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電視新聞攝影記者採訪報導颱風新聞的採訪應變與專業意理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電視新聞攝影記者採訪報導颱風新聞的採訪應變與專業意理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0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許瓊文博士. 治 政 電視新聞攝影記者採訪報導颱風新聞的採訪應變與專業意理 大 立 The Study of Adaptation Strategies and Professional Ideology of. ‧ 國. 學. Television Photojournalists Who Cover Typhoon News.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研究生:黃安琪. i n U. 撰. 中華民國一O四年三月. v.

(2) 謝辭 依然記得看著電腦,榜單上印有「黃安琪」的那份喜悅,與第一次步入翁秀 琪老師的研究方法教室的那股興奮感。我終於進入高中時代志願卡頂端 的”Dream school”,不停在心中吶喊我做到了!!如今這股吶喊又再次出現於 寫完論文的此刻。 研究所生涯裡,莫過於遇到值得一拚的研究題目與亦師亦友的指導老師。萬 分感激許瓊文老師在我苦尋不著指導老師的當口,休假回國,您真的如天使般出 現,又如姊妹般聽我排憂訴苦、暢談韓劇,也是嚴師般地耐心雕琢我的寫作觀點, 讓我盡情發揮的同時又引導我不失方向。而兩年的研究助理時期,與老師發展出 的革命情感也是美好的經驗。. 治 政 大 謝謝口委林照真老師,提點我必須呈現出研究者的”Ego”,在修改論文過 立 程中我謹記於心;謝謝劉昌德老師的寫作架構建議,悉心提醒我必須注意讀者閱 ‧. ‧ 國. 學. 讀角度,有助於論文架構邏輯的重整。且兩位老師在計劃口試時,給予安琪縮小 研究場域、聚焦於攝影記者報導經驗的建議,更清晰與提升了研究輪廓。 親切、熱心協助的受訪攝影記者 A-L,謝謝您們的豐富經驗分享,逐漸清晰 這本論文的寫作輪廓。. sit. y. Nat. n. al. er. io. 重要的朋友們,尤其謝謝宜儒、翠瑩與婷方同袍戰友,與妳們努力坐在 409 敲打鍵盤、吃掉無數個午餐、晚餐便當、餐後運動、互相陪伴、訴苦的點點滴滴. i n U. v. 不會忘記。謝謝也是趕畢業群組的鈺芬、維平、婉婷,每次的相聚、大吃、談天, 舒緩彼此的學習緊張、豐富了我的研究所生活。謝謝韓友社的曉婷、鑽石、妹妹 與凱蒂,在我寫論文感到煩惱疲累時,可以大聊特聊、忘卻憂愁盡情大笑。謝謝 摯友小麥,彼此分享研究生生活點滴、研究興趣、生活趣事是這四年來對我重要 的支持。. Ch. engchi. 親愛的家人,謝謝老爸、老媽、老弟和奶奶,不給我畢業壓力,讓我隨心所 欲發展志趣,耐心等待、默默支持我完成研究所學業。讓我可以無憂無慮地做我 想做的事情,你們是安琪最好的避風港。 整整四年的研究所生涯,隨著這本論文即將印出,有個完美的句點。. 黃安琪,2015 年 6 月.

(3) 《摘要》 本研究探討國內電視新聞攝影記者採訪報導颱風新聞的採訪應變與專業意 理。研究採取質化的深度訪談法,訪談 12 名任職於台北有線、無線電視新聞頻 道的男性攝影記者。研究結果發現,攝影記者在自然環境破壞與充斥新聞編輯室 時效、災難影像競爭壓力的報導現場裡,克服環境、設備資源侷限發展應變之道, 而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或朝向預防準備方向。當自然環境衍伸出採訪安全風 險時,攝影記者會權衡多重面向因素,如:編輯室內控壓力、自然環境、個人因 素、與文字記者配合程度而決定是否涉險,過往受傷經歷也讓攝影記者累積採訪 智識,判斷環境風險。但是,攝影記者為了應付編輯室壓力、採訪安全問題,常 產生目的導向的「偏差介入式」報導手段。. 政 治 大 攝影記者採訪報導颱風創傷新聞情境,面對死者遺體與受創傷者的情緒壓力 立 會在現場或報導完後有所展現,他們會藉由採訪智識、前輩經驗傳承或自我創建. ‧ 國. 學. 降低心理創傷的採訪方式、調適辦法。且攝影記者對颱風創傷情景的記憶,會連 帶觸動他們工作生涯裡初次與印象最深刻的創傷新聞情景,進行跨事件聯想。過. ‧. 往創傷新聞經驗會脈絡性地影響攝影記者採訪報導方式,有助於專業意理養成、 但也可能助長偏差的報導手段。. y. Nat. sit. n. al. er. io. 專業意理於攝影記者採訪報導颱風新聞的實踐,傾向以新聞本質的記錄真實、 快速傳遞訊息而自然而然地發揮媒介助人、批評譴責、動員、關懷、設定議題、 解決問題等正向功能。但是,這些正向的媒介功能卻會被攝影記者作為合理化偏. Ch. i n U. v. 差報導手段的藉口,記者僅重視報導可能帶來的正向「結果」,忽視採訪報導方 式的「程序正義」。在在反映攝影記者欠缺採訪報導創傷情境的認識、應變颱風. engchi. 報導環境限制的安全策略,與抵抗編輯室內控壓力的適切辦法。. 關鍵字:安全、專業意理、採訪應變、創傷、颱風新聞、攝影記者. i.

(4)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elevision photojournalists’ adaptation strategies and professional ideology when covering typhoon news in Taiwan. 12 male photojournalists who work in cable and network television stations in Taipei are in-depth interviewed.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photojournalists seek resources from the news venue and adapt them to fit in the local circumstances, or prepare in advanced to deal with the possible restrictions from natural environment due to typhoon disasters.. 政 治 大. Simultaneously, photojournalists also weigh multiple factors to take risks for. 立. news or not, like competitive pressures, newsroom routines, natural environment,. ‧ 國. 學. individual causes and the degree of cooperation with their counterpart. They evaluate. ‧. risk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based upon their hands-on wisdom that is collected from past physical hurt experiences. However, photojournalists under the pressure of. y. Nat. io. sit. competition sometimes use inappropriate ways to shoot news footages and get. er. involved in news events to make sensational typhoon news.. al. n. v i n C h emotional stresses Interviewed photojournalists have e n g c h i U when facing corpses and. traumatized people at the news venue, even after work. Covering wisdom, senior photojournalists’ experiences and suggestions are good way to mitigate photojournalists’ emotional stresses and trauma. The interviewees’ answers to typhoon reporting are often associated with their first trauma news experiences and most impressive event. Those significant experiences in their career will influence photojournalists’ reporting methods towards nurturing beneficial professional ideology or increasing inappropriate covering measures. Photojournalists tend to develop positive media functions, like helping, criticism, ii.

(5) mobilization, care, agenda-setting and solutions-developing to accomplish their professional ideology by reporting truth and conveying disaster messages as soon as possible. Nevertheless, photojournalists only focus on “consequentialism” of effective media functions, but discard “procedural justice” of moral reasoning in typhoon reporting. The so-called professional ideology is only optimistic bias among photojournalists.. 政 治 大 Keywords: adaptations strategies, 立 photojournalists, professional ideology, safety, ‧. ‧ 國. 學. trauma, typhoon news.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i. i n U. v.

(6) 目錄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宗旨與目的............................................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颱風報導場域的情境特性.................................... 7. 一、. 挺進與自然傷害............................................ 7. 二、. 政 治 大 有限資源環境.............................................. 8 立 創傷情景.................................................. 9. 第二節. 新聞記者專業意理......................................... 11. 一、. 專業意理概念............................................. 11. 二、. 攝影記者專業意理......................................... 18. 三、. 小結..................................................... 19. ‧. ‧ 國. 學. 三、. n. al. er. io. sit. y. Nat. 第參章. i n U. v. 研究方法 .................................................. 21. Ch. engchi. 第一節. 研究方法之選擇........................................... 21. 一、. 質化研究方法............................................. 21. 二、. 深度訪談法............................................... 22. 第二節. 研究進行與受訪者選擇..................................... 23. 第肆章. 颱風特殊報導情境─侷限、應變與專業意理 .................... 25. 第一節 採訪安全與資源不足的應變之道 ............................. 25 一、. 颱風新聞現場............................................. 25. (一). 生理需求限制......................................... 26 iv.

(7) (二). 設備限制............................................. 27. (三). 交通、挺進困難與地理環境不熟悉....................... 30. (四). 災難初期資訊模糊..................................... 33. 二、. 滲入新聞現場的編輯室內控壓力............................. 34. (一)背景:編輯室對外感知落差下的應變之道................... 34 (二)時效壓力下的應變之道................................... 35 (三)災難畫面競爭下的應變之道............................... 37 其他涉險因素下的應變之道................................. 43. (一) (二) 四、. 政 治 大 攝影與文字記者配合程度............................... 46 立 攝影記者個人層面因素................................. 44. 小結..................................................... 48. 學. ‧ 國. 三、. 第二節 創傷情境侷限的應變之道 ................................... 49 採訪報導「死者」新聞..................................... 50. y. sit. io. 採訪報導「受創傷者」新聞................................. 59. al. v i n 情緒壓力............................................. 59 Ch engchi U n. 二、. 攝影記者調適與應變之道............................... 54. er. (二). 創傷與情緒壓力....................................... 50. Nat. (一). ‧. 一、. (一) (二). 攝影記者應變之道..................................... 63. 三、. 小結..................................................... 67. 第三節. 電視新聞攝影記者專業意理................................. 68. 一、. 專業意理:正向媒介功能................................... 68. 二、. 報導偏差:「介入者」角色.................................. 76. 三、. 小結..................................................... 79. 第伍章 第一節. 研究結論、限制與建議 ...................................... 80 研究結論................................................. 80 v.

