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拾伍、漢光武帝與後漢政局

壹、學習目標

一、了解後漢政權的建立過程。

二、了解漢光帝的統治策略。

三、了漢光帝統治策略對後漢政局發展的影響 貳、講授綱要

一、後漢政權的建立

新莽天鳳四年(西元17年)因連年旱災與蝗災肆虐,災情最重之青、徐、荊三 州飢民逐漸匯聚成暴動集團。青徐集團稱為「赤眉」,荊州集團稱為「綠林」。其後綠 林分為兩支,一支西入南郡,號「下江兵」,一支北入南陽郡,稱為「新市兵」。另外 平林人陳牧和廖湛率領的「平林兵」也響應新市兵進攻隨縣。這是反莽軍較早發展壯 大的幾支軍隊。

劉縯及劉秀兄弟,於地皇三年(西元22年)在宛人李通、新野人鄧晨等人慫恿 之下,起兵於舂陵。在劉縯策畫下,與新市、平林、下江三支反莽軍結合,擊殺王莽 的南陽守將,進兵圍宛,聲勢大振。同時立劉玄為帝,改元更始。

劉玄稱帝後,劉秀等攻下昆陽、郾、定陵三縣,劉縯等攻下宛,更始入都宛城。

王莽命王邑等率兵擊宛,途經昆陽,圍攻之,幸賴劉秀突圍求援,方解昆陽之圍。

昆陽戰役之後,劉縯為更始殺害。劉秀由於無力與更始對抗,因而隱忍,特地 到宛謝罪,既不自矜昆陽戰功,亦不為劉縯服喪,飲食談笑自如。更始拜其為破虜 大將軍,封武涿侯。接著更始遣兵二路,一進攻洛陽;一從武關入長安。更始軍入 長安,城中發生暴動,王莽被殺於未央宮漸臺,新朝覆亡。更始遷入洛陽後,派劉 秀鎮慰河北。更始二年(西元24年)劉秀誅滅邯鄲的王郎,河北漸定。這一年,更 始也從洛陽遷都長安。

更始遷都長安後,生活腐化,失去民心,為赤眉所敗,降赤眉,被封為長威侯,

又改封長沙王。

劉秀滅王郎後,在河北轄區內務行寬惠,因而深得民心,更始曾派侍御史持節 封劉秀為蕭王,並令其南歸。劉秀以「河北未平」為藉口,公然拒絕。更始三年六月 劉秀至鄗,有儒生彊華從關中捧「赤伏符」來獻,符文言:「劉秀發兵捕不道,四夷 雲集龍鬥野,四七之際火為主」。劉秀因此稱帝,改元建武,為後漢光武帝,後漢 王朝正式成立。

劉秀稱帝時,還有許多割據勢力,例如:

秦豐據黎丘等十餘縣。

李憲據廬江等九城。

公孫述據益州。

隗囂據隴西、天水、安定、北地等郡。

張步據城陽、膠東二國及泰山、東萊、北海、濟南、齊等郡。

竇融據河西。

董憲據東海郡。

彭寵據漁陽、涿、上谷、廣陽、右北平等郡。

劉永據梁、楚二國及沛、濟陰、淮陽、汝南等郡。

盧芳據五原、朔方、雲中、雁門等郡。

光武帝的戰略是先著手廓清東北及東南,然後西進。他於建武三年至六年的四 年間,先後討平劉永、彭寵、李憲、秦豐、董憲等。東方大定後,開始經略西方。竇融 已於建武五年投降,剩下最大的割據勢力是隗囂、公孫述和北方的盧芳。光武於建 武十年完全肅清隗囂的勢力,十二年平公孫述,十三年盧芳逃入匈奴,光武完成統 一大業。

二、光武帝的統治策略

(一)統治策略的中心思想

光武帝統治策略的中心思想是柔道行之。建武十七年(西元41年)七月,光

武帝回到故鄉舂陵修園廟、祠舊宅、巡視田園農舍,置酒作樂,進行賞賜。席間,宗 室諸母酒酣心悅,在一起說:「文叔少時謹言,與人不款曲,唯直柔耳,今乃能如 此。」劉秀聽後說:「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何謂「柔道」?從字面上看是「寬仁謹厚」。但這並無法全面反映出光武帝統治策 略的基本精神。建武二十七年,臧宮、馬武上書請求對匈奴用兵,光武帝詔報曰:

《黃石公記》曰,「柔能制剛,弱能制彊」。柔者德也,剛者賊也,弱者仁之助也 彊者怨之歸也。故曰有德之君,以所樂樂人;無德之君,以所樂樂身。樂人者其樂 長,樂身者不久而亡。舍近謀遠者,勞而無功;舍遠謀近者,逸而有終。逸政多忠 臣,勞政多亂人。故曰務廣地者荒,務廣德者彊。有其有者安,貪人有者殘。殘滅之 政,雖成必敗。今國無善政,災變不息,百姓驚惶,人不自保,而復欲遠事邊外乎?

