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採訪安全與資源不足的應變之道

二、 滲入新聞現場的編輯室內控壓力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4

訊,而資淺受訪者 F 可能耗費時間與力氣,卻獲得不到預期的新聞價值。但是

「白跑一趟」是親身到場後才能真正知道災害程度,就此判斷訊息真偽,亦對混 亂資訊的查證有所助益。颱風災難初始階段,紊亂、不確定的訊息依賴官方單位、

新聞媒體的查證以過濾錯誤資訊,新聞記者此時成為釐清雜亂訊息的中介者,成 為救援單位獲取災難訊息的窗口,體現媒體過濾資訊的功能。

二、 滲入新聞現場的編輯室內控壓力

編輯室對前線新聞記者的指揮,不僅在颱風新聞報導時發生,從日常例行的 報導事件就可看出展現於其中的編輯室權力刻痕。但是,編輯室的權力運作在颱 風報導競爭場域裡,在「災難畫面競爭」下,會透過更密集的「時效壓力」控制 新聞記者的報導行動。或者是這些習焉不察的指導方針,已經內化為攝影記者的 實踐和思考邏輯,有時更是記者權衡涉險的變項。

當源於編輯室的壓力進入新聞現場,無非不是一種對前線攝影記者的環境侷 限,使攝影記者嘗試突破由內而外的報導限制,產生出應變資源限制與不安全採 訪情境的方法。訪談發現,有些攝影記者的採訪應變之道,不如研究者當初所想 的單純,他們會以不正派的辦法完成主管交辦事項、或是躲避環境風險。

(一)背景:編輯室對外感知落差下的應變之道

新聞編輯室與前線攝影記者存有明顯的「空間」與「時間」感落差,這是新 聞記者勞動困境的前提。編輯室透過現場文字記者的電話回報描述、及監看電視 牆的新聞畫面感知前線現場,無法全然體會攝影記者的地理環境和風險。當這一 層落差在即時更新、新聞網擴大,並與他台電視新聞頻道競爭時,編輯室內控壓 力便會滲入前線新聞記者的風險判斷與採訪應變中,影響他們的行動決定。

舉例而言,1999 年九二一地震,災區記者廖志晃(1999,頁 31)為文抒發 編輯台與災難現場的感知落差,兼具災民身分的記者,很少獲得自家媒體的關懷 與同理支持;在新聞處理方面,則寫到:「編輯台沒有人到過現場,光憑記者的 敘述做新聞,又怎能貼近災難的問題核心?」。同樣的關懷與同理對可能遭遇環 境資源侷限和危險的前線攝影記者而言亦備受忽略。

他們普遍都是想說,我想得到那你就應該要拍得到,或是說別人有為 什麼你沒有,可是他就忽略到說,這所謂別人有你為什麼沒有的過程,

是有些人已經到了明知道危險不要命的往前衝……(受訪者 E)

你沒有辦法拒絕編輯台的要求,因為他們沒有在現場,所以不會知道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5

現場的情況,……你跟他們講說這地方很危險,隨時都會崩下來,他 們也不懂啊!他們覺得說,那然後呢?你做完就趕快走啊!殊不知一 個 stand 又不是馬上就可以做好,可能要做個兩、三次……(受訪者 F)

另一方面,有攝影記者認為編輯室主管的指導判斷有「彈性」。正因為沒有 親臨前線的他們不清楚現場狀況與記者所在條件的難處,因而透過文字記者或攝 影記者向主管回報的細節程度便很重要,主管也會適時地理解記者的處境。

自己都要判斷的,因為長官都在裡面,他怎麼知道你在現場是怎麼樣,

如果說你只是輕描淡寫,他當然覺得 ok,可這是記者自己個人的錯。(受 訪者 D)

編輯室對外部環境的美好期待與災難影像框架,使前線記者不得不往前,這 是記者涉險的考量因素、或說是每位新聞記者的採訪驅力。反之,編輯室的災難 感知落差也會變成記者的優勢,攝影記者不全是被動地受到編輯室指揮。當遇到 不安全的指派任務或壓力時,前線記者才是身處颱風情境的感知者,此時他們如 同 Puente 等人(2013, p. 117)所言「自我編輯」(self-edit)機會增加。不僅新聞 故事、在地訊息由記者自行挖掘、決定向主管回報與否,又當他們回報資訊時,

可用自身「在場優勢」說服、躲過不安全的指派。適當地善用編輯室對環境的糢 糊、不知情而避開風險。

家裡可能會說 TVBS 有這個畫面,要不要去拍?如果家裡傳這個回來,

我們會跟他說,進不去了,不管可不可以進去,都回答他說進不去,

因為再進去是有危險的。(受訪者 I)

沒有文字記者在旁邊 push,也沒有別家在那邊一定要爭,就我一個人,

我意思是說今天我有沒有拍到,我說了算。我今天沒有拍到,我可以 編各種理由跟長官回覆說,因為怎樣就沒有拍到,他也不曉得我是真 是假,我就是用自己的方法去溝通……。(受訪者 A)

換言之,編輯室與前線攝影記者的環境感知落差,有時反而讓記者藉此劣勢 握有主動解釋權的優勢。

(二)時效壓力下的應變之道

颱風期間,電視新聞截稿時間不只以午間、晚間新聞為主。新聞台會密集地 調派新聞記者、加開新聞版面時段,爭取高收視率,是臺灣電視新聞頻道的黃金 定律(林照真,2009),收視率競爭驅力下,電視新聞台渴望獲得即時、新鮮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6

