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壹、態度的定義與特性 一、態度的定義

最早使用態度(attitude)一詞的心理學家是 H. Spencer 於 1862 年所著的

「第一原則」(First Principles)一書中,強調一個人的態度對爭論事項的鑑別 有重要的影響(吳聰賢,民 91)。對於態度的定義,社會心理學家們各有不同 的看法。

態度是指影響個人對其行動選擇的內在心理狀態,決定個人在社會中實際 與潛在的反應;態度是對某物或某人的一種喜歡與不喜歡的評價性反應,它在 人們的信念、情感和傾向性行為中表現出來。而且態度常被界定為個人依循某 些情感與信念,以正向或負向之評價,對特定目標刺激(如:人、觀念或事物)

做反應之習得傾向(Gagne, 1985;Myers, 1993;Zimbardo, 1988)。因為態度經 常指向某事體,故它可以解釋作指向某種價值的個人的心理狀態。

Baron and Greenberg(1990)認為態度乃由下列三種成分組合而成:(1)

評價成分:反應對各種事物之喜、惡程度;(2)認知成分:對於人、事、物的 信念;(3)行為成分:對態度標的物之某些行動企圖。

而國內的學者認為態度是個人對一特定對象所持有的評價感覺及行動傾 向。態度的對象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人、事件、物、團體、制度以及代表具體 事物的觀念等,具有一致性與持久性,包含了對人、對事、對物的想法、情感 和行為,而且有正面或負面的評價反應,即個人喜歡與不喜歡的判斷。(李美 枝,民 91;俞文釗,民 82;洪雅鳳,民 90;張春興,民 83;游恆山,民 93;

趙居蓮,民 84;劉安彥,民 91)。

上述國內、外學者對態度的定義雖然在文句敘述上略有不同,但多認為態 度包含下列三個成分。

(一) 認知(cognition):指個人對態度對象的心理印象,包括有關的事 實、知識和信念。由於情感成分的蘊含,常常反映於帶有評價意 味之事實形式的陳述,不僅敘述個人對態度對象之所知,亦表示 個人對態度對象之贊同與反對。如:一般人對身心障礙者的刻板 印象。

(二) 情感(affection):指對態度對象的情緒感覺,包含喜歡-厭惡、

同情-冷漠、尊敬-輕視、同情-排斥等正負面的感覺,情感成 分的態度是認知的判斷與情感的好惡所交互產生的結果。如:一 般人對身心障礙者的同情。

(三) 行為傾向(behavior intention):指對態度對象的反應傾向,即個 人對態度對象做出行動前的思想傾向,像是趨近或躲避。如:一 般人是否願意和身心障礙者交朋友。

其中認知、信念、信仰、知識、思想、情感、感情或評價等,與內在心理 活動有關的現象,可歸類為態度之『內在成分』,而行動、行為、行為處置或 行動傾向等,與外在心理活動有關的現象,可歸類為態度之『外在成分』。

二、態度的特性

態度除了具有認知、情感、行為傾向三個成分外,還具有下列的特性(李 美枝,民 91;俞文釗,民 82;張華葆,民 83;黃中天、洪英正,民 81;湯淑 貞,民 91):

(一)態度不是遺傳來的,而是後天獲得的。態度是經由學習而來的,例 如對同儕的態度。

(二)態度有一定特定的對象,可以是具體的對象,也可能是狀態或是觀 念。

(三)態度是一種假設性的概念建構(hypothetical construct),一個人具 有的態度只能由外顯的行為去推測。

(四)態度是一種行為傾向(predisposition to action),並非行為本身,也 就是個人對特定對象反應之前的心理與精神活動狀態。

(五)態度具有持久性,因為態度的形成過程需要一段時間的發展,當態 度具備認知、情感、行為傾向成分時,便具有相當的穩定性與持久性。

(六)態度的核心是價值,個人對於態度對象的態度取決於該對象對個人 的意義大小,也就是態度對象具有的價值大小。所以同樣一件事,因人們的價 值觀不同,即產生不同的態度。因此,能滿足需要的事,人們會產生正面的態 度,反之則產生消極的態度。

(七)態度有簡單與複雜的區別,態度包含有認知成分,人的認知系統有 簡單與複雜的區別,因此態度自然有簡單與複雜的差異。如對態度對象同時評 定許多項目並含有正負面的評價,顯然其對態度對象的態度是較複雜的。

(八)態度有強有弱。個人對一件事物態度的強弱與其個性也有密切的關 係。個性偏激的人對事物常採偏激的態度,而個性和緩的人,對事物態度則多 和緩。

貳、態度的形成

態度的形成是一個很重要的社會化歷程,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才逐漸對 周圍世界形成某種態度,掌握了一套固定的價值觀。隨著周遭環境的變化,對 事物的態度也會產生相應的轉變,成為符合社會要求的社會成員(俞文釗,民 82)。有些態度是正式教育與訓練的結果,有些態度是在非正式的情況下(例

