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態度的理論基礎與評量方式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態度的理論基礎與評量方式

態度是人類社會中最常見的心理現象,且在解釋人的社會行為方面 始終占主導地位,因此態度研究在社會心理學中是一個最古老、最重要 的領域(陳昌文、鍾玉英、奉春梅、周瑾、顏炯,2004)。本節分為三部 分,先說明態度的意義及成分,並針對三種常見的態度理論提出詳細說 明,最後再提出二種常用的態度評量方式。

壹、 態度的意義與成分 一、 態度的意義

人們最早將態度視為生理的態勢(physical posture)或身體的姿勢

(body position),近年來則將態度視為一種心理的狀態(mental states)

(杞昭安,1995)。國外學者 Allport 在 1935 年提出一個常見的態度定義,

他認為「態度是一種心理的與神經的準備狀態,是由經驗而組織起來的,

一個人對所有事物以及相關情境的反應,都受到態度引導性與動態性的 影響」(Taylor, Peplau, & Sears, 1997/ 2005)。另有學者認為態度即是對特 定的某一目標的一般性與持久性的正面或負面的情感反應,此反應伴隨 著特定的信念並促使個人對該目標產生特定的行為反應(Lombana, 1992;Petty & Cacioppo,1986)。張春興(1994)則指出態度是一個人針 對一特定對象所產生的反應,具有相當的一致性與永久性。大部分學者 則認為態度是一種心理上的傾向,對某一特定態度對象(人、事、地、

物、觀點或活動)給予不同程度喜好的看法、評價、感覺,與行為傾向

(何東墀,1998;Eagly & Chaiken1, 1993;McGuire, 1985; Zanna &

Rempel, 1988)。

綜合上述定義可知,態度是對特定目標(人、事、地、物、觀念)

的一種心理與行為傾向,具有相當的一致性與永久性,因此可預測其行 為或習慣反應。

二、 態度的成分

大多數的社會心理學家都指出態度是由情感(affection)、行為

(behavior)、認知(cognation)(另稱為態度的 ABCs)三個成分所組成

(何東墀,1998;張春興,1994;郭生玉,1998;陳昌文等人,2004;

Taylor, et al., 1997/ 2005;Triandis, 1971),以下詳細說明:

1. 認知成分

「認知」指個人對事物之了解情形、知識程度、信念、看法、歸因 及評價,是人們了解和判斷事物的依據,亦是形成情感體驗的基礎。其 中如刻板印象(stereotype)即是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經由口耳相傳而形 成的認知,不一定正確卻頗具影響力。

2. 情感成分

「情感」為個人對態度對象的情緒感覺,同時包含了方向性(正面 或負面)與強度(範圍從非常弱到非常強) ,例如:尊敬---輕視、喜歡---厭惡、同情---排斥等。情感的產生通常與經驗有關,且一旦態度深植於 感情中,可能變得很持久。

3. 行為成分

「行為」係指個人對態度對象必須有所行動時的表現,它所表露出 來的是行為準備狀態、持續狀態或反應傾向,受好惡影響,產生趨近、

挑戰、避開或抗拒,可能是明顯的或隱蔽的。

至於態度與行為間的關係為何呢?在 1960 年代到 1970 年代間「態 度並不一定能預測行為,態度與行為具有某些差距」,這樣的說法不斷被 證實;其中,態度與行為並無相關最有名的研究是 LaPiere 於 1934 所作 關於美國旅館及餐廳接待中國旅客的研究(Baron & Byrne, 1997/ 2000;

DeLamater & Myers, 2007/ 2007)。但 Holland、Verplanken 與 Knippenberg

(2002)實驗研究指出當態度要預測行為時,態度的強度相當關鍵,強 烈態度可以預測行為,微弱態度則沒有;至於微弱態度則是受到行為影 響;此研究證明了態度與行為間有雙面向因果關係,具有重要貢獻。

貳、 態度理論

依據 Triandis、Adamopoulos 與 Brinberg 於 1984 年的看法,態度的 形成是透過學習而來的(何東墀,1998)。個人大多從日常生活的經驗中 逐漸形成態度,有些經驗是間接的,是指經由他人獲得的訊息,如:成 人對兒童的影響,此經驗常易形成刻板印象,是外爍的,且常帶有偏見;

有些經驗是直接的,是指個人親身體驗而來的,其後果的愉快與否常扮 演重要的影響力量;此外,有些宗教信仰對身心障礙者的態度也有影響,

關於輪迴及報應的觀念,對身心障礙者是不利的,也是不公平的;因此,

態度的形成是經由社會化的過程,家庭、學校、同儕、社區、政府機構 等均會影響個人態度的形成(何東墀,1998)。另有學者指出,態度的形 成與發展,社會學習(social learning)和直接經驗(direct experience)

扮演著決定性的角色(Deaux, Dane, & Wrightsman, 1993/ 1997)。Robert 和 Donn 於 1997 年指出態度是學習而來的,有一小部分的態度也會受基 因影響(Baron & Byrne, 1997/2000)。DeLamater & Myers(2007/ 2007)

則認為態度是向第三者學習來的,第三者包括父母、朋友、大眾媒體。

整理態度理論,各學者有不同的論述。杞昭安(1995)整理國外學 者提出之理論,將態度改變的理論分為八種:(1)學習理論、(2)社會 判斷理論、(3)平衡理論、(4)認知失調理論、(5)功能理論、(6)訊 息處理理論、(7)一致性理論、(8)自我知覺理論。Shelley、Letitia 與 David(1997)則提出六種態度理論:(1)學習理論、(2)認知一致性(平 衡理論)、(3)認知失調理論、(4)自我知覺理論、(5)其他一致性原則、

