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生依附風格、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生依附風格、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之相關研究"

Copied!
11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魏麗敏 教授. 大學生依附風格、社交自我效能與憂 鬱之相關研究. 研究生:范孜筠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六月.

(2) 致謝 論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條道路上,一開始覺得終點好遙遠,不知道該 往哪個方向,毫無頭緒。當開始走在論文的路上,很多時後感到煎熬和沮喪,在 這遠征的路途中,我遇到許多貴人,不論是拉我一把或是助我一輩之力,對我而 言,都賦予我很大的力量。 感謝指導教授魏麗敏老師一路上不斷地幫我加油打氣,當我遇到難題時,為我 指點迷津,一起商討解決辦法,以及感謝林清文老師與游森期老師,給予論文上 的指導與建議,協助我釐清許多概念,論文寫作與統計方法上的盲點,有各位老 師的指教,此篇論文才能臻於完善。此外,感謝鄭婉敏老師與陳易芬老師在編製 量表的過程中,仔細幫我修改,並給予我意見,讓我的量表能更加完整。謝謝林 正輝老師知道我論文需要幫忙時,義不容辭聯繫自己在各大學的朋友或是學生協 助我發放問卷,讓我能順利完成問卷調查。 謝謝研究所同窗青玲一路上的陪伴與鼓勵,計畫審查幫我詳細記錄口委建議 ,分享很多自己的經驗,隨時關心我的生活狀況,能有妳這般好的朋友,我很珍 惜。另外,非常感謝論文小組佩諭、黎箴、斐柔、佩如與健翔,謝謝佩諭和黎箴 即時分享每次與魏老師討論後的心得,提供我避免重蹈覆轍,提醒我提計畫及口 試時要注意的小細節,彼此互相幫忙;此外,這一年多來論文小組在咖啡廳、摩 斯或是美食街共同討論論文方向、訂定進度、相互督促、解決困難、支持鼓勵、 分享資訊以及一字一句檢閱與修改彼此的論文,能和你們一起寫論文、提計畫以 及通過最後口試,在六月一起畢業,是在這論文長路上,最珍貴的回憶。還有也 謝謝雅絹、吟儒、孟文與蕭綺在臉書上的加油,以及分享論文寫作或是規定之訊 息。真的非常謝謝你們,讓我知道有人會陪著我一起努力,一起焦慮,或是以過 來人的身分,與我分享前方接著會遇到什麼樣的情況,如果沒有你們,我想我很 難堅持到最後。. I.

(3) 謝謝好友詩涵與月棋動員親友幫我發問卷,非常感謝詩涵常常為我加油打氣 ,正常化我的焦慮不安,主動詢問我需不需要幫忙,在遇到低潮時,妳的關心和 鼓勵像是一股暖流一樣,令人感到很窩心,也很開心在偶然的時機,我們可以互 相吐漏心底的事,這樣的支持和理解對我很重要。 感謝康橋高中,我的組長薛淑惠組長,幫我爭取公假返回台中與老師討論論 文,也很謝謝我的同事智睿總是與我分享自己寫論文和口試的一些經驗,告訴我 我做得到,不會有問題的,讓我的壓力大大紓解不少。 最後,我要對我的家人獻上最深的感激之情,首先,很感謝子瑋,在完成論 文的路上,打理並照顧我的生活,讓我可以專心撰寫論文,很感謝你包容我這段 時間陰晴不定的脾氣,也謝謝你動用你的親朋好友幫我發放問卷,請假幫我處理 論文瑣事,謝謝你一路上的陪伴和不放棄。感謝弟弟借我大螢幕,讓我可以不必 一直盯著筆電小螢幕而眼花,也謝謝大姐盈樺、姐夫東榮和二姐盈櫻,協助我發 放問卷,讓我可以順利完成。最重要地,深深感謝爸爸媽媽從不吝於給我經濟上 的幫助,在駐地實習及寫論文的過程中一直為我操心,三不五十的叮嚀督促我的 論文進度,體諒我的論文壓力,並注重我的生活和飲食健康,總是為我準備許多 食物並帶上來臺北給我,很感謝媽媽在我計畫審查過關後,開始幫我張羅發放問 卷的事情,拜託親友協助;也很感謝爸爸的幫助,讓我在論文寫完後能有安穩舒 適的家,而不用窩在小小的套房。親愛的爸爸媽媽,對您們的感激,不是三言兩 語能道盡地,我所能擁有的一切,更是您們所賦予,才能有今天如此的成績, 在此對您們獻上最深的敬意與謝意,謝謝你們讓我可以擁有如此的幸福。. 孜筠 2012/06. II.

(4) 大學生依附風格、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之相關研究 摘要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有:一、瞭解目前大學生依附風格、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 現象。二、瞭解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級)的大學生在依附風格、社交自我效 能以及憂鬱的差異情形。三、瞭解大學生不同的依附風格與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 的相關。四、瞭解大學生不同的依附風格與社交自我效能對於憂鬱的預測作用。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臺灣北、中、南、東地區之一般大學與科技大學 之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用便利取樣的方式,共抽取 15 所學校、15 個班級,得有 效樣本 849 份,本研究所使用之研究工具包括人際依附風格量表、社交自我效能 量表、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 t 檢定、單 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方法處理,進行假設考驗, 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依附風格上具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焦慮依附上具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社交自我效能上有具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憂鬱上具有顯著差異。 五、大學生安全依附、焦慮依附、逃避依附與社交自我效能具有顯著相關。 六、大學生依附風格與憂鬱具有顯著相關。 七、大學生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具有顯著相關。 八、安全依附、焦慮依附、逃避依附和社交自我效能能夠有效預測大學生憂鬱。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與討論,針對學校行政、輔導人員、大學生及未來研究 提出建議與方向。. 關鍵詞:大學生、依附風格、社交自我效能、憂鬱 III.

(5) The Relationship among Attachment style, Social self-efficacy. and Depres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1)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level and the situation of attachment style, social self-efficacy and depress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2)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of attachment style, social self-efficacy and depress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demographic background, (3)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attachment style, social self-efficacy and depression, (4) to predict college students’ depression by different attachment and social self-efficacy. 849 students were conveniently sampled from 15 universities in Northern, Central, Southern and Eastern Taiwan for the study. The Instruments included Attachment Inventory, Social Self-Efficacy Scale, and 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Data obtained in the study were analyzed by independent-sample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Findings are: 1、The attachment style of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s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2、The anxious attach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grades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3、The social self-efficacy of college students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s. 4、The depres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s.. IV.

(6) 5、Secure attachment, anxious attachment and avoidant attachment are associated with social self-efficacy. 6、Attachment style is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7、Social self-efficacy is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8、Secure attachment, anxious attachment, avoidant attachment and social self-efficacy can significantly predict the college students’ depression.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were made for school administration, counselors, college students , and further study in the future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attachment style, social self-efficacy, depression. V.

(7) 目次 致謝 ................................................... I 中文摘要 .............................................. III 英文摘要 .............................................. IV. 目次 ................................................... VI 表次 ................................................. VIII 圖次 .................................................... X.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 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1 第一節 依附風格定義與理論 ...................................... 11 第二節 社交自我效能定義理論與相關研究 .......................... 21 第三節 憂鬱定義與相關理論 ...................................... 31 第四節 依附風格、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相關研究 .................... 3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 4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4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4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49. VI.

(8) 第四節 實施程序 ................................................ 57 第五節 資料處理 ................................................ 5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61 第一節 大學生依附風格、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之現況 ................ 61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在依附風格、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上之 差異 ................................................... 66 第三節 大學生依附風格、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之相關 ................ 73 第四節 大學生依附風格、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之預測分析 ............ 7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79 第一節 結論 .................................................... 79 第二節 建議 .................................................... 82. 參考文獻 ............................................... 87 中文部分 ........................................................ 87 英文部分 ........................................................ 91. 附錄 ................................................... 99 大學生生活經驗預試問卷 ......................................... 99 大學生生活經驗正式問卷 ........................................ 102 人際依附風格量表原編製者同意書 ................................ 107. VII.