(8) 第二節. 理論與實務工作建議....................................... 82.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86. 參考書目 .......................................................... 87 附錄一、訪談大綱 .................................................. 9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i n U. v.

(9)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問題意識. 臺灣位於亞熱帶氣候區的熱帶季風範圍內,從 2007 年 8 月至 2014 年 9 月發 布警報的颱風共計 42 個(中央氣象局颱風資料庫,無日期) ,伴隨颱風而來的豪 大雨量、土石流、山崩、淹水等災害,是臺灣不可避免的風險。2009 年莫拉克 颱風釀成的八八風災是臺灣近五十年來最嚴重的水患,死亡、失蹤與重傷人數共 計 726 人,位於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一夕之間遭致滅村,數百人被土石活埋(行 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2014)。. 政 治 大. 每年固定來臺報到的颱風,民眾透過廣播、電視、報紙、網路新聞等媒介獲 取颱風消息,當中央氣象局偵測到臺灣周圍海面有熱帶性低氣壓形成時,媒體在 接收氣象局發布的消息後,便成為社會環境的監督者與資訊傳遞員。颱風所帶來 的風險不僅來自於颱風本體,其所挾帶的風、雨易造成連帶災難與損失,因而社 會大眾依賴新聞媒體即時更新的公共消息、颱風動態與其招致而來的災害訊息、. 立. ‧ 國. 學. ‧. 警告做為獲取資訊、關心身處災害區域的親人狀況、自身安全與撤離動員的判斷 來源之一。. y. Nat. sit. n. al. er. io. 若是颱風牽引而至的後續災害嚴重,則新聞記者異於一般人之處,在於他們 得越往危險的區域前進,獲取即時與深入的災害區域消息。在這當中,面對颱風 採訪環境的不可預知、已知、或是難以判斷的風險下,無論是國內或國外的新聞. Ch. i n U. v. 記者,皆曾在颱風新聞的採訪工作中受傷或喪命。國際記者聯盟統計全球新聞記 者於 2008 年至 2013 年死於意外的人數有 117 人,包含交通事故、爆炸意外、自 然災難與疾病等。其中採訪自然災難,如:龍捲風、颱風、水災、地震、海嘯與 火山爆發而死亡的記者為 19 人(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Journalists [IFJ], 2009, 。 2010, 2011, 2012, 2013a, 2013b). engchi. 這些自然災難種類之中,本研究關心的重點為颱風新聞現場。之所以選擇颱 風新聞作為研究檢視的場域之因,在於颱風為臺灣年度經常性的風險威脅,甚至 造成歷來嚴重的災難紀錄,如:2001 年納莉颱風、2004 年敏督利颱風造成的七 二水災、2009 年八八風災、2010 年凡那比颱風等。相較於臺灣歷來重大自然災 難事件九二一地震之外,便以颱風災害為多,可說是研究臺灣自然災難的「典型」 場域,新聞記者的採訪報導經驗豐富且經年持續,足以從中看出記者在颱風場域 報導行為的實踐圖像。. 1.

(10) 國際記者聯盟統計新聞記者死於颱風新聞採訪工作的案例有兩起。2009 年 8 月 5 日加拿大電視臺(Canada Television, CTV)攝影記者 Hugh Haugland 乘坐直 升機高空拍攝被龍捲風襲擊過後的 Mont-Laurier,卻因直升機引擎突然故障而撞 毀喪命(IFJ, 2010) 。在 2013 年 11 月 12 日 4 名菲律賓記者 Archie Globio、Malou Realino、Allan Median 與 Ronald Vinas 在 Tacloban 採訪海燕颱風時喪命,另有 4 名記者失蹤(IFJ, 2013b)。 在臺灣因報導颱風而殉職的新聞記者,以 2004 年 10 月 25 日台視新聞攝影 記者平宗正採訪納坦颱風溺斃事件最為轟動一時。即使受困於洪水之中,平宗正 仍舉高雙手保護攝影機;但不少人認為若當時他拋下攝影機,或許會增加逃命機 會(楊惠琪,2008)。國內因報導颱風失去生命的記者近十年來僅一人,但在報 導過程中受傷的記者卻時有耳聞。. 政 治 大. 2009 年八八風災,東森新聞的文字記者搭乘流籠時,支撐的繩索突然斷裂 墜入河中;8 月 15 日一名攝影記者身背七公斤的器材設備,渡過水深及腰的溪 流以進入深山的好茶村,卻不小心失足跌進水中,被河水沖走二十多公尺後才被 帶路的原住民救回(王彤勻,2010) 。 《聯合報》攝影記者陳易辰在七二水災時, 跋山涉水進入受困多日且毫無音訊的南投信義鄉神木村,卻在回程時遭斷崖上掉. 立. ‧ 國. 學. ‧. 落的巨石擊中頭部,頭部縫十多針並動了鼻樑校正手術(林錫銘,2004)。. n. al. er. io. sit. y. Nat. 身體的傷害來自於未知或難以判斷的環境風險,很多時候受傷經歷是發生在 新聞記者挺進災害區域的路途中,而且從這些案例可以發現,攝影記者由於肩負 畫面壓力與設備重量,相較於同在第一線工作的文字記者而言,或許存在更多的 限制及使命。. Ch. engchi. i n U. v. 除此之外,受傷並不僅止於肉體傷害,心理傷害亦有可能隨著每個人的採訪 經歷、調適方法不同而有差異,意即有些人可能會有創傷痕跡遺留在心裡,有些 則否。心理傷害來自採訪報導颱風受傷後的恐懼、不安,或是在新聞現場面對悲 劇等創傷情景的心理衝擊、情緒壓力。 臺灣研究中,探討新聞記者報導「災難」的心理創傷,包含空難、地震、社 會案件、車禍等,其中不乏颱風情境下的個人經歷,如:羅芋宙(2013)探討女 記者的情緒壓力,在於採訪颱風時編輯室的內部控制、惡劣的挺進環境、連線報 導時刻意凸顯危險的無奈、險象環生的經歷、紊亂的作息與飲食等。由此可知, 不在現場的編輯室控制與為求收視率的產製邏輯會使新聞記者感到情緒疲憊、倦 怠。而陸逸馨(2008)初探臺灣新聞記者採訪災難後的心理衝擊,記者在災難與 創傷新聞報導後感到頭痛、噁心、缺乏食慾、失眠、有與死者靈魂共處一室的想 法,且在四川大地震報導後也有類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症狀。 2.

(11) 綜上所言,研究者以新聞記者的身、心傷害為起點,發現記者經年累月地出 入颱風新聞報導現場,無論是曾遭受身體傷害或心理的情緒壓力,他們仍然會在 下一次的颱風災難中再度投身其中。研究者關心的是,電視新聞攝影記者採訪、 報導颱風新聞時,哪些情境與報導侷限讓他們受到身體、心理傷害與情緒壓力? 會不會有視情境限制而產生採訪、報導的應變方法?他們在環境的限制裡又展現 出哪些攝影記者適時適地的報導價值與功能?. 第二節. 研究動機. 颱風新聞場域有其獨特性,自然環境變動產生的資源侷限與風險,增加新聞 記者採訪報導的困難、打破日常報導的工作秩序。颱風災難的風險類型多樣,土 石流、山崩、淹水、強風與海浪等,新聞記者觀察、判斷風險的方式不同。尤其 攝影記者必須靠近眼前的危險,取得好新聞畫面,「親近現場」的遊戲規則在臺 灣攝影記者裡被親身實踐,為了獲得災害區域的影像畫面得經歷一段風險未知的 路程,傷害可能發生。.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決定是否涉險拍攝的判斷時間往往非常短暫,在風險底下工作的攝影記者, 長期以來進出颱風新聞報導場域,他們如何判斷風險與是否有適應環境侷限的採 訪應變,在國內的研究裡鮮少受到注意。論及新聞記者採訪報導安全的研究,如: 探討新聞記者勞動處境,並論及颱風新聞產製面的工作壓力、生命安全(楊惠琪, 2008);新聞記者在報導場域裡受到「蓄意襲擊、意外傷害、通勤災害、天災」 等常見職業災害,與攝影記者長期工作累積「腕穴道症候群、椎間盤突出與脊椎.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i n U. v. 側彎」的身體傷害(賴若函,2010,頁 64) ;新聞記者在職場中受到暴力威脅下. engchi. 的身、心壓力以及調適之道(熊迺祺,2009)、王彤勻(2010)提及新聞記者在 八八風災採訪報導的環境風險、身體傷害,與羅芋宙(2013)研究女記者在新聞 職場中的勞動形貌、工作壓力與創傷,及新聞記者在黑道暴力威脅下的寫作避險 方式(林慶川,2006;陳順孝,2000)。 簡言之,臺灣少數探討新聞記者採訪報導災難、颱風新聞的工作傷害研究裡, 除了因應風災的事前簡要配備、採訪創傷新聞的智識(羅芋宙,2013),與報導 後的身、心壓力調適方法、尋求社會支持(王靜嬋,2010)與訴求組織對新聞記 者職業災害的重視、認定(賴若函,2010)外,缺乏細緻探討新聞記者應變風險 的主動性,保護自己降低傷害的方法鮮少被觸及,如何從身體傷害經驗裡提升自 我安全、改變報導方式的反身性思考未曾被研究。 另一項颱風新聞場域的獨特性,是攝影記者會處於死者、受創傷者、罹難/ 3.

