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拾壹、董仲舒與新儒學

壹、學習目標

一、了解董仲舒的生平。

二、了解董仲舒的學術思想。

三、了解董仲舒對漢代的影響。

貳、講授綱要 一、生平事略

(一)名籍生卒

董仲舒,漢廣川人(今河北棗強縣東三十里)。廣川舊屬趙地,所以又稱趙人。後來徙 居茂陵(今陝西省興平縣東北)。《漢書》本傳未曾記載其生卒年月,只說他少治《春 秋》,景帝時立為博士。而《漢書‧敘傳》說:「抑抑仲舒,再相諸候,身修國治,致 仕縣車。」按〈韋賢傳〉應劭注,古者七十縣車致仕,則仲舒在元朔末年去位歸居時 應已七十歲。又《漢書‧食貨志》說:「仲舒死後,功費愈甚,天下虛秏,人復相 食。」據〈武帝紀〉及〈五行志〉所載,飢人相食是在元鼎三年,足證元鼎三年以前,

仲舒已死。而元狩五年時,仲舒猶因大農管天下鹽鐵,而議鹽鐵事,可見仲舒之死,

當在元鼎元、二年間。〈匈奴傳〉贊又說仲舒親見四世之事,由此推之,其生長年應 在孝惠、高后時。享年七十餘歲。

(二)出仕經過

董仲舒少治《春秋》,孝景時,立為博士。並且兼通五經,堪稱一代大儒。他篤 志經傳,專精述古,進退容止,非禮不行。下帷講誦時,門庭若市,座無虛席,以 致弟子輾轉相授,新學者但就舊弟子受業,而不能親見老師。可惜景帝仍承漢初清 簡無為的作風,立博士只是循例行事,實際上,儒生並不被重用,董仲舒的才華因 而遲遲不得展露。直到遇見了那位雄心萬丈、躍躍欲試的武帝,其抱負才得以伸展,

理想才得以實現。

武帝即位後,頗思有所建樹,因此,即位的第一年第一個月,即建元元年 (西 元前 140 年)冬天十月,便下詔丞相、御史、列候、中二千石、二千石、以及諸候相舉 賢良方正直言極練之士。其後,又連續詔舉賢良文學之士,前後百數。董仲舒便是 在元光元年(西元前 134 年),以賢良對策獲得武帝的嘉許,才得脫穎而出。這次對 策共計三摺,亦即有名的「天人三策」。其內容主要在揭櫫「天人相與」的觀念,並提 出原則性的大計-興教化之功,其中包括貴德賤刑、移風易俗、養士、辦教育諸項。

此外,尚有涉及實際政務的措施,如選郎吏、抑豪富、崇儒術等。而建元元年,武帝 已聽從衛綰的建議,罷黜治申、商、韓非、蘇秦、張儀之言者,也就是對戰國以來法 家、縱橫家的言論開始厭棄。又元光元年,田蚡也曾奏請抑黜黃老刑名百家言。經過 這兩次抑黜的結果,僅餘儒家言論是不被禁止的。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以儒家思想 為立論重心,並輔以陰陽家之說,正符合武帝援飾儒術的要求以及迷信鬼神的心理,

於是擢用為江都相。

江都易王非是武帝之兄,以孝景前二年(西元前 155)立為汝南王,後徙王江都 (今江蘇省江都縣西南四十六里處),治故吳國。易王素驕好勇,董仲舒常以禮義匡 正,深獲敬重。據《漢書》本傳說,易王曾問及越王勾踐與大夫泄庸、種蠡可否稱為

「越之三仁」,董仲舒對以「仁人者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的道理,並 指責五霸先詐力而後仁誼,不足以稱於大君子之門,易王被說得心服口服。