(9) 表次 表 2-1 社交自我效能相關研究 ....................................... 29 表 2-2 憂鬱之定義 ................................................. 32 表 3-1 預試樣本學生數 ............................................. 46 表 3-2 本研究正式研究樣本數 ....................................... 47 表 3-3 本研究受試者與性別人數分配 ................................. 48 表 3-4 社交自我效能量表預試項目分析結果 ........................... 51 表 3-5 社交自我效能量表各題之因素負荷 ............................. 53 表 3-6 社交自我效能量表因素一「團體互動」之題目 ................... 54 表 3-7 社交自我效能量表因素二「社交信心」之題目 ................... 54 表 3-8 社交自我效能量表因素三「結果預期」之題目 ................... 55 表 4-1 大學生依附風格各向度的描述統計摘要 ......................... 61 表 4-2 大學生社交自我效能各層面的描述統計摘要 ..................... 62 表 4-3 大學生憂鬱百分比摘要 ....................................... 63 表 4-4 大學生憂鬱各因素描述統計摘要 ............................... 63 表 4-5 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依附風格各分量表上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 . 66 表 4-6 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依附風格各分量表上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 . 67 表 4-7 不同性別大學生社交自我效能之平均數、標準差及獨立樣本 t 檢定..68 表 4-8 不同年級大學生社交自我效能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69 表 4-9 不同性別之大學生憂鬱之平均數、標準差及獨立樣本 t 檢定 ....... 69 表 4-10 不同年級大學生憂鬱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70 表 4-11 大學生依附風格與社交自我效能之相關係數摘要 ................ 73 表 4-12 大學生依附風格與憂鬱之相關係數摘要 ........................ 74 表 4-13 大學生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之相關係數摘要 .................... 74. VIII.

(10) 表 4-14 依附風格與社交自我效能對憂鬱多元迴歸分析摘要 .............. 77. IX.

(11) 圖次 圖 2-1 Bowlby 依附行為系統 ......................................... 14 圖 2-2 依附行為系統運作模式 ....................................... 17 圖 2-3 成人依附模型 ............................................... 20 圖 2-4 Bandura 之交互決定機制 ...................................... 22 圖 2-5 效能預期與結果預期之區別 ................................... 23 圖 2-6 Beck 憂鬱理論中,不同認知部分的相互關聯 ..................... 35 圖 3-1 本研究架構圖 ............................................... 43 圖 3-2 本研究流程圖 ............................................... 58. X.

(12) 第一章 緒論 本章旨在說明本研究的動機與目的,藉此提出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並對本 研究的相關名詞作明確的界定。全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第 二節為研究問題與假設,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2010)指出憂鬱 (depression)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患,常以情緒低落,喪失興趣或樂趣,感受 有罪或低自我價值,睡眠不安,食慾不振,低能量,注意力不集中呈現,憂鬱 症在 2000 年時已是全球疾病中第四大疾病,影響之年齡層包括 15 歲至 4 4 歲 男女之生活功能及生命年數,預估到 2020 年,憂鬱症預計將成為全球疾病第二 位;此外,美國大學健康協會(American College Health Association [ACHA]) 於 2008 年進行全國大學健康評估顯示,30.6%大學生自陳他們感到憂鬱導致生 活功能上有某些困難;美國相關新聞調查顯示超過 2,200 位大學生中有 13%的 大學生有輕度的憂鬱症(引自 Chung, Klein & Greenberg, 2010) 。國內方面,董 氏基金會(2008)所做的「大學生憂鬱情緒與求助行為之相關性調查」發現受 訪大學生中,憂鬱情緒嚴重需專業協助的比例達 25.7%,與過去 2 年調查結果 24.1%與 24.3%相比,大學生憂鬱程度有逐年升高的趨勢。由國內外的調查數 據可發現,應思考的大學生心理適應與健康狀況,尤以大學生憂鬱情形需要關 注。 Bowlby(1969)提出了依附(attachment)理論,爾後 Ainsworth(1989) 將其衍伸為嬰兒和照顧者之間的關係型態;Bowlby(1988)的依附理論提及早 年與雙親的照顧經驗影響個體與同儕親密互動之發展,不安全依附與憂鬱有關 (Main & Heese, 1990) 。在 80 年代,依附關係研究重點從嬰兒依附的概念轉向 對成人,依附的研究應用到成人與成人的關係(Fraley, 2010) 。Rice 與 Whaley 1.

(13) (1994)年指出要了解依附關係對發展與適應的重要性,大學生是最佳的研究 對象,因大學生多數第一次離家,面臨許多發展議題與適應的挑戰,此時依附 關係更扮演重要角色。Liu、Nagata、Shono 與 Kitamura(2009)針對日本 437 位大學生研究成人依附關係類型、生活壓力與每日憂鬱之關係,結果顯示不安 全的依附關係及對生活壓力之覺察與其每日憂鬱情緒有關;此外,使用多元迴 歸與結構方程式(Structure Equation Models, SEM)分析顯示依附風格和生活壓 力覺察可預測憂鬱,大學生憂鬱不僅是受生活壓力的影響,不安全型依附者較 安全依附者更容易受到生活壓力的衝擊而導致憂鬱。Kenny 於 1992 年針對大學 生依附關係的研究中發現,大學生若具有良好的依附關係,其自我肯定、生涯 成熟度與學業上的適應,都有較佳的發展與展現(引自陳斐虹,1986) 。佘金玲 (2005)以台北縣市 761 名大專院校學生為樣本,測量依附連續性與憂鬱傾向、 問題解決能力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的憂鬱傾向與成人安全依附傾向呈 負向關聯;李靜如(2007)以台灣 11 所大學 805 位有戀愛經驗的大學生為對象, 研究結果顯示焦慮依附會直接影響憂鬱,逃避依附會間接影響憂鬱。由上述研 究,可知大學生依附風格影響其生活及發展甚大,尤其不安全依附者,在情緒、 心理健康與生涯發展上易產生許多困擾;因此,探討大學生依附風格可以更了 解大學生的依附特質,提供可行之介入策略。 除了大學生依附風格與憂鬱有關之外,大學生的社交自我效能(social self-efficacy)亦扮演重要的角色,Bandura(1977)發現自我效能的重要性,強 調個人對自我效能的經驗除了會表現在特定的情境中,同時也會將此一信念轉 化表現在其他行為上,Nezlek(2001)與 Riggio(1990)皆指出社交能力、社 會技能和社交自我效能通常是描述社會互動的滿足,特別是創造、促使或是維 持成功的關係。Solberg、O’Bnen、Villareal、Kennel 與 Davis(1993)指出許 多新進入大學的大一新生常面臨的問題為低社交自我效能,低社交自我效能者 在大學環境中,較難與同儕或教師成功的互動,對於大學生活之適應影響甚大。 Smith 與 Betz(2002)以及 Stroiney(2002)皆指出社交自我效能感和憂鬱症 2.

(14) 狀之間有相關,當個人具有較佳的社交自我效能感,其憂鬱症狀則較少。陳俊 伶(2006)指出,若將自我效能設定在社交層面上,即表示社交自我效能對個 人的社交行為付諸與否、努力程度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因此,當個人的社交 自我效能愈高時,願意表現更多的社交行為,參與更多的社交活動,也較能夠 適應團體生活的。社交自我效能亦與心理健康有關,增加社交自我效能感可以 提高自尊,減少憂鬱程度和寂寞感(Hermann, 2005)。因此,社交自我效能影 響大學生能否與他人建立與維持穩定之關係,以及對於人際關係願意投入之程 度;然而,國內對於大學生社交自我效能研究不多,研究者想探究國內大學生 社交自我效能之現況。 此外,在性別差異之研究,許瑞蘭(2002)發現女生比男生更重視依附關 係,楊雅惠(2004)亦發現男生的逃避依附明顯高於女生,而夏媺婷(2009) 研究發現男大學生較多矛盾依附,女大學生則有較多逃避依附,而 Wei 等人 (2005)發現大一新生之性別在社交自我效能上並無明顯差異,Hazler 與 Mellin (2004)指出憂鬱的盛行率普遍存在女多於男的情形,男女的憂鬱比高達 1:2; 在憂鬱特徵上,Nolan 與 Willson(1994)表示男性大學生的憂鬱特徵比較屬於 內在化與思考性的,女性大學生則易以難做決定和生理狀況做反應。在年級差 異上之研究,李靜如(2007)研究顯示大一焦慮依附傾向較大三、大四的學生 來得強,但年級在社交自我效能上並無明顯差異,而江逢維(2005)則發現大 四學生與大一學生的憂鬱程度明顯高於大二學生,Pullen 與 Modrcin-McCarthy (2000)的研究指出,憂鬱程度的增加與年齡兩者存在正相關,亦即憂鬱會隨 著年齡而加劇;可知性別與年級在依附風格、社交自我效能及憂鬱上有關係, 值得再進一步探討。 研究者在就讀臺中教育大學期間,曾修習諮商理論與技術研究、團體諮商 研究、發展心理學研究、測驗與診斷實務、變態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特殊個 案心理諮商、心理測驗與衡鑑、諮商實習等等的課程,並在臺中教育大學學生 輔導中心及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實習經驗中,發現人際困擾是大學生多尋求協助 3.

