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戒菸教育相關理論與方法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戒菸教育相關理論與方法

一、 跨理論模式

Prochaska 及 DiClemente 所倡導的跨理論模式(Transtheoretical Model,TTM),源自心理治療與行為改變理論,集結不同理論而為整合性 理論,理論最初多運用於探討戒菸過程,現今則廣泛被運用在許多健康 相關研究(Prochaska, Redding, & Ever, 2002)。依 Prochaska 及 DiClemente 針對吸菸者所做的研究得知,改變的歷程為螺旋形式並非直線,其中復 發(relapse)是常見的現象(陳建泓,2009),故稱為行為改變的螺旋模 式(Spiral Model),約 15%的再度吸菸者會回到無意圖期滯留一段時間,

不願且無力再嘗試戒菸,但再度吸菸者大部分都是退回意圖期或準備期,

不久即從錯誤的試驗中擷取教訓、嘗試尋求下次的應對之道,故有助將 來再次嘗試戒菸成功之機會(賴志冠,1999)。因此個人行為並非單純 的二分法,而是連續循環的過程,在不同的行為改變階段,其問題與思 考的內容將有所不同,因此針對不同的行為改變階段,其介入措施也會

(一) 改變階段(Stages of Change):行為的改變具階段性且為循序漸進,

其過程分為五個階段(Prochaska et al, 2002):

第一階段:無意圖期(precontemplation stage):個人在未來六 個月內沒有改變行為的想法;可能因為個人不知行為將產生的影響 或嘗試改變卻因失敗而挫折,不願意再嘗試行為改變。

第二階段:意圖期(contemplation stage):個人在未來六個月 內有改變行為的想法;個人開始知覺及評估改變的利益與障礙,因 內心對利益與障礙的平衡拉鋸,愈加的猶豫不決而滯留在此階段。

第三階段:準備期(preparation stage):個人在未來一個月內 有改變行為的想法;通常在過去一年裡已有行為改變的經驗,如採 取零星的改變、已有行動計畫,此期的吸菸者最適合成為戒菸教育 的成員。

第四階段:行動期(action stage):個人已採取改變的新行為但 未超過六個月;此期易復發菸癮及再度吸菸,因此必須審慎處理戒 斷症狀、菸品誘惑及避免引發吸菸的情境。

第五階段:維持期(maintenances stage):個人行為改變已持續 六個月以上;此期舊有行為的復發率降低,已能自信的維持行為改 變,但並非表示已完全戒菸,仍有可能再度吸菸,因此仍須持續防 止吸菸行為的復發。

(二) 改變過程(Processes of Change)

個人透過公開或隱私的行動,以修正其經驗或環境,進而達成行為 改變的目的,促進行為改變的策略有十項(Prochaska et al, 1996):

1. 意識覺醒(consciousness raising):藉由新資訊的獲得及了解,開始 思考問題行為的利弊,學習新的事實、想法,以支持行為的改變。

2. 情感釋放(dramatic relief):藉由不健康行為後果所引發的負向情 緒,例如:焦慮、害怕及憂慮等感受,體會不健康行為將導致的危 害進而改變其信念。

3. 自我再評價(self-reevaluation):個人對不健康行為,在情感及認知 上的再次評估,並瞭解個人的行為改變是自我主體的重要表現。

4. 環境再評價(environmental reevaluation):個人在認知及情感上,

重新評估不健康行為對社會及物理環境的影響(正面與負面)。

5. 自我解放(self-liberation):個人相信自己可以付諸行動的能力,並 執行行為改變的宣誓。

6. 協助的關係(helping relationship):行為改變過程可尋求及運用社 會支持以幫助健康行為的改變,如家人及同儕的關懷、接納等。

7. 替代方案(counter conditioning):可以健康的行為(如飲食控制體 重)替代不健康(如吸菸減重)的行為。

8. 增強管理(contingency management):如正向行為給予獎勵,負向 的行為予以懲罰。

9. 刺激控制(stimulus control):在個人經驗或環境中,移除會誘發不 健康行為的刺激物,並製造有利健康行為的線索。

10. 社會解放(social-liberation):個人知覺到社會環境的改變,用以 支持個人不健康行為的改變,如菸害防制法的公布實施。

茲將改變階段及改變策略的運用整合如表2-3-1,可依不同的改變階 段選用適當的改變方法(Prochaska et al, 2002)。

表 2-3-1

跨理論模式改變階段與改變過程的關係

改變階段 無意圖期 意圖期 準備期 行動期 維持期 改變過程 意識覺醒

情感釋放 環境再評價

自我再評價

自我解放

增強管理 協助的關係

替代方案 刺激控制

註:Form“The teanstheoretical model and stage of change,” by Prochaska,Redding, & Ever, 1996, in Glanz, Lewis, Rimer, (Eds.). Health behavior and health educ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nd. chap. 4, pp. 60-84).