可是,董仲舒江都相的任期並不太久,即以推災異獲罪,廢為中大夫。事情的原委 是這樣的:先前建元六年(西元前 133 年)時,遼東高廟、長陵高園殿曾遭火災,董 仲舒居家推論那次災異的原因。他以為漢承秦弊,本已難治,又加上兄弟親戚骨肉 之連,驕揚奢侈,恣睢者眾,更為難治。而高廟本不當居遼東,高園殿亦不應在陵 旁,上天所以燔毀它們,就是要藉此來警戒在位者,應誅除諸侯及近身大臣中之驕 奢不正者。這番議論雖一反儒家溫柔敦厚的作風,卻句句中肯。漢初,有鑑於秦代 以郡縣亡國, 因此,大封諸侯以為屏藩。而諸侯的勢力日漸擴張,致使「一脛之大 幾如腰,一指之大幾如股」,不但有損皇室的威嚴,更有礙皇室的鞏固。前朝賈誼,

鼂錯曾先後對此提出高策,而招致不少怨尤。至武帝時,諸侯的驕奢和大臣的僭越 益甚。可是,董仲舒深知此議勢必引起諸侯大臣的不滿,因而遲遲不敢上奏。不料,

恰被貪狠狡詐的主父偃窺見,心生嫉妬,竊而上之。武帝在朝中召諸儒評閱,由於 其利害關係直接影響到朝中權貴,頗引起眾人的不滿。董仲舒的弟子呂步舒,因不 知是其師的議論,而指責為大愚。董仲舒因而獲死罪,得赦,廢為中大夫。吾丘壽 王受詔從他受《春秋》就在此時。從此,董仲舒不敢再言災異。這是董仲舒在宦途所 遭遇的一次大挫折,也是他廉直寡飾的後果。此事使他的用世熱誠大為消減,不久,

又碰上冤家公孫弘的得勢,險遭陷害,終於使他下定隱退的決心,不再對宦途有所 眷戀。

公孫弘,出身獄吏,年四十餘乃學《春秋》雜說,其春秋學當然比不上董仲舒 精醇。加上性意忌,外寬內深,凡是與他有過節的人,不管親疏遠近,表面上雖佯 與相善,暗地裡總不忘尋釁報復。董仲舒為人廉直,對公弘的阿諛諂媚位至公卿,

深覺不齒。而公孫弘也因治《春秋》不如董仲舒而心懷忌恨。於是,元朔五年,公孫 弘拜為丞相後,即推薦仲舒相膠西王,蓄意陷害。膠西王的為人賊盩陰痿,嗜殺成 性,乃是眾所皆知的事實。過去凡二千石的官吏相膠西王者,不是被陷於死罪,就 是被藥殺而亡。仲舒恐日久獲罪,不久,即稱病求免,去位歸居,終身不問家產業,

以修學著書為事,時已年高七十。

未頃,元朔六年(西元前 123 年),淮安王安、衡山王賜等人謀反之事被揭發。武 帝深悔未聽取仲舒的忠告。於是派其弟子呂步舒持斧鉞淮南獄,以春秋誼專斷於外,

先斬後奏,權力甚大。據統計,當時因連坐而死者多達數萬人,慘況空前。此後,

武帝更加敬重董仲舒,朝廷每有大事,必先遣使臣及廷尉張湯前往其家請教,董仲 舒亦都能「讜言訪對」。諸如:《繁露‧郊事》對所載廷尉張湯與故膠西相董仲舒郊事 對,即其一例。又〈食貨志〉載仲舒議鹽鐵,亦應在歸居以後。但這種半隱居的生活 只維持七、八即告壽終正寢。

依常理判斷,董仲舒以一代大儒處在雄才大略、崇儒尊孔的武帝朝內,應該如 魚得水一般得志纔是。然而,我們從其坎坷仕途看來,可知他並未見大用,其關鍵 就在董仲舒之主罷百家、尊孔子、獨為武帝所嘉納的原因,乃是由於當時言封禪、明 堂、巡狩種種所謂受命之符、太平之治,以及德施方外而受天之祐、享鬼之靈者,無 不附會《詩》、《書》六藝,而托尊於孔子。武帝並非真正敬仰儒家,而只是利用儒家,