(15) 的問題之一,由於與人互動不佳而感到情緒低落,若無法尋求適切的協助,將 更難調適。因此,本研究欲探討大學生其依附風格、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之關 係與影響,期能透過研究結果提供學校與輔導工作人員擬定方案之參考。. 貳、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為了能深入瞭解大學生依附風格、社交自我效能與憂 鬱現象,以進一步提出策略供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目前大學生依附風格、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 二、瞭解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級)的大學生在依附風格、社交自我效能以 及憂鬱的差異。 三、瞭解大學生不同的依附風格與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的相關。 四、瞭解大學生不同的依附風格與社交自我效能對於憂鬱的與預測作用。. 4.

(16)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研究之研究問題與假設分述如下:. 壹、研究問題 具體而言,本研究問題如下: 一、不同背景變項的大學生在依附風格之差異為何? 二、不同背景變項的大學生在社交自我效能之差異為何? 三、不同背景變項的大學生在憂鬱之差異為何? 四、大學生的依附風格與社交自我效能是否有相關? 五、大學生的依附風格與憂鬱是否有相關? 六、大學生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是否有相關? 七、大學生依附風格與社交自我效能對憂鬱是否有預測作用?. 貳、研究假設 根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研究者提出下列研究假設: 假設一: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級)的大學生在依附風格上有差異。 1-1: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安全依附上有差異。 1-2: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焦慮依附上有差異。 1-3: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逃避依附上有差異。 1-4: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排除依附上有差異。 1-5: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在安全依附上有差異。 1-6: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在焦慮依附上有差異。 1-7: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在逃避依附上有差異。 1-8: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在排除依附上有差異。. 5.

(17) 假設二: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級)的大學生在社交自我效能上有差異。 2-1: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社交自我效能上有差異。 2-2: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在社交自我效能上有差異。 假設三: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級)的大學生在憂鬱上有差異。 3-1: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憂鬱上有差異。 3-2: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在憂鬱上有差異。 假設四:大學生的依附風格的大學生與社交自我效能有相關。 4-1:大學生安全依附與社交自我效能有相關。 4-2:大學生焦慮依附與社交自我效能有相關。 4-3:大學生逃避依附與社交自我效能有相關。 4-4:大學生排除依附與社交自我效能有相關。 假設五:大學生的依附風格的大學生與憂鬱有相關。 5-1:大學生安全依附與憂鬱有相關。 5-2:大學生焦慮依附與憂鬱能有相關。 5-3:大學生逃避依附與憂鬱有相關。 5-4:大學生排除依附與憂鬱有相關。 假設六:大學生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有相關。 假設七:大學生依附風格、社交自我效能對憂鬱有預測力。 7-1:大學生安全依附、社交自我效能對憂鬱有預測力。 7-2:大學生焦慮依附、社交自我效能對憂鬱有預測力。 7-3:大學生逃避依附、社交自我效能對憂鬱有預測力。 7-4:大學生排除依附、社交自我效能對憂鬱有預測力。. 6.

(18) 第三節. 名詞解釋. 為便於了解本研究之內容與敘述說明,茲將本研究重要變項說明如下:. 壹、大學生 大學生係指 18 至 22 歲就讀公私立一般大學及科技大學一至四年級之學生 為研究對象。. 貳、依附風格 本研究所指的依附風格係指在成人與成人間連結互動時所產生的不同風格 傾向,從嬰幼兒時期就開始發展至成人的一種持久穩定的連結互動風格。本研 究採用以王慶福、林幸台與張德榮(1997)所修訂的人際依附風格量表分為安 全依附、焦慮依附、逃避依附與排除依附四個分量尺。. 參、社交自我效能 社交自我效能係指個體在社交情境中,與他人互動、建立和維持關係時, 認為自己有無能力與人交往並獲致何種結果的信念;此信念影響個人是否願意 與人互動,遇到人際挫折時不輕易放棄,並努力持續改善關係。本研究以受試 者在研究者依據 Bandura(1977)提出有關自我效能的概念,以及參考陳俊伶 (2006)社交自我效能量表以及 Smith 與 Betz(2000)發展的自我效能知覺量 表(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elf-Efficacy, PSSE)所編製之社交自我效能量表進 行測量,並以受試者得分高低為依據。. 肆、憂鬱 憂鬱係指個體持續一段時間感受到悲傷、失去興趣與快樂、絕望感或自我 價值低落,並出現失眠或是低食慾,注意力無法集中等情形而言。本研究欲探 討的是憂鬱傾向,所指的是最近一星期出現憂鬱情緒、人際問題、睡眠胃口失 常等情況的頻率,採用游森期與余民寧(2006)修訂 Radloff(1977)的流行 病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7.

(19) CES-D) ,以受試者的得分高低為依據,包含四個因素為憂鬱情緒、正向情感、 身體症狀和人際問題。得分越高表示憂鬱傾向越強。. 8.

(20)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探討大學生依附風格、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之關係。 以下將分別說明本研究之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研究者因個人之人力、時間、經費等客觀因素之限制,設定研究範圍有: 一、就研究地區而言 本研究以便利取樣之方式抽取台灣北、中、南、東四區之一般大學或科技大 學。 二、就研究對象而言 本研究以一百學年度就讀於台灣公私立大學及科技大學四年制大一至大四 之學生,作為研究對象。. 貳、研究限制 一、研究方法的限制 本研究所採用的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故而僅能以量化方式來分析探討 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其依附風格、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相關情形。當進行問 卷調查時,填答者可能基於心理防衛或是社會期待作用而影響答案真實性,以 致形成調查結果的誤差,形成研究限制。 二、評量工具的限制 本研究自編之量表雖力求客觀、有效,但未能建立常模以茲比較,成為本 研究之研究限制。 三、研究變項範圍的限制 影響憂鬱之變項眾多,本研究所考慮的研究變項仍有不足,如社會支持、 生活壓力、自尊、人際親密等變項皆可能對憂鬱有影響力,以上可列入未來研 究之考量。. 9.

(21) 10.

(2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分為四節,第一節為依附風格定義與理論;第二節為社交自我效 能定義理論與相關研究;第三節則為憂鬱定義與理論;第四節探討大學生依附 風格、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依附風格定義與理論 壹、依附風格定義 依附風格有許多同義詞,諸如依附型態、依附向度、依附傾向、內在運作 模式等,都是討論相同的內容(陳昭婧,2008)。Bowlby(1969)指出依附是 一個深刻而持久的情感樞紐,跨越時間和空間並連接個人與他人,當嬰幼兒感 受到沮喪或威脅時,會尋求依附對象並親近之,由此,其將依附定義為一種人 與人之間持久的心理連結,Bowlby 認為依附具有尋求接近性和安全感堡壘之功 能,會促使脆弱的嬰兒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維持親密肢體的接觸(引自 Fraley, 2010)。在 80 年代依附關係研究重點從嬰兒依附的概念轉向對成人,依附的研 究應用到成人與成人的關係(Fraley, 2010) ,在成人的依附關係定義中,Hazan 與 Shaver(1987)認為成人依附是指個體從小所發展出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維持 關係的能力,當個體有能力如過去主要照顧者一樣提供支持時,則轉換為依附 系統(attachment system),進而形成不同的依附格式(attachment formation), 此概念與 Bartholomew 與 Horowitz(1991)認為成人依附是嬰兒時期與主要照 顧者之間互動的延伸之概念相近,個體學會期望什麼、以及如何做、如何感受, 進而發展出對世界、對重要他人、與對自我的獨特的內在心理表徵。 綜上所述可知,依附風格係指個體與重要他人的情感連結,個體經由與重 要他人的關係中,反應出個人的內在運作模式,並形成個人的依附風格,嬰幼 兒時期與主要照顧者的依附關係,當個體在轉變為成人後,有能力如過去主要 照顧者一樣提供支持或維繫關係,並能去靠近他主觀認為能夠提供其滿足於生 理與心理安全感的特定對象,進而形成不同的依附風格,此種傾向是穩定的, 11.

