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中融合教育經驗與對身心障礙者接納態度的相關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五節 國中融合教育經驗與對身心障礙者接納態度的相關

以二分量表填答得分情況,進行 Pearson 積差相關分析,藉此瞭解國中

融合教育經驗與對身心障礙者接納態度各向度及整體的關係,並據以回 答待答問題六。

邱皓政(2010)指出相關係數為一標準化係數,不受變項單位與集 中性的影響,係數值介於±1之間,當相關係數r=±1時稱為完全正(負)

相關,.70~.99稱為高度相關,.40~.69稱為中度相關。由表四-21可知國 中融合教育經驗總量表及各分向度與對身心障礙者接納態度在總量表、

行為與情感、正向認知向度達高度相關(均在.72以上),但與負向認知 向度無明顯相關。顯示國中融合教育經驗愈正向(包括生活與學習互動 愈多、認知態度愈佳),對身心障礙者接納態度愈積極,同時表現在行為 與情感,及正向的認知方面。

表 四-21融合教育經驗與對身心障礙者接納態度之積差相關情形

融合教育經驗與對身心障礙者接納態度之積差相關情形

融合經驗 對身心障礙者接納態度

總量表 負向認知 行為與情感 正向認知 總量表 .829** -.003 .847** .722**

生活互動 .728** -.060 .810** .585**

學習互動 .833** .042 .777** .793**

認知態度 .778** .091 .717** .722**

*p<.05 **p<.01

第六節 綜合分析與討論 依據本研究統計分析所得結果進行討論。

壹、 國中融合教育經驗情形綜合討論

一、 進入融合教育班級前就讀時的資訊獲知狀況

融合實驗班入學前已瞭解有身障同儕共讀的比例高達 97%,普通班

(有身障生)大多是在入學後才知道班上有身障生(80%)。

二、 獲知班上有身心障礙同儕的管道方面

(一) 融合實驗班:主要來自老師(78%),其次依序為家長告知(61%)、 特教教師宣導(42%)、同學間的討論(20%)、自己觀察他們常 不在教室(12%)、其他(6%),最後則為身障生家長入班宣導

(1%)。

(二) 普通班(有身障生):主要來自老師(73%),其次依序為同學間 的討論(46%)、自己觀察他們常不在教室(42%)、特教教師宣 導(10%),最後則為其他(6%)、身障生家長入班宣導(6%)、

家長告知(0%)。

(三) 勾選「其他」者共有 10 位,均表示他們自己一看就知道,不需 要家長或老師說(可能是外顯障礙)。

綜合分析兩班型獲知管道,差異較大的在於家長告知部分(融 61%,

普 0%),可能原因為融合實驗班普通生的甄選因採自行報名方式,因此 家長告知的比例很高,普通班(有身障生)的家長因不知班級內部組成 而無法預先告知,但融合實驗班家長告知或同意讓孩子就讀是否就代表 家長對身心障礙者接納態度較積極?或認同融合教育的理念?可能需進 一步再釐清。

三、 融合教育經驗偏向

研究顯示全體、融合實驗班、普通班(有身障生)學生其融合教育 經驗為佳或普通。三向度依得分高低依序為認知態度向度、學習互動向 度、生活互動向度,顯示高中(職)以上學生國中融合教育經驗佳,在 與身障礙同學生活上的互動雖較少,但卻較願意在學習上提供支持。本 研究結論與香港平等機會委員會(2012)研究指出「大部份普通生都接 受與身心障礙同儕同班,並且樂意幫助他們提高成績」類似,但與 Kishi 和 Meyer(1994)指出「有參與重度障礙同儕支持方案的學生與身心障 礙者的關係多為照顧關係」略有不同。推論可能是因為香港與台灣同屬 亞洲國家,個性較內斂,表達較含蓄,因此關心與認同往往擺在心裡,

較少表示出來。且謝怡萱(2012)研究指出教導身障者的同學,心裡其

實是有相對優越感的。因此本研究結論或許才會顯現大部分的人在認知 態度與學習互動上會給與較多的支持。

四、 融合經驗相同處

融合實驗班、普通班(有身障生)學生均會考慮身心障礙同儕的學 習與心理需求,認為老師多花點時間指導他們是合理的,認同他們有交 友的需求,會在心裡為他們的表現或遭遇感到開心與不平,且認為透過 特教宣導可以協助瞭解他們。

五、 融合經驗相異處

融合實驗班學生對身心障礙同儕有較多實際行動上的互動,如:主 動聊天、出遊、協助生活需求,介紹給家人認識等,但普通班(有)學 生則較少如此。本研究與謝怡萱(2012)研究指出「參與國小融合實驗 的國中生相較於一般同儕對身障同儕會有較大的包容力,較了解和身障 同儕互動的方式」有類似結論,也與 Roberts 和 Smith(1999)研究指出

「有將近半數的普通班學生表示並沒有和班上的身心障礙學生有所互 動」結論類似。

貳、 對身心障礙者的接納態度現況綜合討論 一、 接納態度偏向

研究顯示全體、融合實驗班、普通班(有身障生)、普通班(無身障 生)學生接納態度是積極的。三向度依得分高低依序為正向認知、負向 認知、行為與情感,顯示高中(職)以上學生接納態度是積極的,但實 際行為支持卻相對弱。