畫面。原本的截稿時間將因每小時訊息更新式的馬拉松報導,與 SNG 帶來的影 像即時傳輸功能,壓縮新聞記者的工作時間,使得截稿時間的底線愈顯增加,新 聞記者幾乎每小時都在趕報導進度。

颱風有很多災區是到不了的地方,所以說時效性沒那麼強,你也許拍得 到,可是當下傳不回去,因為它必須要有路程。(受訪者 B)

今天要走山路一、兩個小時的時候,就要考慮到說回程趕不趕得上公司 排播的時間,要去測試,因為採訪過程中,時間很重要……(受訪者 H)

因為他們都在台北,他們可能覺得是從台北車站到 101 這樣的距離,

十分鐘就到。他這中間就一直打電話來跟你說,你們到了沒?要不要 把畫面傳回來了。但實際的情況是我們還在路上,他說怎麼會這麼久?

所以點就是卡在時間的壓力……(受訪者 F)

時間控制在例行的跑線經驗裡,記者最重要是以趕上開播時間為主,但是,

颱風報導場域的時效性在趕上底線之外,會更加凸顯在新聞價值的選擇上,是因 現場災害區域數量多,與僅有單向消息來源、新聞素材的例行報導環境不同。此 時,甚至不用編輯室施壓,內化於心的時效性判準會自動地透過攝影記者的選擇 展現。受訪者 D 傾向以時效判斷新聞報導的價值,挺進距離能否趕上新聞截稿 時間,是他選擇該進入哪個災害地點的衡量因素。

第一個方向過去住戶大概只有個位數,可是比較近;另一個地方距離比 較遠,可是那邊可能是上百戶,你會往哪邊走?真的要看時間,如果說 早上我們就在那邊了,我會先選擇近的,先丟一個,然後在中午之前再 趕去第二個更大的。(受訪者 D)

趕上截稿時間底線的辦法,是盡可能縮短挺進路程所耗費的時間,如:請在 地居民搭載、或連繫救災單位給予支援。不過,即時更新的密集壓力無法同日而 語,有時即便是請內行人協助挺進,亦無法配合編輯室缺乏彈性的時間控制,可 能使攝影記者變相地採用便宜行事的辦法,最大化地縮短挺進距離,既可符合時 效和獲取主管指派的畫面。甚至是透過災害地點的路標象徵指示畫面、或聽取他 人的第二手、第三手資料轉述,佯裝已挺進至災害區域的假象。

很多都以為你在高雄去小林村好像是隔壁一樣。就叫你早上去中午回 來、中午去晚上回來,所以後來你要這樣子,我們就殺進去,看到路 牌有小林村,譬如說小林村還幾公里,最好是上面只寫小林村的,在 那邊做個 stand,就好像代表你去過小林村了。(受訪者 C)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7

我同事就是因為那個地方交通中斷,如果進去再出來,至少要六個小 時,等於跟公司失聯六個小時。那家裡希望他能做新聞,又能連線,

就乾脆叫他不要進去了,就聽轉述的就好,聽其他台轉述、或是聽同 業怎麼講、或者是當地出來的居民怎麼講……他會希望說大概描述一 下,反正隨便用風災的畫面帶過去就好。(受訪者 G)

影像經常被視為證據,足以連結至事實與真相的指涉,但是新聞影像的製作 過程,從來就不會是觀眾會知道的部分。礙於時間壓力,攝影記者透過第二、三 手的消息來源,「重組」新聞所欲訴說的情境現場;但實際上採訪團隊沒有進入 災難區域。此時便涉及攝影記者如何拿捏影像情節的分寸問題,憑著非親眼所見 的目擊能夠忠於事實到何種程度。

如此為趕上時效底線的應變方式,涉及真實性的考量。雖然新聞是透過文字 記者的想法、寫作方式,結合攝影記者的拍攝手法、直覺地抓取重要影像、或參 雜編輯室的報導框架產製而成,新聞在建構下已不再完全真實。但卻非意旨新聞 記者已拋棄真實的產製方式,只是他們究竟可以盡力呈現出幾分的真實性。因此,

未親臨現場則無法查證二手、三手消息來源的真偽、易對從口中或畫面得知的災 害情況照單全收,無法判斷實際情形。

另方面,時間壓力讓初到新聞現場的攝影記者為搶時效,欠缺多餘的時間評 估、觀察環境變化,可能阻礙記者對風險的判斷。受訪者 A 曾因至海邊取景風 浪影像,而被瘋狗浪捲起、嚴重打傷的經歷,在休息三個月後回到職場的他,日 後採訪報導颱風會選擇多花時間偵測、觀察所在位置環境的風險、海浪循環等,

另方面,時間壓力讓初到新聞現場的攝影記者為搶時效,欠缺多餘的時間評 估、觀察環境變化,可能阻礙記者對風險的判斷。受訪者 A 曾因至海邊取景風 浪影像,而被瘋狗浪捲起、嚴重打傷的經歷,在休息三個月後回到職場的他,日 後採訪報導颱風會選擇多花時間偵測、觀察所在位置環境的風險、海浪循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