(12) 受害者家屬交織而成的情境中,採訪、報導「創傷新聞」,因而攝影記者在身體 傷害之外的心理情緒壓力亦是關注焦點。Simpson 與 Boggs(1999)開創性研究, 發現擔任記者或攝影記者資歷愈久,愈可能經歷採訪、報導創傷新聞,如:火災、 車禍、殺人、空難、暴力攻擊與地震後的心理壓力、創傷症狀,更有記者仍清晰 地記憶初次報導創傷新聞的場景、細節。對應至國內研究陸逸馨(2008)亦發現 10 位攝影記者有報導後的創傷壓力和情緒。 以攝影記者來說,他們片段式地抓取影像,不同於文字記者理解脈絡後書寫、 架構出新聞故事的前段、中段與結尾,詮釋事件的意義,因而容易累積創傷 (Brayne, 2004) 。但是,理解故事、投入情緒的文字記者,創傷壓力亦有可能大 於攝影記者,雖然兩方的創傷壓力比較缺乏量化研究的統計,可以推論的是,兩 方在創傷壓力的感受上確有不同(王靜嬋,2010)。文字記者在分工上擔負起與 受創傷者、罹難/受害者家屬溝通、互動的指派;攝影記者容易目睹殘酷及血肉 模糊的畫面,而本研究認為電視新聞攝影記者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對象。.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實際上,颱風現場的創傷情景無法避免,與面對可能造成身體傷害情境的不 同之處,在於攝影記者會猶豫如何拍攝與協調內心情緒衝突。Morse(2014)提 及攝影記者採訪、拍攝遺體照片時,會陷入新聞價值、尊重死者、受害者家屬和. ‧. 顧及觀眾感受的倫理掙扎。Kim 與 Kelly(2010, p. 26)強調報導場域的「情境特 性」(situational characteristics),會讓攝影記者游移於恪守拍攝崗位或是協助眼 前痛苦的報導對象,行為倫理的考量視當場新聞情境條件而定。類似的新聞情境, 曾在研究者至電視新聞台實習時,一名攝影記者訴說出他的經驗。. er. io. sit. y. Nat. al. n. 這名攝影記者的經驗來自於報導社會案件,並非為採訪、報導颱風新聞,卻. Ch. i n U. v. 也是颱風新聞裡常見的採訪對象─「罹難者家屬」。當家屬在鏡頭前崩潰痛哭, 這名攝影記者停止錄影,他向研究者坦言自己想找回「人性」的感覺。先不評斷 攝影記者反應是否過度,可以顯見的是內心情緒衝突使他暫時放下報導者角色。 換言之,攝影記者面對創傷情境與情緒衝突的應對方式、拍攝方法、專業價值思 考及對新聞倫理的反思等,有著差別於日常新聞報導的獨特之處,記者會視情境 做出抉擇、改變與犧牲。. engchi. 新聞記者在災難、創傷新聞的採訪應對中,最常被觸及的討論為記者「專業 意理」問題。Kalter(1999, p. 31)在新聞記者於工作場所的倦怠(burnout)現 象中,尤其提到在創傷新聞裡記者承受極大的工作壓力,源自新聞必須服膺於客 觀中立的需求。面對足以憾動情緒或衝擊內心的畫面,記者為秉持專業守門人角 色,如 Berrington 與 Jemphrey(2003)訪談 1996 年蘇格蘭丹布蘭(Dunblane) 幼稚園槍擊事件的採訪記者,坦承面對受害者家屬時心情確實受到影響,即使感 覺沮喪和內疚,仍會刻意壓抑情緒以完成新聞任務。在報導對象面前維持中立、 4.

(13) 客觀的記者形象向來如此,也是記者展現「專業」的表現,但是慣性、刻意地疏 遠個人內心的負面情感,可能產生創傷壓力。 而且新聞記者雖然內心受傷卻又會否認自己面對創傷新聞時產生脆弱情緒 的矛盾,分離個人情緒、追求客觀中立準則以應對創傷新聞情境,在實務上難以 完整地達成(Simpson & Boggs, 1999)。因而,新聞記者的角色可以更多元,有 記者放下攝影機,搬運礫石與救災物資、供應電力給身處地震災區的居民,讓他 們以通訊設備傳輸資訊及對外聯繫(Puente, Pellegrini, & Grassau, 2013) 、或是透 過新聞報導的社會功能,傳達訊息以帶動社會長久的支持、同情 911 事件當中的 倖存者、罹難者家屬與救難人員(創傷與新聞研究團隊,2010a) ,記者實踐出媒 體幫助與支持的功能價值。 新聞記者開始思量在專業意理認同上,透過與罹難/受害者家屬接觸、喪葬 儀式的採訪行為中,反省除了冷靜、客觀、抽離情緒的中立價值外之其他專業意 理價值的可行性,記者也可以富含同情心、拒絕對家屬的訪問與傷害(Kay, Reilly, Amend, & Kyle, 2011) 。若將新聞現場轉換至報導恐怖主義新聞時,CNN 通訊記 者 Anne Thompson 曾說控制情緒反而是件重要的事,冷靜、理性的報導者是為 穩定慌亂的民心(創傷與新聞研究團隊,2010a) 。由此可見,記者身處災難與創.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傷新聞現場,衡量是中立報導訴求為好、或是有情感地傳達所欲實現的媒介社會 價值、或判斷與受創傷者最小傷害的採訪方式等,記者陷入如何報導的難題中。. y. Nat. sit. n. al. er. io. 如此一來,便讓研究者思考當攝影記者處在颱風報導場域,面對具有衝擊內 心情緒的創傷情景時,他們專業意理價值的展現為何?在創傷情景之外,專業意 理價值在攝影記者的實踐上又是如何。研究者希望考量「情境特殊性」,建構出. Ch. i n U. v. 在颱風新聞報導環境裡,電視新聞攝影記者的採訪應變與專業意理價值觀。. 第三節. engchi. 研究宗旨與目的. 災難、創傷事件與涉及生命喪失的新聞報導有著情境下的特殊問題 (Berrington & Jemphrey, 2003) 。颱風現場的環境限制不同於日常新聞報導情境, 攝影記者面臨身體、心理傷害和壓力,因而電視新聞攝影記者的採訪、報導方式 與應變方法、專業意理價值的展現必須被放置於「情境特殊性」下檢視,考量適 時適地的新聞現場情境。Simpson 與 Boggs(1999, p. 4)透過關於記者體力與精 神耗竭的文獻,發現這些研究並未檢視創傷事件帶給記者的壓力,忽略「新聞內 容」 (news content)對於記者工作態度、心理壓力的影響。此內容並非指新聞文 本,而是第一線新聞現場的「細微環境」。. 5.

(14) 因此,本研究側重颱風新聞報導場域裡電視新聞攝影記者的經驗,檢視記者 身處的情境特性、記者專業意理與採訪行為展現、應變。研究目的如下: 一、 探討電視新聞攝影記者身處颱風新聞報導場域的情境特殊性。 二、 探討電視新聞攝影記者於颱風新聞報導場域中的採訪應變。 三、 探討電視新聞攝影記者於颱風新聞報導場域的專業意理展現。.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6. i n U. v.

(1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分為兩部分,第一節介紹颱風報導場域的情境特性,包含:「挺進 與自然傷害」、「有限資源環境」與「創傷情景」;第二節簡述新聞記者專業意理 的研究歷程與價值意涵,了解專業意理概念的四種角色和媒介功能特性,另外也 提出不以「角色類型」歸類、適時適地的專業意理發展方向,作為分析電視新聞 攝影記者採訪、報導颱風的價值基礎。最後據此提出研究問題。. 第一節. 颱風報導場域的情境特性. 政 治 大. 少有研究完整建構出颱風新聞的報導情境,國內研究僅有王彤勻(2010)透 過訪談新聞記者,較為完整地書寫出八八風災時記者的勞動環境、資源缺乏與挺 進災害區域的經歷。國外研究卡崔娜(Katrina)與麗塔(Rita)颶風則是帶出新 聞/攝影記者的環境風險與創傷壓力(Massé, 2011; Sylvester, 2008)。因此,研 究者透過耙梳新聞記者採訪報導颱風的受傷案例,與參閱其他類型災難事件、創. 立.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挺進與自然傷害. io. 一、. ‧. 傷新聞,提取出相似於颱風報導場域的情境,整理出攝影記者採訪、報導颱風新 聞的困難之處,在於「挺進與自然傷害」 、 「有限資源環境」與「創傷情景」組成 之場域特性。. i n U. v. 新聞媒體的「挺進文化」在八八風災時愈演愈烈(許瓊文,2009 年 8 月 28 日),「挺進」意謂著「不顧一切,向前邁進」,是教育部國語辭典對此的定義。 當用在記者採訪、報導颱風新聞,挺進代表身體勞動過程與經驗,記者會盡可能. Ch. engchi. 地突破地理環境的阻絕、限制,深入災害區域獲取第一手消息,而且挺進通常需 要經歷一段路程。在這段路程裡新聞記者曾經受傷、在千鈞一髮之際躲過危險或 者失去生命。 挺進路途困難之因,在於交通路段損毀導致地理環境隔絕,路程距離和狀況 經常不得而知。但新聞記者卻會特別以深入災害區域核心為目標,如同 Hsu (2013, p. 1)探討八八風災「明星災區」成因,指出由於交通與聯外道路、橋樑遭到災 難破壞,使得一些深山區域部落或偏鄉無法對外進出,最外圍的村落遭到地理阻 絕,則從外至內的村落勢必也無法對外行動,以 Sekito(2004)的「甜甜圈效應」 解釋。正因為無法進入,新聞記者的敏感度是捕捉到越深處便有獨家新聞,因而 想方設法或一股腦地往更深處挺進。在臺灣高山多且陡的地理環境裡,重大颱風 7.

