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捌、秦始皇帝與大一統

壹、學習目標

一、了解秦為何最後能統一天下的原因及其歷史意義。

二、了解秦始皇帝的統治策略。

三、了解秦始皇帝對中國歷史的影響。

四、對秦始皇帝重新進行評價。

貳、講授綱要

一、秦統一六國及其歷史意義。

(一)秦統一六國的原因 1.六國國力互相抵消:

戰國初期以魏國最強,但魏國為了統一三晉,在魏惠王時曾攻打韓趙,而與齊 國發生桂陵之戰與馬陵之戰,魏國戰敗而失去強勢。但齊又被燕國樂毅率五國之軍 打敗,喪失七十餘城,其後雖有田單復國,國勢卻因此削弱。楚國雖地方較大,但 在楚懷王時被秦國愚弄而衰微。所以到秦、趙長平之戰後,秦國已是獨強的國家。

2.各國人民普遍厭戰:

孟子曾說:「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戰國時期,各國為 求戰爭的勝利,往往不顧人民死活。例如:西元前 358 年楚攻魏,決黃河之水灌長 洹;西元前 225 年秦將王賁攻魏,引黃河水灌大梁;西元前 281 年趙攻魏,決黃河 水,結果「大潦,漳水出」。西元前 278 年趙將漳水徙到武平以西,西元前 272 年趙 又把漳水徙到武平以南,而造成「河水出,大潦」。黃河為災,人民生命財產損失慘 重。所以人民產生厭戰心理,而有統一的願望。

3.秦國地理形勢較優:

秦所在關中地區,土地肥沃,加以鄭國渠造成後,農業生產增加。秦昭王時,

蜀郡太守李冰築都江堰,大興水利,使蜀地沃野千里,無水旱之災,富饒無比。秦 擁有兩大農業區,再加上巴、蜀出鋼鐵木材,西北戎狄出牛馬,資源豐富,能夠支 援不斷的戰爭。所以《史記‧貨殖列傳》說:關中土地約佔天下三分之一,人口不到 十分之三,財富卻佔十六。

4.秦國變法較為徹底:

秦自衛鞅變法後,獎勵耕作,所以民風純樸,奉公守法。《荀子‧強國篇》:

「秦官吏:出其門,入於公門;出於公門,歸於其家,無私事也。不比周,不朋黨」,

故工作效率高。加上獎勵軍功,「以功勞,行田宅」,所以士卒勇於戰爭。《荀子‧議 兵篇》說:「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武卒,魏氏武卒不可遇秦之銳士」。

5.秦能用客卿:

秦的強盛與客卿有很大的關係。春秋時期的秦穆公如此,戰國時期秦的各代國 君也都能重用客卿。例如:秦孝公用衛鞅,秦惠王用張儀、司馬錯,秦昭襄王用范 雎,秦始皇用李斯、尉繚。

而六國則不然。趙國的宗室勢力強大,每當國君新立時常有諸公子爭立的亂事。

齊國的田氏宗族勢力也很大,田氏任將相的很多。楚國自楚悼王用吳起改革失敗後,

執政帶兵的始終是昭、屈、景三大家族,使得良臣疏斥,百姓離心,城不修,故其 必敗,乃自致,並非全來自外力。

(二)秦滅六國

西元前 230 年秦王政派內史騰率兵攻韓,韓國滅亡。

西元前 228 年秦將王翦滅趙,趙幽繆王投降,公子嘉自立為代王。

西元前 226 年秦王命李信攻燕,燕王徙居遼東。

西元前 225 年秦王派王賁攻魏,魏國滅亡。

西元前 223 年秦將王翦滅楚。

西元前 222 年秦王派王賁遼東的燕,俘燕王喜,燕國滅亡,接著回師攻打代郡,

俘虜代王嘉,統一北。

西元前 221 年秦王命王賁攻齊,齊王建投降,齊國滅。天下統一。

(三)秦統一六國的歷史意義 1.中國政治制度的創建:

周行封建,國家的基礎在城邦,周王只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並不能有效的直 接管理廣土眾民。春秋戰國時期戰爭頻仍,需要強大的動員力量,於是封建制度逐 步破壞,郡縣制漸次推行。秦統一天下,廢封建行郡縣,建立中央極權的帝國。郡 縣制,法令一統,由上而下,即中央統郡,郡統縣,郡縣的長官都是朝廷的命官,

並非世襲,也不能將轄區視為己有,有功升遷,有過降黜,完全聽命於中央。故郡 縣長官和封建諸侯相比,在意義上截然不同。自秦行郡縣制後,其間雖有漢初的郡 國並行及晉、明分封王子屏藩王室的措施,但大體而言中國地方行政制度,是在秦 郡縣制度的基礎上發展演變。

郡縣長官由中央派遣,那麼秦中央政治制度為何?秦的中央政治制度,是以三 公九卿為主。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行政、監察和軍事;九卿為奉常、郎 中令、衛尉、廷尉、治粟內史、典客、宗正、太僕、少府,分理政府各部門事務。三公九 卿的分官設職,顯示政治組織的嚴密,也表示政府官吏逐漸脫離君主私臣身分,是 政治制度發展的重大進步。此後,歷代官制的細則雖然有所變化調整,但在精神上 並未偏離秦所建立的原則,所以後人稱之為「中國之政,得秦皇而後行」、「二千年 之政皆秦政」。

2.中國民族的摶成:

中國是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它的形成是在秦統一天下以後。在遠 古時代,各地部族林立,根據古史傳說和考古發現的推測,當時有華夏、東夷、苗 蠻三個族群集團。這三個族群相互融合,逐漸形成漢族的前身─華夏民族。春秋時 代,華夏民族成為黃河流域的主體民族,過著農業定居生活。在華夏民族的周邊,

則有所謂的淮夷、萊夷、犬戎、山戎、驪夷、荊蠻、赤狄、白狄等遊牧部族。

經春秋至戰國,或因戰爭征服、或因婚姻同化、或因士人游宦、或因商旅往來,種 族之間的隔閡逐漸打破,至秦併六國後,安南兩廣之地納入中國郡縣,以制度強化 這種民族摶成力,這些周邊民族部族大致融入華夏民族之中,中華民族的主體漢族 於焉成立。所以至今我們稱中國語言文字為漢語、漢字;中國醫學藥物為漢醫、漢藥,

莫不與此有關。

3.中國版圖的確立:

早期華夏民族活動的地區,大約在黃河中下游一帶。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競爭激 烈,為擴展勢力,除相互爭戰外,也紛紛向外拓邊,華夏民族活動的區域,始向黃 河流域以外的地區發展。其中以秦、趙、燕三國用力最深,成果最豐碩,燕開漁陽、

右北平、上谷、遼西、遼東諸郡;趙滅中山開雁門、代、雲中諸郡;秦滅義渠、巴、蜀,

開隴西、北地、巴、蜀諸郡。降及秦統一天下,前述諸郡納入版圖外,又北逐匈奴,

設九原郡;南征東甌、閩越、南越、西甌,置閩中、南海、桂林、象等郡。所以在秦始 皇二十八年的琅邪刻臺石中云:「六合之內,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盡北戶。東 有東海,北過大夏。人跡所至,無不臣者。」以今日疆域而言,是東到海,東北至遼 河,北達陰山瀕臨大漠,西抵隴西,南併五嶺至紅河的地區。漢武帝踵繼開邊撻伐,

是沿著秦始皇的道路前進,故今人所論「中國之境,得漢武而後定。」雖言之有理,

但追本溯源,亦植基於秦皇一統。

4.中國學術思想的合流與實踐:

學術思想是一個民族的靈魂,看似虛懸無薄,實則前進的方向,全受其指導。中 國學術思想源於王官之學,春秋戰國時期,王官之學下移,諸子並興,形成百家爭 鳴,到戰國晚期,各家學說相互吸收、相互影響,已經有了「無相非也」(《尸子¡E 廣澤篇》)的求同傾向。因此各家學說也有相同之處,例如:擺脫鬼神的人文觀,

脫離了階級的平等觀,捨棄了以「國」「家」為本位的大同觀。所以各家學說在基本觀 念上,有很多相通相關之處,其不同則只是度上或方法上的差異,沒有不可調和的 因素。

自秦統一後,各家學說為適應形勢的變化,不斷的改變自己,逐漸形成一種合流

的趨勢,漢代思想家大多是糅合兩派以上的學說,如賈誼、晁錯、董仲舒、劉安、劉 向等。而施政方針也大體是儒、法、道的相互運用,只是取捨輕重不同而已。例如:

秦以法家思想治國,但七十博士中就有許多儒者,泰山等刻石之文也有濃厚儒家思 想;色尚黑,數用六,為陰陽家的說法。漢初雖行黃老之治,但以申、商為用,而 儒家亦不廢。武、宣時期,仍是雜霸政策。此後中國歷代,每逢鬆弛放任階段,必用 法家嚴整的精神來整飭補救,每逢君主專斷、用法嚴苛的時期,必定濟之以道家虛 靜休養的原則。這幾家學說的交互運用,使中國政治有自動調整醫療的功能。

二、秦始皇帝的統治措施

(一)政治制度 1.皇帝制度的建立

秦王政 26 年秦統一天下,成為全中國的支配者,認為「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

傳後世」,即僅稱王是不符合他的地位,於是令群臣議帝號。群臣認為古者有天皇、

地皇、泰皇,泰皇最尊貴,建議上尊號為泰皇。秦王不滿意,保留了三皇中的「皇」

字,再採五帝中的「帝」字,號曰「皇帝」,有「德邁三皇,功蓋五帝」的意思。自此,

皇帝制度在中國實行了兩千多年。

為了維持統治者的絕對性,取消子孫評論祖、父功罪而給與稱號的「謚法」,自稱

「始皇帝」,後世稱為二世、三世,以至於萬世。

同時,皇帝自稱「朕」,皇帝下的「命」稱為「制」,傳的「令」稱為「詔」。

2.中央政治制度

在中央由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丞相,輔助丞相的御史大夫,執掌軍政的太尉,掌 管司法的廷尉、掌管國家財政的治粟內史,掌管外交的典客,掌管帝室財政的少府,

掌管皇族宗室的宗正,掌管宗廟禮儀的奉常,掌管宮門守衛的衛尉,掌管皇帝傳達 事務及警衛任務的郎中令等組成一套奉仕皇帝的官僚體系。

3.地方行政制度

秦滅六國後,如何統治這土廣民眾的帝國,在朝廷曾引起議論。以丞相王綰為首 一派,主張仿周朝行封建,將王子分封到各地以利統治。廷尉李斯則認為周文、武 王分封同姓子甚多,在血緣疏遠後,相互攻打如仇敵,連周天子都不能禁止。現在 天下統一,應實行郡縣制,諸子功臣賞給他租稅即可,這樣有利於統治。秦始皇也 認為連年戰爭不斷,是因為有侯王之故,現在天下剛剛安定,又分封立國,是樹立

秦滅六國後,如何統治這土廣民眾的帝國,在朝廷曾引起議論。以丞相王綰為首 一派,主張仿周朝行封建,將王子分封到各地以利統治。廷尉李斯則認為周文、武 王分封同姓子甚多,在血緣疏遠後,相互攻打如仇敵,連周天子都不能禁止。現在 天下統一,應實行郡縣制,諸子功臣賞給他租稅即可,這樣有利於統治。秦始皇也 認為連年戰爭不斷,是因為有侯王之故,現在天下剛剛安定,又分封立國,是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