如認同與模仿)所形成。

態度形成的理論主要有三個:學習取向、認知一致性取向、動機取向(Weber, 1998)。

一、學習取向

態度最常透過學習而形成,學習是一種藉由經驗和練習而導致行為永久改 變的過程。下列三個一般性學習過程與態度形成有關:聯結、增強,及社會學 習(Weber, 1998)。

(一)聯結:聯結牽涉將在時間、空間或環境中相近的經驗加以聯結,經由經 驗和經驗的聯結,因而產生共同的反應,形成對某特定對象的態度。消息和知 識是態度聯結的來源,而消息與知識的獲得可來自直接的觀察,或是經由他人 間接獲得的知識和消息所形成(Weber, 1998)。人的態度本來是中性的,但受 到特定屬性和因果的聯結,形成新的信念,有的信念強,有的信念弱;有的和 正向屬性聯結,有的和負向聯結(杞昭安,民 84)。

(二)增強:在學習原理中所討論的增強過程,對於態度的形成與發展具有重 要的地位(劉安彥,民 91)。良好態度的形成,往往是因受到鼓勵而增強,不 良的態度則是因被懲罰,或發生不良後果而改變或消逝。通常最先提供個人態 度增強的人是父母和家中其他成員,因此家庭對個人態度的形成具有影響力。

在兒童期和青少年時期,同儕對個人的態度越有重要的影響力,當與同伴相處 的時間增加,同伴即變成重要的參考團體(reference groups),個人會以之來判 斷自己的意見和價值觀,同伴團體的支持和肯定即提供了增強,因而形成個人 的態度。

(三)社會學習:態度可能經由被動的聯結或增強者的說服影響力而學得,但 更普遍的是人們主動去尋求資訊和經驗,作為態度和行為意向的形成基礎。最

常見的社會學習形式包括替代性學習:觀察他人行為的結果,藉著看發生在別 人身上的事情而獲得學習;及模仿:學習仿效他人的行為,藉著我們欣賞的人 的品味和習慣,而形成自己的態度和行為(Weber, 1998)。

二、認知一致性取向

心理學的認知傳統強調人們想瞭解所處的世界,並吸收有關的新訊息。認 知取向的意涵為個人需要讓他們的信念和意見有道理。由於態度含有認知的成 分,我們通常將態度發展成合理或與其他信念和諧一致的狀態。

認知一致性取向包含平衡理論、認知與情感一致理論,及失調理論(Weber, 1998)。

(一)平衡理論:當認知元素(態度)彼此一致時,即處於平衡狀態。態度可 以試圖保持現存喜好之間的平衡而產生,解釋了以既存的情感關係為基礎而形 成新態度的過程。例如:你喜歡某一身心障礙同學,但你最要好的朋友卻不喜 歡,你為了和好朋友的態度保持平衡關係,而疏遠該身心障礙同學。

(二)認知與情感一致性:有時候人們在未擁有真正的資訊之前,就對某人或 事物有所評價或情緒反應,如對身心障礙同學的偏見,因你帶有偏見的情緒而 誤導了你對此人蒐集與記得的資訊,而你最可能找出和記得的認知資訊是與你 既有的情感符合一致的資訊。

(三)失調理論:失調是一種不舒服的經驗,源起於認知元素(態度)的不協 調所致。失調被視為一種具有動機力量的經驗,一種不愉快的經驗,使人希望 藉著改變態度或行為來調整這種不愉快的經驗。

三、動機取向

動機取向意指個人可能基於動機因素而引導態度的發展。包含評估模式和

處理模式(Weber, 1998)。

(一)評估模式:認為態度形成主要是為了擴大正面的結果。(1)認知反應理 論:個人發展態度方式之一為傾聽他人的表達,並衡估我們是否同意。即在你 決定是否要分享某個特定的態度時,你會先衡量你對此態度的不同部分大多是 正面或負面的看法。(2)預期-價值理論:認為態度導源於對態度客體所做的 評估,及考量態度對象的正面或負面性。需考慮預期態度導致好壞結果的主觀 機率的問題(Weber, 1998)。

(二)處理模式:許多理論學家將態度的形成區分為慎思-可能性模式處理的 結果,及捷徑式的處理結果。(1)慎思-可能性模式:人們於某些情境時可能 仔細的思考決定其態度。(2)捷徑式的處理:我們的態度在沒有深思或成本效 益分析的狀況下,以迅速且簡單的方式形成態度(Weber, 1998)。因此,個人 並不以一成不變的方式形成現有的態度,或者以同樣的強度保有。

研究者根據所蒐集的文獻探討態度的形成,影響普通班學生對自閉症同儕 態度形成的背景因素有很多,諸如家庭因素、教師的態度、正常學生本身的因 素、同儕互動情形、自閉症兒童的個人特質等,都會影響普通班學生對自閉症 同儕的接納態度,這些影響因素乃研究者所欲進一步探討的。

參、態度的測量

態度是一種假設性的概念建構,亦即一種內在的歷程,必須透過外顯的行

態度是一種假設性的概念建構,亦即一種內在的歷程,必須透過外顯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