因此,像公孫弘那樣「文法吏事,緣飾以儒術」的偽儒者,可以獲得武帝的青睞而 致封侯拜相,然而像董仲舒這樣耿介廉直的貞士儒者,卻反被疏遠。武帝用的只是 他的議論,而不是他本身。難怪他最後終於告別政壇,退隱歸居。其後,雖然對武 帝的垂問也能有所建議,但已不似往日那樣熱誠地期盼。簡而言之,自漢初的好黃 老到武帝的崇儒術而言,我們可以說董仲舒是生逢其時;但自崇儒術的真面目而言,

我們又未嘗不可以說他是生不逢時。

(三)學術淵源

孝景時,董仲舒和胡母生並稱《春秋》大師,為漢代傳《春秋》的兩大源頭。據

《公羊‧序》疏引戴宏序說,此二人的「春秋學」係來自同一個祖師—子夏。其傳承世 系大概是這樣的:

胡母生

子夏—公羊高—公羊平—公羊地—公羊敢—公羊壽 < 董仲舒

這種傳承系統,殊不可信。因為自孔子至較胡母生略後的孔安國,據《史記‧孔子 世家》說已有十三代,則自孔子弟子夏至與胡母生同輩的公羊壽,如何只能有五代?

故此說想必是出於《公羊》、《左氏》二傳在後漢初的互相爭勝,公羊家為提高自已的 地位,私自造出來,以見其直接出於孔門的嫡系單傳。而清凌曙《春秋繁露注‧序》

更以為公羊壽一傳而為胡母生,再傳而為董仲舒。然按兩漢有關資料,可知董、胡 二人同業,並同為景帝時之博士,絕無胡母生以《公羊》傳董仲舒之事。當然,董、

胡二人既同治《公羊春秋》,董仲舒又曾為文稱贊胡母生之德,此二人對《春秋》的 解說想必有雷同之處。以致後漢時,何休作《春秋公羊經傳解詁》,自云:「往者略依 胡母生條例,多得其正。」可見其學多本胡母生,但書中卻發揮張三先、異內外、存

三統之義,與董仲舒所言略同。而唐徐彥解云:「胡母生本雖以公羊經傳授董氏,猶 自別作條例,故何取之以通公羊也。」便直以董仲舒為胡母生的弟子,此一無根謬 說,遂輾轉而為定論。

儘管董仲舒《公羊學》的傳承已不可考,但從董仲舒的思想理論看來,說他的 學術淵源自儒家是絕無可疑的。他繼承了儒家全部—至少是大部的遺產,而以《春 秋》的微言大義加以貫通。《春秋》自身是「歷史文化」,是「古」。此二者正是儒家立 言的根據,也是董仲舒的根據。在漢代廣大的帝國主義之下,沒有同一時空的政治 可資比較借鑑,託古言今是有志為國者必然的手段董仲舒以《春秋》綜貫儒家思想,

主要原因即在於此。他認為《春秋》「道往而明來」,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

既可判斷是非善惡,又能存亡國、繼絕世,補廢起弊,實為治國的最高準則。因此,

董仲舒的各種思想理論均由此發端。《漢書》稱董仲舒兼通五經,但無疑的,《春秋》

是他學問的匯歸點,猶如拏之在領,最是不容忽視。

不過,董仲舒受漢初陰陽之學特盛的影響,解《春秋》的方法,與別人不同。從

《漢書‧五行志》的記載看來,他是以陰陽兩種勢力的消長解說《春秋》的,這種方 法在當時確屬創舉。尤其在陰陽家思想早已深入民心的漢代,更易為人所推崇。後

《漢書‧五行志》的記載看來,他是以陰陽兩種勢力的消長解說《春秋》的,這種方 法在當時確屬創舉。尤其在陰陽家思想早已深入民心的漢代,更易為人所推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