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節 創傷情境侷限的應變之道

一、 採訪報導「死者」新聞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0

本節分為兩部分討論,第一部分為攝影記者採訪報導創傷情境有遺體的「死 者新聞」,報導情緒展現在心理、生理的壓力反應及調適、應變之道。另一個部 分為採訪報導「受創傷者」新聞,包含記者情緒變化、接近受創傷者的採訪報導 方式。以此檢視攝影記者在情緒價值與新聞專業之間的權衡過程。

一、 採訪報導「死者」新聞

(一) 創傷與情緒壓力

受訪者中有 8 名攝影記者曾於颱風新聞中採訪、報導有遺體的死者新聞,最 資深者工作資歷 25 年,最淺者為 8 年。當研究者進一步問及他們採訪、報導死 者新聞的具體細節時,他們總可以清晰地回憶、述說當時景象。然而,無論是工 作經歷幾年的攝影記者,在說到內心情緒時,最常被提及的字眼為「麻木」、「麻 痺」,或是個人情緒以不太有感覺而輕描淡寫地帶過。

那你說看第一具,跟後來看一百具就麻木了。(受訪者 C)

算是麻痺了,可是這不是那種不好的麻痺,而是見到太多了,承受能力 變大了。(受訪者 D)

講麻木對我們來說太殘忍,那講我們很豁達,好像我也還不到那個境 界,……害怕是沒有,難過倒還不至於。(受訪者 L)

這些攝影記者皆曾採訪報導過社會線新聞,對於死者新聞司空見慣,經常在 一句「已經習慣」的回應下,令研究者好奇究竟真的已習慣到沒有感覺嗎?尤其 是資深攝影記者,會以「自己是過來人,可以處理得很好」、或是「已經看多這 些情景」而理所當然地忽略心理情緒壓力。研究者曾經仔細詢問受訪者 L 採訪、

報導小林村罹難者的內心情緒感受,獲致的回答便如上述「害怕是沒有,難過倒 還不至於」。但是,經由他的經驗描述與現場工作反應,隱約可以看出異於回答 的情感與自身察覺不到的情緒壓力。

工作資歷 10 年的受訪者 L,採訪報導近三周八八風災新聞,印象最深刻的 經驗是身處小林村災區的五天時間,難以忘懷的場景是在與遺體共處的空間。

印象中很清楚那一天,白天……大家都已經很累了,然後前面那麼近的 距離,一排排的屍體蓋著白布,有一些家裡可能有冰箱的,就是把它清 空,把自己的親人先暫時放在冰箱裡面。就看著那些屍體,我沒有害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1

怕……(受訪者 L)

特別的是,受訪者 L 對研究者訴說此次經驗的當下,語氣變得和緩、眼神 從對視轉為看向下方,他清晰且生動地述說當時情景。他沒有拍下這些遺體,只 是安靜地坐在旁邊,看著一排排的遺體被安置在冰箱裡,他一再向研究者重申,

如此場景並不令他感到害怕。但是,從受訪者 L 當時坐在旁邊默默注視的行為,

沒有拍攝也沒有與人交談,他的表現確實出現變化,卻在一句「大家都已經很累 了」的身體疲憊上,忽略心理與情緒壓力的可能。

雖然受訪者 L 說不感到難過、沮喪,卻從他的經驗裡透露出攝影記者在報 導完小林村後,一群人在旅館喝酒紓壓。

就幾個這種資深前輩或我們就吆喝來喝酒,一進去裡面就已經喝開了。

就是說白天工作很累了,一起同甘共苦,然後晚上一起來喝酒,我們是 覺得想要紓壓,因為真的很累。我不是愛喝酒,但是我會在那種高度壓 力跟緊張的情況之下,當整個事情結束,我會想要喝一瓶啤酒,但是不 到酗酒……(受訪者 L)

研究者不能果斷地將攝影記者群聚、喝酒紓壓的方式,歸因為採訪報導創傷 情景的影響而致。不過,場域共身性使攝影記者具有相似的報導經驗、情景目擊,

在同一個空間集體藉由喝酒紓壓、訴說彼此經驗,情緒壓力透過酒精隱約有所展 現。甚至受訪者 L 坦言會抽更多的菸,排解心理壓力:「當我覺得很沮喪的時候,

我覺得我的菸會抽得特別多……」。

密集採訪報導壓力下,記者汲汲營營地從這條新聞趕到下一條新聞,集中的 工作量與緊迫的截稿時間,讓記者無法真正靜下心來傾聽內心情緒,便再投入下 一場可能於眼前發生的悲傷情景報導。受訪者 F 述說了緊迫時間下可能不易察覺 內心情緒變化:「還有更多新東西要去弄,這東西來得很快去得也很快,是因為 說我們的壓力來得很快,你沒有時間去想這些,你會去想下一個事情要怎麼做」。 在面對一連串悲劇報導後,攝影記者真的沒有情緒壓力嗎?受訪者 K 提到周遭 同業的經驗,「這一行的攝影經常會患一種病,叫做失眠症」。

同樣採訪報導小林村的受訪者 H,對有遺體的報導現場也印象深刻,景象記 憶會在報導的幾天中反覆被回想,在剪輯新聞或事後看到電視新聞時,置身場域 的記憶再度被喚回,有重返報導現場的感受。

那幾天當下心情是比較沉重的,因為你參與了嘛,那些畫面就停留在腦 海裡面,那幾天會心情特別複雜,在剪帶或看電視的時候,心裡會特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2

的五味雜陳,可是我屬於再過一陣子會慢慢淡化。(受訪者 H)

