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6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本研究限制之一為研究方法單一。儘管透過受訪攝影記者所言,觀察他們細 微專業意理變化,但在字裡行間仍發現他們言語裡的無奈,對編輯室壓力妥協的 拍攝方式,經常與記者的倫理道德衝突,長久下來將自我價值貶抑只為「賺錢、

養家」、或慢慢地調整採訪報導方式以調適、轉換心情,這些都可溯及個人生命、

採訪經驗與家庭背景的脈絡。許多細微之處值得透過實際觀察才能理解、完整詮 釋記者報導價值觀的養成與調整、變化過程。研究者認為,本研究可搭配多樣研 究方法,訪談可延伸至個人生命史圖像探析,並長時間參與觀察新聞記者應對編 輯室壓力的方法與影響,凸顯訪談觸及不到的面向,更能與訪談結果相互驗證。

第二為受訪者選擇侷限。12 位受訪攝影記者多半透過前幾位受訪者引薦,

有無線/有線電視新聞頻道、資深/資淺者,但在地區分布上缺少地方記者及女 性受訪者。受訪者的多樣性能反映更多元的結果,如:採訪報導颱風新聞的地方 攝影記者,在地區熟悉度、人脈聯絡網相較台北派遣的記者有利,他們的困難之 處也許是與地方的親近性將衝突記者的專業意理價值。像是 921 地震的地方記者 也是受災戶,被安置於臨時帳篷且工作完後得清理家園,面對同樣受難的親人朋 友經常有幫不上忙的無力感,在地情感連結與密集新聞作業使記者身心俱疲(廖 志晃,1999)。

再者,女攝影記者會呈現異於男攝影記者的經驗,在於生理侷限、編輯室壓 力、調適方法及對專業意理的價值態度,或許會因「女性」角色而有不同展現。

遺憾的是攝影記者職場中,女性畢竟少數而難以涵蓋。缺少此類型受訪者可能使 研究未能完整獲致豐富資料。

最後,研究結果可作為後續研究借鏡之處,涉及新聞記者生命安全的報導場 域在颱風新聞外,突發意外災難事件,如:爆炸意外、地震、或是在社會運動場 域裡,新聞記者受傷來源、判斷風險過程和衡量因素隨新聞類型情境而有差異,

建議未來研究可做區分。再加上研究者於偶然機會下,與其中一位受訪攝影記者 的妻子,論及文字記者採訪報導創傷情境時更有感觸,在涉險衡量過程裡,文字 記者也常成為被展演危險畫面的角色,擔任與編輯室溝通的中介者、新聞故事內 容的架構者等。無論是採訪創傷或危險新聞的經驗,顯然與攝影記者有不同工作 壓力和考量,日後研究將可延伸至文字記者,期待獲得差異於攝影記者的豐富資 料,在未來也可依循新聞記者屬性類別,給予真正需要的協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7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TVBS(無日期)。〈新聞自律規範〉。取自 TVBS 新聞網頁

http://www1.tvbs.com.tw/tvbs2011/page/tvbs_autonomy_standard.html

中央氣象局颱風資料庫(無日期)。〈有發警報颱風列表〉。取自中央氣象局網頁 http://rdc28.cwb.gov.tw/TDB/ntdb/pageControl/ty_warning

王彤勻(2010)。《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從莫拉克採訪經驗看記者的挺進與 勞動》。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柔雅(2010)。《在地與國際新聞災難報導之媒體功能─以中國四川地震為例》。 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景新(2010年9月20日)。〈SNG大風吹 記者搏命中招〉。《聯合報》,C2版。

王靜嬋(2010)。《「社會支持」模式於新聞從業人員採訪創傷新聞事件後壓力調 適之關係初探》。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視(無日期)。〈新聞自律規範〉。取自民視新聞網頁http://news.民 視.com/committee/specification.aspx

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2014 年 4 月 15 日)。〈統計概覽〉。取 自http://morakotdatabase.nstm.gov.tw/88flood.www.gov.tw/work.html

吳嘉苓(2010)。〈第五章 訪談法〉。未出版。

李金銓(2005)。《大眾傳播理論》。台北:三民。

李政賢譯(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台北:五南。(原書 Marshall, C., & Rossman, G. B. [1999].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李祖舜(2004)。《擺盪在政治與專業之間:報紙政治記者對新聞實務與專業角色 的認知》。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周金福譯(2003)。《新聞倫理:存在主義的觀點》,台北:巨流。(原書 Merrill, J. C. [1977]. Existential journalism. New York, NY: Hastings House.)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8