(16) 災難有山崩、土石流、淹水……等風險,記者會以替代的交通方案克服路毀、橋 斷的地形阻隔,以徒步、攀爬岩壁、請人搭載、搭乘簡易流籠渡河、或其他適時 適地的方式進入災害區域。這些應變方式承擔著環境風險,有時並不安全。 即便挺進地點並非在深山區域,市區內危險的地點亦會被凸顯。2010 年凡 那比颱風,曾有新聞團隊在宜蘭「南方澳」進行現場連線報導,突如其來的強風 差點將文字與攝影記者吹落水裡,同時間在花蓮「七星潭」採訪的攝影記者亦被 強風吹走眼鏡,更有攝影記者不慎跌倒而胸部挫傷(王景新,2010 年 9 月 20 日)。 在美國報導卡崔娜颶風的新聞記者,擔心天外飛來的屋瓦殘骸與淹水底下看不見 的風險(Sylvester, 2008) 。新聞媒體為了建構社會對災難的想像,拼命地將記者 送往足以凸顯強風雨大的海岸、湖邊與高危險地區,但是記者並非天生就有能力 應付各種類型的環境風險。. 政 治 大. 面對多變環境,新聞記者經常承受著風險施加的壓力與恐懼,又必須配合新 聞組織的方針與內部規範,而顯得缺乏自主性。王彤勻(2010)指出截稿時間、 人身安全與獨家新聞、救災情況與天氣、環境,皆會進入記者判斷是否涉險挺進 的衡量過程裡。這段下決定的時間往往短暫,卻是在個人生命價值和新聞價值的 邊緣間遊走、打轉。在判斷過程裡,有多次颱風新聞採訪經驗的攝影記者,或許. 立. ‧ 國. 學. ‧. 可藉由實戰經驗累積的採訪智識想出安全方法,但是新手記者可能會不熟悉潛在 風險而作出判斷。. y. Nat. sit. n. al. er. io. 綜上所言,颱風新聞的風險情境對應至 McMahon 與 McLellan(2008, p. 103) 提出新聞記者在 2004 年南亞大海嘯裡, 「身處於危險的破瓦殘礫中」的「安全不 足」 ,道出災難情境的危險。而應變方法如同研究智利大地震的 Puente 等人(2013,. Ch. i n U. v. p. 112)所言之「新聞記者會即興創作,克服緊急、預料之外的情境」 ,想方設法、. engchi. 就地取材挺進至災害區域,或是採取兼顧安全與新聞價值的應變方法,如:使用 長鏡頭、組織代表進入採訪並共享新聞素材(Massé, 2011) 。不可忽略的是,新 聞記者在挺進之前,內心會經過一段「生命安全與新聞價值」衡量,據此,研究 者提出第一個研究問題: 問題一:電視新聞攝影記者採訪、報導颱風新聞,在「生命安全與新聞價值」間 如何進退,採訪的應變方式如何? 二、. 有限資源環境. 新聞記者採訪八八風災面臨資源不足的情境,在於新聞組織後勤支援的缺乏, 如王彤勻(2010)所言,缺少人力資源與硬體設備,包含:SNG 車、衛星電話、 採訪車及保護採訪安全的配備。對應 McMahon 與 McLellan(2008, p. 103)的「交 8.

(17) 通和通訊聯繫設備、線路受損與侷限」與 Puente 等人(2013, p. 113)所提之「產 製新聞報導所需基本供應物的缺乏」 。可將整體歸類為「人力與產製設備」侷限。 此外,個人「生理需求」在食物、水的補給與休息、住宿空間上亦受到限制 (McMahon & McLellan; Puente, et al.) 。 資訊缺乏為颱風初期階段「對災難情況未知」與「缺少可信賴的消息來源」 (Puente, et al., 2013, p. 115)。而記者對於災害區域環境、可近用的資源陌生 (McMahon & McLellan, 2008),整體而言可歸類為「資訊面」侷限。在這些情 境限制下,研究者提出第二個研究問題: 問題二:電視新聞攝影記者採訪、報導颱風新聞,在「環境資源侷限」下的採訪 應變方式如何? 三、. 創傷情景.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颱風若連日豪雨,則土石流、山崩災害隨之被牽引而來,引起重大災情,八 八風災便是一列。在災害區域裡新聞記者浸淫在 5Ds 環境裡,即屍體(the Dead)、 即將死亡者(the Dying) 、患病/傷者(the Diseased) 、沮喪之事(the Depressing). ‧. 和危險(the Dangerous; Lorch, 2001, p. 99)。前四項之外再增添「罹難/受害者 家屬」,便可說是採訪報導災難新聞的「創傷情境」。. y. Nat. sit. n. al. er. io. 創傷情境如 McMahon 與 McLellan(2008, pp. 103-104)所說之「長達數周 或一個月暴露於充滿恐懼、悲劇且缺乏足夠的沉澱與休息」 、 「無法揮去遺留在新 聞記者身上的屍體氣味」 、 「與腐爛的屍體共處」 、 「目擊與新聞記者家人相同年紀、. i n U. v. 性別或角色的罹難者」、「無法幫助受難者與其家屬、傷者的無力感」,及 Puente 等人(2013, p. 111, 118)所言「抽離個人情緒」 、 「對於自己國家/家園遭受災難. Ch. engchi. 的『認同與歸屬感』」及「新聞記者『照護』功能」的挑戰與思考。這些創傷情 景和工作處境,帶出記者心理情緒壓力的可能,在受到創傷情境的氛圍、對報導 對象苦難的感同身受,卻無能為力的失落感。這些個人情緒反應有時會被隱藏、 或是呈現於新聞報導中。 攝影記者於創傷情境所遇到的困境,屬於個人層次的情緒衝突,情緒輕重該 如何拿捏與反映在報導上的適宜性、協助受難者立即需求、採訪受創傷者和死者 的態度、方式(陸逸馨,2008;許瓊文,2009;Berrington & Jemphrey, 2003; Brown, Walter, & Teichroeb, 2009; Dart Center, 2005; Hight, 2007; Hsu, 2013; Kalter, 1999; Kay, et al., 2011; Kim & Kelly, 2010; Massé, 2011; Morse, 2014; Puente, et al., 2013; Ward, 2010)。. 9.

(18) 悲傷的罹難/受害者家屬、死者遺體或是尚未平復心情的倖存者交織而成的 創傷情境,在採訪、報導颱風嚴重死傷災害區域時,這些畫面映入記者眼簾。實 際情況是,很多時候記者為了維持客觀專業形象,即便心裡產生情緒衝突,悲傷、 難過會在專業的規範下被壓抑,他們會盡可能地擱置情緒。陸逸馨(2008)說到 抽離個人情緒是為提高產製新聞效率,卻有可能產生創傷壓力。Puente 等人(2013, p. 111)發現採訪智利大地震的記者重視資訊價值勝於個人情緒價值, 「自我指示 因素」 (self-referential factor)自動地誘發記者抽離情感。這或許是記者後天生成 的一種慣習。 但是在創傷情境裡,澳洲記者 Gary Tippet 說: 「記者先身為人,其次身分才 是記者」 (Massé, 2011, p. 116) ,一語道出記者的「關懷」天性不應該隱藏。而且 報導呈現若以受創傷者的角度為主,移情式報導反而能使閱聽眾更加理解受難者 的感受與經驗(Dart Center, 2005) 。實際上對於記者展現情緒的適切性,與如何 權衡情緒輕重表現於報導中的爭論一直存在,有一群記者認為不受眼前的創傷情 景影響,是專業記者的表現、另有一群記者認為適當地將感同身受的情感置於報 導中,是更趨近於災難真實的展現(Massé, 2011)。記者情緒可以轉化為關懷與 同理心訴諸於報導中,在新聞產製裡體現出關懷意涵。.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新聞記者的關懷和同理心展現,在 2010 年海地地震時受到質疑,學者 Stephen Ward(2010)提問,記者情緒應該到哪裡?濫用情感吸引觀眾注意、提高記者 自我評價的報導陸續出現。類似情形在八八風災,林照真(2009)觀察電視新聞 記者協助孩童搭上救援直升機,並刻意製作成一則新聞,其意在吸引眾人目光提 高收視率。因而新聞記者看似正義、具有人道救助精神的表現僅是作秀。Ward 進一步說到,客觀中立的報導無法說出好故事,是個過時的概念,但個人情緒也.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i n U. v. 不應該被強化與濫用在報導中,必須以具事實基礎的批判分析和傳統客觀精神互. engchi. 為驗證、參照,僅偏向其中一種態度趨向是危險的,對於情緒性報導都應該抱持 懷疑態度。 另一方面,記者情緒展現並不僅是透過新聞報導,在報導之外記者面對創傷 情境,善意的行動該不該涉入到新聞事件中?八八風災時中天新聞的文字、攝影 記者救出被困在翻覆小貨車裡的駕駛,過程全都被製成新聞。研究者無法推論這 則新聞記者的同理心到哪裡,好奇的是救人與否的判斷過程。《華盛頓郵報》記 者 Arthur Santana 在 911 事件時,在搶新聞或是救人間掙扎,他選擇後者(創傷 與新聞研究團隊,2010a);報導海地地震的 NBC 新聞團隊猶豫該不該將食物、 水與電力分送出去,在必須得依賴這些資源傳達災害訊息的需求下,他們沒有這 麼做(Ward, 2010);報導智利大地震的記者則選擇將電力分送出去,支援受災 居民對外聯繫(Puente, et al., 2013)。案例中記者的同理心展現無法從行動結果 斷定,很多時候必須考量適時適地的「情境特殊性」 (Kim & Kelly, 2010, p. 26), 10.