訪談過程裡,有些攝影記者對採訪報導颱風的遺體新聞印象並不深刻、或是 心理情緒反應如前所述,沒有太大情緒起伏,雖然不能排除攝影記者對情緒壓力 的習而不察。但是受訪者確實藉由回溯颱風新聞拍攝遺體的經驗,回憶起個人生 命當中其他創傷新聞與遺體共處的經歷,這些經驗更令他們感到情緒變化。非常 湊巧地,這些受訪攝影記者工作資歷皆在 10 年以上,最資深者為 25 年,皆稱得 上資深攝影記者。

之所以提及攝影記者工作資歷,在於受訪者 C、L、D 印象最深刻的遺體報 導場景是初入行的拍攝經驗。受訪者 C 說報導風災時,因為遺體被埋在土石下,

等待挖掘時間漫長,雖然處在與遺體相同空間裡,最後卻也等待不到遺體出土,

僅聞到屍體臭味。隨後,他直覺地回想起初次採訪報導一起火災意外新聞,他對 罹難者表情、動作,與當時現場味道依然難以忘懷。

生平看到第一個大體,是一個火警,我這輩子都記得。以前跑新聞是不 會拉封鎖線,進去後就遇到一個消防局的大隊長,他說是一個老人家行 動不便跑不出來,就整個被燒到炭化,嘴巴張很大,糾在輪椅上面。猛 一看還看不太出來,仔細一看才知道,還散發出烤肉香,當天午餐我就 吃素……(受訪者 C)

對初次採訪報導遺體新聞同樣印象深刻的受訪者 L,回憶完小林村中冰箱與 遺體經驗後,主動地述說新手記者時初次報導自殺的經驗。他清晰地描述遺體分 離、散落的情況:

樹林聽說火車站有人臥軌自殺……,輾斃分兩大塊,然後上半身在這一 頭,下半身在這一頭,零零散散什麼腸子啊。那時候我看了真的是覺得 很噁心,因為那時候才剛入行,然後跑社會新聞,我還沒吃晚餐,看到 這狀況也吃不下了。(受訪者 L)

攝影記者回憶初次採訪報導遺體經驗特別感到難以忘懷。Simpson 與 Boggs

(1999)發現新聞記者尤其記得初次採訪報導創傷新聞的景象與細節,如:屍體 位置、罹難者喘息聲、火災現場屍體味道等,即便已經過約三十年,當被回憶起 時景象依然歷歷在目。

受訪者 D 對颱風遺體場景印象不深。他說到八八風災裡罹難者遺體大多被 泥土覆蓋,且多年的採訪經驗讓他會預先向救難隊員詢問遺體狀況,做好「心理 準備」。相較之下,他主動向研究者訴說更深層的回憶,是遺體支離破碎的大園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3

空難現場。與遺體共處的經驗裡,受訪者 D 在颱風場域和眼前罹難者保持距離 並無碰觸,僅是不經意地看到遺體狀況。然而,在初入行一年的菜鳥記者時期採 訪報導大園空難,腳底踩著分離的屍體,他甚至會細看腳下踩到什麼,現場氣氛 讓他產生一股很強的情緒反應而淚流不止。

走進去的時候會覺得很可怕,因為不知道踩得是什麼東西,因為裡面夾 雜著肉……,後來我就碰到招魂,就哭啊,可是又不得不拍。那個 shock 真的好強,雖然現在只是簡單講,可是那些東西你會覺得好像又回到那 個時候一樣,歷歷在目。(受訪者 D)

初次創傷新聞經驗令攝影記者印象深刻外,訪談發現,受訪攝影記者述說完 採訪報導颱風新聞的遺體經驗後,也會提及重大意外災難報導經驗。這些事件是 在臺灣災難、突發意外歷史中具有代表性的紀錄,如:受訪者 D 採訪 1998 年大 園空難、受訪者 A 報導 1990 年日月潭船難意外、受訪者 G 在 2002 年採訪澎湖 空難等。這些經歷對受訪者而言,是最短經過 12 年、最長為 25 年前的災難事件。

受訪者 A 在日月潭船難新聞現場停留五天,他清楚記得打撈上岸的遺體彎曲、

變形的模樣;受訪者 G 難忘空難罹難者的表情。

那個屍體剛撈起來的時候還像睡著的人,慢慢就發覺他那個人,因為浸 太久了,還不見得浮腫,可是身體會慢慢變曲,然後慢慢會曲得更嚴重,

因為在深潭裡面,……那個屍體慢慢變形。(受訪者 A)

你看到他們的表情,每個都是詭異笑容的時候,就覺得會讓你很難忘,

屍塊還好,罹難者的臉會忘不了。(受訪者 G)

創傷新聞報導經驗可以被受訪攝影記者鉅細靡遺地述說,甚至是罹難者臉部 表情、遺體姿勢,很多時候是資深攝影記者才有的經驗。研究者訪談資淺受訪者 E、F、I,發現他們採訪報導遺體的深刻印象,皆來自初次採訪的死者新聞。但 是,他們形容眼前遺體多是以描述味道和蓋著白布屍體的情況,不像資深記者初 次採訪報導遺體的一覽無遺。

創傷新聞報導經驗可以被受訪攝影記者鉅細靡遺地述說,甚至是罹難者臉部 表情、遺體姿勢,很多時候是資深攝影記者才有的經驗。研究者訪談資淺受訪者 E、F、I,發現他們採訪報導遺體的深刻印象,皆來自初次採訪的死者新聞。但 是,他們形容眼前遺體多是以描述味道和蓋著白布屍體的情況,不像資深記者初 次採訪報導遺體的一覽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