rikli, 2013b)。

各項功能性體適能測驗目的、工具及程序如表 3-2。

57

資料來源:Rikli, R. E., & Jones, C. J. (2013). Senior fitness test manual.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58

本研究檢測人員均經過功能性體適能檢測講習訓練,並由同一組人員在不同測驗階 段檢測固定項目。在測驗上參考 Senior fitness test manual 手冊 (Rikli & Jones, 2013b) 之 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項進行檢測,以確保測驗之信、效度。高齡者在功能性體適能檢測流程 參照如下圖 3-5。

圖 3-5 功能性體適能測驗流程圖

資料來源:Rikli, R. E., & Jones, C. J. (2013). Senior fitness test manual.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二、 快速評估系統

本研究之快速評估系統係指能有效評估高齡者功能性表現,具有操作或實施簡便、所 需時間少且無須侵入性,能快速有效實施之工具組合,除了前述的功能性體適能測驗外,

以握力 (Hand Grip Strength,HGS) 、睜眼單足站立 (One-leg standing test, OST) 做為檢 測工具,分述如下:

(一) 握力 (HGS):係指特定條件下單手緊握握力器產生的力量總和,其力量主要由前

臂外侧肌群和手内在肌群的共同收縮活動而產生,以公斤為單位顯示(Heyward &

Gibson, 2014),對於國內高齡者進行的田野驗證,握力不但具有極高的再測信度 (0.907 至 0.987) (張棋興等,2014),此外,對於下肢肌力的評估信度亦相當良好 (>.760),國內部分研究已驗證該檢測對於高齡者失能風險評估效益良好 (林宜泓,

檢測前自我

評估(IPAQ) 身高 體重 坐姿起立

2分鐘 手臂彎舉 坐姿體前彎 原地踏步

抓背

8英尺繞行 檢測結束

59

2012) ,目前國內已有針對高齡者是否患有肌少症所建立之評估標準,分別為男 性低於 26kg,女性低於 18kg 者,做為未來區分介入組別的主要依據,而期間的 變化,以 5 公斤為單位,做為握力是否下降的鑑識指標 (Lainscak, von Haehling,

& Anker, 2016; Leong et al., 2015)。 該檢測之實施步驟如下表 3-3。

表 3-3

握力實施步驟與參考標準

操作圖例

(1). 握住測定器時,食指第二關節調節成與握柄呈垂直狀態。

(2). 從右手開始測定。

(3). 告知學員把手腕、手臂垂下伸直,一面吐氣一面握緊,維持 3 秒

(4). 測定中身體不能扭曲,手也不能晃動。

(5). 右手做完後至少應休息 30 秒鐘,此時換測定左手。

(6). 雙手都需測驗至少 2 次,詢問其慣用手並進行成績登記。

(7). 透過成績可初步判斷高齡者是否有肌少症之風險。

資料來源:Heyward, V. H., & Gibson, A. (2014). Advanced fitness assessment and exercise prescription (7th ed) .IL: Human kinetics.

由於近年 Xue 等人 (2015) 在高齡者研究上進一步的發現兩手間的握力差異性也成 為關注的目標,短期握力下降、兩手握力表現之間的差異幅度,能有效預測較長周期 (30 個月) 的肌力衰退,所以,對於慣用手以及非慣用手的表現,在測驗時研究者也將 一併納入考慮,將慣用手成績視為最佳握力,非慣用手成績則視為最差握力,期能針對 握力的表現在過往基礎上進行更多的探究。

(二) 睜眼單足站立 (OST):係指根據 Springer 等人 (2007) 所設計的操作程序,針對

靜態平衡能力所設計的測試動作,以秒為單位顯示 (Springer, Marin, Cyhan, Roberts, & Gill, 2007),此測驗實施簡便,可有效評估高齡者的平衡能力,但施測

60

時須特別注意高齡者安全,並有志工或可靠之桌椅在旁,隨時給予高齡者扶持,

避免危險,最多檢測至 60 秒即可,國內針對能獨立完成日常生活功能的高齡者 進行之驗證性研究,則指出該測驗信度上亦優於閉眼單足立,依性別不同介 於.52~.60 間,對於下肢肌力、跌倒風險、平衡感的評估都是良好的工具 (張棋興 等,2014;韓岳津,2007)。實施步驟如下表 3-4,成績可參考表 3-5 給予回饋。

表 3-4

睜眼單足站立實施步驟

操作圖例

(1). 雙手插腰,左右任何一隻腳上舉,可倚靠在另一隻腳的腳踝上方,

但不可觸地。

(2). 告知學員可以練習 1 次再進行檢測。

(3). 抬高的腳接觸到地面或失去平衡,或支持站立的腳移動時測驗就結 束。

(4). 兩腳交互測驗至少 2 次。

(5). 測驗上限為 60 秒。

(6). 用下表 3-6 進行能力表現之評估,低於平均值需重視平衡訓練。

該測驗目前多數會採用美國學者 Springer 於 2007 年發展的常模做為參考,我國目前 亦尚未有單獨針對該檢測所建立之本土性常模,國際間平衡能力之重要參考依據仍以 Springer 等人 (2007) 所建構之表 3-7 為主要標的。

表 3-5

平衡能力常模參照一覽表

年齡層

60-69 歲 70-79 歲 80-89 歲

性別 男性 女性 男性 女性 男性 女性

平均值 33.8 30.4 25.9 16.7 8.7 10.6

資料來源:Springer, B. A., Marin, R., Cyhan, T., Roberts, H., & Gill, N. W. (2007). Normative values for the unipedal stance test with eyes open and closed. Journal of Geriatric Physical Therapy, 30(1), 8-15.

61

整體而言,以上檢測方式都屬於田野測試的形式 (Heyward & Gibson., 2014),在操 作上具有簡單、有效、無害且快速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