(19) 將環境因素納入權衡過程,救人並不等於是最好的判斷。 採訪報導受創傷者與死者的新聞倫理考量,在新聞攝影上涉及對死者與家屬 的尊重、隱私、二度傷害(許瓊文,2009;Hight, 2007; Morse, 2014) ;採訪方式 的同理心思考、折衷且有益雙方的辦法(許瓊文,2009) 、以尊重為採訪界線(陸 逸馨,2008)和獲取信任(Brown, et al., 2009),又或者是既可以達成新聞報導 職責與兼顧記者個人價值、發揮人道精神的方式,如:拍攝死者時以長鏡頭、具 有意象的其他畫面替代、降低遺體辨識度(Morse, 2014)。當攝影記者拍攝受創 傷者與死者,是以兼顧個人情緒價值與新聞報導發揮人道關懷精神、或是不加思 考倫理層面後的衝動行事,情境特性應該被考量。 特殊報導情境裡,適時適地的新聞專業意理概念被強調,也就是在考慮報導 情境特性後,做出符合新聞記者認為適當的行動與專業意理趨向(Dart Center, 2005; Kim & Kelly, 2010) 。無論是攝影記者的情緒涉入或應對受創傷者、死者的 拍攝方式,是「新聞專業與情緒價值」的兩難,有時新聞專業不能被放大解釋, 有時情緒價值應該被強調,當各種涉及此難題的情況發生,攝影記者如何判斷與 做決定、他們的採訪應變為何。而且無論是資深或新手記者對這些情境的不同報 導方式值得探析。據此,研究者提出第三個研究問題:.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al. n. 新聞記者專業意理. er. io. 第二節. y. Nat. 問題三:電視新聞攝影記者採訪、報導颱風新聞,在「新聞專業與情緒價值」間 如何選擇?採訪的應變方式如何?. Ch. engchi. i n U. v. 本節先依循過往研究對新聞記者專業意理作出定義,隨後回顧專業意理的源 起和發展,歸類出四種專業意理角色價值觀念後,理解四種角色在國、內外研究 的分布情形,並進一步提出跳脫「角色類型」的其他專業意理研究方向。再以攝 影記者專業意理相關研究理解出新聞記者「攝影災難」的特殊情境,及過往研究 至今的不足之處。 一、. 專業意理概念. 專業意理是經過長期培養出來的價值系統,內化成為新聞記者日常新聞製作 的一種指引,雖然偶爾和新聞組織的功能互相牴觸,但大抵上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且專業意理有相當大的自主性,有它自己的規律(李金銓,2005,頁 35) 。新聞 記者的專業意理並非一成不變,隨著時代背景不同、新聞教育、個人採訪經驗的 累積與人際接觸,新聞記者與報導環境互動後,所處之環境成為預測新聞記者專 11.

(20) 業意理轉變之變項,因而專業意理態度會適時適地變化(郭姵君,2010;管婺媛, 2008;蔡士敏,2008;Weaver & Wilhoit, 1996)。 關於新聞記者的專業意理內涵,Weaver 與 Wilhoit(1986)提到包含新聞記 者的角色、價值與倫理三項概念。Johnstone、Slawski 與 Bowman(1976)說明 新聞記者的態度、價值與責任,是彰顯新聞成為「專業」的重要評判要素,且他 們以「媒介功能」區分新聞記者的專業角色。此「媒介功能」檢測量表被後續研 究多所沿用與發展(楊志弘,1992;蕭蘋,1989;Beam, Weaver, & Brownlee, 2009; Brill, 2001; Cassidy, 2005; Chung & Nah, 2013; Weaver, Beam, Brownlee, Voakes, & Wilhoit, 2007; Weaver & Wilhoit, 1986, Willnat & Weaver, 2003)。國內新聞記者專 業意理相關研究,多將此定義為:「記者對於媒介功能及記者角色的信念系統」 (郭姵君,2010;管婺媛,2008;蕭蘋,1989)。. 政 治 大. 因而本研究的專業意理內涵採用與國內研究之相似定義,探究對象為電視新 聞攝影記者,而「信念系統」包含「攝影記者的角色/媒介功能」 、 「攝影記者的 責任」與「攝影記者的實踐倫理」 。同時著重於攝影記者對自身專業意理的解讀, 如同 Shoemaker 與 Reese(1991)探討新聞記者專業性觀點來看,從學者辯論認 定出的專業性意義不全然與記者的實踐目的相期待,而是新聞記者所共享、認知. 立. ‧ 國. 學. ‧. 的新聞專業意涵,與其會如此認知的原因才更為重要。. n. al. er. io. sit. y. Nat. 尤其當電視新聞攝影記者處在危險性高、資源有限及目睹創傷情景的颱風新 聞報導場域,專業意理的實踐有場域獨特性。他們如何拿捏報導分寸與採訪應變, 對於專業意理認知、變化又是如何,是本研究目的所在。. Ch. i n U. v. 新聞記者專業意理研究,從美國 1970 年代初期後大量出現(Beam, et al.,. engchi. 2009)。Cohen(1963, p. 22, 31)最早對各國駐華盛頓的外交記者進行專業意理 研究,發現記者對自我角色有兩種解讀概念,分別為「中立報導者」與「參與型 記者」。Janowitz(1975, pp. 618-619)提出「守門人」及「鼓吹者」兩種角色, 前者強調新聞記者客觀性,力求區隔報導事實與個人意見,為純粹的資訊傳遞者; 後者是對中立客觀報導者的反動,提倡新聞記者必須主動揭露社會不正義之事、 報導符合公眾利益的政府機密且積極介入與調查新聞事件。 Elliott(1977, p. 149)稱兩種角色為「純淨的報導者」與「主動的參與者」 或「意義的傳播者」,前者重視新聞組織的專業規範、儀式化流程與共享的新聞 價值,以達致新聞正確、迅速;後者傾向挑戰新聞組織的專業規範,不惜與組織 或上級主管發生衝突,亟欲強調新聞蒐集、調查、提供背景與分析,在報導中放 進個人觀點與新聞判斷。此兩種新聞記者專業意理角色的呈現,如 Merrill(1977 /周金福譯,2003)截然二分為「客觀」和「主觀」新聞立場,並說到新聞記者 12.

(21) 的想法、世界觀、報導行為與寫作風格源自於此意識形態趨向。 Johnstone 等人(1976, p. 114)在美國 1,313 名新聞記者中,發現「中立」與 「參與」的專業記者意識,為 1970 年代早期美國新聞記者普遍的專業意理型態。 在此兩種專業意理之外,Culbertson(1983, p. 2)藉由過往研究分類與定義,將 專業意理角色分為「傳統型記者」、「理想型解釋者」與「行動者」三類。直到 Weaver 與 Wilhoit(1986, p. 116)擴展 Johnstone 等人的媒介功能態度量表對新聞 記者專業意理的兩種分類基礎,透過分屬在日報、平面媒體、廣播與電視的 1,001 名新聞記者之調查結果,將「參與」型記者正式地再區分出「解釋/調查者」與 「對立/鼓吹者」兩種類型。 隨後國內研究將三種新聞記者專業意理角色類型,即「資訊傳遞者」 、 「解釋 /調查型記者」和「對立/鼓吹型記者」 ,應用在臺灣環保記者(蕭蘋,1989) 、 報社編輯職業角色(楊志弘,1992) 、政治記者(李祖舜,2004) 、社會運動線記 者(管婺媛,2008) 、獨立記者(郭姵君,2010)與報社一般新聞記者(蔡士敏, 2008)之研究,其目標群體相當多元。.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新聞記者專業意理角色研究持續不斷,Weaver 與 Wilhoit(1996, p. 137)有. ‧. 感於學者認為新聞報導應試圖往公共新聞學轉向,創造出第四類新聞記者專業意 理角色─「大眾動員者」(populist mobilizer)。因此,藉由過往對新聞記者專業 意理研究,可歸類四種新聞記者專業意理的角色類型,分別為「資訊傳遞者」 、 「解 釋/調查型記者」 、 「對立/鼓吹型記者」和「大眾動員者」 ,以下將個別分述之。. sit. n. al. er. io. 資訊傳遞者. y. Nat. (一). Ch. engchi. i n U. v. 這一類新聞記者是 Cohen(1963, p. 22)所言的「告知者」 (informer) 、Janowitz (1975, p. 618)的「守門人」 、Elliott(1977, p. 149) 「純淨的報導者」 、Culbertson (1983, p. 2)的「傳統型記者」和 Weaver 與 Wilhoit(1986, p. 137)所提之「資 訊傳佈者」 ,具 Johnstone 等人(1976)所說之中立價值。他們非常強調客觀,並 力求據實傳遞資訊給閱聽眾,讓閱聽眾自行對資訊內容作判斷,意即「新聞記者 必須超越事件之外,排除個人對於事件的偏見及價值觀」,此角色產生源自於美 國自由報業的哲學思維(楊志弘,1992,頁 47-48;Cohen, 1963)。以 Johnstone 等人(p. 230)檢測新聞記者專業意理的媒介功能量表為基礎,強調新聞傳遞「快 速」、「正確」、「娛樂」給「最大群眾的閱聽人」。 為達致客觀報導理想,新聞記者在報導內容呈現上經常以倒金字塔寫作模式、 第三人稱報導立場、兩面並陳及引述當事人說法(郭姵君,2010),無形之中這 些新聞寫作方式,成為此類型新聞記者群體的共有價值與依賴的儀式化工具。且 13.