孔子曰:「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且北狄尚彊,而屯田警備 傳聞之事,恆多 實。誠能舉天下之半以滅大寇,豈非至願;苟非其時,不如息人。」

在這詔書中光武帝闡述了弱勝剛強,仁與德的理解,樂人與樂身、勞與逸、成與敗 等關係。其次,「苟非其時,不如息人」這句結語,是其最高統治思想的概括,也是 一般人所描述的黃老清靜無為、貴因順時思想的反映。由此可知光武帝的統治策略,

在治國上,是以柔克剛,簡政輕刑、輕徭薄賦、進用循吏等。

(二)政治統治方略 1.削弱三公職權

⑴明確規定三公鼎立,各司其責的制度。前漢綏和改制,確立三公制,王 莽承襲此制。光武帝即位後,「因而不改」。不過,光武帝對三公鼎立,分權的規定 比前朝更加明確。太尉掌四方兵事功課,司徒掌人民事,司空掌水土。使三公掌分 工明確,便於三公的控制,又利於三公之間的相互牽制。

⑵選任三公非常慎重,並逐步取消「功臣」任職。光武帝即位初,三公由從 龍之臣擔任。隨著割據勢力的逐步被平定,三公的任職也逐漸不再由功臣出任。這 一政策至建武二十七年才告完成。不由功臣出任三公,旨在不受「強臣」的威脅。

⑶逐漸廢除三公任職後便受封為列侯的前漢舊制。此舉目的在壓抑三公地 位,便於控制三公。

⑷光武帝「躬好吏事」,取代三公的一部分權限。例如他親自黜免有過失的 二千石長吏;取代司徒親自聽取上計吏的匯報。這些「代有司行事」的做法,旨在逐 步實現其「政不任下」的目的。

⑸提高尚書權力,牽制三公。提高尚書權力,和光武帝「躬好吏事」,防範 三公有關。他要親自處理一些政務,就必須依賴在身邊為其服務的尚書,尚書便開 始處於「為機衡之任」的地位。三公地位而被削弱。故仲長統云:「光武皇帝慍數世之 失權,忿強臣之竊命,矯枉過直,政不任下,雖置三公,事歸臺閣。自此以來,三 公之職,備員而已,然政有不理,猶加譴責。」(《昌言‧法誡篇》)

2.防範功臣、外戚、宗室

⑴防範功臣。在統一戰爭進行時,為獲從龍之士的支持,定都洛陽後,光 武帝分別授與他重要官職及封給列侯爵位。統一大業完成後,他對功臣實施了剝奪 軍權和不授與官職的措施,一方面又以優厚的爵祿將功臣供養起來,且集中於京師,

並鼓勵他們學習儒學。目的是要防止功臣任職後,因掌握的權力過重,影響到他的 統治。

⑵防範外戚。《東觀漢記》說:「光武閔傷前代權臣太盛,外戚與政,上濁 明主,下危臣子,后族陰、郭之家不過九卿,親屬榮位不能及許、史、王氏之半耳。」

說明光武帝看到 外戚權勢太盛,對政權的危害,所以對外戚採取防範的措 ,除狏 不任予重職外,嚴禁外戚結交賓客,在京城洛陽任命執法嚴明的官吏,打擊外戚及 其賓客的不法活動。

⑶控制宗室、皇子勢力的發展。建武初年,光武帝曾封一些宗室為諸侯王,

但由於其時光武帝的佔領區還小,及害怕諸侯王擴展勢力,危及他的統治,所以多 數諸侯王都未就國,前往自己的封地。統一後為消除這種危及統治的不穩定因素,

因此,採取削奪諸侯王封號的措施。

對諸皇子防範措施有:皇子多數被封為諸侯王,但光武帝給他們的封地很

少。《漢官解詁》云:「光武封諸子,各四縣也。」後來雖增加到一郡,封地仍不大。

此外,限制諸侯王治民、限制受封皇子就國的時間、打擊諸侯和賓客的結交。凡此皆 為加強統治、穩定國家發展。

3.改善國家各項制度

⑴加強官制建設

①裁減官員。中央官員的精簡省併,主要是九卿的屬官,有散騎、右監平 中都官獄二十六所令長、驛官、別火令、丞、都司空令、丞。中元二年,更撤銷將作大 匠。地方上則採大量裁撤郡縣的辦法,在建武六年一年就「併省四百餘縣,吏職減 損,十置其一。」併省官職的目的在節省國家財政的支出。

②加強對各級官吏的管理。為維持各級官吏的清廉,光武帝採取增加俸 祿的做法,尤其特別提高六百石以下官吏的俸祿。對於能嚴格執行法令、克己奉公 的官員,加以鼓勵及重用,對失職違法者則加以嚴懲。

對於官吏的選任也很重視。對孝廉的選拔,首先定出標準,即以四科取士,同 時確定被推舉為孝廉者入京擔任郎官或尚書郎的制度。至於賢良方正先是授權三公 九卿推舉,以示重視,其後為適應統一後人才的需求,才開放給司隸校尉及州牧。

而茂才廉吏的選拔成為定制也在光武帝時,同時特別強調被推舉者的「廉」。

為加強對官吏的管理,設置監察官。在地方有州牧,其後改為刺史,規定以六 條為糾舉不法。在京師則提高司隸校尉及御史中丞的地位。並對監察官員的人選進 行嚴格的選拔。

⑵改革軍事制度

①中央軍制的改革

中央軍制的改革幅度不大,主要是執金吾權力的縮小及北軍五校作用的提高。

在前漢光祿勳、衛尉及中尉負責首都長安的警備及天子的宿衛儀仗。漢武帝將中尉 改為執金吾,並設京輔都尉、左輔都尉、右輔都尉後,執金吾的權力開始削減。「中 興以來,但專循徼,不預國政。」權力更縮小。五校尉為屯騎、越騎、步兵、長水、射 聲校尉,是漢武帝時設置的。在前漢長安城的防衛由中尉率領的北軍負責,後漢執 金吾權力縮小,首都洛陽的防衛由五校尉負責,五校尉因此取得北軍的稱號,稱北 軍五校尉。

②地方軍制的改革

首先廢除郡正卒及邊地戍卒。這種措施是從裁撤都尉官開始,正卒被廢後,駐

首先廢除郡正卒及邊地戍卒。這種措施是從裁撤都尉官開始,正卒被廢後,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