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性別意識

本節共分二部分,先對性別意識與性別意識型態意涵及相關概念進行介紹,

再探究性別意識影響因素。

壹、 性別意識與性別意識型態意涵及相關概念 一、性別意識與性別意識型態的意涵

性別意識與性別意識型態看似相同,實則意涵不同,分述如下:

(一)性別意識

「性別」(gender)是後天的環境以及學習經驗形塑而成的社會性別,是人類經由 歷史、文化及心理歷程共同建構的。而「意識」(consciousness)是指同一社群中 的成員,對於其在社會中所處地位感到的知覺、記憶、想像等精神現象(陳伯璋,

1998)。Rinehart(1992)認為「性別意識」是認識自己和政治世界的關係受到生理 性別的形塑,且認同相似的他人,對他們有正面的情感、感覺並與此群體的命運 息息相關。因此,性別意識非常多元化,舉凡家庭生活、學校教育、社會文化、

國家政策等,都會隱含性別意識的訊息(劉秀娟、林明寬譯,1996)。

女性主義者則將「性別意識」概念化為「女性意識」,其理論基礎源自 1960 年代馬克思主義思想的「階級意識」概念,認為「女性」是由一個客觀的存在類 屬,變成為一群有政治認同與能為共同利益奮鬥的團體成員,將會產生相當具有 革命性的力量,並寄望集體行動來改善女性的社會處境(畢恆達,2004;游美惠,

2005)。廣義的女性意識是指女性的群體意識自我存在與價值,明瞭自我是行動

的主體並且爭取女性的價值與權益。而狹義女性意識則是指女性主觀上感受到父 權社會結構對女性不公平的壓迫或不平等的待遇,並能知覺自己的主體性且認同 自我,了解自己具有與男性在社會、經濟、政治各方面擁有平等權利地位的參與 者。亦即女性意識涵蘊了女性對於作為「人」的個體應有的獨特存在體驗及作為

「婦女」群體之自覺自醒的自我意識(李曉蓉,2002)。

印度靈性大師奧修(OSHO)看法卻不同,他認為:「當我談到女性意識時,

我是在指女性意識而已,與女人完全無關,一個男人也可以擁有女性意識。」(沈 文玉譯,2005:48)。亦即奧修認為女性意識既非男性也非女性,女性意識僅僅 是女性意識,它只是一個人對所處性別地位感到的知覺、記憶、想像等精神現象 的能力,和性別意識一樣,都是一個中立的詞彙,不帶價值判斷的意涵(陳伯璋,

1988)。

(二)性別意識型態

「意識型態」是個人或團體所持有的特殊觀念或思維方式,其內容涉及文化 的各個層面,Abramowitz 與 Saunders(2006)研究指出當意識型態與政黨的認 同產生一致性時,會影響重要有意義的投票行為,對社會結構和政治制度更有決 定性的影響力。游美惠(2012)也指出「意識型態」是由一組常識信念、實踐的 知識所組成,會正當化社會結構和某種社會群體的文化,且合理化這種觀念之下 的社會行動,其會一直改變,也可能遭到弱勢社會群體的反抗。故在父權體制的 社會下,「性別意識型態」是指兩性的生理差異被合理化成為男尊女卑認知架構,

並賦予兩種角色扮演的常規及以此角色規範追求社會所認可的標準,因此,有時 也被稱為「父權意識型態」(黃雅苑,2010)。

「性別意識型態」是種根深柢固的思維模式,謝小芩(1998)研究表示,雖 然臺灣女性教育程度與勞動參與率提高了,但民眾對於性別角色態度與兩性家務 分工的看法,卻似乎沒有明顯的變化,亦即學校教育擴張與提升,民眾的性別意 識形態亦是難以改變。

綜合以上可知,「性別意識」是個人對自我性別的自覺,是精神現象的認知,

具有正面意義;而「性別意識型態」則使得個人的性別地位、認知等,受傳統社 會文化男尊女卑角色規範及層級結構的影響,造成男女不平等的現象,也限制兩 性發展空間,具有負面意義,兩者之間意義絶不相同。

二、性別意識的相關概念

佛洛依德(Freud):「當你遇到一個人的時候,最先做的區分就是『男生』

或『女性』」。這種區分性別的特性,可以讓我們對人有所預期,也促使個人了解 自己的角色,表現出合乎「性別角色」該有的行為。而我們認為男性或女性應該 具有的特徵,即是「性別刻板印象」,但刻板印象卻未必是事實,很容易導致偏 見。除此之外,當前的男女兩性,因社會變遷因素,常需兼顧工作及家庭,其表 現出來的性別角色行為已非絶對性的,產生所謂雙性角色,亦即「兩性化」現象,

以下分別討論之。

(一)性別角色

性與性別雖是一字之差,實際上意義不同。「性」(sex)是與生俱來,指的是 生物學上的生理性別,由人類性染色體決定,其生理上器官的差異,是通過性激 素的作用來實現其對性發育和性生殖的影響。但實際上男女兩性都擁有全部種類 的激素,激素活動會不斷地與社會及心理因素產生互動,使得兩性之間在先天上 並没有男剛女柔的絶對區分。「性別」(gender)又稱「社會性別」,是後天習得的 社會角色表現,經由文化形塑產生(劉仲冬,1999)。而「角色」是由學習而來 的,它是擁有某種地位的個人所表現的行為,這種行為多數由文化代代相傳規定 下來,故包含規範的性質(沙依仁,1993)。

