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生依附風格、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之相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大學生依附風格、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之相關

壹、依附風格與社交自我效能之相關分析

研究者以皮爾森積差相關來分析不同依附風格之大學生與社交自我效能之 相關,其結果如表4-11所示。

表 4-11

大學生依附風格與社交自我效能之相關係數摘要

安全 焦慮 排除 逃避

社交自我效能 .50** -.19** -.003 -.39**

**p< .01

由表 4-11 可知,安全依附、焦慮依附及逃避依附與社交自我效能具有顯 著相關(p< .01),假設 4-1、1-2、4-3 獲得支持;而排除依附則與社交自 我效能相關則未達顯著,假設 4-4 未獲得支持。其中焦慮依附、逃避依附與社 交自我效能為負相關,顯示焦慮依附風格與逃避依附風格愈高者,其社交自我 效能愈不佳;反之,安全依附與社交自我效能呈現正相關,顯示安全依附風格 愈高者,其社交自我效能愈佳。

貳、依附風格與憂鬱之相關分析

研究者以皮爾森積差相關來分析不同依附風格之大學生與憂鬱之相關,其 結果如表 4-12 所示。

74

表 4-12

大學生依附風格與憂鬱之相關係數摘要

安全 焦慮 排除 逃避

憂鬱 -.53** .34** .07* .39**

*p< .05,**p< .01

由表 4-12 可知,安全依附、焦慮依附、排除依附及逃避依附與憂鬱具有 顯著相關,假設五獲得支持,其中焦慮依附、排除依附、逃避依附與憂鬱為正 相關,顯示焦慮依附風格、排除依附與逃避依附風格愈高者,其憂鬱傾向愈高;

反之,安全依附與憂鬱呈現負相關,顯示安全依附風格愈高者,其憂鬱傾向愈 低。

參、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之相關分析

研究者以皮爾森積差相關來分析大學生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之相關,其結 果如表 4-13 所示。

表 4-13

大學生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之相關係數摘要 社交自我效能 憂鬱 -.410**

**p<.01

由表 4-13 可知,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具有顯著相關(p< .01),假設五獲 得支持,且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為負相關,顯示社交自我效能愈高者,憂鬱傾 向愈低;反之,社交自我效能越低者,則憂鬱傾向愈高。

75

肆、綜合討論

一、不同依附風格與社交自我效能上之相關

研究結果發現,焦慮依附、逃避依附與社交自我效能為負相關,而排除依 附與社交自我效能沒有相關,顯示焦慮依附風格與逃避依附風格愈高者,其社 交自我效能愈低;反之,安全依附與社交自我效能呈現正相關,顯示安全依附 風格愈高者,其社交自我效能愈佳。此與李靜如(2007)、Mallinckrodt 與 Wei

(2005)、Wei 等人(2005)的研究結果相似,均認為高焦慮與高逃避依附的大 學生有較低的社交自我效能。此結果可能原因為高焦慮與高逃避依附之大學生 對自己的看法較負向,傾向認為自己是比較沒價值的﹑不值得被愛,擔心別人 不喜歡自己,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因此,其社交自我效能較低,在人際互 動中感到焦慮不安,或是害怕與他人親近而逃避社交互動,缺乏社交自信心,

對於自己與他人互動的結果也持負面的看法。除此之外,排除依附與社交自我 效能相關未達顯著,推測其原因,排除依附傾向高者,其對於自我有較正向的 看法,但認為別人是不可信賴和拒絕的,雖同樣會避免和別人親近,卻仍維持 自我價值感,比較喜歡一個人自由自在,過自己的生活,社交互動對其而言並 不重要。

二、不同依附風格與憂鬱之相關

研究結果發現,焦慮依附、排除依附、逃避依附與憂鬱為正相關,顯示焦 慮依附、排除依附與逃避依附愈高者,其憂鬱傾向愈高;反之,安全依附與憂 鬱呈現負相關,顯示安全依附愈高者,其憂鬱傾向愈低。此與佘金玲(2005)、

李靜如(2007)、Kanemasa 與 Daibo(2003)、Vivona (2000)、Wautier 與 Blume

(2004)、等人研究結果相似,均認為不安全依附與憂鬱傾向呈正相關,尤以焦 慮依附傾向越強的人越感憂鬱;而安全依附與憂鬱傾向呈負相關,安全依附傾 向越高,其憂鬱傾向越低。此結果可能原因為安全依附傾向者對自己和別人都 有較正向的看法,一方面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值得被愛的,另一方面也認為

76

別人是善意的、可信賴的,這類型的人較能接納自己並且有安全感,因此較不 易感到憂鬱;反之,焦慮依附與逃避依附傾向較高者,因對自我持有較負面的 看法,害怕他人的負向評價,因而易感到憂鬱。而排除依附傾向較高者,推測 其雖對自己有較正向的看法,覺得自己具有價值﹑值得別人的關愛,但可能因 其多為獨來獨往不信賴他人,其對於情緒多為壓抑,因而內在情緒易感到憂鬱,

較難有宣洩的出口。

三、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之相關

研究結果發現,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具有負相關,顯示社交自我效能愈高 者,憂鬱較低;反之,社交自我效能越低者,則憂鬱傾向愈高。此結果與 Hermann

(2005)、Smith 與 Betz(2000)研究結果一致,均認為大學生社交自我效能與 憂鬱有關,較高社交自我效能者,較少出現憂鬱症狀。呈現此結果之原因,推 測為社交自我效能佳者,其對自己的社交互動較有自信,藉由互動中獲得他人 正向回饋或是情緒支持,當自己遭遇情緒困擾時,也較懂得尋求支持和幫助。

