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校園防災應變系統規劃

第四節 應變系統之規劃

本節將延續第三節的研究成果來發展,依序以「減災、整備、應變、復原」

四個階段為主軸,融合防災法規、國內外防救災體系和防救災紀錄等各種文獻的 精髓,並結合直接對花蓮、台東地區的國民中、小學進行調查所得結果,繼而採 用「教育部構建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的階段工作為基礎,分別將不同層 次的應推行工作以及防災工作的屬性加以整合,發展出「花東地區中小學校園天 然災害防災應變系統」;本節重點在於依減災、整備、應變與復原等災害防救四 階段詳列說明及制定通用原則,並依據學校所需設計可直接應用的操作表單;期 以一個內容完整、用字淺顯的防災規劃,提供給花東地區的中小學,作為面對天 然災害時,可以直接派上用場的防災工作體系,讓所有的學校在人力、物力資源 缺乏的困境下,即使人員編制內沒有安排具有防救災背景的教職員參與,也能根 據防災工作體系順利完成各項防災工作,達到降低學校內教職員生生命、財產損 失的最高目標。

天然災害應變系統的建立是將所有學校可以自行完成的防災工作,整合成一 個完整的作業流程,透過一個詳盡的說明和次序格式,將必要的資訊和相關的策 略結合成一個系統,讓防災工作的所有執行者可以藉由這個作業流程,達到自行 實施所有防災工作的目的,只要依循各項工作實施的原則及各種表項,即能確認 工作完成的方式以及應該進行的時間點,同時,防災工作的總指揮官可以直接根 據這個作業系統,針對未完成事項或是未合格事項進行檢討、改進。

本研究所提出的天然災害應變系統即依循防災四階段作整體規劃,每一個階 段所提出的工作項目均是以達到學校能自主執行的防災措施為原則,讓學校僅依 據校內實際資源就能動員實施系統性的防災工作,包括在災害發生影響時間範圍 內保障校內教職員生的安全、盡可能降低學校各種硬體設施的財產損失、以及在 未受災的情況下提供校園空間給社區受災戶使用。

壹、減災階段工作計畫

減災階段是指災害發生前的預備工作,這個階段的防災重點在於為防災實際 作為鋪陳一個較廣泛運用的前景,因此,工作項目的目的不在為特定的天然災害 作預防,而是為大部分災害作通則式的防護措施,包括為所有可能的天然災害進 行潛勢分析、配合政府政策規劃防災預算、進行防災教育、為老舊建築作危害評 估和消防避難設備的補強與檢修等,以及與校外其他單位建立互助合作模式的防 災支援網路。

減災階段的工作計畫和檢核事項是常態性的措施,因此進行的時間即使聚焦 在災害發生前,也有可能在其他階段的工作中,看到減災階段工作的實施,亦即 每個階段都是會互相影響的,若是減災階段防災工作進行得當,後續階段將能較 從容面對,而當後續階段可以有效防止災害損失發生或是抑制破壞擴大時,復原 的工作就能減輕,讓大家儘快返回正常生活次序,這樣的結果也能讓之後另一個 防災的週期更快進入狀況;此外,防災的工作不但具有高度關聯性,更應該注意 防災新資訊的產生,無論是新的防災技術還是學校配合政策實施的應完成事項,

都會因為每一次災害的發生而產生變化。關於減災階段的天然災害應變系統工作 計畫請參考表 33。

表 33 減災階段工作計畫表

程序 工作項目 實施時間 參考法案 參照表單

1. 潛在災害分析與評估 1 年一次 表 28 2. 防災預算編列、執行、檢討 1 年一次

防災教育、訓練及觀念宣導 3.

3-1 防災教育

(1)災害類型

(2)實施對象

(3)防災主題

1 學年 4 次 表 34

3-2 模擬演練

6. 建立防救災支援網路 每學期初建置、

表 34 防災教育實施項目紀錄表

修、補強,來增加校內各種建物的安全性;就法規而言,每種屬性的設施或設備 依據其所在位置和該場地的規模,均有固定檢查期間的規範,學校可以直接依據 這些規定對校園內的各種公共建築、逃生避難設施進行定期檢查,或者依循各縣 市政府的檢查表作校園防災自行檢查工作,同時應注意的是在法令規章上所規範 的檢查時間,是屬於一般常態性的檢查或是災害發生後的安全鑑定檢查,這兩種 檢查的目標並不相同,如果建築物或公共設施沒有受到任何外力的破壞,則應該 進行定期之檢查,若有災害發生,則應委託專業機關作正式且完整的安全鑑定,