東森新聞(2013)。〈東森新聞內部自律規範〉。取自東森新聞網頁 http://blog.yam.com/newsebc/article/66310283

林照真(1999 年 11 月)。〈無冕王與狗仔隊之間─建立對「警戒線」的新聞專業 認知〉,《目擊者雜誌》,14: 9-15。

林照真(2009)。〈電視媒體與災難管理─災難新聞的倫理困境〉,《廣播與電視》, 31: 55-79。

林照真(2013)。〈台灣電視新聞之災難報導:以「莫拉克」風災為例〉,《新聞學 研究》,115: 141-185。

林慶川(2006)。《資深社會記者面對暴力威脅時的避險策略研究》。臺灣大學新 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錫銘(2004)。〈躲雨 躲石 躲子彈:攝影同仁向前衝 槍戰、水災永遠都在第 一線〉,《聯合系刊》,260: 8-9。

邱家宜(2014)。〈從新聞獎看臺灣新聞記者專業角色(1974-2013)〉,《傳播研究 與實踐》,4(2): 117-173。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

巨流。

徐忠民(1998)。《新聞攝影學》。杭州:杭州大學。

許靜怡(2002)。《深度報導:攝影記者在台灣─專業路漫漫》。政治大學新聞研 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炎(2014 年 6 月)。〈電視新聞如何建構天災:以 TVBS 新聞對莫拉克風災 的報導與產製為例〉,「2014 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台北士林。

張培倫、鄭家瑜譯(2002)。《媒體倫理》,台北:韋伯。(原書 Kieran, M. [1998].

Media ethics: A philosophical approach. New York, NY: Routledge.)

許瓊文(2009)。〈新聞記者採訪報導受害者應面對的新聞倫理〉,《新聞學研究》, 100: 1-55。

許瓊文(2009 年 8 月 28 日)。〈挺進文化的省思〉。取自創傷新聞網網頁 http://traumanewswatch.blogspot.tw/2009/08/blog-post_28.html

許瓊文(2010 年 9 月 21 日)。〈追風的記者〉。取自創傷新聞網網頁 http://traumanewswatch.blogspot.tw/2010/09/blog-post.html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9

郭姵君(2010)。《從組織雇員到獨立記者:三位新聞工作者的專業意理形塑與實 踐》。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區國強(2011)。《攝影•工具•新聞現場—從人與工具的關係探討電視新聞攝影 實務》。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順孝(2000)。〈黑道陰影下的報導策略〉,《傳播文化》,8: 213-251。

陳憶寧(2003)。〈當天然災難可能成為政治災難:策略框架效果再探〉,《中華傳 播學刊》,3: 3-35。

陸逸馨(2008)。《在筆鋒之外─記者採訪災難後的心理衝擊》。臺灣大學新聞研 究所碩士論文。

創傷與新聞研究團隊(2009a)。〈自學單元 1:新聞與創傷〉,取自

http://dartcenter.org/content/%E8%87%AA%E5%AD%B8%E5%96%AE%E5%

85%831%EF%BC%9A%E6%96%B0%E8%81%9E%E8%88%87%E5%89%B5

%E5%82%B7-self-study-unit-1%EF%BC%9A-journalism-trauma#.VOYmDC5 Usy0

創傷與新聞研究團隊(2010a)。〈自學單元 2:報導恐怖主義〉,取自

http://dartcenter.org/content/%E8%87%AA%E5%AD%B8%E5%96%AE%E5%

85%832%EF%BC%9A%E5%A0%B1%E5%B0%8E%E6%81%90%E6%80%9 6%E4%B8%BB%E7%BE%A9#.VOYpgi5Usy0

創傷與新聞研究團隊(2010b)。〈自學單元三:攝影和創傷〉,取自

http://dartcenter.org/content/%E8%87%AA-%E5%AD%B8-%E5%96%AE-%E5

%85%83-%E4%B8%89%EF%BC%9A-%E6%94%9D-%E5%BD%B1-%E5%9 2%8C-%E5%89%B5-%E5%82%B7#.VOYtvi5Usy0

創傷與新聞研究團隊(2011)。〈自學第四單元:災難發生後二十四小時〉,取自 http://dartcenter.org/files/Self-Study%20Unit%204.pdf

黃義書(2004)。《新聞產製場域中的攝影記者─認知、角色、專業權力及生存心 態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子毅(2006)。《電視新聞攝影記者的影像產製:媒體規範與實作經驗之比較》。 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志弘(1992)。《台灣地區報社總編輯職業角色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0

博士論文。

楊惠琪(2008)。《台灣外勤記者採訪安全初探:市場導向下的個案分析及省思》。 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志晃(1999 年 11 月)。〈台北編輯台與災難現場的蒼涼落差〉,《目擊者雜誌》, 14: 31。

熊迺祺(2009)。《新聞記者遭遇職場暴行之研究》。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 所碩士論文。

管婺媛(2008)。《台灣 1980 年代《自立晚報》社會運動線記者的專業意理形成 與實踐》。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庭輝(1991)。《災難報導之新聞價值分析研究─以颱風消息為例─

(1985-1989)》。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駿州(1994)。〈實證、批判、詮釋─三大方法典範初探〉,《新聞學研究》,48:

153-167。

蔡士敏(2008)。《自立事件核心記者的生命故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 文。

鄭郁欣、林佳誼、蔡貝侖譯(2008)。《探究新聞倫理》,台北:韋伯。(原書 Sanders, K. [2003]. Ethics & Journalism. London, UK: Sage.)