(22) 新聞記者遵從新聞組織規章、服從上級指揮,依照新聞專業主義信條行事(Elliott, 1977),新聞是為反映現實。Cohen(1963)對此提出警告,過於中立的新聞記 者將侷限於消息來源的資訊餵養,僅能記錄真實而無法理解、解釋資訊意義的內 涵與重要性,易淪為政府的工具。因此,新聞記者傾向過於依賴政府、權勢消息 來源的單一訊息而缺乏自主性。 (二). 解釋/調查型記者. Cohen(1963)對各國外交記者的專業意理研究,已發現由於國家間外交情 形與政策制定背景複雜,若要讓閱聽眾理解外交新聞與政策報導,適當的背景與 脈絡解釋、政策分析是必要的。因此,儘管 Cohen 並未將新聞記者的「解釋性」 角色置於參與型專業意理中,卻已彰顯解釋型新聞記者的存在功能。雖然這一類 新聞記者可以陳述個人意見,卻不意味著將這些意見強加給閱聽眾,這也是「解 釋/調查型」記者與「對立/鼓吹型」記者的不同點(Weaver & Wilhoit, 1986)。.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Johnstone 等人(1976)說明此類型記者具參與價值,及 Culbertson(1983, p. 2)稱為「理想型解釋者」 。新聞記者會加入個人詮釋、對事實加以分析顯示出新 聞的重要性,且記者具備主動性與創造性地參與新聞價值的發展(楊志弘,1992;. ‧. Johnstone et al., 1976)。他們並不以呈現新聞真實而滿足,而是力求揭發出所有 的真實,並尋求具有「關聯性」的所有新聞,以社會科學或其他不同學術方法分 析、解釋與調查新聞的意義(蕭蘋,1989;Johnstone et al., 1976)。如同 Argyris (1974;轉引自 Culbertson, p. 4)所言之「研究型記者」,尋求新聞報導的因果 關係與所有涉入的事件為目的,再以 Johnstone 等人(p. 230)分類的媒介功能, 包含積極「調查政府的宣稱與陳述」 、 「對複雜的問題提供解釋、說明」 、 「討論正. n. al. er. io. sit. y. Nat. 在發展中的國家政策」。 (三). 對立/鼓吹型記者. Ch. engchi. i n U. v. 「對立/鼓吹型」記者與「解釋/調查型」記者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前者強 調後者所沒有的積極參與過程,如 Cohen(1963, p. 39)所研究的外交記者已是 「過程的促動者」 ,試圖影響決策者與閱聽眾觀點、Janowitz(1975, p. 619)提出 之「鼓吹者」、Elliott(1977, p. 149)的「主動參與者」、Culbertson(1983, p. 2) 的「行動者」與 Merrill(1977/周金福譯,2003,頁 23)所稱之「存在主義」 新聞記者。他們自詡為政府的第四部門,站在政府與決策者的對立面,是公眾與 利益團體的代表(Cohen, 1963)。 此類型新聞記者的參與方式有兩種,其一為「政府的批評者」或「對立者」, 如看門狗角色,監督並評論政府的決策過程、運作及錯誤政策,藉由新聞報導對 不適任的政府官員施加壓力使其離職、或主動參與決策過程以影響決策結果。另 14.

(23) 一種為「政策的鼓吹者」 ,新聞記者大多藉由報紙專欄或社論表達對政策的意見, 試圖影響政府與公部門的意見與行為(楊志弘,1992;Cohen, 1963, p. 33, 36)。 新聞記者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強調記者不只是旁觀者,而是人民的保護者, 更具有使命感,欲藉由新聞工作改變這個世界(楊志弘,1992;蕭蘋,1989)。 他們反對新聞組織的規範信條、抗拒所謂新聞專業性對記者的報導束縛,傾向投 入全我於新聞報導中,創造個人報導風格與特質(Elliott, 1977; Merrill, 1977/周 金福譯,2003)。以 Weaver 與 Wilhoit(1986)區分出的媒介功能,是站在政府 與大企業的對立面,批評、監督、鼓吹,進而影響政府的決策過程。 (四). 大眾動員者. 這一類新聞記者類似於從事公共新聞報導的記者。他們是社區導向型的小媒 體,看重社區民眾的意見反映與投書,並藉由新聞報導讓公眾意見「發聲」,發 展社區對重要議題的關注。記者也會主動設定新聞報導議題,試圖影響公眾議題 與公眾意見,同時在培養社會大眾文化素養與興趣之餘,不忘提供娛樂的媒介功 能(Weaver, et al., 2007; Weaver & Wilhoit, 1996, p. 146) 。大眾動員者的新聞記者 具有四項重要媒介功能,分別為「設定公眾與政治議題」 、 「讓公眾透過報導表達.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意見」 、 「刺激/動員公眾對新聞事件的參與」 、 「指出對社區或議題的可能解決辦 法」 (Weaver, et al., p. 140)。. y. Nat. sit. n. al. er. io. 四種新聞記者專業意理的分布情形,在 1990 年代末期前,多以前三類專業 意理角色作為檢視記者的分布群落;後期加入第四類大眾動員者做更細緻的區分。 Johnstone 等人(1976)探析出新聞記者更認同參與型專業意理;Weaver 與 Wilhoit. i n U. v. (1986)發現解釋/調查者意理是新聞記者的主流價值觀,資訊傳遞者角色次之, 而對立/鼓吹型專業意理末居最後,但新聞記者至少都兼具有一種至兩種以上的. Ch. engchi. 專業意理角色。然而,新聞記者可能心存多種專業意理角色趨向,卻通常只有一 種趨向具有決定性的主導力量(Merrill, 1977/周金福譯,2003)。 納入大眾動員者後的專業意理角色分布,Weaver 與 Wilhoit(1996)對分屬 雜誌、新聞通訊社、日報與週報、廣播與電視的 1,154 名新聞記者進行調查,發 現解釋/調查者比例最高(62.9%),資訊傳遞者次之(51.1%)、對立/鼓吹者 (17.6%)和大眾動員者(6.2%)皆佔據少數。Weaver 與 Wilhoit(p. 141)進而 得知記者具有「多元」角色,他們同時兼具二至三種以上的核心角色價值觀。 Weaver 等人(2007)研究承襲自 Weaver 與 Wilhoit(1996)而來,比對新聞記者 專業意理角色變化,在 1,149 名新聞記者中,解釋/調查者最多(62.6%) ,對立 /鼓吹者次之(18.6%),資訊傳遞者(15.6%)和大眾動員者(10.4%)皆少。 他們推測資訊傳遞者比例大量下降之因,為即時科技發展超越記者更新訊息的速 15.

