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戶外教學理論與相關研究

本節主要針對戶外教學的相關文獻進行回顧,分為三部分:第一部 分為戶外教學的定義;第二部分為戶外教學的理論基礎;第三部分為戶 外教學的相關實證研究。

一、戶外教學的定義

蔡淑惠(2004)提出戶外教育即是戶外教學,戶外教學是基於發現 學習原則與感官的使用,使學生從直接的、實際的、生活的體驗中學習,

提升學童對於周遭環境的敏銳性、感受性及同理心,幫助學童達成各學 科統整的一種方式。

在戶外教學的定義上,參酌相關資料,有多位研究者提及,茲整理 如表 2-1 所示:

表 2-1

戶外教學定義一覽表

研究者 年代 戶外教學的定義

Priest 1986

戶外教學的本質應是體驗性的學習,主要發生在戶 外的環境中,需整體地使用所有感官,且是跨學科 課程的學習,讓學生學習有關人際和人與環境的關 係等。

徐治霜 2006

戶外教學是透過教師有系統的設計後,帶學生走出 校園,作一系列觀察、參訪、探索的經驗活動,利 用校外的資源、情境,提供給學生不同的感官刺激

,藉以增加學習經驗。

林士揚 2007

戶外教學是透過教師的教學經驗及事先計畫,配合 學校相關課程 或特殊 學習主題,帶 領學生 走出校 園,運用校外社會資源及環境,提供學生進行相關 學習活動,協 助學生 獲得課本知識 以外的 學習經 驗。

(續下頁)

12

13

從人類獲取經驗的層次來看,學習的方式當然是愈直接的體驗,效 果愈好、愈持久(王鑫、朱慶昇,1995)。所以,教師藉由戶外教學,讓 學生直接在戶外環境探索體驗,可獲得最具體的學習經驗,增進學習效 果。

圖 2-2 經驗塔—有效的學習方式

資料來源:王鑫、朱慶昇(1995)。戶外教育的範疇。教師天地,75,4。

(二)Bruner 發現學習論

美國心理學者 Bruner 主張學習應在實際的教學情境中,配合學生的 經驗,設法設計有利於學生發現各種結構的情境,而且必須讓學生自己 去發現這些有價值的結構。教師善用發現教學法的優點,引導學習者藉 由戶外教學資源,去觀察與發現問題和事實真相,會比傳統的直接灌輸 知識或戶外的解說教育,更具學習效果(李崑山,1996)。

6 5 4 3 2 1

6.符號學習(文字、圖、標誌)

5.視或聽的教材之一(圖表、線畫草圖、錄 音帶)

4.藉視聽器材獲得的經驗(電影、錄影帶等)

3.模型或經設計而得的經驗(展覽、展示、

模型)

2.觀察得到的經驗(觀看示範或操作表演)

1.直接的、有目標而獲得的體驗(實際參與)

14

(三)Piaget 認知發展論

Piaget 認為在成長過程中,認知發展可分成感覺動作期、前運思期、

具體運思期、形式運思期等四期(如表 2-2)(張春興,1996),小學階 段正好處於具體運思期(7~11 歲),也就是認知的發展需要具體實物來 幫助思考,建立知識的概念,因此,透過戶外具體的環境,經由感官的 接觸和親身參與,可幫助兒童學習,達成教學目標。

表 2-2

Piaget 認知發展期一覽表

期別 年齡 基模功能特徵

感覺動作期 0~2 歲

1.憑感覺與動作以發揮其基模功能。

2.由本能性的反射動作到目的性的活動。

3.對物體認識具有物體恆存性概念。

前運思期 2~7 歲

1.能使用語言表達概念,但有自我中心傾向。

2.能使用符號代表實物。

3.能思維但不合邏輯,不能見及事物的全面。

具體運思期 7~11 歲

1.能根據具體經驗思維以解決問題。

2.能理解可逆性的道理。

3.能理解守恆的道理。

形式運思期 11 歲以上

1.能做抽象思維。

2.能按假設驗證的科學法則解決問題。

3.能按形式邏輯的法則思維問題。

資料來源: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頁 90)。臺北市:東華。

(四)建構主義

建構主義主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是協助者;知識是由具備認 知能力的學習個體主動建構,並非被動接受,認知功能是用來組織經歷 事物或經驗的,因此,應用在戶外教學上,以引導兒童去探索,強調過 程的體驗、觀察、發現、思考,並在自己的腦海裡建構知識體系(李崑 山,1996)。