綜合以上可知,「性別角色」指的是兩性因先天生理狀況、後天文化的差異 及父母的訓練方式等因素,而形成不同的定位。也就是說,其是由性別所反應出 來的行為期待,是社會價值觀裡普遍存在的性別標準,影響著男女兩性在成長過 程中的行為模式,使他們表現出符合社會所認同的女性特質或男性特質。

性別角色發展的相關理論分別為心理分析論、社會學理論、認知發展論及性 psychoanalysis

Freud social learning

theory

Bandura

認為性別認同是經由社會制約所形成的,其歷 程為幼童藉由觀察行為、模仿行為及對模仿合 乎性別之受到的增強,最後確認自己性別角色 的發展方向。

認知發展論 cognitive theory

Kohlberg

性別角色的發展是兒童主動社會化的結果,父 母親的教養方式是強化性別意識的重要關鍵

。其歷程為幼童先知覺自己的性別,進而模仿 同性大人的行為,認同其性別。

性別基模理論 gender schema

theory

Sandra

包含社會學習理論與認知發展理論的特徵,且

資料來源:整理自晏涵文(2004:162-166)

總而言之,這四種性別發展理論,其共同特點都著重兒童期發展出的性別知 覺,且都受後天環境及學習經驗雙重的影響,是個人對自己身為男性或女性的主 觀感受,是一種社會化的結果。而這種以性別為基礎,對性別角色進行的概念化

過程,會影響著個體對性別的認同,造成個體在性別意識的表現及行為。

(二)性別刻板印象

「性別刻板印象」是我們認為兩性間各具有某一些共同的特質或共同表現出 的行為,故當我們區分出兩性後,便會將對男女兩性的看法類推到此人身上,認 為這個人「應該」具有特定的男女特質及行為模式,但這些對男女兩性所產生的 共同印象,卻未必是事實。因為,人是複雜的,而性別刻板印象的分類過於簡單,

若依照刻板印象去定義某個人,可能產生性別偏見或性別歧視(黃馨慧,2003)。

除此之外,Osborne(2007)認為刻板印象也會限制自我發展,Lim(1997)研究 即指出性別刻板印象影響妻子挑戰在家中性別不平等現象,也影響其社會地位。

對男性的影響更為嚴重,因為傳統父權體制的社會中,男性通常承受較大的社會 化壓力,如果去做一些與男性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事情,可能會害怕被別人嘲笑或 批評,只好違背自己真正的意願,無法真正實現自我(危芷芬,1998)。

雖說性別刻板印象未必是事實,但它卻是根深柢固的,而且被持續強化,其 會隨著文化的傳承不斷的流傳下來。因為人們看待兩性的方式習慣以刻板印象為 基礎,故當對方的反應恰好符合觀察者原先想法,即印證自我實現的預言;而當 其行為表現與觀察者的期待衝突時,則刻板印象會採取辯駁的方式來確保自己的 無誤,並給予負面的嘲諷,例如:「同性戀」、「娘娘腔」等(陳金定,2004)。

(三)兩性化

1970 年代中期,對個體性別刻板印象順應程度的研究,使得兩性化的舊概念 被重新定義,Bem 提出兩性化(androgyny)性別角色的觀念。其認為「兩性化」, 並不表示性別中立或是没有性別,也無關性的取向,而是描述個人在性別刻板行 為方面彈性表現的程度,其兼具正向的男性化特質與正向女性化特質,他們可以 在不同的時機、情境下作不同的應用,對於環境適應上較具彈性,例如:女性在 工作領域,可以是果斷自決的領導者;與家人相處,可以是慈祥溫柔的母親與妻 子;與朋友相處,可以是一位具有同理心的傾聽者。除此之外,Bem 並將男性、

女性特質皆低者,界定為未分化性別角色者(undifferentialed)。而個體本身男 性特質高於本身女性特質者,稱為男性特質性別角色者;反之則稱為女性化性別 角色者(引自晏涵文,2004)。

近年來許多心理學家認為將兩性界定不同標準,並不是兩性最佳的發展模 式,因為這種對兩性刻板的期待,會限制男女性的行為與發展空間。王慧姚(1980)

研究結果顯示,具有兩性化特質的已婚職業婦女,比具有「女性化」、「男性化」

及「未分化」特質者,感到較低的角色間衝突, 較高的生活滿意度。林蕙質(2002)

也認為兩性化特質的校長其轉換型領導程度與學校經營效能均最高。且越來越多 研究結果顯示,兩性之間有朝兩性發展的趨勢,就如尤嫣嫣(2002)研究指出三

也認為兩性化特質的校長其轉換型領導程度與學校經營效能均最高。且越來越多 研究結果顯示,兩性之間有朝兩性發展的趨勢,就如尤嫣嫣(2002)研究指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