並且盡早作修補、覆核之程序。

依據「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簽證及申報辦法」的內容,對學校建築物及公共 設施所做的不同場所安全檢查項目和檢查時間,可以參考表 7 最後一項法規的分 項說明;而花蓮與台東縣政府目前也已訂定災後建築物鑑定的相關法規,學校可 以根據各種規定或專業機構已經完成的自評項目,先行對校內的公共建物作初步 的檢查,再向教育主管機關申請,或是向專業鑑定單位諮詢更完整且深入的系統 化檢查。

貳、整備階段工作計畫

整備階段指的是已經相當接近災害可能會發生的時期了,例如:颱風季的到 來約在 7、8、9 月份,則針對颱風季所規劃的整備階段就可以設定在 5、6 月份。

這個階段的工作將比減災階段更為具體,而且更接近直接面對災害時的各種反應 措施,也就是說,整備階段所進行的工作,是所有校園內教職員生都應該清楚認 知,並且全心投入各種準備工作的,同時要注意的是,整備階段的目標已經超越 對災害的基本概念建立,在這個階段裡面,不但教職員生已經確知災害的可能影 響範圍,而且必須全體動員做好防災應變系統規劃中的所有細節,同時實際演練 可能發生的情境,如果時間與計畫許可,可以與地方消防局合作,並與社區共同 動員,進行大規模的模擬演練,畢竟唯有透過接近實境的反覆演練,才能讓所有

人越熟悉災害應變的正確反應方式,達到降低災害損失並且保全所有人員安全的

食用、使用。 行細則

檢查與維護。

表 36 防救災組織成員任務分配表

-安全避難所、指揮中心、急救服務站地圖(請參考圖 28)

-學校周圍逃生安全路線地圖

(4)災害防救物資、器材清單,清單中應註明儲放地點和可使用數量。

(5)校外可支援單位的聯絡方式,包含:

-政府及警消單位

-學校附近醫院或紅十字會 -自來水、電力及煤氣公司 -電台

-愛心工作隊或社區義工組織 -鄰近學校

圖 27 ○○教室地震逃生動線圖參考範本

○○教室地震逃生動線圖

疏散逃生路線 現在位置

避難疏散區

避難收容所

國中部教學大樓

高中部教學大樓

大門入口

避難疏散區

N

游泳館

同體,任何人都無法置身事外,誰都可能被援救,誰也都可能在最危急時伸出援 手。

5. 災害防救物資、器材之儲備

根據本研究所作調查表的結果顯示,災害防救物資、器材之儲備是學校在面 對天然災害時,所應有之準備中仍非常薄弱的一環,關於這樣的問題有兩個原 因:一是學校並未認知到這一類物資和器材的準備有何重要性,畢竟這些資源的 儲備只有在災害確實發生,而且也足以影響到學校正常運作時,才會顯其重要 性;第二個原因則是牽涉到學校並無編列此種預算來運作的規定,因此,花東地 區的中小學普遍無法完成此項防災工作。基於這樣的原因,本研究建議在這天然 災害頻繁的時期,為了能在災害發生後有足夠的能力作萬全的應變,學校仍然應 該盡力達成此項防災工作,部份行政用器材可從平時用途兼顧緊急應變之所需,

例如廣播設備;而民生物資則可以透過合作社盈餘作提供,或者由社區的愛心商 店補給,也可以由學生家長認捐,只要這些物資齊備之後,能做好管理的工作,

就可以在順利派上用場時發揮最大的功效。

各項災害防救物資和器材的儲備並不限於以學校為單位作準備,在防災應變 系統中,最理想的物資儲備情形是學校裡的每個人都有個人的緊急應變補給品 袋;而以一個家庭單位而言,則是家裡準備一套全家可共同使用的緊急補給品 袋,若是有家用汽車,則車廂裡也應準備一套,至於身為上班族的成人則建議工 作地點也準備一套,這是最周全也最繁瑣的準備態度,但是也把面對災害時,最 能充分應對的安全性提到最高。

表 37、表 38、表 39 和表 40 分別是民生物資、搶救疏散器材、醫藥急救用 品和教室緊急應變補給品的儲備內容,學校可參考各項目作儲備,並注意各項物 資的使用期限,器材方面則要定期作功能測試;這些物資與器材的存放地點應考 量危急時最方便取用、也最不易被倒塌物品阻礙的地點,並且在學校行有餘力的 範圍內,於不同存放地點儲備各種備用物資,以因應不同災害產生的緊急情況。

表 37 民生物資儲備一覽表

儲備情形

類別 項目 數量 更換時間

是 否

飲用水 公升

乾糧 公克

食品

泡麵 包

視食用期限 作更換。

衛生紙 包

溼紙巾 包

衛生用品

便桶、活動廁所 座

睡袋 件

毛毯 件

行軍床 張

就寢用品

帳篷 頂

輕便雨衣 件

輕便雨衣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