(24) 度,且大眾動員者的上升呈現出另一派公共新聞學的崛起。 Brill(2001)對 12 家新聞媒體的 701 名報社記者、線上記者進行問卷調查 與部份訪談,發現兩方高度重視資訊傳遞者功能,而線上記者最不重視對立/鼓 吹者,在解釋/調查者功能的比例上亦低於報社記者許多,至於大眾動員者「讓 公眾表達意見」受到兩方重視。同樣對線上與報社新聞記者進行調查的 Cassidy (2005),得知雖然兩方皆重視資訊傳遞者與解釋/調查者角色,但報社記者對 後者在乎程度較高;對立/鼓吹者受到兩方中度重視,大眾動員者比例最低。 Willnat 與 Weaver(2003)從駐華盛頓與紐約市的各國外交記者中,發現各 國記者傾向解釋/調查者角色的媒介功能;美國記者則兼具資訊傳遞者和解釋/ 調查者角色的部分功能。考量到新聞媒體的環境變遷,Beam 等人(2009)以小 組研究(panel study)方式從同一新聞記者群體抽樣,並比較 2002 年與 2007 年 的專業價值變化,發現新聞記者相較於過去看中媒介對國際事件與國家政策的解 釋、分析(解釋/調查者),轉移關注公眾利益與議題發展(解釋/調查者和對 立/鼓吹者),在記者角色上更為與政府對立。.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比對公民新聞記者與專業記者的 Chung 與 Nah(2013, p. 277) ,參考 Weaver. ‧. 等人(2007)對大眾動員者定義的四項媒介功能,另外發展出「公民者」 (civic role) 角色,結果顯示公民記者認為大眾動員者和公民者角色最為重要,而專業新聞記 者傾向資訊傳遞者和解釋/調查者。. sit. y. Nat. n. al. er. io. 另一方面,有些研究並未使用此四類新聞記者專業意理角色的名稱或分類, 在基於研究對象特性而自行建立的角色類目,追溯背後所含核心價值實際上源自. Ch. i n U. v. 於類似的觀點與信念。如 Hanusch(2011, pp. 676-678)探討旅遊新聞記者的角色. engchi. 與媒介功能認知,分類為「文化中介者」,旨在解釋外國文化與破除刻板印象, 並提升讀者的跨文化知識(解釋/調查者) ; 「批評者」為懷疑的觀察者,批評旅 遊工業並指出相關聯的社會、政治議題(解釋/調查者) ; 「資訊提供者」為純粹 地報導旅遊經驗(資訊傳遞者) ; 「娛樂者」包含提供輕鬆與樂趣的資訊內容(資 訊傳遞者);「旅遊者」意在鼓勵、刺激讀者動身旅遊(大眾動員者)。 在食品安全新聞議題上,Prades、Farré 與 Gonzalo(2014)以新聞專業價值 (客觀、公眾利益、自主性、立即性與新聞倫理)比較在 Web2.0 網路環境中新 聞記者與部落客之角色。前者認知媒介功能為據實傳遞資訊且服從新聞專業價值, 傾向資訊傳遞者;部落客則分為專業與業餘兩類,他們同意專業價值為訊息內容 帶來的可信度,部分部落客具備近於專業記者的價值觀,顯示出新聞記者與部落 客間的角色模糊。. 16.

(25) 國內新聞記者專業意理研究中,蕭蘋(1989)對臺灣環保記者進行專業意理 傾向探析,發現資訊傳遞者比例最高,解釋/調查型記者次多,而極度偏向改革 者比例最少。此外,臺灣地區報社總編輯職業角色,經楊志弘(1992)初探性研 究結果傾向資訊傳遞者,次為解釋/調查者,最後為對立/鼓吹者。李祖舜(2004) 以深度訪談探究媒介組織與外在環境對報紙政治記者專業價值的影響,以及編輯 室內控機制和記者專業角色的認知、工作滿意度。其結果為新聞專業不敵政治正 確,部分記者死守專業自主、部分記者主張階級權力關係,不提新聞專業只問利 害關係、其他的記者則在兩者間游移擺盪。 至於以生命史作為研究途徑,探析臺灣新聞記者專業意理轉變過程之研究, 蔡士敏(2008)建構出自立事件中 7 名核心記者的職業生涯圖像,他們分屬於鼓 吹/對立型及解釋/調查型的專業意理角色。管婺媛(2008)對 5 名臺灣 1980 年代《自立晚報》社會運動線記者做專業意理研究,發現他們全屬於鼓吹/對立 型新聞記者。而郭姵君(2010)對 3 名從主流媒體出走後成為自由記者的個案進 行生命史探析,他們的專業意理隨著個人經驗與環境變化有所轉折,基本上皆為 參與型記者,依每個人對新聞事件的涉入程度不同可再分為解釋/調查者與對立 /鼓吹者。.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整體而言,上述國內、外新聞記者專業意理研究有「框架」可循,以量化或 質性研究方法獲致記者專業價值觀,最終會被四分歸類。儘管將新聞記者生命經 驗的脈絡性考量納入專業意理轉變過程,但制式化的分類角色時而難以彰顯記者 視報導環境而萌生、創建出有別以往的專業意理價值。不同於上述研究用四類型 歸結新聞記者的角色,有些專業意理研究朝向不被容器所囿,端視報導環境、歷 史背景與記者採訪智識等不規則地發展著。.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臺灣新聞記者的專業意理價值,鑲嵌著政治社會歷史流動的韻味及媒體變化 的價值型態。邱家宜(2014)以四項重要新聞獎之得獎者作品紀錄,反映出民國 89 年前新聞記者在政治當道和新聞媒體間接宰制下的新聞獎給獎方向中,隱含 記者在符應政治體制、新聞環境下嘗試突破言論困境卻鮮少得志的情懷、記者為 文批判國家體系、衝撞媒體商業化的專業自覺遠高於新聞獎對記者專業角色的標 準;民國 89 年後非主流媒體的獨立記者翻轉新聞獎給獎方向,專業意理在主流 媒體外更具社會實踐動能。從新聞記者己身實踐、認定出的專業意涵更具主動性 且與時俱進。 新聞現場考量是另種例子。災難、創傷情境現場之人、事、物自然反應出的 新聞倫理問題各異,陷入難題中的記者如何與之應對,端視記者自我所持的倫理 標準、採訪智識在此時此刻的判斷(Amend, Kay, & Reilly, 2012; Muller, 2010)。 研究者所在意的颱風場域,在卡崔娜颶風重災區的紐奧良報紙 Times-Picayune 17.

(26) 的災民記者連結在地關懷,創建出別於一般記者的專業意理價值。災民記者是新 聞故事的一環,他們積極釐清、糾正其他媒體對當地的錯誤報導,並且對立於政 府與企業,從已身採訪經驗和在地情感裡斡旋出適地、適時的參與者價值伸張 (Usher, 2009) 。新聞記者秉持的倫理標準會隨經驗而變、所處之情境無從複製, 災難報導裡記者的專業意理自然也適時、適地、適物、適人而生。 例如 Puente 等人(2013)研究智利大地震的新聞記者,在意識到身為報導 者之外,亦抱持有提供災害區域協助、減輕受創傷者痛苦的義務,他們支持受創 傷者和解決災區對外聯絡問題,發揮媒體的照護功能。也有新聞記者當起「說故 事者」 (Storyteller) 、 「分析者」 (analyst) 、 「歷史紀錄者」 (historian)與「目擊者」 (witness)角色,他們傳達的媒介功能是透過新聞報導喚起閱聽眾意識、建構新 聞故事及獲致災難問題的解決方案(Amend et al., 2012, p. 240)。這些自然而生 的新聞記者專業意理不再被欠缺彈性的傳統四類專業意理角色所定論,但是傳統 角色難能可貴之處在於其內含的媒介功能,可說是專業意理價值的基礎源頭,甚 而是眾多新聞記者伸張出新價值的「原型」。. 立. 攝影記者專業意理. ‧ 國. 學. 二、. 政 治 大. ‧. 新聞媒體的文字記者向來是專業意理研究的主要對象,過往四類新聞記者專 業意理角色價值觀來自新聞故事的「文字論述」力量,透過攝影記者「如何拍」 及「拍什麼」新聞照片、影像的過程中,蘊含專業意理價值及媒介功能內涵鮮少 被凸顯。眾多研究以「新聞記者」為對象進行專業意理探析,並無明顯區分「攝 影記者」和「文字記者」的工作差異,又長久沿用媒介功能量表概括受測對象, 兩者的特性、差別無從呈現。而國內以報社社會運動線記者、政治記者、一般新. n. er. io. sit. y. Nat. al. i n U. v. 聞記者及獨立記者為深度訪談對象的專業意理研究(李祖舜,2004;郭姵君,2010; 管婺媛,2008;蔡士敏,2008) ,這些記者或許身兼攝影記錄工作,卻依然欠缺 以新聞攝影者的視角、或兼具攝影及文字記者於一身者的專業意理樣貌。. Ch. engchi. Muller(2010)深度訪談新聞媒體的文字、攝影記者、編輯與導播等新聞工 作者,在 2009 年澳洲維多利亞省「黑色星期六」(Black Saturday)森林大火中 遇到的報導倫理難題,美中不足的是這些第一線新聞記者陷於人類極大苦難情緒 時,如何接近受創傷者、報導他人私領域、協調多方壓力的情境裡,文字與攝影 記者個別心聲在媒體人員的集體共識下顯得一致,攝影記者獨有的報導難題依然 隱沒。相較以攝影記者為主角的 Kim 與 Kelly(2010) 、Morse(2014)研究,明 確道出新聞記者於災難、創傷情境攝影他人隱私及太過殘忍的畫面、細節,真實 地記錄反倒對大眾、死者和家屬造成傷害及缺少尊重。由此可知,攝影記者的專 業意理價值得考量「如何取景呈現災難、死者、受創傷者」行動下的倫理選擇。. 18.