(23) 可視為一種在關係中呈現的特質。本研究欲探討之依附為成人依附,即大學生 在人際關係中與他人情感連結與互動之風格。. 貳、依附的理論基礎 Bowlby 於 1969 年提出依附理論,其基本假設為嬰兒出生時尚未成熟,當 成人(依附對象)提供保護和照顧時,才得以生存下來,如此,嬰兒與依附對 象彼此喜歡的反應是經過進化而來,嬰兒會釋放出微笑或哭泣之訊號行為 (signaling behavior)來獲得照顧者的注意,嬰兒也會表現出親近行為(approach behavior)來增進與依附對象的互動,如:注視、抓緊依附者等,而照顧者給予 善意之回應,如此形成一種行為系統,使嬰兒得以生存(引自王亞民,2005; Hazan & Shaver, 1994)。 Bowlby(1998)認為依附為一種演變的過程,幫助嬰兒生存,並使嬰幼兒 與依附對象產生強烈的情感,Bowlby 指出依附的四種特性,包括:1、維持親 近性,與他人接近的渴望;2、避風港,遇到威脅或恐懼時,尋找安全與舒適的 依靠;3、安全堡壘,嬰幼兒感到安全的依附關係時,較能放心的探索週遭環境; 4、分離焦慮,對於被遺棄的焦慮。茲將依附兩個重要構念分述如下: 一、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s) Bowlby(1969)認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內在運作模式,人們經由這個 內在運作模式,感受到外在刺激,並根據內在運作模式所形成的預測,對外在 刺激產生行為上的反應。Bowlby 認為內在運作模式是依附行為系統中的重要元 素,孩童與主要照顧者相處之經驗,對其自我、重要他人及環境產生個人內在 的心智表徵(mental representation)也就是內在運作模式(引自 Collins & Read, 1990) 。而人類初期的內在運作模式與嬰兒和依附對象(通常是母親或主要照顧 者)的互動行為有關(王亞民,2005) ,透過此內在運作模式,個體感受到外在 刺激,並根據內在運作模式所形成的預測,對外在刺激產生行為上的反應(黃 琪皎,2007) 。因此,嬰幼兒感受到主要照顧者的溫暖與一致性,其可能會認為 12.

(24) 自己是溫暖和可靠,且與他人互動時,亦會朝向溫暖與可靠的運作模式發展。 安全可靠的依附關係會使嬰兒形成安全的內在運作模式,並且能夠促進嬰兒的 自由探索週遭世界,進而促使嬰兒獨立自主的發展及社會互動的功能(孫世維, 1994)。 Bowlby(1973)指出內在運作模式所表徵的內涵包括:1、自我表徵,即 我對自己的看法;2、他人表徵,意即我對他人的看法;3、自我與他人之關係 表徵以及 4、情緒處理策略四種;自我表徵的內涵會影響他人表徵的內涵,當 自我表徵的內涵充滿自貶的負面訊息時(如:沒有自我價值、不值得別人的重 視) ,他人表徵的內涵也會被負面的訊息所瀰漫(如:別人是不可信任的、冷漠 的)。 二、依附行為系統(Attachment Behavioral System) 依附行為系統被認為是賦有適應價值的生物演化遺產,嬰兒依附行為是與 生俱來維持與母親的緊密聯繫,以促進嬰兒能安全和生存(Fraley & Shaver, 2000)。Bowlby 認為依附行為,如哭泣和尋找,都是避免與依附對象(主要照 顧者)分離,能夠成功維持依附的嬰兒會更容易生存(Fraley, 2010) 。Goldberg 於 2000 年指出依附行為系統是個體與依附對象互動時,經由個體顯現出特定的 依附模式,一般而言,嬰兒所有尋求親近的依附行為會針對特定的照顧者組織 成依附系統(attachment system) (引自陳昭婧,2008) 。Bischoff(1975) 、Bretherton (1985)以及 Sroufe 與 Waters(1977)的研究皆提到依附系統的目標設定, 不只是生理上接近,更要持續地感到安全。 在依附關係中,當孩童感覺到與依附對象是親近的、被愛、安全和具有信 心的,孩童能發展探索環境及與他人互動之依附行為,反之,若孩童感受不到 與依附對象的親近,孩童因而會感到焦慮,表現出依附行為較為退縮、強烈抗 議或行為固著(Fraley & Shaver, 2000)(如圖 2-1)。. 13.

(25) 主要照顧者 或依附對象 是否有回應. 是. 感到安 全、被愛 和信心. 好玩、較少限制、 微笑、好社交. 否 感到分離 挫折和焦 慮經驗. 依附行為被誘發, 諸如視覺監控、強 烈抗議或行為固著. 圖 2-1. Bowlby 依附行為系統. 資料來源:“A Brief overview of adult attach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by R. C. Fraley , 2010, (University of Illinois) . Retrieved from http://internal.psychology.ilinois.edu/~rcfraley/attachment.htm. 参、依附風格分類 茲先說明嬰幼兒依附風格,再介紹成人依附風格,分別說明如下: 一、嬰幼兒依附風格 Ainsworth、Blehar、Waters 與 Wall 於 1978 年以 Bowlby 的理論基礎,設 計「陌生情境」之實驗,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觀察年齡為 12 個月和 18 個 月的兒童,將他們單獨留在家中,然後觀察其與母親團聚之情況,根據母親(或 14.

(26) 主要照顧者)是否能夠提供有效而敏感的照顧,而成為嬰幼兒的安全堡壘來區 分嬰幼兒與母親的關係是安全依附或不安全依附。在這個陌生的情況下, Ainsworth 等人將依附分成三種風格(引自賴雅純,2006;Fraley, 2010): (一)安全依附(secure attachment) 大多數兒童(約 60%),母親離開房間時,他們變得心煩意亂的,但是, 母親返回時,他們會積極尋求母親安慰,表現出這種行為模式的兒童通常被稱 為安全依附。這類幼童與母親在一起時,把母親當做安全堡壘,會主動地去探 索陌生環境,陌生人出現也較不害怕。 (二)焦慮/矛盾依附(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 這類幼童在母親身邊時,會主動探索陌生環境,但是不會與母親有互動行 為。矛盾依附(約 20%)之兒童,當與母親團聚時,常常表現出衝突的行為, 一方面他們希望得到安慰,但同時他們也想懲罰離開的母親。這些孩子通常反 應出焦慮-抵抗之特徵。 (三) 逃避依附(avoidant attachment) 逃避依附兒童(約 20%)常留在母親身邊,很少去探索環境,陌生人出現 便會保持警戒,對於母親的離開沒有太多的挫折感,當母親返回時,也不會積 極尋求與母親接觸,甚至會把注意力轉移到實驗室的其他玩具。 Main 與 Solomon 於 1986 年的研究中,增加了第四種的依附風格,被稱為 混亂依附(disorganized attachment) 。混亂依附之兒童明顯有著逃避型依附及焦 慮/矛盾型依附的混合特徵(引自賴雅純,2006)。此型嬰幼兒在母親離開時, 有分離焦慮,母親回來時,嬰幼兒走向母親,眼睛卻不看母親,表現出猶豫的 模樣,此類型的嬰幼兒對於分離與重聚沒有統一、一致的回應策略,這一類型 的嬰幼兒並不多見(佘金玲,2005)。. 15.

(27) 二、成人依附風格 茲分述 Hazan 與 Shaver(1987)及 Bartholomew 與 Horowitz(1991),以 及 Collins 與 Read(1994)對於成人依附風格之類型如下: (一)Hazan 與 Shaver 成人依附理論 成人依附理論由 Hazan 與 Shaver(1987)提出,並提出依附轉換模式(A Model of Attachment Transfer Process)之概念,如下圖(2-2)中可以看出依附 行為是一個動態的行為系統,當個體在遇到阻礙或是焦慮的情境時,會觸發依 附行為,諸如哭、眼睛尋找、發出與依附對象親近的訊息之方式,並產生懇求 等依附行為,倘若依附對象若能給予適當回應,個體能經驗到安全感而感到被 愛,其會將依附對象視為安全堡壘,進而對環境(人或事物)探索,藉此發展 出適應環境的能力及親和力。假使依附對象未能給予適當回應,個體會因未獲 得安全而感到害怕、焦慮,進而表現出逃避、矛盾及生氣的防衛行為,因而喪 失學習及發展適應外在環境的能力。 Hazan 與 Shaver(1987)將 Ainsworth 嬰幼兒依附風格轉換到成人關係上, 認為,成人對親密關係的想法和兒童依附類型的分類方式是相對應的,並提出 三種類型成人依附風格: 1、安全型(secure) 此類型的成人在親密關係當中是感到自在舒適的,而且可以給予他人協 助,其特點為具有幸福、信任和友好的關係。 2、逃避型(avoidant) 此類型的成人對他人較不信任,在親密關係當中也感到比較不自在。逃避 型依附的成人往往在親密關係感到困難,往往會找一些藉口(如工作時間長) 來避免親密關係。. 16.

(28) 3、焦慮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ce) 此類型的成人擔心被遺棄,感覺對方無法像自己所期望的那樣接近他人, 其特點為焦慮矛盾,容易感到被別人誤解及自我懷疑。矛盾依附風格的成人不 願意親近別人,擔心自己的伴侶沒有回報他們的感情,往往是因為關係感到冷 漠遙遠而導致頻繁的分手。. 圖 2-2 依附行為系統運作模式 資料來源:“ Attachment as an 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for research on close relationships,” by C. Hazan, & P. R. Shaver , 1994, Psychological Inquiry, 5(1),6.. 17.