潘俊宏(2010)。〈趕新聞遊戲下的真實:攝影記者的勞動處境與新聞專業〉,《新 聞學研究》,105: 247-275。

蕭蘋(1989)。《環保記者專業意理及其影響因素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 士論文。

賴若函(2010)。《奮不顧身下的勞動哀愁:新聞工作者職災類型、成因、組織與 法制之分析》。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芋宙(2013)。《女記者採訪創傷新聞之勞動處境與壓力》。政治大學新聞研究 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Amend, E., Kay, L., & Reilly, R. C. (2012). Journalism on the spot: Ethical dilemma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1

when covering trauma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journalism education. 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 27, 235-247.

Beam, R. A., Weaver, D. H. , & Brownlee, B. J. (2009). Changes in professionalism of U.S. journalists in the turbulent twenty-first century.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86(2), 277-298.

Bennetts, J. (2008). Protecting our journalists: Issues of safety and traumatic stress in the media(A report for the Robert Bell Travelling Scholarship). Christchurch, NZ:

University of Canterbury.

Berrington, E., & Jemphrey, A. (2003). Pressures on the press: Reflections on reporting tragedy. Journalism, 4(2), 225-248.

Brayne, M. (2004). Tackling the macho culture. Retrieved on February, 24 from https://www.yumpu.com/en/document/view/41927387/tackling-the-macho-cultur e-bacp-workplace

Brill, A. M. (2001). Online journalists embrace new marketing function. 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 22(2), 28-40.

Brown, K., Walter, M., & Teichroeb, R. (2009). How to do an interview-When trauma is the topic. Nieman Reports,63(4), 56-57.

Cassidy, W. P. (2005). Variations on a theme: The professional role conceptions newspaper journalists.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82(2), 264-280.

Chung, D. S., & Nah, S. (2013). Media credibility and journalistic role conceptions:

Views on citizen and professional journalists among citizen contributors. 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 28, 271-288.

Cohen, B. C. (1963). The press and foreign polic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ulbertson, H. M. (1983). Three perspectives on American Journalism. Journalism Monographs, 83, 1-33.

Dart Center. (2005). Covering the Tsunami: A frontline club discussion. Retrieved from Dart Center for Journalism & Trauma Web site

http://dartcenter.org/content/covering-tsunami-0#.U7-fF_mSzX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2

Elliott, P. (1977). Media organizations and occupations: An overview. In J. Curran, M.

Gurevitch, J. Woollacott, J. Marriott, & C. Roberts (Eds.),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pp. 142-173). London, UK: The Open University Press.

Griffin, M. (2010). Media images of war. Media, War & Conflict, 3(1), 7-41.

Hanusch, F. (2011). A profile of Australian travel journalist’s professional views and ethical standards. Journalism, 13(5), 668-686.

Hight, J. (2007). Five steps to covering a disaster effectively. Retrieved from Dart Center for Journalism & Trauma Web site

http://dartcenter.org/content/five-steps-to-covering-disaster-effectively#.U9W8__

mSzXs

Hsu (2013). The emergence of "star disaster-affected areas" and its implications to disaster and communication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A Taiwan example from Typhoon Morakot. Natural Hazards,69(1), 39-57.

IFJ, (2009). Perilous assignments: Journalists and media staff killed in 2008. Brussels, B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Journalists.

IFJ, (2010). End of a deadly decade: Journalists and media staff killed in 2009.

Brussels, B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Journalists.

IFJ, (2011). Gunning for media: Journalists and media staff killed in 2010. Brussels, B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Journalists.

IFJ, (2012). The last dispatch: Journalists and media staff killed in 2011. Brussels, B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Journalists.

IFJ, (2013a). In the grip of violence: Journalists and media staff killed in 2012.

Brussels, B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Journalists.

IFJ, (2013b). In moral danger: Journalists and media staff killed in 2013. Brussels, B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Journalists.

Janowitz, M. (1975). Professional models in journalism: The gatekeeper and the advocate. Journalism Quarterly, 52(4), 618-626.

Johnstone, J. W. C., Slawski, E. J., & Bowman, W. W. (1976). The news peoele: A sociological portrait of American journalists and their work. London, UK:

University of Illinoin Pres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3

Kalter, J. (1999). The workplace burnout. 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38(2), 30-33.

Kay, L., Reilly, R. C., Amend, E., & Kyle, T. (2011). 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

Kay, L., Reilly, R. C., Amend, E., & Kyle, T. (2011). 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