15

三、戶外教學的相關實證研究

戶外教學能夠豐富學習者的環境學習經驗,也是有效的教學方法之 一,鄧好周(2002)在調查臺北縣國小教師戶外環境教學現況與障礙之 研究中,結果顯示教師都肯定戶外環境教學的積極功能,認為戶外環境 教學有其教育上的價值,能讓學生從活動中去接觸自然、體驗自然、增 進人際關係,發展多元智慧。

謝鴻儒(2000)調查研究發現目前國小都沒有成立戶外教學委員會

,以推展戶外教學相關事宜,大部分的教師在學校行事曆的排定下,以 學年為單位,每學期實施一次及一天時間的戶外教學,採用主題模式的 課程,最常配合的學科是自然科、最常去的地點是遊樂區,且不到四成 的教師有使用輔助教材。

熊湘屏(2002)調查研究發現戶外教學最常與藝術與人文、社會及 自然與生活科技三大領域結合,進行的活動內容是以從事欣賞性、娛樂 休閒、野外觀察探索及在社教機構進行的學習活動為主,教師會在活動 中或是活動後進行評量,評量方式以活動報告、心得寫作、學習單及活 動中的觀察為主。

黃瑞棋(2013)在國小教師實施戶外教學之決策研究,發現在需求 認知方面,教師以同意「讓學生有親身體驗的機會」比例最高;在資訊 蒐集方面,以「其他老師」比例最高;在選擇與評估方面,教師同意以

「安全性」比例最高;在購買決策方面,教師同意以「決策方式是透過 教學群討論」比例最高;在支付戶外教學費用上,教師以不同意「付款 由老師支出」之比例最高;戶外教學的舉辦,以 301~500 元之價格為最 多;戶外教學人數集中在 100 人以下,活動時間長度以 6~8 小時為最多;

活動性質以戶外環境教育為最多,活動方式以引導參觀並說明為最多;

辦理時間以平常教學日為主,教學方式以由當地解說員帶領解說為最多;

辦理方式以個別學年比例最高,交通工具以遊覽車為主。

16

鍾尚哲(2011)的調查研究中,歸納實施戶外教學能達到下列目的:

(一)提供兒童探索和觀察的機會,從自然中獲取知識,並對自然生 態有更深入的瞭解。

(二)培養兒童敏銳觀察、獨立思考、溝通發表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

(三)訓練兒童學習戶外生活技能並發展生態保育觀念。

(四)幫助兒童建立良好人際關係及對環境的責任感。

(五)孕育兒童正確的環境價值觀及環境態度,進而在日常生活中進 行環境保育行動。

劉小萍(2009)指出實施戶外教學的阻礙可分為五項因素:

(一)行政因素:行政單位不支持、舉辦戶外教學手續過於繁雜、學 校活動太多,無暇安排。

(二)教師自身因素:教師工作量太多、實施戶外教學的能力有限、

實施戶外教學的認知與經驗不足、缺乏相關戶外教學的進修訓練。

(三)課程因素:教學課程太緊湊,無暇安排、缺乏戶外教學的相關 教材資源、課程調整與時間安排有困難。

(四)安全因素:顧慮安全,恐懼發生意外、人數過多,秩序管理不 易、教師負擔的責任太大、交通狀況不佳。

(五)其它因素:交通工具安排不易、經費太高,學童無法負擔、人 力支援不足、學童與家長沒有參加的意願、學校缺乏實施或推行的經費。

綜合上述研究得知,大部分的老師都認同戶外教學的功能且實施的 意願也頗高,但多數老師也認為戶外教學或實地參觀的次數明顯不足;

影響實施戶外教學的障礙因素有課程教材、行政態度、教師能力、學生 管理、交通、安全、時間、經費等。若能妥善排除這些障礙,必能增加 戶外教學活動的可行性,並且提高教師的辦理意願。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