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青少年戒菸課程介入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青少年戒菸課程介入探討

一、 戒菸教育介入相關課程整理分析

整理各戒菸教育介入(如表 2-4-1),戒菸課程皆有其參考之理論依 據,常見的有跨理論模式(如方美蘭、李淑卿)、自我效能(如張惠芬、

黃芷苓)、認知行為改變(如邱鈺雯、葉純瑜)、社會影響理論(如廖 信榮、葉純瑜)、行為改變理論(如魏美珠、林為森、廖梨伶)、及健 康訊息傳播模式(如劉潔心、劉貴雲、蔡春美)等理論運用。眾多理論各 有其優、缺點,也有其優勢及限制之處,而人乃是動態且多變的個體,

受到內在及外界許多因素交互作用所影響,應視研究目的、對象、限制 及各相關因素加以考量,予以選擇、綜合或交錯的融入運用較為恰當。

課程教學方法方面則以講述、專題演講、影片教學、團體或小組討論、

角色扮演、遊戲、體驗、運動及問答法等多元教學方式並用,小團體方 透過網路(網站、網頁、Fb、e-mail 等)進行互動式課程及延伸學習、追 蹤與支持(如張惠芬、廖容瑜),這些都是即時、又有成效且符合 e 世

表 2-4-1

表 2-4-1

表 2-4-1

上述各教育介入研究,均顯示出不同程度的戒菸成效,也各有其優 缺點、優勢、限制及各項建議,如小團體、親自演練、體驗均可增加趣 味性、提升參予意願及成效,但卻容易花費較多時間及人力;網路或手 冊學習可節省時間、人力,但若未進行追蹤則容易變成單向的課後即忘;

個別輔導可提供學生真正所需及問題的解決,卻須較多的人力、時間,

但若單純的上課確實可精簡人力、時間,卻無法滿足每位學生之需要而 影響成效,故將上述相關戒菸介入閱讀及整理後,考慮現有的資源、情 況與限制,採取最合適的介入方法及內容。

本研究採取跨理論模式,輔以認知及行為改變技術,增強自我效能 等技巧,將其運用在課後之個別性輔導。另考量澎湖及本校學生特質與 需求、人力經費及資源、時間之限制,本研究的戒菸課程採用現有、且 已多次施行並證實有其成效之國民健康局委託李景美等(2009)編製的 青少年戒菸教育教材:「元氣青春(高中組)-青春踢踏行之教學模組」,

茲介紹如下,以供將來從事戒菸教育介入運用之參考。

二、 元氣青春-青春踢踏行教學模組 (一) 目的

「元氣青春」叢書,為一套針對吸菸青少年所設計之實用且有效的 戒菸教材,此套教材可提供學校教師或衛生工作人員,能便利、簡易、

實用且有效的實施戒菸教育,進而增進學生認識菸害及戒菸的好處、引 發戒菸動機與意圖、培養戒菸態度、學習戒菸方法、提升戒菸自我效能,

進而維持學生之戒菸行為。

(二) 教育內容及實施 1. 團體戒菸班課程

(1) 課程內容:青春踢踏行共分為六個教學模組,包括動機篇、資訊篇、

依序為:「當我們同在一起、戒菸一念間、菸消雲散、菸煙一熄、

學校資源較多者,可安排完整的 6 模組(12 節)戒菸課程,再搭配 個別輔導,以提高戒菸成效;學校資源較少者,可與校外資源如衛 生所、醫療院所等合作辦理戒菸教育;也可依據學校及學生的需求,

選擇適當的模組進行教學。

安排教學模組一(動機篇),以營造團體精神與動力、模組四及五 的戒菸方法可增強戒菸策略及支持系統,也可依需求而彈性且適切 性的自行重組教學模組成為新的單元。

都會或班級數較多的學校,可自行辦理戒菸教育;偏遠或班級數較 少的學校,可與相關領域的課程合作實施或與外校聯合辦理。

2. 個別化輔導

運用跨理論模式及5A、5R原則,因應學生特質及個別差異,加以 自行彈性調整與運用,敘述如下(李景美等,2009):

跨理論模式

依學生不同的戒菸行為改變階段,給予量身訂作的個別化輔導策略,

如戒菸行為處於 1 及 2 期則可採取 5R 原則,加強切身的危機意識,進 而引發戒菸意願與動機;如為準備期則提供戒菸相關資訊及方法、設 定戒菸日與公開宣示,以助行為之起動;在行動期與維持期則討論戒 菸的阻力與助力、運用及避免再度抽菸的方法(如表 2-4-3)。

表 2-4-3

戒菸行為改變階段之輔導參考 戒菸

改變階段 輔導參考

無意圖期 意圖期

5R原則

1. 關聯性(Relevance):