(27) 攝影記者在權衡報導情境條件後,處理新聞報導倫理難題的方式,是從已身 採訪智識和新聞倫理標準出發,導引出他們認為兼顧採訪義務及倫理的行動,卻 可能被大眾認為欠缺新聞道德。例如:有協助者在場、報導對象有強烈自我犧牲 意圖及記者無法介入事件的條件下,攝影記者不會協助生命危急的報導對象 (Kim & Kelly, 2010, pp. 27-28),這是他們認為此時此地攝影記者存在的專業意 理價值─記錄及傳遞新聞。意謂「攝影記者─現場─專業意理」中記者心智與報 導場域互動後,其專業意理價值可能產生維持一致、增強、減弱、改變或微調。 新聞現場若是災難事件,記者得承受來自編輯室、同業、政府和倖存者多方 壓力湧入而成的「漩渦效應」(maelstrom effect; Muller, 2010, p. 7);颱風新聞情 境也存在自然環境挺進困難、環境資源侷限及無法避免的創傷情境,結合攝影記 者、災難與專業意理的研究少,國內研究更是缺乏。僅有電視新聞攝影記者在「意 外災難事件」及「血腥、暴力、不雅新聞」的拍攝經驗裡,「先拍再說」以免獨 漏影像的群體默會知識,使過度真實的影像依賴後製效果補足取景上與媒體法規 的落差,實際的兩難經驗在迫於收視率壓力,救援或拍攝、如何降低受害者家屬 二度傷害、及現場連線如何即刻處理不適合的影像播放問題,攝影記者應對出不 同樣貌(楊子毅,2006)。而陸逸馨(2008)亦發現攝影記者對編輯室下達偏離 真實的報導方式感到身心俱疲,在堅守新聞專業或追隨人道關懷的倫理衝突中,.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以尊重受創傷者的角度衡量報導的適切性。國內研究偏向攝影記者在災難事件裡 遇到新聞倫理、道德面的現場解題。. y. Nat. sit. n. al. er. io. 除此之外,便是不在災難新聞場域的臺灣攝影記者專業性研究。這些研究以 平面攝影記者為主,他們認知出兼具攝影個人風格和新聞意義、培養採訪與文字 表達能力、工作自主、加強專業知識、有獨立挖掘新聞的能力、成立專業組織及. Ch. i n U. v. 堅守勿介入、安排影像的專業倫理(許靜怡,2002)、記錄、證據、快速傳遞訊 息(黃義書,2004)是攝影記者重要的專業意義與努力達致的目標。此類型研究 在鉅觀媒體環境下,從攝影工作的知識、技術、倫理與承諾面探究專業性意涵。 進一步從平面攝影記者勞動條件觀察出記者的專業焦慮,競爭壓力下攝影記者時 而淪為拍照技術工,商業利益剝削記者的職業主體性,專業價值難以伸張(潘俊 宏,2010) 。 「專業性」如同醫師、律師等職業,以達成理想的攝影記者專業形象、. engchi. 社會地位為目的,而「專業意理」是攝影記者內化於心的工作指引、價值系統, 容許價值觀的變動與衝突,兩者的「專業」意義不盡相同。. 三、. 小結. 研究者回顧新聞記者專業意理研究的四種角色,並在四種角色研究之外,考 量災難新聞、颱風報導現場的特性,或許讓記者萌生、創建出新的專業意理價值。 19.

(28) 而攝影記者的專業意理行動層面,在拍攝、記錄受創傷者、死者等創傷情境當中 的新聞倫理問題自當納入專業意理的探討。 本研究並不以將電視新聞攝影記者歸為四種角色中的任何類型為目的,而是 考量攝影記者的報導屬性與文字記者不同,前者以新聞影像畫面敘事,後者透過 文字、口白傳遞說明、解釋性訊息。因而探究攝影記者的專業意理,會透過他們 的實戰經驗、內心報導價值觀與拍攝影像的方式、手法呈現出適時適地的專業意 理內涵。最後研究者提出第四個研究問題: 問題四:電視新聞攝影記者採訪、報導颱風新聞時,專業意理如何展現?.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0. i n U. v.

(29) 第參章.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選擇關乎能否直接回應研究問題核心,本研究認為颱風新聞「情 境特殊性」在每位電視新聞攝影記者身上有不同的經驗,是形塑專業意理的重要 場域。研究目的為描述攝影記者在環境侷限裡的身體傷害、情緒壓力經驗與採訪 應變,需要細緻地討論情境特殊性的「環境內容」以回應研究問題。因此,研究 者將採取質化研究,透過深度訪談法理解攝影記者的經驗。本章分為兩節,第一 節提出研究方法,第二節說明如何選擇受訪者。. 第一節. 研究方法之選擇. 治 政 大 新聞記者專業意理探討多使用量化研究方式,以問卷調查大量新聞記者群體, 立 而新聞記者的回應僅侷限在封閉式的問題中。其目的是透過因變項與自變項操作, ‧ 國. 學. 對數字與類目進行統計和比對,以證實研究所提出的假設和獲得普遍性結論。由 於量化研究多半沒有納入新聞記者個人報導經驗與環境互動過程,忽略群體內個. ‧. 人差異及專業意理在不同環境、個人經驗背景積累下產生變化或協調的過程,欠 缺記者的個人詮釋和理解。. y. Nat. sit. n. al. er. io. 對於企圖蒐集電視新聞攝影記者在颱風新聞場域報導實踐行為的本研究,關 心新聞現場的情境特性,對攝影記者個人層面的專業意理影響、採訪行為的權衡 與轉變。這些經驗具有個人獨特性,並非所有的新聞情境特性皆會對記者造成影. i n U. v. 響,且即便對新聞記者產生影響,他們的反應不會全然一致,勢必有一套自我解 讀、應變方式與認知,是透過個人與報導環境互動、累積而來。而這些經驗通常. Ch. 必須透過質化研究的方式蒐集。 一、. engchi. 質化研究方法. 「質的研究」適合從被研究者的經驗角度出發,進行細緻、動態的描述性分 析,關注他們的心理狀態和意義建構;相較於「量的研究」以數字、計算和統計 分析得致推論結果,前者注重主體差異性與其和環境互動的脈絡(陳向明,2002) 。 因而質性研究方法主要目的為探索、解釋或描述(Marshall & Rossman, 1999/李 政賢譯,2006),探索不同個體在不同環境脈絡,創造出個別經驗之集體累積, 並建立豐富的描述。 在方法上,研究者與受訪者在信任基礎上進行互動,藉由受訪者口述經驗與 言談舉止,蒐集豐富的口語、表情與非語言肢體表現資料,從中發現共享的意義 21.

(30) 價值。適合以研究者會長期或短暫地出現、進入受訪者生活當中的方式,接近人 們的行為與研究自然情境(劉駿州,1994;Marshall & Rossman, 1999/李政賢譯, 2006)。 回到本研究的研究問題,有三項必須思考之處。首先,研究者整理出的颱風 新聞報導場域情境特性,是藉由過往國、內外研究、案例的發現而來,傾向整體 與概念性特徵,需要透過電視新聞攝影記者的經驗,豐富起更細緻的情境內容。 第二點為攝影記者個人差異性問題。有些記者認為某些情境特性會使他們產 生採訪報導的猶豫、改變,有些記者會認為無傷大雅或是依照過往的經驗行事, 這些改變傾向個人性,也就是說,他們並不會採取相同的應變方式或專業意理價 值觀念。如此改變是攝影記者與報導環境互動的動態過程,研究者必須納入多重 面向參雜而成的複雜脈絡考量。最後一點為,採取開放式的質化研究方法可蒐集 到豐富的資料內容,對屬於初探性研究而言,較能發現過去研究所未得知,卻是 臺灣電視新聞攝影記者所認知為重要的層面。.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因而質性研究的優點為(1)特別重視脈絡、自然情境的價值;(2)適合用 來作為探索或描述性的研究; (3)最能夠深入探索參與者生活經驗當中的豐富意. ‧. 義;且「聚焦於個人生活經驗的研究類型」,大多會採取深度訪談策略以捕捉個 人經驗的深層意義(Marshall & Rossman, 1999/李政賢譯,2006,頁 78) 。其優 點正好符合本研究考量,故研究者將採取質化方法的深度訪談策略作為蒐集資料 的途徑。. sit. n. al. er. io. 深度訪談法. y. Nat. 二、. Ch. engchi. i n U. v. 質性研究中蒐集資料的方法有訪談、觀察、實物分析、口述史、敘事分析與 歷史法,前三項是最常使用的方式(陳向明,2002) 。本論文將採用深度訪談法, 對電視新聞攝影記者進行訪談。雖然個人深度訪談的樣本數較少,但已足夠獲得 大量資料,對於初探性研究而言,可以不受到概念意義的侷限,即受訪者可以針 對問題回答多樣化內容。而深度訪談是從受訪者角度出發,逐漸浮現他們對於研 究探討現象的可能觀點與意義關聯(Marshall & Rossman, 1999/李政賢譯,2006), 這些蒐集到的資料包含較完整的脈絡與深度。 深度訪談不同於日常生活談話,前者是具有特定目的、規則和主題的研究型 交談(陳向明,2002),且資料透過研究者與受訪者的語言互動獲得,語言既是 蒐集資料的工具,也是被分析的客體。至於在訪談過程中,錄音與手寫筆記是常 被用來記錄資料的方式。. 2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相關新聞刊登於 中廣新聞網、YAHOO奇摩新聞】. 2019年1月30日

[r]

[r]

先天生理的變因 家庭功能失衡 班級氛圍不佳 社會媒體誤導 價值觀念的偏差 單親家庭增多 欠缺成功經驗 錯誤楷模學習 人格特質所導致 親職教育不彰 學習動機低落

能預防天然災害(如颱風、水 災…等)對調理場所所發生 的影響及發生災害狀況的緊

1、曾擔任以國家、重要城市為名,至少以二個版面以上刊登國際 新聞,且發行對象以全國或全球讀者為目標之平面媒體或通訊 社(例如:《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影片: 20210601 公視手語新聞 - YouTube.

市、縣 (市)政 府或其 委託計 畫之社 工人員 訪視評 估確有 經濟困 難,且有 就業意 願之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