上述得知從萌發戒菸的動機、付諸行動、再度復發、重新再戒菸等 過程,可能會不斷呈現重復循環多次的行為,所以要鼓勵及協助戒菸者,

切勿因為吸菸復發而挫敗、打擊信心,應將此視為正常現象並接受它,

更為自己加油及鼓勵,協助降低阻礙戒菸的因素,增強戒菸之利益,並 能依不同的行為改變階段,選擇運用適當的改變策略,皆能促使戒菸較 為容易又有效率。

二、 自我效能理論

「自我效能理論」是由 Bandura 的社會學習理論發展而來,意指個 人確信自己在特定環境中,能夠達成某種任務的行為感覺及對此所產生 的結果期待,亦即事件的成功經驗所產生個人能力之自我信心感受(李 蘭等,2010)。Bandura 認為學習複雜的行為技能,還包括個人的自我效 能感(Sense of self-efficacy)及自我調節兩因素的影響,不應只有注意、

保留、動作重現和動機這些歷程而已(歐用生、盧雪梅,1991)。而自 我效能高者,面對困難時會更加努力、積極的找尋方法予以解決,願意 為有挑戰性、較高的目標而努力,就算失敗也認為是不夠努力並非沒能 力,這種自我精進的行為可以增進自我成長;而低自我效能的人,遇到

困難就容易放棄或逃避、動搖自我信心,習慣追求小目標,注意力亦集 中在本身的缺點上,導致無法有效的發揮能力,此種逃避行為容易阻礙 個人的發展(李蘭等,2010)。

因此,Bandura 認為個人的行為不但會受到行為結果所影響,在行動 之前還會受到認知與對結果的期望所影響(黃希庭,1998)。經上述文 獻得知,須設計增強及培養個人自我效能的戒菸課程,如運用漸進、分 解、練習、容易及可達到的行為改變,並適時的給予正面鼓勵、稱讚、

關懷及支持,藉以引導及增進青少年的自信心、自我能力及正向認知,

使戒菸行為得以持續並達成目標(李蘭等,2010)。

三、 認知行為改變策略

認知行為策略又稱為自我管理策略,強調個體對自我的覺察,藉由 改變個體知覺(perception)、自我陳述(self-statement)、歸因(attribution)、

期望(expectation)、信念(beliefs)、想像或心向(images)等認知過 程來改變行為的方式(張世彗,2003;張美華、簡瑞良,2006),常用 的認知行為改變策略有自我教導、自我監控、自我評估(self-evaluation)

及自我增強(張美華、簡瑞良,2006)。此策略可運用於諮商,而諮商 之目的是引導個案能夠建立健康信念進而採取行動,但知易行難的普遍 現象,許多吸菸者雖能認同戒菸對健康的好處,但半途而廢者比比皆是,

因此除了提升個案動機外,也要設法增強個人的因應技巧及問題解決能 力(陳建泓,2009)。

四、 制控信念

1966 年 Rotter 提出制控信念,根據社會學習論分析個體對行為結果 的歸因,可分成內在與外在制控信念,高外控信念者認為個人的行為結 果非自己所能操控,而是受到運氣、機會或權威人士的影響(吳知賢,

菸來因應壓力情境,因此養成獨特的信念系統,即我不吸菸,就不能處 理壓力的自我合理化(陳建泓,2009);而高內控信念者則認為個人的 行為結果,是因為自己的能力、努力或個人特質所決定(吳知賢,1990),

所以高內控信念的戒菸控制力較好,愈能接受戒菸是自己的選擇(陳建 泓,2009)。因此在戒菸過程中,須要瞭解戒菸者的制控信念,協助戒 菸者由外控信念逐漸轉為內控信念,當內控信念愈強就愈能承擔行為改 變的責任,將有助於戒菸行為階段的改變歷程(陳建泓,2009)。

上述眾多理論皆各有其優缺點、優勢及限制之處,人是動態、複雜、

多變的個體,受到內在及外界許多因素交互作用所影響,所以應視研究 對象、目的、限制及各相關因素加以考量,予以選擇、綜合或交錯的融 入運用最為恰當;本研究主要採用跨理論模式,並視研究對象之個別差 異,為其量身訂作的安排個別輔導,此個別輔導即須運用上述文獻之認 知、行為理論及諮商的技巧,以便瞭解與協助戒菸者的戒菸行為與需求,

進而能有效率的達成戒菸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