(29) (二)Collins 與 Read 的階層結構之內在運作模式 Collins 與 Read(1994)提出階層結構的依附內在運作模式的概念,內在運 作模式所影響的範圍包括認知、情緒及行為,當與依附相關的事件發生時,認 知結構便會依據過去的經驗以選擇性的注意、記憶的編碼、歸因、解釋與推論 四種途徑進行自動化的訊息處理,此過程最後會決定個體的行為與選擇的策 略;個體隨著外在訊息的不同,改變應對的方式,表現出不同的依附型態,依 附品質因而有差異。Collins 與 Read(1994)認為成人的內在運作模式包括了四 個部份: 1、與依附事件相關的記憶 個體與父母或是其他重要他人之間的自傳式經驗,包括對經驗之評價以及 對行為的解釋;所無法能只以個體小時候對父母的依附,就來預測一個成人的 依附。 2.與依附有關的記憶 自我與他人(特定依附對象)之信念、態度與期許,在有可能概化到跟所有 其他人之間的人際交往關係。 3、與依附有關的目標與需求 安全依附的人會渴望親密關係,但仍會希望可以自主;焦慮矛盾型的人渴 求親密關係,同時又害怕被拒絕,因此會傾向極端的親密並放棄自主;逃避依 附的人會與他人保持距離,不會跟人過於接近逃避親密,以避免被拒絕。 4、達成依附目標所採用的策略與計畫 安全依附的人能面對悲傷,以建設性的方式調整負面的影響,尋求並獲得 他人支援;焦慮矛盾者會以高度表達憤怒或悲傷的方式,以確保依附對象的反 應;逃避依附者則會將其悲傷憤怒減到最低,自行處理自身之情緒。 (三)Bartholomew 與 Horowitz 的四類成人依附風格: Bartholomew 與 Horowitz(1991)根據 Bowlby 所提出的內在運作模式, 並以 Hazan 與 Shaver(1987)的成人依附理論的概念為基礎,發展出一種四 18.

(30) 類型的成人依附風格理論。其依對自我與對他人的知覺,將依附風格分成安 全依附、焦慮依附、排除依附與逃避依附,如下圖 2-3 所示。 1、安全型依附 此類型的人對自己和他人的看法都是正向的,在親密關係中很自在,也可 以支持對方,可以適當的與人親近,可以依賴別人,也可以讓別人依賴自己, 不會常擔心被別人拋棄或擔心別人會太靠近。 2.、焦慮依附 此類型的人對自己持負向看法,對他人持正向看法,等同於焦慮矛盾型, 會以為別人不喜歡和自己親近,常煩惱不被伴侶喜歡,常想全然的依賴別人, 這樣的期望又常嚇跑他人。 3.、排除依附 排除依附者對自己的看法是正向的,對他人的看法是負向的,他們認為自 己不需要親密關係,認為自己是值得被愛與有價值的,但別人是會拒絕人與不 可靠的,為保持自己的獨立性與不受到傷害,因而迴避親密關係。 4.、逃避依附 對自己和他人的看法都是負向的,渴望親密關係,但又害怕擁有親密關係, 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與支持,而別人又不值得信任,擔心自己會被拒絕,為了 避免自己受到傷害,只好逃避別人。. 19.

(31) 內在自我模式 (依賴) 正向. 內 在 他 人 模 式. ( 逃 避 ). 正 向. 負向. 安全依附. 焦慮依附 執著於關係維持. 在親密關係中 感到舒適 且自主. 負 向. 排除依附. 逃避依附. 拒絕親密關係 不願依賴. 害怕親密關係 逃避社交. 圖 2-3 成人依附模型 資料來源:“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by K. Bartholomew, & L. M. Horowitz , 1991,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2), 227. 綜上所述,可知嬰幼兒在早期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過程中,會形成一套對 於自己以及他人的看法,即內在運作模式,此運作模式具有穩定不易變動的特 質,具有安全的內在運作模式的嬰幼兒通常會對外在的他人和世界有著正向的 預期,他們經驗到安全感而感到被愛,能將依附對象視為安全堡壘,藉此發展 出適應環境的能力及親和力,以順利的適應外在的世界;反之,如果依附對象 持續拒絕嬰兒或無法敏覺反應嬰兒的需求,個體因未獲得安全而感到害怕、焦 慮,並會發展出對他人之不信任與排斥親近,覺得他人是不值得信賴的,而自 己是不值得被注意與關愛的認知模式。此運作模式影響至成人後的依附風格之 形成,安全依附之成人,在親密關係中感到自在;不安全依附之成人,對於親 密關係感到焦慮、逃避、或拒絕的態度,因此在親密關係中常經驗到挫折。由 此,本研究採用王慶福等人(1997)依據 Bartholomew 與 Horowitz(1991)的 成人依附理論為架構,所修訂的人際依附風格量表,藉以探討大學生依附風格 之現況。 20.

(32) 第二節 社交自我效能定義理論與相關研究 社交自我效能源自於 Bandura 自我效能理論,本節先介紹自我效能之定義 與理論,再說明社交自我效能之發展,最後整理國內外針對社交自我效能之相 關研究。. 壹、自我效能之定義 Bandura(1977)指出自我效能是個人對於是否能夠達成賦予特定任務的能 力之信念,認為個體心理運作受到個人認知的影響,此種認知機制即稱為自我 效能感;個體在面對一項特殊工作時,對該工作動機之強弱,將決定於個人對 自己自我效能的評估,因而自我效能是個人對自己能否獲致成功的信念,因此, 其將自我效能定義為人們對自己所要執行任務可以達成何種結果之能力判斷。 當個人的自我效能較高時,代表對自己能完成某項任務的信心越強,且高自我 效能者企圖做難度較高的工作、更有毅力的解決問題,也對失敗較少抱怨。 爾後,Bandura(1986)指出自我效能是個體在組織及改變他們行為之技巧, 自我效能知覺不只是與個人技巧有關,也與個人在不同情境下解決問題之信念 有關。自我效能為個人對自己的能力表現水平之信念,影響個體的生活,自我 效能的信念決定了人們如何感受、思考、激勵自己和行為,認知、動機、情感 和選擇過程會影響自我效能之信念。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自我效能是個體對於從事某種工作或任務能勝任程 度之主觀評價,意即個體對於其能力及達成目標之信心評估,以及獲得何種結 果之信念。. 貳、自我效能理論基礎 一、社會認知理論 依據 Bandura(1986)的社會認知理論,他主張個人、行為和環境三者會 相互影響,其交互的影響力依不同的個體、不同的行動及不同的環境而有所差 異,因此三者間作用的強度並非固定。再者,三者間相互影響產生結果的時間 21.

(33) 並不相同,因此這些時間並不具同時性。個人、行為和環境三者間的動態歷程 可由圖 2-4 表示,從圖中顯示個人的行為不僅受到環境的影響(如社會壓力、 特定情境特徵) ,也同時受到個人因素(包括認知的、情感的、生物特質)所左 右,個人經由內在動力的驅使,歷經自主內省與調節的心理歷程,透過其內在 的想法、感覺與行動改變外在環境,而非被動的對環境刺激反應。. 個人 P. 環境 E 圖 2-4. 行為 B. Bandura 之交互決定機制. 資料來源:“The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by A. Bandura, 1986,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二、自我效能理論 自我效能信念是社會認知理論中最核心且最具影響力的概念(Pajares, 2002)。茲將自我效能理論重要概念分述如下: (一)效能期望機制 Bandura(1977)提出,影響自我效能有兩大主軸:結果預期(outcome expectation)與效能預期(efficacy expectation)與;Bandura 認為結果預期係指 個體對於行為導致某種結果之期望,即對於行為和結果的判斷;而效能預期係 指個體對自己能否完成某一行為獲得成功之能力的期望,即對於能力與行為的 判斷,其認為結果預期和效能預期是不同的,個體可能相信某項行為必定導致 某種結果,但自己卻會懷疑本身是否有能力去表現此種行為,兩者的關係如圖 2-5 所示。Bandura(1998)認為效能預期影響個體對事物的選擇、期望努力和 堅持,及對於逆境之復原力,壓力和憂鬱之因應。個體對於外在的刺激具有事 22.