(1) 學生有興趣及相關的議題。

(2) 強調吸菸立即性影響及危害。

2. 危險性(Risks):吸菸的負面影響,強調吸菸對 (1) 個人的危害(如呼吸短促、氣喘、體能變差)

(2) 環境的危害(如:二手菸)

3. 戒菸好處(Rewards):強調立即性好處,如戒菸後能改善體能及 健康(如味、嗅覺的改善,減緩及改善皮膚老化),省錢。

4. 戒菸障礙(Roadblocks):學生自認的戒菸障礙及克服的方法(如 體重增加、憂鬱感、失落感、易怒、精神無法集中、焦慮、失眠等)。

5. 反覆嘗試(Repetition):

(1) 討論再次吸菸的經驗及菸癮復發的原因。

(2) 再次找出戒菸經驗中有效的方法及繼續嘗試戒菸。

準備期 1. 增強戒菸動機、提升自我效能。

2. 討論戒菸的利益與障礙因素,運用利益因素,減少障礙因素。

3. 討論並擬定戒菸策略:

(1) 鼓勵設定戒菸日期與公開宣示戒菸。

(2) 戒菸相關資訊提供。

(3) 戒菸方法的提供與練習。

(4) 鼓勵列出相關的社會支持系統。

行動期 1. 戒菸行為目標應從小的、由易而難、採漸進方式進行。

2. 了解戒菸可能遭遇的困難,討論克服及處理的方法。

3. 共同討論戒斷症狀及找出合適之因應方法。

4. 協助青少年找出戒菸的誘因與增強物。

5. 戒菸過程中可善用支持系統如家庭、學校及朋友等。

維持期 1. 協助學生體會目前無菸生活的成就與樂趣,找出持續戒菸的誘因。

2. 持續的戒菸行為給予肯定及支持,增強戒菸之自我效能。

3. 持續各種戒菸方法與策略,避免再度吸菸。

4. 討論如何避免菸癮復發。

5. 維持青少年的戒菸支持系統。

6. 當青少年再度吸菸,協助學習及練習可應用的策略及替代方法:

(1) 協助學生再度回復戒菸的過程,並願意再度戒菸。

(2) 列出再度吸菸的原因。

(3) 協助訂定替代方案。

(4) 持續維持戒菸支持系統。

註:1.資料來源:元氣青春叢書-青少年戒菸教育個別輔導手冊

5A、5R 原則 Advise

以清楚、堅定的態 Assess

瞭 解 戒 菸 者 近 期 是否願意戒菸

1. 有戒菸意願,採取協助步驟之策略,予具體協助。

2. 無戒菸意願,須繼續加強影響戒菸動機。

協助 Assist

協 助 戒 菸 者 擬 定 Arrange

約 定 下 次 輔 導 日

(三) 青春踢踏行課程特色

1. 兼具健康行為改變理論、高中職學生特質與教材彈性運用

依據學生的戒菸改變階段,選擇合適的教學模組教學。如無意 圖期及意圖期,可強調吸菸危害、強化動機的課程;準備期則討論 吸菸利弊、戒菸迷思,提升戒菸決心與準備;在行動期及維持期則 強化個人意志力,以持續戒菸之行動力。

2. 小團體式的教學活動

採尊重及接納的小團體教學,兼顧個別差異、團體合作及師生 互動的特性,發展青少年自我認同、探索及周遭環境的支持與引導。

3. 運用獎勵措施,鼓勵參與及團體合作

各項增強策略的運用,如獎品、有獎徵答、參與抽獎及配合銷 過措施等,鼓勵學生參與活動進而戒菸。

4. 親身體驗及多媒體運用

各模組均搭配適切的多媒體,如投影片、動畫、影片及個案的 現身說法,藉以提升學生參與動機及學習效果。

5. 具體的評價指標

運用「戒菸教育需求評估表」瞭解吸菸學生的需求、戒菸教育 辦理經驗及相關資源等;運用「成效指標」評量教學成效,包括自 述戒菸率、一氧化碳檢測值、尼古丁依賴指數、戒菸行為改變階段 及每日吸菸量等;戒菸相關知識、態度、技巧、自我效能及行為意 向等戒菸保護因子指標。

(四) 實證研究

李淑卿於2007年針對北市8所高中職學校,運用「元氣青春」教學模 組及個別輔導進行戒菸團體課程,研究結果顯示戒菸知識、戒菸行為意 向均具立即及延宕的顯著效果,在每日吸菸量及CO值具顯著延宕效果、

但立即效果未呈顯著,另戒菸態度、戒菸自我效能、戒菸行為改變階段、

尼古丁依賴程度結果均有進步,但效果未呈現顯著,一個月之持續戒菸 率22.6%、三個月持續戒菸率13.2%;經整體結果顯示此套教學模組的教 學介入,是有其成效且適合運用在戒菸教學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