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憂鬱定義與相關理論

壹、憂鬱定義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協會 1994 年出版的心理疾病診斷準則的定義,憂鬱是 一種徵候群及許多症狀的複合體(引自孔繁鐘、孔繁錦,1998 )。Meyer 與 Hokanson(1985)認為憂鬱是一種退縮與社會性低度反應,並且易表達負向的 語言與情緒;此外,缺乏自我肯定,且有情緒性抑鬱,常會生活失常,或與藥 物為伍、酗酒、自殺,影響正常功能的發揮甚鉅。Allen-Meares(1987)認為憂 鬱是對失落或壓力的一種回應,代表一種混亂,或是一群症狀,症狀項目有飲 食失調、憂傷情感、課業表現不佳、體重改變或想到死亡等。Beck(1967)認 為憂鬱是一種思考障礙,因此個體對於自己與所處生活世界及未來皆抱持著負 向的期待;而 Powell(1983)認為憂鬱是一種複雜的感覺,包含無助、低自尊 心、並且內心時常覺得將有不吉利的事發生。陳錫銘(1992)指出,憂鬱可以 是一個情緒的字眼,也可以是生理或精神上的一種偏差,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精 神病理症狀或症候群,因此,憂鬱可以說是一種到處存在的症狀。楊妙芬(1996)

認為憂鬱是指嚴重的心情低落,伴隨持續數週或數月的心理與生理問題,然而,

所有的人在人生的某一時刻都會有些憂鬱症狀,而憂鬱時間的長短及症狀之嚴 重程度是判斷憂鬱的指標。董氏基金會(2008)亦指出憂鬱是一般人都會出現 的一種低落、感受不到愉快、沮喪的情緒,而憂鬱症則是一種疾病。因此,憂 鬱是一種複雜的感覺,從正常人到病態患者都可能有此現象,其差別在於程度 上的不同而已。憂鬱之定義整理如表 2-2:

32

33

綜上所述,憂鬱是一種心理的情緒、狀態,而且可能是任何人都會產生或 擁有的狀態,其差別在於程度上的不同而以,因此,憂鬱並不是特異的,是一 種可能隨時存在的一種情緒或狀態。由於本研究主要是探討大學生憂鬱之情緒 傾向之特質,而非要診斷或標籤大學生是否有憂鬱症,因此本文以較廣義的角 度來看待憂鬱一詞,遂以憂鬱傾向稱之。

貳、憂鬱理論基礎

憂鬱之理論基礎,個學派各有不同之觀點,分述如下:

一、生物醫學

憂鬱是因為神經傳導物失調所造成的,生物醫學的理論家認為是由於正腎 上腺素和血清素活動量過低所造成的;另外,腦神經細胞間傳遞訊息的化學物 質,稱為神經傳導物質,其失衡也與憂鬱有關,而神經傳導物質的失衡不僅造 成情緒低落,也可能出現身體症狀的改變,如失眠、食慾不振、身體無力感或 酸痛等;除此之外,神經內分泌系統可體松失調也與憂鬱症有關(唐子俊等人,

2009)。

二、心理動力學派

Freud(1917)將憂傷(mourning)和憂鬱(melancholia)相互對照;憂 傷是指失去所愛的客體,包括人事物或是心中的理想等,憂鬱則和意識之外的 客體失落有關;憂傷是日常生活中對失落的正常反應,但是極端的憂鬱則不是,

因為憂鬱的人感受到的不只是難過而已,他會將失落的客體轉為自我的一部 份,且將對這個客體的批評與憤怒的感覺內化,而造成各種憂鬱症狀。因此,

憂鬱是肇因於轉而向內的憤怒。

三、認知學派:

(一) Beck 的認知理論

Beck(1976)根據臨床的觀察,提出了憂鬱認知模式(如圖 2-6),其認為 焦慮症或憂鬱症患者具有負面的認知基模,稱之為憂鬱基模,使得他們在輸送

34

外在環境或與自己有關的訊息時,容易選擇性的吸收負面的,悲觀的訊息,造 成認知偏見。Beck(1976)主張憂鬱和負向三元素有關,包括:

1、對自己持負面的看法

認為自己是有缺點的、不稱職的、有問題的,是不受歡迎的,沒有價值的 人,傾向低估自己、批評自己,相信自己無法獲得滿足與幸福。

2、以負面的觀點來解釋目前的經驗或身體上的反應

容易認為外界對自己有過份的要求,或認為自己所面對的是難以克服的障 礙,自己受到不合理的對待;或認為事情的發生對於自我是不好的、危險的,

具威脅性的。

3、對未來持負面的看法

過分的預期目前的困境及苦難將會持續不斷,對於問題,容易想到無法解 決或沒希望。

基模是個體對過去經驗所做的推論,為一種穩定持久的思考型態或認知結 構;憂鬱者在兒童期即養成負向基模,傾向以負向觀點看世界,當個體遇到與 建構原始基模相似的情境,這個基模就會自動啟動(唐子俊等人,2009)。負向 基模會導致認知偏見(cognitive biases),憂鬱者常見的的錯誤邏輯推理,其中 包括下列六項基本的認知錯誤如下(修慧蘭等人,2009):