(34) 前預期及選擇注意的能力,當個體遭受環境刺激而需改變行為時,個體會立刻 評估其是否有足夠的能力來表現出環境所要的行為,此為效能預期;此外,個 體亦會對該行為是否能得到好的結果來加以評估稱為結果預期(陳俊伶, 2006) 。Pajares(2002)表示自我效能信念能幫助自信的個體預期成功的結果, 如:學生對於自身社交技巧有信心,即能預期成功的社交互動,相反的,缺乏 信心的學生較會懷疑自身的社交技巧,並常常預設自己在社交互動中會遭到拒 絕甚至嘲笑。. 個人. 行為. 結果. 行為. 效能預期. 行為. 結果預期. 圖 2-5 效能預期與結果預期之區別 資料來源:“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by A. Bandura , 1977, Psychological Review, 84, p193.. (二)自我效能信念之來源 Bandura(1977)指出自我效能信念也有助於個體確定願意花費多少努力在 某項活動,以及當個體面對障礙與不利情況之下,個體將如何長期堅持下去。 個體形成自我效能的信念透過四個主要來源(Bandura, 1977; Pajares, 2002): 1、過去成就與表現(performance accomplishments) :最有影響力的來源是個體 對於過去表現的解釋結果,或是掌控的經驗 。 2、替代的經驗(vicarious experience) :個體透過替代經驗觀察他人執行任務形 成自我效能。經由觀察者觀察相似之處來診斷自己所擁有的能力(如:他們可 以我也可以)。 3、言語上的勸說(verbal persuasion):個體從他人所接受社會說服(social persuasions)之結果來建立與發展自我效能。 23.

(35) 4、情緒上的喚起(emotional arousal) :身體和情緒狀態,如:焦慮,緊張,興 奮等情緒狀態也會影響個體對於效能的信念。強烈的情緒反應會影響個體對於 預期成功或失敗的結果, 當個體對於自己的能力有恐懼和消極的想法,這些情 感可能會降低個體的自我效能感和觸發額外的壓力和焦慮。 (三)自我效能評估面向 Bandura(1977)提出個人對自我效能的評估則可分成三個不同的向度, 分別說明如下: 1、強度(magnitude) 自我效能的強度是指個體認為所能達成的任務難度之等級。較高自我效能 感的人相信自己能夠完成較艱難的任務,而較低自我效能感的人認為自己僅能 完成較簡單的任務。 2、說服力(strength) 自我效能的說服力是指能夠被判斷力(judgment)說服的程度。自我效能 較弱的人容易因為阻礙而受挫。相反的,自我效能較高的人不會因為困難的問 題而被威嚇住。 3、延伸性(generalizability) 自我效能的延伸性是指自我效能延伸至特定情況的範圍,將效能運用在不 同的情況中。有些人可能認為,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他們相信自己能夠完成 某些工作;也有些人會認為,在任何情況之下他們能夠完成特定的工作。 陳世文(2000)指出自我效能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四項,包括:思考模式、 情緒激發、努力程度、行為持續性,並認為自我效能的評估影響思考、情緒及 行為的表現,當自我效能較高的個體會較專注於問題的解決或是目標達成;而 當個體認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達成目標或解決問題時,會降低自我效能,進而 害怕面對問題;而高自我效能者較低自我效能者願意花更多的努力去克服遭遇 的困難,在面對困難時,表現出來的堅持程度較佳。. 24.

(36) 由上可知,自我效能是個體對自我能力及表現之一種評估機制,透過效能 預期及結果預期,影響個體對於任務的選擇、投入及努力的程度,以及獲得成 功之信心。此外,個體過去的成功經驗、或是觀察他人的經驗、與他人互動的 過程以及自身情緒狀況皆會影響自我效能信念的形成,自我效能信念又與個體 行為彼此相互影響,因此,當個體具有高自我效能時,表現出來的行為較積極, 即使面對困難也能表現出堅持和毅力,相反地,當個體的自我效能低落時,表 現出來的行為較消極,認為自身能力不足以解決困難,進而導致害怕面對問題。. 参、社交自我效能定義 Bandura(1977)指出自我效能信念影響個人在社交情境與他人成功互動 時,所具有的社交信心程度。而 Sherer 等人(1982)是第一個提出社交自我效 能這個概念,透過發展自我效能量表時,區分出社交自我效能之概念,Sherer 在測量一般自我效能量表時,發現透過因素分析所得之某些項目皆與社交互動 有關,因此,Sherer 認為社交自我效能可定義為有效地處理個人與他人之能力 (Coleman, 2003; Hermann, 2005) 。Bandura 於 1996 年再提到大學生社交自我效 能為個體在大學階段對於維持社交關係能力之信念(引自 Witter, 2004)。 Coleman(2003)定義社交自我效能係指個體反應在人際情境中自我覺察其勝 任之能力。Gecas(1989)提及社交自我效能是指個體相信自己能開始社交接觸 與發展新友誼之能力。Connolly(1989)指出社交自我效能包括社交勇氣、社 交團體或活動參與、友善行為,及獲得或給予幫助等技巧。Fan 與 Mak(1998) 認為社交自我效能為個體對於在日常生活或社交情境中,能夠成功完成或達到 目標行為之預期。葉珮玲(2003)認為社交自我效能是指個體對自己在社交上 有好的效能預期與結果預期,亦即個體在生活情境中,面臨須與他人互動時, 預期自己有能力掌握狀況的信心程度,以及對獲致好評的結果之預期。陳俊伶 (2006)將社交自我效能定義為個體在社交情境中,對自我是否具備社交能力 的評估,以及在面對社交情境中,個體對於本身付諸行動後,得到正面結果的 25.

(37) 可能性評估。李靜如(2007)認為社交自我效能係指個體在社交情境中,認為 自己有無能力與人交往並獲致何種結果的信念,此信念影響個人願否跨出第一 步與人互動,遇瓶頸時不輕易放棄,並努力持續改善關係。 Solberg 與 Viliarreal (1997)指出社交自我效能對於個體適應大學生活與環境是相當重要的。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社交自我效能是個體在社交情境中,對於自己與他 人、團體互動能力及在社交場合中的表現之主觀評價,以及與他人交往或互動 會獲得何種結果之信念。社交自我效能會影響個體主動參與社交團體的自發 性、在社交活動上願意投入之心力、及社交策略之運用。高社交自我效能者, 對自己的社交能力較有自信,較願意去加入不同的社交場合或團體,在社交互 動經驗中也有較多的正向評價;反之,低社交自我效能者,與他人互動時缺乏 自信,容易退縮,對於社交互動結果持較負向看法,易在人際互動中受挫。. 肆、社交自我效能之內涵與發展 Bandura(1977)認為自我效能可運用於社交情境,當個體覺察到較多與他 人成功互動經驗時,具有較佳之自我效能信念,亦即個體的自我效能信念影響 個體的社交信心程度,其亦特別強調自我效能是一個多重面向的構念。社交自 我效能內涵包括:1、適當的社交行為知識;2、對個人有效地參與行為有信心, 意即個體從他人行為和回饋中,視自己表現能力之實際經驗藉以發展自我效能 之信念;3、個人相信在社交環境中所獲得的回應,並支持個人努力與他人互動 (Coleman, 2003; Hermann, 2005) 。由上可知,社交自我效能概念之建構,亦是 源自於此理論基礎。爾後,Sherer 等人(1982)以及 Smith 與 Betz(2000)透 過量表之發展,建構社交自我效能之構念,茲分述如下:. 26.

(38) 一、 Sherer 自我效能量表 Sherer 等人(1982)發展自我效能量表,提出社交自我效能之概念, 以 376 位心理學導論課程之學生,施予自我效能量表,量表的內容測量針對社交 技能或職業能力的一般自我效能預期,得分越高者,具有較高的自我效能。此 量表測量重點在三個方面:1、自發主動行為,2、願意花費努力完成的行為,3、. 能堅持面對逆境。因素分析的結果,將自我效能分成一般性自我效能(general self-efficacy subscale)及社交自我效能(social self-efficacy subscale) 。社交自我 效能題項諸如:結交新朋友對我來說是很困難的;如果遇到我感興趣的人,我 會主動過去找他,而非等著他來找我;在社交場合中,我沒有應對的很好;透 過自己的交友能力,我已經交到很多朋友了等等,在社交互動中的情況。 二、Smith 與 Betz 社交自我效能知覺量表 Connolly(1989)發展了青少年社交自我效能量表(Adolescent Social Self-Efficacy Scale, S-EFF),Smith 與 Bets(2000)認為針對較大的年齡群(如 大學生和成人)缺乏適當的測量工具來測量其在社交互動中的自我效能,因此 發展了社交自我效能知覺量表(Perceived Social Self-Efficacy Scale, PSSE)。其 以 354 位心理學導論課程之學生為樣本,題目的內容建基於青少年社交自我效 能量表對社交自我效能之定義,即個體對於開始和維持社交互動及人際關係之 能力的信心程度,為了確保代表性以及相關性,題目涉及六個方面的社交互動, 包括: 1、廣交朋友,如:我會與好朋友出去喝咖啡。 2、追求浪漫關係,如:我會約他人出去。 3、社交的自信,如:看到朋友們在用餐聊天,我會加入他們一起用餐。 4、在公眾場合中的表現,如:團體討論中,我對有興趣的主題會發表意見。 5、團體或黨派,如:我會去一個陌生的社交場所,參加他們所辦的社交活動。 6、能提供或尋求幫助,如:我會尋求他人協助。. 27.

