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探討大學生依附風格、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之關係。

以下將分別說明本研究之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研究者因個人之人力、時間、經費等客觀因素之限制,設定研究範圍有:

一、就研究地區而言

本研究以便利取樣之方式抽取台灣北、中、南、東四區之一般大學或科技大 學。

二、就研究對象而言

本研究以一百學年度就讀於台灣公私立大學及科技大學四年制大一至大四 之學生,作為研究對象。

貳、研究限制

一、研究方法的限制

本研究所採用的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故而僅能以量化方式來分析探討 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其依附風格、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相關情形。當進行問 卷調查時,填答者可能基於心理防衛或是社會期待作用而影響答案真實性,以 致形成調查結果的誤差,形成研究限制。

二、評量工具的限制

本研究自編之量表雖力求客觀、有效,但未能建立常模以茲比較,成為本 研究之研究限制。

三、研究變項範圍的限制

影響憂鬱之變項眾多,本研究所考慮的研究變項仍有不足,如社會支持、

生活壓力、自尊、人際親密等變項皆可能對憂鬱有影響力,以上可列入未來研 究之考量。

10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分為四節,第一節為依附風格定義與理論;第二節為社交自我效 能定義理論與相關研究;第三節則為憂鬱定義與理論;第四節探討大學生依附 風格、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依附風格定義與理論

壹、依附風格定義

依附風格有許多同義詞,諸如依附型態、依附向度、依附傾向、內在運作 模式等,都是討論相同的內容(陳昭婧,2008)。Bowlby(1969)指出依附是 一個深刻而持久的情感樞紐,跨越時間和空間並連接個人與他人,當嬰幼兒感 受到沮喪或威脅時,會尋求依附對象並親近之,由此,其將依附定義為一種人 與人之間持久的心理連結,Bowlby 認為依附具有尋求接近性和安全感堡壘之功 能,會促使脆弱的嬰兒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維持親密肢體的接觸(引自 Fraley, 2010)。在 80 年代依附關係研究重點從嬰兒依附的概念轉向對成人,依附的研 究應用到成人與成人的關係(Fraley, 2010),在成人的依附關係定義中,Hazan 與 Shaver(1987)認為成人依附是指個體從小所發展出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維持 關係的能力,當個體有能力如過去主要照顧者一樣提供支持時,則轉換為依附 系統(attachment system),進而形成不同的依附格式(attachment formation),

此概念與 Bartholomew 與 Horowitz(1991)認為成人依附是嬰兒時期與主要照 顧者之間互動的延伸之概念相近,個體學會期望什麼、以及如何做、如何感受,

進而發展出對世界、對重要他人、與對自我的獨特的內在心理表徵。

綜上所述可知,依附風格係指個體與重要他人的情感連結,個體經由與重 要他人的關係中,反應出個人的內在運作模式,並形成個人的依附風格,嬰幼 兒時期與主要照顧者的依附關係,當個體在轉變為成人後,有能力如過去主要 照顧者一樣提供支持或維繫關係,並能去靠近他主觀認為能夠提供其滿足於生 理與心理安全感的特定對象,進而形成不同的依附風格,此種傾向是穩定的,

12

可視為一種在關係中呈現的特質。本研究欲探討之依附為成人依附,即大學生 在人際關係中與他人情感連結與互動之風格。

貳、依附的理論基礎

Bowlby 於 1969 年提出依附理論,其基本假設為嬰兒出生時尚未成熟,當 成人(依附對象)提供保護和照顧時,才得以生存下來,如此,嬰兒與依附對 象彼此喜歡的反應是經過進化而來,嬰兒會釋放出微笑或哭泣之訊號行為

(signaling behavior)來獲得照顧者的注意,嬰兒也會表現出親近行為(approach behavior)來增進與依附對象的互動,如:注視、抓緊依附者等,而照顧者給予 善意之回應,如此形成一種行為系統,使嬰兒得以生存(引自王亞民,2005;

Hazan & Shaver, 1994)。

Bowlby(1998)認為依附為一種演變的過程,幫助嬰兒生存,並使嬰幼兒 與依附對象產生強烈的情感,Bowlby 指出依附的四種特性,包括:1、維持親 近性,與他人接近的渴望;2、避風港,遇到威脅或恐懼時,尋找安全與舒適的 依靠;3、安全堡壘,嬰幼兒感到安全的依附關係時,較能放心的探索週遭環境;

4、分離焦慮,對於被遺棄的焦慮。茲將依附兩個重要構念分述如下:

一、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s)

Bowlby(1969)認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內在運作模式,人們經由這個 內在運作模式,感受到外在刺激,並根據內在運作模式所形成的預測,對外在 刺激產生行為上的反應。Bowlby 認為內在運作模式是依附行為系統中的重要元 素,孩童與主要照顧者相處之經驗,對其自我、重要他人及環境產生個人內在 的心智表徵(mental representation)也就是內在運作模式(引自 Collins & Read, 1990)。而人類初期的內在運作模式與嬰兒和依附對象(通常是母親或主要照顧 者)的互動行為有關(王亞民,2005),透過此內在運作模式,個體感受到外在 刺激,並根據內在運作模式所形成的預測,對外在刺激產生行為上的反應(黃 琪皎,2007)。因此,嬰幼兒感受到主要照顧者的溫暖與一致性,其可能會認為