二、 接納態度相同處

融合實驗班、普通班(有身障生)、普通班(無身障生)學生均在正 向認知向度上有較高的一致性,均在行為與情感向度上有較低的一致

性,且均較能接受自己對身障者的服務是以志工形式,而不是志業。

三、 影響接納態度原因

整理 182 位填答者自由填寫之開放性問題發現,個人的特質與(受 傷)經驗(36%)、教育與接觸經驗(30%),及身障同儕特質(29%)是 影響其對身心障礙者接納態度的重要原因,而外在環境影響(如:他人 的眼光、禪修等)僅 6%表示受此影響。整體而言,本研究結果與蕭芳玲

(1995)研究指出形成及改變對身心障礙者的態度原因略有不同。在個 人特質部分,與謝怡萱(2012)研究結論「和身障或弱勢同儕的互動,

取決個人信念和人際關係」類似,但與杞昭安(1995)研究結論「接納 態度與心理特質無顯著差異」相反。在身障同儕特質方面則與大部分研 究(涂添旺,2002;張照明,1996;梁偉岳,1995;黃崑發,2001)有 類似結論,均因身障同儕認真生活的態度、毅力等而接納,也均因情緒 與衛生習慣不佳等而較不被接納。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雖有 30%的填寫者認為其接納態度和「教育與 接觸經驗」有關,但後續在接觸經驗的分析上卻無顯著相關,可能原因 是「接觸」只是一個認識身心障礙者的媒介,但真正影響態度的原因是

「教育內容」。此與 Diamond、Hestenes、Carpenter 和 Innes(1997)研 究指出「接觸經驗的品質是影響一般學童正向態度的關鍵」正不謀而合。

參、 不同背景變項的學生其國中融合教育經驗差異情形之研究發現 一、 性別

不同性別的學生其國中融合教育經驗在總量表、生活互動向度有顯 著差異,顯示女生比男生之國中融合教育經驗正向,較能與身心障礙同 儕在日常生活中互動或提供協助。本研究結果與 Kishi 和 Meyer(1994)

有類似結論,均顯示女生比男生更願意主動接觸身障同學。

二、 教育階段

不同教育階段學生其國中融合教育經驗在總量表、生活互動向度有 顯著差異,顯示大學/專科生比高中/高職學生之國中融合教育經驗正 向,較能與身心障礙同儕在日常生活中互動或提供協助。由於本研究是 以回溯法探詢過去 1~7 年前的經驗,推論有此結論可能因心理成熟或是 遺忘所致,高中/高職生因距離國中只有 1~3 年,記憶與感受較鮮明,

大學/專科生可能受後來的經驗或學習而產生顯著誤差。

三、 科系

高中階段不同科系的學生其國中融合教育經驗未達顯著差異,顯示 高中階段普通科、職業科學生其國中融合教育經驗相似。但大學階段不 同科系的學生其國中融合教育經驗在總量表及認知態度向度上有顯著差 異。經 Scheffé 法事後比較結果發現醫學類科比其他類科學生之國中融合 教育經驗正向,也比文法商教育類及其他類科學生更能體會融合教育的 內涵,並珍惜現在所擁有的。

四、 接觸經驗

與身心障礙人士接觸經驗國中接觸到的機會最大,佔 58.2%,其次 依序為國小(45.4%)、高中(31.7%)、大學(16.5%)、家人(12.2%)、

社會經驗(7%)、其他(1.2%)。不論具有國小接觸經驗或家人接觸經驗,

其國中融合教育經驗在總量表及各向度均未達顯著差異,顯示有無接觸 經驗的學生其國中融合教育經驗相似。

五、 國中融合班級類型

不同國中融合班級類型的學生其國中融合教育經驗在總量表及各向 度均達.001 的顯著差異,顯示融合實驗班學生比普通班(班上有身障同 儕)學生之國中融合教育經驗顯著正向,不但較能與身心障礙同儕在日 常生活中互動或提供協助,也更能體會融合教育的內涵,並珍惜現在所 擁有的。本研究結論與 Diamond 和 Carpenter(2000)研究指出「參與融

合班的一般孩童較能察覺身障同儕的需求,也較知道如何協助他們」類 似。

得注意的是,雖然兩種班型學生均稱為「融合班級」,均有接觸身障 同儕的機會,亦有導師與特教老師同時介入輔導,但其在融合教育經驗 的感受或行為互動竟達顯著差異。謝怡萱(2012)就指出曾參與國小融 合實驗的學生,在評價國中同班之身障同儕處境時提到,有的同學對他 們會有負面行為,且有的老師對他們包容度低,有的卻又提供過多特殊 待遇,均是對身障同學的不瞭解。由此可約略看出兩種融合班型還是有

「質」方面的不同。

肆、 不同背景變項的學生其對身心障礙者的接納態度差異情形之研究發

一、 性別

不同性別的學生對身心障礙者接納態度在總量表、行為與情感向度 上達顯著差異,顯示女生比男生對身心障礙者接納態度較積極,尤其是 在整體態度、行為與情感方面;至於負向認知與正向認知方面則無顯著 差異,顯示兩者對身心障礙者的認知狀況是較一致的。本研究結果與李 碧真(1992)有類似結論,李碧真指出不同性別之國中學生對聽覺障礙

不同性別的學生對身心障礙者接納態度在總量表、行為與情感向度 上達顯著差異,顯示女生比男生對身心障礙者接納態度較積極,尤其是 在整體態度、行為與情感方面;至於負向認知與正向認知方面則無顯著 差異,顯示兩者對身心障礙者的認知狀況是較一致的。本研究結果與李 碧真(1992)有類似結論,李碧真指出不同性別之國中學生對聽覺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