(39) 由於自我效能預期的概念本身是指從事一個特定的行為時,個體認為其具 有能力之信心程度,因此由 1(完全沒有信心)至 5(非常有信心)去評估其信 心程度。 三、社交自我效能影響層面 陳俊伶(2006)認為在社交情境中,自我效能是影響個體社交表現的重要 因素,其影響層面包括:對社交目標選擇、對社交努力程度與持續力、對思考 模式與情緒之反應、社交策略運用、對社交抑制或成長等五個層面;個體對於 自我效能的評斷,會影響到其對於決定參與或避免哪些社交活動的選擇,當個 體認為其具有社交能力,並對社交結果有正向預期時,通常面臨社交互動困難 時,會不斷地努力改善,直至設定或期待的社交目標的完成,因而社交自我效 能高者,面對困境時有較正向之信念,會尋找解決之方法,將失敗歸因於努力 不夠,並放棄無效的社交策略,而採取適切的策略應對;相反地,社交自我效 能低的人,則會繼續使用無效的策略,因此,高社交自我效能者,在面對困難 時,不僅會減低焦慮和自我抑制,還會透過對成功的預期訂定目標後,在遭遇 瓶頸時會更努力,擁有較強的執行力。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社交自我效能會影響個體在社交情境中對於自身與 他人互動能力之評價(效能預期) ,以及在社交情境中達到某種行為目的之信念 (結果預期) ,諸如個體在社交情境下之社交行為、態度及社交策略,而社交自 我效能從過去與他人互動之經驗累積而來,若過去有較多成功社交互動經驗, 則會具有較佳之社交自我效能感;反之,若過去與他人互動經驗多為失敗或挫 折,則社交自我效能感較低。 伍、社交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 個人與他人社交互動過程中,會逐漸形成個人之社交自我效能,國內外對 於社交自我效能相關研究,整理如下表 2-1:. 28.

(40) 表 2-1 社交自我效能相關研究 研究者. 時間. 研究結果. Bandura. 1997. 知覺自我效能會影響問題解決技能,個體具有高社交自 我效能使用較有效的方法解決問題,他們對自己處理情 境之能力較有信心。. Thomas. 1989. 較無問題解決行為能力之學生,顯示逃避與較低的社交 自我效能。. Ehrenberg. 1991. 探索了青少年在學業、憂鬱與社交自我效能之關係,發 現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呈現負相關。. 葉珮玲. 2003. 探討國小公眾型害羞兒童自我效能取向在社交效能預 期評估與互動技巧效能預期評估、交友。. Coleman. 2003. 個體具有較高的社交自我效能使用較有效的方法解決 問題,因其對於自己情境之處理能力較有自信。. Herman. 2005. 以路徑分析模式研究調查了 696 位大學生社交自我效能 和各種背景變項(如:性別)及心理適應(如:自尊、 寂寞感與憂鬱徵狀)情況,路徑分析結果顯示社交自我 效能、自尊、寂寞感與憂鬱皆會相互影響。. 陳俊伶. 2006. 害羞與社交自我效能以及主觀幸福感之間呈現顯著負 相關,社交自我效能與主觀幸福感之間呈現顯著正相 關。. 李靜如. 2007. 逃避依附及焦慮依附傾向強的大學生,皆欠缺社交自我 效能。.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依時間排序). 29.

(41) 綜合上述相關文獻,研究者發現社交自我效能對兒童、青少年與成人皆有 所影響,低社交自我效能之個體較可能貶低自己的社交表現,許多研究強調個 人在社交互動中缺乏自信、對於本身過度的負面評價,皆會影響個人問題解決 能力、心理健康(如:憂鬱、寂寞感) 、與異性相處、人際關係等等,低社交自 我效能者,易導致較差的問題解決能力、憂鬱情緒及社交技巧不佳、強烈寂寞 感等等情況,然而,國內對於大學生社交自我效能研究甚少,值得深入加以探 討。本研究編修陳俊伶(2006)社交自我效能量表以及 Smith 與 Betz(2000) 發展的自我效能知覺量表探討大學生社交自我效能之現況。. 30.

(42) 第三節 憂鬱定義與相關理論 壹、憂鬱定義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協會 1994 年出版的心理疾病診斷準則的定義,憂鬱是 一種徵候群及許多症狀的複合體(引自孔繁鐘、孔繁錦,1998 )。Meyer 與 Hokanson(1985)認為憂鬱是一種退縮與社會性低度反應,並且易表達負向的 語言與情緒;此外,缺乏自我肯定,且有情緒性抑鬱,常會生活失常,或與藥 物為伍、酗酒、自殺,影響正常功能的發揮甚鉅。Allen-Meares(1987)認為憂 鬱是對失落或壓力的一種回應,代表一種混亂,或是一群症狀,症狀項目有飲 食失調、憂傷情感、課業表現不佳、體重改變或想到死亡等。Beck(1967)認 為憂鬱是一種思考障礙,因此個體對於自己與所處生活世界及未來皆抱持著負 向的期待;而 Powell(1983)認為憂鬱是一種複雜的感覺,包含無助、低自尊 心、並且內心時常覺得將有不吉利的事發生。陳錫銘(1992)指出,憂鬱可以 是一個情緒的字眼,也可以是生理或精神上的一種偏差,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精 神病理症狀或症候群,因此,憂鬱可以說是一種到處存在的症狀。楊妙芬(1996) 認為憂鬱是指嚴重的心情低落,伴隨持續數週或數月的心理與生理問題,然而, 所有的人在人生的某一時刻都會有些憂鬱症狀,而憂鬱時間的長短及症狀之嚴 重程度是判斷憂鬱的指標。董氏基金會(2008)亦指出憂鬱是一般人都會出現 的一種低落、感受不到愉快、沮喪的情緒,而憂鬱症則是一種疾病。因此,憂 鬱是一種複雜的感覺,從正常人到病態患者都可能有此現象,其差別在於程度 上的不同而已。憂鬱之定義整理如表 2-2:. 31.

(43) 表 2-2 憂鬱之定義 作者. 時間. 憂鬱之定義. Beck. 1967. 憂鬱是一種思考障礙,個體對於自己與所處生活世界及未來 皆抱持著負向的期待。. Powell. 1983. 憂鬱是一種複雜的感覺,包含無助、低自尊心、並且內心時 常覺得將有不吉利的事發生。. Meyer &. 1985. 與情緒。. Hokanson Allen-. 憂鬱是一種退縮與社會性低度反應,並且易表達負向的語言. 1987. 憂鬱是對失落或壓力的一種回應,代表一種混亂,或是一群 症狀,症狀項目有飲食失調、憂傷情感、課業表現不佳、體. Meares. 重改變或想到死亡等。 陳錫銘. 1991. 憂鬱可以是一個情緒的字眼,也可以是生理或精神上的一種 偏差,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精神病理症狀或症候群,因此,憂 鬱可以說是一種到處存在的症狀。. 楊妙芬. 1996. 認為憂鬱是指嚴重的心情低落,伴隨持續數週或數月的心理 與生理問題。. 趙慧敏、. 2007. 孫中瑜. 憂鬱指個人主觀知覺到嚴重的情緒低落並出現憂愁、悲傷、 食慾不振、失去精力、心理動作激進或遲緩、體重減輕、失 眠等負面情緒或生理心理症狀,可能造成情緒、認知與性功 能的輕微異常。. 董氏基 金會. 2008. 憂鬱是一般人都會出現的一種低落、感受不到愉快、沮喪的 情緒,而憂鬱症則是一種疾病。.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依時間排序). 32.