13

自己是溫暖和可靠,且與他人互動時,亦會朝向溫暖與可靠的運作模式發展。

安全可靠的依附關係會使嬰兒形成安全的內在運作模式,並且能夠促進嬰兒的 自由探索週遭世界,進而促使嬰兒獨立自主的發展及社會互動的功能(孫世維,

1994)。

Bowlby(1973)指出內在運作模式所表徵的內涵包括:1、自我表徵,即 我對自己的看法;2、他人表徵,意即我對他人的看法;3、自我與他人之關係 表徵以及 4、情緒處理策略四種;自我表徵的內涵會影響他人表徵的內涵,當 自我表徵的內涵充滿自貶的負面訊息時(如:沒有自我價值、不值得別人的重 視),他人表徵的內涵也會被負面的訊息所瀰漫(如:別人是不可信任的、冷漠 的)。

二、依附行為系統(Attachment Behavioral System)

依附行為系統被認為是賦有適應價值的生物演化遺產,嬰兒依附行為是與 生俱來維持與母親的緊密聯繫,以促進嬰兒能安全和生存(Fraley & Shaver, 2000)。Bowlby 認為依附行為,如哭泣和尋找,都是避免與依附對象(主要照 顧者)分離,能夠成功維持依附的嬰兒會更容易生存(Fraley, 2010)。Goldberg 於 2000 年指出依附行為系統是個體與依附對象互動時,經由個體顯現出特定的 依附模式,一般而言,嬰兒所有尋求親近的依附行為會針對特定的照顧者組織 成依附系統(attachment system)(引自陳昭婧,2008)。Bischoff(1975)、Bretherton

(1985)以及 Sroufe 與 Waters(1977)的研究皆提到依附系統的目標設定,

不只是生理上接近,更要持續地感到安全。

在依附關係中,當孩童感覺到與依附對象是親近的、被愛、安全和具有信 心的,孩童能發展探索環境及與他人互動之依附行為,反之,若孩童感受不到 與依附對象的親近,孩童因而會感到焦慮,表現出依附行為較為退縮、強烈抗 議或行為固著(Fraley & Shaver, 2000)(如圖 2-1)。

14

圖 2-1 Bowlby 依附行為系統

資料來源:“A Brief overview of adult attach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by R.

C. Fraley , 2010, (University of Illinois) . Retrieved from http://internal.psychology.ilinois.edu/~rcfraley/attachment.htm

参、依附風格分類

茲先說明嬰幼兒依附風格,再介紹成人依附風格,分別說明如下:

一、嬰幼兒依附風格

Ainsworth、Blehar、Waters 與 Wall 於 1978 年以 Bowlby 的理論基礎,設 計「陌生情境」之實驗,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觀察年齡為 12 個月和 18 個 月的兒童,將他們單獨留在家中,然後觀察其與母親團聚之情況,根據母親(或

主要照顧者 或依附對象 是否有回應

感到安 全、被愛 和信心

好玩、較少限制、

微笑、好社交

依附行為被誘發,

諸如視覺監控、強 烈抗議或行為固著

感到分離 挫折和焦 慮經驗

15

主要照顧者)是否能夠提供有效而敏感的照顧,而成為嬰幼兒的安全堡壘來區 分嬰幼兒與母親的關係是安全依附或不安全依附。在這個陌生的情況下,

Ainsworth 等人將依附分成三種風格(引自賴雅純,2006;Fraley, 2010):

(一)安全依附(secure attachment)

大多數兒童(約 60%),母親離開房間時,他們變得心煩意亂的,但是,

母親返回時,他們會積極尋求母親安慰,表現出這種行為模式的兒童通常被稱 為安全依附。這類幼童與母親在一起時,把母親當做安全堡壘,會主動地去探 索陌生環境,陌生人出現也較不害怕。

(二)焦慮/矛盾依附(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

這類幼童在母親身邊時,會主動探索陌生環境,但是不會與母親有互動行 為。矛盾依附(約 20%)之兒童,當與母親團聚時,常常表現出衝突的行為,

一方面他們希望得到安慰,但同時他們也想懲罰離開的母親。這些孩子通常反 應出焦慮-抵抗之特徵。

(三) 逃避依附(avoidant attachment)

逃避依附兒童(約 20%)常留在母親身邊,很少去探索環境,陌生人出現 便會保持警戒,對於母親的離開沒有太多的挫折感,當母親返回時,也不會積 極尋求與母親接觸,甚至會把注意力轉移到實驗室的其他玩具。

Main 與 Solomon 於 1986 年的研究中,增加了第四種的依附風格,被稱為 混亂依附(disorganized attachment)。混亂依附之兒童明顯有著逃避型依附及焦 慮/矛盾型依附的混合特徵(引自賴雅純,2006)。此型嬰幼兒在母親離開時,

有分離焦慮,母親回來時,嬰幼兒走向母親,眼睛卻不看母親,表現出猶豫的 模樣,此類型的嬰幼兒對於分離與重聚沒有統一、一致的回應策略,這一類型 的嬰幼兒並不多見(佘金玲,2005)。

16

二、成人依附風格

茲分述 Hazan 與 Shaver(1987)及 Bartholomew 與 Horowitz(1991),以 及 Collins 與 Read(1994)對於成人依附風格之類型如下:

(一)Hazan 與 Shaver 成人依附理論

成人依附理論由 Hazan 與 Shaver(1987)提出,並提出依附轉換模式(A

成人依附理論由 Hazan 與 Shaver(1987)提出,並提出依附轉換模式(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