77

第四節 大學生依附風格、社交自我效能對於憂鬱之預測

分析

本研究依據第三節相關分析之結果,投入與憂鬱有相關之變項並進行共線 性診斷,林震岩(2010)指出變異數膨脹係數(VIF)值須小於 10,容忍度大 於 .01 的標準,表示預測變項之間並無明顯之多元共線性現象。本研究預測變 項 VIF 值介於 1.22 至 1.54,而容忍度介於 .65 至 .81,顯示本研究各預測變項 間無共線性,故以此五個預測變項全部投入,進行逐步迴歸分析,最後保留安 全依附、焦慮依附、逃避依附、社交自我效能,所得之結果如表 4-14 所示。

表 4-14

依附風格與社交自我效能對憂鬱多元迴歸分析摘要

投入變項順序 R R2 △R2 F △F B β t 安全依附 .53 .28 .28 329.00*** 328.99*** -.742 -.346 -10.06***

逃避依附 .57 .32 .04 204.02*** 57.192*** .307 .169 5.32***

社交自我效能 .58 .34 .02 144.07*** 16.631*** -.160 -.146 -4.38***

焦慮依附 .59 .35 .01 114.15*** 16.456*** .230 .125 4.06***

***p< .001

由表 4-14 可得知,安全依附、焦慮依附、逃避依附、社交自我效能對憂 鬱具有預測作用 ( F =114.15,P < .001) ,此結果支持研究假設 7-1、7-2 及 7-3,並能聯合預測憂鬱的 35%,而假設 7-4 未獲支持。從標準化迴歸係數

(β)來看,逃避依附與焦慮依附的β值為正數,表示逃避依附與焦慮依附對 憂鬱有正向的預測力,即逃避依附與焦慮依附愈高,能預測憂鬱愈嚴重;而安 全依附與社交自我效能的β值為負數,表示安全依附與社交自我效能對憂鬱有 負向的預測力,即安全依附與社交自我效能越高,能預測憂鬱傾向越低。此外,

78

根據第三張安全依附、逃避依附、社交自我效能與焦慮依附與憂鬱的相關係數 分別為.53、.39、.41、.34,但在進行逐步迴歸後,各變項的β值則皆降低,分 別為.35、.17、.15、.12,由此,變項間可能存有中介效果,因而降低β值。由 李靜如(2007)研究發現逃避依附透過中介變項社交自我效能對社會支持進而 影響憂鬱,焦慮依附對憂鬱除會直接影響外,亦會透過社交自我效能影響憂鬱;

Wei 等人(2005)研究發現焦慮依附會透過社交自我效能影響憂鬱,但逃避依 附不會透過社交自我效能而影響憂鬱之結果,可發現本研究變項間可能存有中 介效果。

從個別變項的預測力來看,以安全依附對憂鬱的解釋力最大為 28%,其餘 依次為逃避依附、社交自我效能及焦慮依附,其解釋量分別為 4%、2%及 1%,

顯示大學生越是傾向安全依附風格,較不易感到憂鬱,此結果與 Liu 等人(2009)

研究發現依附風格可以預測憂鬱,佘金玲(2005)發現安全依附能夠預測憂鬱 傾向,王淑鄉(2006)發現安全依附與焦慮依附皆可預測憂鬱之研究結果一致。

推測可能原因為安全依附傾向越高的個體在人際互動中,會對自己和別人都有 較正向的看法,較能接納自己而有安全感,能自在的和別人相互親近,同時也 能保有個人自主性,容易奠定好的人際關係的品質,因此較不易感到憂鬱。

7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討大學生依附風格、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之關係,以 及不同背景變項大學生在依附風格、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的差異情形。本研究 採問卷調查法進行實證資料蒐集,使用的問卷計有人際依附風格量表、社交自 我效能量表、憂鬱量表,抽取臺灣地區 15 所大學與科技大學共 20 個班級,得 有效樣本 849 位,並以描述性統計分析、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皮爾森積差相關與多元逐步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本章根據主要研究 發現作成結論,並提出建議供學校行政、輔導人員、大學生及未來相關教育研 究者參考。

第一節 結論

壹、大學生依附風格、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之現況

一、大學生安全依附風格為最高,其次為焦慮依附風格。

本研究發現,大學生依附風格傾向安全依附較高,其次依序為焦慮依附、

排除依附與逃避依附,在不安全依附中,以焦慮依附傾向較高。

二、

大學生社交自我效能整體為中等偏高

本研究發現,大學生社交自我效能的整體為中等偏高,從社交自我效能各 層面上來看,以結果預期最好,其次是社交表現信心與團體互動能力,顯示出 大學生在社交情境中,與他人互動、建立和維持關係時,認為自己有能力與他 人交往。大學生社交情境中,個體對於本身付諸行動後,得到結果的可能性評 估多為正面。

三、大學生為整體憂鬱情況較傾向不快樂,對於生活與未來無希望感。

研究結果發現,大學生具有憂鬱徵兆者為約 28.3%,達臨床憂鬱疾病標準 者約 21%,量表各題平均得分偏低,憂鬱情緒出現頻率不高,顯示大學生每週 很少出現憂鬱相關徵狀,憂鬱情況不嚴重。其中,大學生每周約有 1-2 天出現

80

無正向情感,顯示大學生快樂不起來,對於生活與未來無希望感卻是較明顯的 現象。

貳、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在依附風格、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上 差異

一、不同性別大學生在依附風格上有差異

本研究結果發現,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依附風格上有差異,女性安全依附

本研究結果發現,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依附風格上有差異,女性安全依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