(44) 綜上所述,憂鬱是一種心理的情緒、狀態,而且可能是任何人都會產生或 擁有的狀態,其差別在於程度上的不同而以,因此,憂鬱並不是特異的,是一 種可能隨時存在的一種情緒或狀態。由於本研究主要是探討大學生憂鬱之情緒 傾向之特質,而非要診斷或標籤大學生是否有憂鬱症,因此本文以較廣義的角 度來看待憂鬱一詞,遂以憂鬱傾向稱之。. 貳、憂鬱理論基礎 憂鬱之理論基礎,個學派各有不同之觀點,分述如下: 一、生物醫學 憂鬱是因為神經傳導物失調所造成的,生物醫學的理論家認為是由於正腎 上腺素和血清素活動量過低所造成的;另外,腦神經細胞間傳遞訊息的化學物 質,稱為神經傳導物質,其失衡也與憂鬱有關,而神經傳導物質的失衡不僅造 成情緒低落,也可能出現身體症狀的改變,如失眠、食慾不振、身體無力感或 酸痛等;除此之外,神經內分泌系統可體松失調也與憂鬱症有關(唐子俊等人, 2009)。 二、心理動力學派 Freud(1917)將憂傷(mourning)和憂鬱(melancholia)相互對照;憂 傷是指失去所愛的客體,包括人事物或是心中的理想等,憂鬱則和意識之外的 客體失落有關;憂傷是日常生活中對失落的正常反應,但是極端的憂鬱則不是, 因為憂鬱的人感受到的不只是難過而已,他會將失落的客體轉為自我的一部 份,且將對這個客體的批評與憤怒的感覺內化,而造成各種憂鬱症狀。因此, 憂鬱是肇因於轉而向內的憤怒。 三、認知學派: (一) Beck 的認知理論 Beck(1976)根據臨床的觀察,提出了憂鬱認知模式(如圖 2-6),其認為 焦慮症或憂鬱症患者具有負面的認知基模,稱之為憂鬱基模,使得他們在輸送 33.

(45) 外在環境或與自己有關的訊息時,容易選擇性的吸收負面的,悲觀的訊息,造 成認知偏見。Beck(1976)主張憂鬱和負向三元素有關,包括: 1、對自己持負面的看法 認為自己是有缺點的、不稱職的、有問題的,是不受歡迎的,沒有價值的 人,傾向低估自己、批評自己,相信自己無法獲得滿足與幸福。 2、以負面的觀點來解釋目前的經驗或身體上的反應 容易認為外界對自己有過份的要求,或認為自己所面對的是難以克服的障 礙,自己受到不合理的對待;或認為事情的發生對於自我是不好的、危險的, 具威脅性的。 3、對未來持負面的看法 過分的預期目前的困境及苦難將會持續不斷,對於問題,容易想到無法解 決或沒希望。 基模是個體對過去經驗所做的推論,為一種穩定持久的思考型態或認知結 構;憂鬱者在兒童期即養成負向基模,傾向以負向觀點看世界,當個體遇到與 建構原始基模相似的情境,這個基模就會自動啟動(唐子俊等人,2009) 。負向 基模會導致認知偏見(cognitive biases),憂鬱者常見的的錯誤邏輯推理,其中 包括下列六項基本的認知錯誤如下(修慧蘭等人,2009): (1). 獨斷推論:常在缺乏證據或證據不足的情況下,任意下特定結論。. (2). 選擇性抽象化:常根據片段的一小部分資料對整個事件下結論。. (3). 過度類化:常根據少部分的獨立訊息而下全面性、廣泛性的結論。. (4). 誇大與貶低:常把一件不重要的事解釋為非常重要,相反地把很重要 的事解釋成毫不重要。. (5). 個人化:常覺得所有事情都與自己有關,因此自己都應負責。. (6). 二分化思考:對事物的想法及看法是極端的二分法或絕對主義,不是 好就是壞。. 34.

(46) 由於憂鬱者具有憂鬱認知模式,因此他們習慣性以不合現實的負向觀點來 評估自己、環境及未來,而產生悲傷的心情、討厭自己、無助絕望等情緒反應 (陳錫銘,1992)。. 負向基模. 認知偏見. 負向三角. 憂鬱症. 圖 2-6. Beck 憂鬱理論中,不同認知部分的相互關聯. 資料來源:唐子俊等(譯) (原作者:A. M. Kring、G. C. Davison、J. M. Neale、 S. L. Johnson)(2009)。變態心理學(頁 325),臺北市:雙葉書廊。. (二) Seligman 絕望感理論 Seligman 於 1974 年指出當個體認為事件結果並非可由自我來控制時,將 形成一種無助感,表現在個人行為上的症狀包括:(1)動機方面:不會主動學 習能夠達成目標的有效行為,即使偶爾如此,其持續度也相當短暫;(2)認知 方面:對將來不抱任何希望,不再認為其反應可以影響結果;(3)情緒方面: 自尊心很低,心情也相當抑鬱(引自吳元蓉,2006)。 Abramson、Seligman 與 Teasdale(1978)修正習得無助的模式,認為導致 人 們 抱著負向信念 的 因素為 穩 定性(stability)、全面 ( globality)與 內在 (internality)三個向度的歸因模式。內在歸因(如:將失敗歸因於自己)導致 憂鬱,而穩定歸因(如:失敗將永遠持續下去)影響慢性憂鬱症狀,並可能導. 35.

(47) 致更多的失敗全面性歸因(如:我一輩子也只能這樣了),當個體面臨越多的 壓力事件,且歸因於全面,事件的負面影響更易擴大,個體較難調適與適應 (Atlas & Peterson, 1990)。 憂鬱的產生乃是個體具有將負向事件習慣地歸因為內在、穩定及全面的因 素,而將正向事件歸因為外在、不穩定及特定的因素,因此,容易變得絕望, 進而導致憂鬱,憂鬱者會修改其思考模式而改變歸因方式,然後再次形成負向 歸因因而加強無望感(唐子俊等人,2009)。 綜上所述,生物醫學之點認為憂鬱與生理因素有關,強調神經傳導物質失 調所造成的影響,但不同心理社會理論對憂鬱的解釋,可知每一個理論有其強 調的危險因素,包括:自我衝突、負面的認知與歸因、性格因素等,而這些因 素往往帶來個體自尊的崩潰或低自我評價,增進憂鬱的可能。. 參、憂鬱之症狀 憂鬱可為短暫或持久的,日常生活中絕大多數人都曾經有過憂鬱的現象, Radloff(1977)則提出憂鬱特徵可分為六種,包括:憂鬱情緒,罪惡感和無價 值感,無助和絕望感,心理動作遲緩,食慾減退,睡眠障礙等等。憂鬱傾向的 普遍症狀大致可歸納為情緒、認知或思想、生理、行為四方面,茲分述如下(林 顯宗,2002;陳清泉,1990;郭靜靜,2004): 一、情緒方面 憂鬱情緒包含明顯的愁眉苦臉、沮喪、悲傷、鬱悶、消沉、不快樂、情緒 低落、空虛、煩躁不安、易怒、心情沉悶、因懊惱而轉為罪惡感、因缺乏自信 而焦慮不安等等情形。 二、認知或思想方面 憂鬱表現在認知或思想方面,包括:明顯的無能、無助、無望、無價值感、 悲觀、自責、罪惡感、死亡意念、自殺念頭、思考緩慢、自我打擊、負面想法、 對成功標準較嚴苛、認知偏誤、較難以廣泛的視野和多元的思考來判斷事物、 36.

(48) 決斷力衰退、因思考不能集中而導致記憶力衰退等,若此現象若過於嚴重會使 思考活動停止,思考無法前進。 三、生理方面 憂鬱表現在生理方面,包括:包含興趣減退、食慾降低或上升、失眠或過 度睡眠、睡眠品質不佳(如失眠、半夢半醒和經常醒來) 、體重增加或減輕、體 力降低、四肢無力、易疲倦、性慾降低頭痛暈眩、等;其他尚有頭痛、頭昏、 腸胃不舒服、便秘、 胸悶等情形。 四、行為方面 憂鬱表現在行為方面,包括:話少且語調低、速度慢、動作少且慢,但有 時會出現激躁的行為,自殺行為、喪失主動興趣與意願、依賴、哭泣、自我設 限與封閉、一味思考與煩惱卻無法積極行動、因心情起伏而使思考焦點不能集 中、做事易半途而廢、無法持續等。 由以上文獻可知,憂鬱特質不只有單一面向,且其各特質層面是相互牽引 且影響的。例如:情緒的鬱悶可能會導致對事物喪失興趣,進而無法積極行動; 而行動設限可能也會造成思考的窄化、鑽牛角尖,而在睡眠時產生輾轉反側, 而影響了生理的狀態。因此,當檢視個人的憂鬱特質時,應用多面向的角度觀 察,並且謹慎的了解各特質間是否有互相牽引關聯的部分。本研究採用游森期、 余民寧(2006)修訂 Radloff(1977)的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探討大學 生憂鬱之現況。. 3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Another example of close harmony is the four-bar unaccompanied vocal introduction to “Paperback Writer”, a somewhat later Beatles song.) Overall, Lennon’s and McCartney’s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find the factors of raising pets and to study whether the gender, age, identity, marital status, children status, educational level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