(6)預期價值理論(Taylor, et al., 1997/ 2005)。邱鈺喬(2003)、朱敏倫

(2010)整理早期國內學者論述,將態度理論分為三類:學習取向、認 知一致性取向及動機取向。綜合上述,態度理論大致分為學習理論、一 致性理論、自我知覺理論、社會判斷理論、功能理論、訊息處理理論、

預期價值理論等七種之多,整理學者(杞昭安,1995;Taylor, et al., 1997/

2005;DeLamater & Myers, 2007/ 2007)的論述,取三種較常見的態度理

論分述如下。

一、 學習理論(learning theories)

Hovland、Janis 及 Kelly 於 1953 年提出學習理論,此理論的前提是:

態度是學習而來的,可能透過強化(操作制約)、刺激與反應的連結(古 典制約),或觀察他人(觀察學習)來形塑我們的態度。人們學習到與不 同態度對象有關的訊息與事實,而且也學習到與這些事實聯結的感覺與 價值。

我們的態度只有一小部分是根據直接的互動經驗而來,態度之所以 會形成,是透過第三者,如:父母、朋友、大眾媒體等學來的。人被動 地曝露於刺激下,經由聯結(association)的過程學習到訊息與感覺、經 由增強(reinforcement)與懲罰(punishment)或仿效(imitation)而學 習,這種學習歷程決定了這個人的態度。此外,態度亦可以經由訊息學 習(message learning)與情感轉移(transfer of affect)來學習與改變。

二、 一致性理論(cognitive consistency)

一致性理論對人的看法是:人會努力求得認知上的連貫與意義,當 數個信念或價值彼此間不一致時,人會努力讓它們一致,若它們的認知 已經是一致了,在面對可能會產生不一致的新認知時,他們會努力使這 個不一致減少到最小。杞昭安(1995)、DeLamater 與 Myers(2007/ 2007)

亦指出平衡理論、認知失調理論均屬於一致性理論。詳細理論內容如下 所述。

(一)平衡理論(balance theory)

重要的一致性理論不少,由 Heider 於 1958 年所提出的平衡理論則 是較廣為後人所應用的,並由 Rosenberg 和 Abelson 於 1960 年修正。此 理論認為人類普遍有一種平衡、和諧的需要,包含在認知與情感間的一 致性,它涵蓋三種相關的評價(如圖二-1):(1)P對O的評價,(2)P 對態度對象X的評價,(3)O對態度對象X的評價。箭頭表示感覺的對

象,正號(實線)表示有正向情感,負號(虛線)表示有負向情感。左 力原則(least effort principle)來預測態度改變的方向,它認為人們會儘 量以改變最弱關係的方式來到達到一個平衡的系統,任何關係都可以改

(二) 認知失調理論(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一致性理論中最具影響力的理論就是由 Leon Festinger 於 1957 年提 出的認知失調理論。平衡理論與失調理論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是處理 態度之認知或信念間的關係,而後者則是在處理態度及行為間的不一致。

Festinger 指出兩認知間的關係分為三:一致或協調的、失調的、無 關的。認知失調的基本要素是當一個人同時存在二個相關但互不相容的 認知時,一旦做決定便會產生認知失調。當行動與信念相矛盾時,一般 來說會以下列兩種方式來減少失調,一是提高我們對已選擇的對象的評 價,一是降低我們對未選擇的對象的評價。

做出與直覺相反的預測,正是失調理論有趣的地方。有個經典研究 是以預言世界末日將會在某一天來臨的團體為對象,當「預言失敗時」

一開始他們受到很大的震驚,一般常識可能會認為該團體預言失敗時他 們應該會放棄,但他們卻不是放棄自己的信念回歸正常的生活,他們發 現自己為了這一天投入了所有的努力,卻甚麼都沒有發生,心中的失調 無法降低,於是他們開始認為是自己的努力使世界末日延後了,變得非 常積極努力召募新的支持者加入他們的運動,或許這樣可以幫助他們降 低失調,因為可以藉此證明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

三、 自我覺知理論(self-perception theory)

Bem 於 1965 年提出自我覺知理論,他認為我們並不是真正地知道自 己的態度是什麼,當一個人的行為不能歸因為外在因素時,我們只是從 自己的行為與行為所發生的環境來推論自己的態度,即是由行為觀察而 推論態度的理論。例如:你從裝了七種水果的籃子選了橘子吃,有人問 你對橘子的感覺如何?你自言自語的說:「沒有人強迫我選橘子,但我就 是選了,所以我一定是真正喜歡橘子。」於是你就會告訴對方你喜歡橘 子。

此理論的提出無疑是對失調論的挑戰。失調論主張態度是強烈而持 久的傾向,當做了與態度相反的行為時,內心會產生失調與衝突,因此 迫使我們改變態度;但自我覺知理論則認為一般人在行為之前並不知道

自己的態度,因此不會有態度與行為不一致的失調經驗,態度的知覺來 自行為觀察,及行為發生時有無外在因素存在的推斷。

綜觀上述理論可知,學習理論主張人是被動地接受刺激,經由刺激 反應的連結、強化與認同的過程習得態度;平衡論及失調論則強調態度

綜觀上述理論可知,學習理論主張人是被動地接受刺激,經由刺激 反應的連結、強化與認同的過程習得態度;平衡論及失調論則強調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