(1) 獨斷推論:常在缺乏證據或證據不足的情況下,任意下特定結論。

(2) 選擇性抽象化:常根據片段的一小部分資料對整個事件下結論。

(3) 過度類化:常根據少部分的獨立訊息而下全面性、廣泛性的結論。

(4) 誇大與貶低:常把一件不重要的事解釋為非常重要,相反地把很重要 的事解釋成毫不重要。

(5) 個人化:常覺得所有事情都與自己有關,因此自己都應負責。

(6) 二分化思考:對事物的想法及看法是極端的二分法或絕對主義,不是 好就是壞。

35

由於憂鬱者具有憂鬱認知模式,因此他們習慣性以不合現實的負向觀點來 評估自己、環境及未來,而產生悲傷的心情、討厭自己、無助絕望等情緒反應

(陳錫銘,1992)。

圖 2-6 Beck 憂鬱理論中,不同認知部分的相互關聯

資料來源:唐子俊等(譯)(原作者:A. M. Kring、G. C. Davison、J. M. Neale、

S. L. Johnson)(2009)。變態心理學(頁 325),臺北市:雙葉書廊。

(二) Seligman 絕望感理論

Seligman 於 1974 年指出當個體認為事件結果並非可由自我來控制時,將 形成一種無助感,表現在個人行為上的症狀包括:(1)動機方面:不會主動學 習能夠達成目標的有效行為,即使偶爾如此,其持續度也相當短暫;(2)認知 方面:對將來不抱任何希望,不再認為其反應可以影響結果;(3)情緒方面:

自尊心很低,心情也相當抑鬱(引自吳元蓉,2006)。

Abramson、Seligman 與 Teasdale(1978)修正習得無助的模式,認為導致 人 們 抱著負向信念 的 因素為 穩 定性 ( stability)、全面 ( globality)與內在

(internality)三個向度的歸因模式。內在歸因(如:將失敗歸因於自己)導致 憂鬱,而穩定歸因(如:失敗將永遠持續下去)影響慢性憂鬱症狀,並可能導

負向基模 認知偏見

負向三角

憂鬱症

36

致更多的失敗全面性歸因(如:我一輩子也只能這樣了),當個體面臨越多的 壓力事件,且歸因於全面,事件的負面影響更易擴大,個體較難調適與適應

(Atlas & Peterson, 1990)。

憂鬱的產生乃是個體具有將負向事件習慣地歸因為內在、穩定及全面的因 素,而將正向事件歸因為外在、不穩定及特定的因素,因此,容易變得絕望,

進而導致憂鬱,憂鬱者會修改其思考模式而改變歸因方式,然後再次形成負向 歸因因而加強無望感(唐子俊等人,2009)。

綜上所述,生物醫學之點認為憂鬱與生理因素有關,強調神經傳導物質失 調所造成的影響,但不同心理社會理論對憂鬱的解釋,可知每一個理論有其強 調的危險因素,包括:自我衝突、負面的認知與歸因、性格因素等,而這些因 素往往帶來個體自尊的崩潰或低自我評價,增進憂鬱的可能。

參、憂鬱之症狀

憂鬱可為短暫或持久的,日常生活中絕大多數人都曾經有過憂鬱的現象,

Radloff(1977)則提出憂鬱特徵可分為六種,包括:憂鬱情緒,罪惡感和無價 值感,無助和絕望感,心理動作遲緩,食慾減退,睡眠障礙等等。憂鬱傾向的 普遍症狀大致可歸納為情緒、認知或思想、生理、行為四方面,茲分述如下(林 顯宗,2002;陳清泉,1990;郭靜靜,2004):

一、情緒方面

憂鬱情緒包含明顯的愁眉苦臉、沮喪、悲傷、鬱悶、消沉、不快樂、情緒 低落、空虛、煩躁不安、易怒、心情沉悶、因懊惱而轉為罪惡感、因缺乏自信 而焦慮不安等等情形。

二、認知或思想方面

憂鬱表現在認知或思想方面,包括:明顯的無能、無助、無望、無價值感、

悲觀、自責、罪惡感、死亡意念、自殺念頭、思考緩慢、自我打擊、負面想法、

對成功標準較嚴苛、認知偏誤、較難以廣泛的視野和多元的思考來判斷事物、

37

決斷力衰退、因思考不能集中而導致記憶力衰退等,若此現象若過於嚴重會使 思考活動停止,思考無法前進。

三、生理方面

憂鬱表現在生理方面,包括:包含興趣減退、食慾降低或上升、失眠或過 度睡眠、睡眠品質不佳(如失眠、半夢半醒和經常醒來)、體重增加或減輕、體 力降低、四肢無力、易疲倦、性慾降低頭痛暈眩、等;其他尚有頭痛、頭昏、

腸胃不舒服、便秘、 胸悶等情形。

四、行為方面

憂鬱表現在行為方面,包括:話少且語調低、速度慢、動作少且慢,但有 時會出現激躁的行為,自殺行為、喪失主動興趣與意願、依賴、哭泣、自我設 限與封閉、一味思考與煩惱卻無法積極行動、因心情起伏而使思考焦點不能集 中、做事易半途而廢、無法持續等。

由以上文獻可知,憂鬱特質不只有單一面向,且其各特質層面是相互牽引 且影響的。例如:情緒的鬱悶可能會導致對事物喪失興趣,進而無法積極行動;

而行動設限可能也會造成思考的窄化、鑽牛角尖,而在睡眠時產生輾轉反側,

而影響了生理的狀態。因此,當檢視個人的憂鬱特質時,應用多面向的角度觀 察,並且謹慎的了解各特質間是否有互相牽引關聯的部分。本研究採用游森期、

余民寧(2006)修訂 Radloff(1977)的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探討大學 生憂鬱之現況。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